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发布信息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小品创作室 | 编剧经纪 | 招聘求职|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 旅行旅游短视频段子 > 商鞅变法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短剧剧本-旅行旅游短视频段子   会员:xiaopinjuben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9/6/27 10:57:47     最新修改:2019/6/27 10:57:47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短视频剧本名:《商鞅变法》
【原创剧本网】作者:滕永城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短视频剧本
 
    商鞅变法

    人物

    商鞅——原系卫国国君姬妾所生之公子,姓公孙,名鞅,又名卫鞅、公孙鞅。第一幕出场时约34岁,因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商鞅由魏国入秦国。

    秦孝公——嬴渠梁,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前362年即位。第一幕出场时为22岁。

    景监——秦孝公重臣,商鞅挚友,第一幕年35岁左右。

    景监妻——年30岁左右。

    德生先生——景监老友,年30岁左右。

    甘龙大夫——秦国奴隶主贵族,年50岁左右。

    杜挚大夫——秦国奴隶主贵族,年60岁左右。

    秦国太子——秦孝公之子嬴驷,即后来的继任国君秦惠王。犯法时为前355年,年12岁以上。

    太傅公子虔——秦孝公之兄,赢虔,太子之傅,年40岁左右。

    太师公孙贾——太子之师,年40岁左右。

    魏国公子卬——年30岁左右。

    酒家母——年40岁左右。

    酒家女殷蓝——年18岁左右。

    叟甲、叟乙、老妪甲、老妪乙各一人,年纪均50岁以上。

    青年甲、青年乙各一人,年纪均20岁左右。

    徙木男子——年40岁左右。

    杀手甲、乙、丙、丁各一名。

    商鞅之男弟子小甲、小乙。

    魏国专使——年40岁左右。

    百官、百姓、武士、卫士各若干人。

    时间

    第一幕为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春,即周显王8年。

    地点

    前期,秦都栎阳城。迁都后地点,咸阳,冀阙宫。

    第一幕 孝公求贤

    第一场 栎阳酒肆

    地点

    栎阳城的一家酒肆。

    秦都栎阳系新建都城,为秦献公二年由雍城迁都至此。栎阳城地处石川河与清河汇夹之地,北依荆山,南眺渭水,依山傍水。城内主要大道十三条,南北路七条,东西路六条。石川河蜿蜒绕城,岸上有一酒肆,竹篱笆围墙,门口挑一面招牌,上书“邻川酒肆”四个大篆籀文大字。酒肆下面,便是石川河。在酒肆中俯视,石川河两岸垂柳依依,百花争奇斗艳,春光明媚,美景尽收眼底。景监和好友德生先生在酒肆中,席地而坐,饮酒闲话,似有所待。酒家母女各一人,酒家母正在为客人张罗酒菜,其女殷蓝正在擦拭客人离去后的酒桌。

    酒家母:景先生,您还需要酒吗?

    景监:您提醒得正是时候呀,我们还有一位朋友就要到了,酒嘛,再上一壶吧。

    酒家母(向女儿):蓝儿,给景先生再上一壶栎阳陈酿来。

    殷蓝:这就来啦。(轻轻移步至厨间取来酒,轻轻放置在景监面前的桌上)景先生,请慢用。

    酒家母:景先生,您是我们酒肆的常客,如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请您多多包涵呐!

    景监:您客气啦!您这些菜肴,堪称咱们栎阳城的佳品。您对我们的照顾更是非常尽心呐。

    德生先生:是啊,我们每次来这里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景监(惊喜万分,起身,招手):公孙兄!公孙兄!我在这里!

    德生先生(循景监呼唤方向眺望):公孙先生来了吗?

    景监(欣喜):是的是的,你看,那个乘舟的,穿着白衣的先生便是他。公孙兄,我在这里!令船家朝这里划来!

    商鞅(惊喜地喊道):景监兄,不料如此凑巧,看见你啦!好的,我就来,船家,快快泊岸。

    商鞅(兴奋。付了盘缠,提袍上岸,片刻工夫便至酒肆,拱手施礼):景监兄,非常想念你啊!真是太巧了,船只一到栎阳便遇到了你!

    景监(兴奋。拱手施礼):哈哈哈,刚才还和德生先生说道你,估计快要到了,果然这就到了。来来来,入座来,为你接风洗尘。

    德生先生(起身,拱手施礼):公孙先生,这可不是凑巧啊,景监兄在此等候阁下半天啦。

    景监(极其热忱地):对啦,这位是德生先生,我的老朋友;这位就是我们盼望了多日的公孙鞅先生。来来来,大家都入座。

    商鞅(面向德生先生,拱手还礼):德生先生,你好啊!对您大名,我早有耳闻了,今日幸会得见。

    德生先生(受宠若惊):岂敢岂敢。久闻鞅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商鞅(席地而坐。态度谦逊):先生错爱啦,虚名而已。

    景监(向酒家母):我们的贵客到了,请您给我们再取一份杯箸来。

    酒家母:好嘞,客人远道而来,一定要好好喝几杯呐。

    (酒家母取来一副杯箸,置于桌上。)

    酒家母(向女儿):姑娘,来为先生们斟酒啊。这个丫头,都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还是那么腼腆,而且越大越腼腆啦。

    殷蓝(显出腼腆、扭捏之态,却拿明眸偷偷地看了商鞅几眼,显得更加害羞):我不会斟酒呀。

    德生先生:店家夫人,我们自己斟酒好啦,不要为难殷蓝姑娘了。哈哈,人家是大姑娘家,怎么好抛头露面来为我们斟酒呢。

    景监:公孙兄,我之前书函,可曾收到啦?

    商鞅(从衣袖中掏出木简,笑道):这不是吗?兄台墨宝,岂敢随便乱置?一直在我袖中。内附贵国国君求贤令,岂敢亵渎?定当珍藏啊。

    景监(举觴):我代君上欢迎你,来,我们同饮此杯。

    商鞅(举觴):鞅不才,恐负君上厚望。

    德生先生(举觴):,听说公孙兄少年时代就发奋求学,对诸子百家均有涉猎,尤其爱好刑名之学。公孙兄真乃饱学之士,就不要谦虚啦。来,我们同饮此杯吧。

    (三人举觴将酒饮尽。)

    酒家母(近前斟酒):景先生,德生先生,我们这位远道而来的公孙先生敢情有一肚子好学问呀。

    商鞅(谦虚):哪里哪里,那是德生先生着意抬举我。

    (殷蓝在一旁静立倾听,两手搓着裙角。)

    酒家母:我冒昧地问一下,公孙先生,您好不好收个徒弟啊?

    商鞅(惊讶):酒家夫人,您是说让我收个徒弟?

    酒家母:是是,正是这话。

    商鞅:我肚子里墨水有限得很啊。

    景监:酒家夫人,你可不要信他,他可是满腹经纶。

    商鞅:景监兄也跟着吹捧我,即便如此,那我也不能冷落了有求知欲的年轻人。酒家夫人,您说的是哪一家的公子?

    酒家母(难为情):唉,不是哪一家的公子,公孙先生,让您意外了,是我们家的蓝儿。

    景监

    商鞅     (三人异口同声):殷蓝姑娘?

    德生先生

    殷蓝(非常害羞):母亲,您瞧您,哼!就喜欢把您的女儿拿来闹腾,没有正经主意。

    酒家母:这丫头!平日里一心想着寻觅一位先生求学,现如今,眼前现成有一位博学的先生,你却只顾害羞,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

    商鞅:原来是夫人家的女公子啊?这个,我在魏国的时候,的确收过几个徒弟。至于收女弟子嘛,从来没有想过啊。

    酒家母:公孙先生,你可不要推辞啊。景监先生、德生先生都了解我们家的境遇,我家殷先生是去年走的,他活着的时候是栎阳城有名的私塾先生,景监先生还跟着他求过学呢。是不是?景监先生。

    景监(十分谦卑地):是啊,您是我的师母,请您可不要称呼我先生。我刚跟从殷先生求学的时候,还是总角之年呢。那时候,是献公时代,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时光荏苒。

    德生先生:殷先生在一辈子的教书生涯中,不断革新,也将维新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的弟子们。

    景监:是的,德生先生,你说的没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殷先生最喜欢念叨这几句话。殷先生终其一生的思想就是革新,求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秦国很多有进步思想的人,都是殷先生的弟子。你们知道吗?我们君上做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找殷先生求教呢。

    酒家母:景监先生,您现在是我们秦国的栋梁,我还是要称呼您先生,谢谢您还记得我们家老先生。殷蓝这孩子,从小就受殷先生熏陶了,殷先生一有空就教蓝儿识文断字。这孩子虽然女工做得好,在酒肆中,也很尽力帮衬我做活。可她的兴趣,不在这些事情上,却在那些书里,一得空就读她父亲留下来的那些书。

    商鞅:哦?殷先生留下来很多书吗?我也是爱书之人啊,有机会,能否让我一睹为快呢?

    酒家母:当然可以啦!您现在是我们殷蓝的师傅啦!

    德生先生

    景监       :殷蓝姑娘,快来行拜师之礼吧,机不可失啊!

    殷蓝(很腼腆地走来,虔诚地,跪拜在商鞅跟前):公孙先生,请收我为徒吧!

    商鞅(将殷蓝扶起来):惭愧惭愧,你是老先生的女公子,一定很有学养,我只好勉为其难啦。

    商鞅:刚才听说,君上做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来老先生家求教?

    景监:是的,公孙兄,君上年轻时就虚心向学。

    商鞅:君上即位不久,就破旧立新,奋发图强,着实让人敬仰。

    德生先生:我们君上即位以来,求贤若渴,一心想着复兴国家。

    景监:此言极是,你看君上的求贤令,说的何等恳切。

    商鞅(展开《求贤令》,朗读)是啊,诸位请听。“昔我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德生先生:“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君上礼贤下士,思贤若渴啊!

    景监:是啊,君上仰慕穆公伟业,为了实现秦国的复兴,夙夜在公。

    商鞅(满怀信心):有这样的国君做楷模,为子民指引航向,秦国的复兴会指日可待的。

    (殷蓝偷眼看着商鞅,显示出敬慕的神情)

    景监:两位兄台,为了我们君上,为了我们秦国,我提议,我们共饮此杯,如何?

    商鞅、德生先生:好!

    (三人举觴将酒饮尽。)

    第二场  觐见孝公

    栎阳宫位于栎阳城的中央,大殿位于栎阳宫中部偏西。栎阳宫由宫门、毫社、穆庙、昭庙、祖庙、宗庙、寝宫、大殿、内廷、亭台等组成,整个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气象壮丽。

    秦宫内廷。

    正面四个圆柱并排,中间为明堂内室,左右各有房间,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内室后壁有古典壁画。内室门上有金兽含环,门和壁上均有彩画。明堂内室中央设有王位之席,左右两侧又各设一席。秦孝公坐在内廷中央王位之席,商鞅坐右席,景监坐左席,其余大夫们坐于内廷阶下坐席之上,分列两旁。

    秦孝公:诸位大夫,这几日,公孙先生对寡人赐教良多,寡人受益匪浅。

    商鞅:君上太谦虚,您有经天纬地之才,是臣子们不能比拟的。臣下愿意把这点小才能,献给君上。

    秦孝公:上天将公孙先生赐予寡人,这是寡人莫大的荣幸!

    商鞅(欠身,向秦孝公):君上,您言过其实啦,臣下担当不起啊。

    秦孝公:公孙先生,你完全担当得起!(向各位大夫)这几日,公孙先生先是用五帝之道,然后用三王之道劝说我,我很明白,公孙先生用心良苦。我渠梁何德何能啊?敢与三皇五帝相媲美,怎么能够成就几百年几千年的大业呢?

    景监:君上的德行,是我们的楷模。

    秦孝公(摆手):我不求扬名天下,只求能够实现我们秦国的复兴,就很满足啦。退而言之,功成不必在我,在我忝为国君的时候,如果能为我们秦国复兴的事业奠定一些基础,我也就满足啦。

    商鞅:君上,您有这样图强的决心,我们的目的一定会实现的。

    秦孝公(颔首,微笑):嗯。公孙先生又用五霸之道启发我,这大大引起了我的共鸣!只要我们秦国能够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至于我们称霸不称霸,那倒是其次的。

    德生先生:君上,您的求贤令,会让一大批才俊聚在您的麾下,我们的目标,就会不远啦。

    景监:是啊,君上是最识才的,君上堪称最好的伯乐。

    秦孝公:不能这么说,现在是战国之世,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人才。正所谓“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公孙先生能够来到我们秦国效力,这要归功于景监大夫的举贤啊。

    景监:为国举才,这是臣下应该做的。刚才君上说,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人才,其实也不尽然。

    秦孝公:哦?怎么讲?

    德生先生:比如说,魏国国君,就未必如此。

    秦孝公:魏国国君如何?难道他不知道,人才是强国之本这一道理吗?

    景监:未必如此。公孙先生在魏国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

    德生先生:我在魏国有几个朋友,他们在书函中,也提到了公孙先生在魏国的遭际,都在为公孙先生鸣不平。

    秦孝公:哦?景监,你说来听听。公孙先生在魏国,不被重用吗?

    景监:是的,君上。公孙兄先前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中庶子,以公孙兄之才,做了一个小小的中庶子,实属屈才。

    秦孝公:是啊,公孙先生之才,可堪大用。

    景监:公叔痤倒是知道公孙兄的贤能,但是一直没有机缘举荐他。恰逢公叔痤病倒了,魏王去探病。魏王问相国:相国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魏国该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道: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说不大,却有奇特的才干,希望大王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他。

    秦孝公:那么,魏王同意了没?

    景监:魏王竟然沉默不语!

    秦孝公:那么,后来呢?

    景监:魏王将要离开的时候,公叔痤屏退了其他人,又对魏王说: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死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秦孝公:魏国相国真是糊涂,怎么能够出此下策呢?

    景监:魏王答应了就离开了。公叔痤又召见公孙兄,抱歉地说:刚才大王询问我能够担任相国的人,我提到你,但是我察言观色,认为大王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就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应该杀了他。大王答应了我,你得赶快逃走了,不然的话,会被大王擒获。

    秦孝公(面向商鞅):公孙先生,魏王和魏国相国,对你实在不公平,连寡人都要为你鸣不平。

    商鞅:君上,其实我很能理解公叔相国的做法。

    秦孝公:对于如此荒谬的做法,你也能够理解吗?

    商鞅:是的,君上。公叔相国先公后私,以君为先,以臣为后,他是尽到了一个做相国的责任的。

    秦孝公:哦。公孙先生高风亮节,不计个人恩怨,可是,你岂能坐以待毙呢?

    商鞅:君上,我当时就觉得,我其实没有什么危险。

    秦孝公:魏王不是答应相国杀害公孙先生了吗?先生应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商鞅:君上,你想啊,魏王他不能用相国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用相国的话杀掉我呢?所以,那时候我并没有离开魏国。

    景监:是啊,魏王真是没有识才的慧眼,白白放掉了一个杰出的人才。

    德生先生:我听说,魏王后来对人说:公叔痤的病真是严重了,他先是让我把国事委托给公孙鞅,后来又劝我杀了公孙鞅,这岂不是荒谬吗?唉!其实,糊涂的不是公叔痤,而是魏王啊!

    商鞅:直到相国辞世后,直到看到了君上的求贤令,我被君上的求贤令深深感动了,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来。君上富国强兵的决心,不是其他国君所能具有的。

    秦孝公(微笑,并感慨地):感谢公孙先生!公孙先生能够来到我们秦国,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魏王啊。

    众人大笑。

    第二幕   变法之辩

    第一场

    地点

    栎阳宫殿

    秦孝公坐在大殿中央坐席。诸大夫们坐于大殿阶下坐席上,分列两旁,景监、商鞅坐于右侧。

    秦孝公(微笑,态度谦逊):自从寡人继承先君做了国君,多承诸位大夫鼎力辅助。做国君的,要不忘富国强兵;做臣子的,要努力辅佐国君复兴国家。你们几位大夫对国事一向殚精竭虑。我常常说,做国君的不能独断专行。今天,寡人召开朝会,要和几位大夫共议一下国家大计。

    甘龙:但听君上吩咐。

    杜挚:唯君上马首是瞻。

    秦孝公:嗯。现在我想要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是担心臣民们要批评我啊!

    商鞅:君上不必担心。我听说,行动迟疑不定,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高出常人的行动,往往要被世人反对;远见卓识的策略,常常会被人们嘲笑。等到我们的革新给臣民带来福祉了,臣民自然会一心一意拥护您。君上下决心吧,不要顾忌所谓的批评。

    秦孝公:先生继续说下去。

    商鞅:圣人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达到强国的目的,就不必效法过去的成规;只要有利于臣民,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

    秦孝公:说得好!

    甘龙:公孙先生所言荒谬。圣人不必改变臣民的旧礼俗来实行教化,智者不需变更旧法度来治理国家。因袭旧礼俗来实行教化,不用费什么事就能成功;依据旧法度来治理国家,官员和百姓都相安无事。如果现在改变法度,恐怕天下人要批评君上!请君上三思而行。

    秦孝公:此事我已经思虑良久了。

    甘龙(以目视杜挚):君上,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要您集思广益。

    商鞅:甘大夫说的话,都是世俗的言论。平庸的人总是安守旧的习惯,学究们总是拘泥在旧的见闻里。任用这种人当官守法倒是可以,但是不能和他们讨论法度之外的事情。智慧的人制定法制,愚蠢的人拘泥着它;贤明的人更改礼制,蠢笨的人死守着它。

    杜挚(冷笑):公孙大夫今日甚为不逊!甘大夫怎么会是庸俗之人呢?怎么会是蠢笨之人呢?

    商鞅(略表歉意):抱歉,杜大夫,我只是就事论事,打个比喻。杜大夫,甘大夫,你们想一下,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不同,却都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的法度不同,却都各自成就了霸业啊。

    杜挚:君上,老臣听说,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换器具;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变法。效法古人就不会犯错误,遵守旧礼就不会产生奸佞啊,君上。请君上深思熟虑。

    秦孝公:(表示难堪)这个……公孙卿,你还有什么高见?

    商鞅:两位大夫,古代的政教不同,请问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往古之时,伏羲、神农教导人民而不杀人,黄帝、尧舜,杀人却不叫妻子连坐。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针对当时的形势,建立法度;根据事实情况,制定礼制。法度、礼制,要随着时事的变迁而制定。所以我说,治理国家,没有固定的办法;为臣民谋利益,不必事事效法古人。商汤、周武王的兴起,正是由于他们不拘泥古法;殷纣王、夏桀的灭亡,正是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这就叫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甘龙、杜挚:君上,不可!……

    秦孝公(激愤):好啦!先不要争执啦!让我再考虑一下。诸位大夫,黄河、华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水和泗水之间有小国十多个,楚国、魏国和我国接壤。魏国建筑长城,从郑邑一直伸向洛水之滨,往北则有上郡;楚国从汉中之地开始,往南边则有巴、黔中之地。这些国家都把我们当做夷狄对待,排斥我们,不让我们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这是奇耻大辱啊!我的大夫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变法图强行吗?不富国强兵行吗?

    商鞅(做沉思状):我完全理解君上的思虑。变法图强,自古常有。远的不说,近年来,魏国启用李悝变法,吴国启用吴起变法,这些国君都是为了成就霸业,免受他人欺凌。我们的变法要做得比他们更彻底才行,这样才能后来者居上。

    甘龙(急切):君上,这个……总得需要从长计议吧,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啊!

    杜挚(故作老成持重之态):是啊!甘大夫所言极是。重大决策,不可武断。

    秦孝公:前些天,公孙先生觐见我时,提出了“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的新政策。先生一席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如同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里,忽然吃到了三九严寒的冰雪。我和公孙先生促膝长谈,焚膏继晷,谈了几天几夜,尚未尽兴。

    (秦孝公说到此处,甘龙和杜挚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

    商鞅:君上,您太谦虚啦!我提出的那些维新事宜,您之前都独自思考过,斟酌过。

    秦孝公:我以前确实也思考过,但是说心里话,我想的没有公孙先生那样系统,那样深刻。从公孙先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从前殷老师傅的影子了!旁边的侍从常常提醒我“君上,注意您的仪表”。我才发现,我的膝盖超过了坐席,而不自知。我和公孙先生聊到互相激赏之处,常常是得意忘形啦!

    景监:君上,公孙先生这匹千里马,离不开您的信任呐。

    (此时,甘龙、杜挚又一次交流以目,沉默不语。)

    秦孝公:诸位大夫,刚才我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喜好。希望你们回去好好考虑一下,都递一份竹简给寡人,寡人再通盘考虑。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拉开了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激励农业生产;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变法事宜。)

    第二场

    地点  商鞅宅

    商鞅席地而坐,伏在几案上,秉笔疾书。殷蓝在一旁整理简牍。商鞅写了一段落,感觉有些疲劳,伸展了一下臂膊。

    商鞅:殷蓝姑娘,你累了就歇一会吧,这些案牍没有那么着急。

    殷蓝:我不累,先生。我要早一些把这些案牍整理完,好供先生参考呀。

    商鞅:哦,是啊,我是得参考一下这些简牍的。这些简牍,是我们费尽心力从吴国和魏国搜集来的,这都是我们变法的珍贵参考。

    殷蓝:恩,是的。先生。先生渴了吧?我去给先生倒一杯水。(殷蓝倒来一杯水,放在商鞅案上)

    商鞅:我们变法,不光是要依照我们秦国的实际,还是要参照一下其他国家的做法。

    殷蓝:嗯。先生喝水休息一会吧。

    商鞅:也好。昨天,我让你记诵的文章,你可曾记熟了?

    殷蓝:全诵熟了,先生。《法经》那几篇都记熟了,您的《垦草令》、《开塞》、《耕战》三篇,我也记熟了。

    商鞅:你只把李悝先生的《法经》背熟就好了。我那几篇,不值得去读。

    殷蓝:先生此言差矣。您这几篇,比李悝先生的还要好,更适合我们秦国的情况。尤其是《垦草令》,您提出了重农政策的二十种具体办法,有地税制度,有徭役制度,有刑罚制度。您通过这些办法,督促子民积极耕垦土地。您还提出了取消贵族特权,防止官吏贪污的办法。先生这些变法事宜,对秦国的百姓都是非常有益的。取消贵族特权,会让百姓们额手相庆的。

    商鞅:看来,知我者,殷蓝姑娘也。

    殷蓝(略带害羞):那么,我就是先生的知音啦!?

    商鞅:是的,殷蓝姑娘,你是我商鞅的知音。

    殷蓝(非常高兴,朗声诵道):“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先生说的真好!

    商鞅:《垦草令》颁布好些时候了,效果并不是太好,我常常感到忧虑。

    殷蓝:先生,有志者事竟成。再说了,变法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那么快的。

    商鞅:说到变法,还有一位贵人,更是我的知音啊。

    殷蓝(表示出非常紧张,着急要知道):贵人?先生还有其他贵人知音啊?是哪一家的呢?是一位大家闺秀吧?

    商鞅:不是大家闺秀。

    殷蓝(略显失望):那一定是一位小家碧玉啦?

    商鞅:也不是。

    殷蓝:那是哪一位呢?

    商鞅:徒弟一向冰雪聪明,今天反倒糊涂了?是我们的君上啊!

    殷蓝(恍然大悟。害羞,窘迫,却欣喜):哦!原来是君上啊!

    商鞅:当然是君上,如果不是君上完全信任我,变法是无法推动的。

    殷蓝:是啊,先生。就连景监先生都羡慕地说,“君上太青睐、太信任公孙先生啦,君上几乎把公孙先生当成了自己一样信任,君臣二人如同一人。”

    商鞅:“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感谢君上的信任。如果没有君上的信任,我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殷蓝:我们君上热爱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先生,就像当年君上做太子时,热爱我父亲那样。

    商鞅:听说,君上对殷先生是非常敬爱的,每次谒见殷先生,都要行跪拜大礼。对了,说到殷先生,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

    殷蓝:是什么事啊?先生。

    商鞅:我之前就隐约听到过,殷先生死得不明不白,是这样的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殷蓝(显示出悲痛):是的,先生,父亲是被人害死的,是被人害死的。

    商鞅(亦显出悲痛):是吗?怎么会是这样呢?实在抱歉,殷蓝姑娘,让你又想起了悲痛的往事。凶手找到了吗?谁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害死一个对国家有功劳的人?

    殷蓝:先生,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商鞅:哦。六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殷蓝:六年前,那是献公24年,献公染病在床半年多了,他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了,把太子叫到病榻边,嘱咐后事。

    商鞅:哦。

    殷蓝:这些事情,是父亲告诉我的。献公即位后,就开始立志变法了,他励精图治,秦国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也增加不少,军队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国人对于恢复穆公时代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献公的一系列维新,新兴地主非常支持,像景监他们;但是奴隶主越来越有意见了,其中包括甘龙和杜挚。

    商鞅:是啊。新兴地主,是秦国发展的柱石。

    殷蓝:父亲说,献公的维新还不是很彻底,献公盼望太子即位后,将维新进行下去,使变法不要停滞。

    商鞅:献公真是具有远见卓识啊!

    殷蓝:献公问太子,你要推行改革,你身边可有得力的助手?太子回答道:殷师傅是我变法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的那些维新主张,都是非常好的。殷师傅可以做我们秦国的宰相。献公听了,非常满意。

    商鞅:没有亲耳聆听到殷师傅的教诲,是我莫大的遗憾。

    殷蓝:那时候,献公和太子经常召见我父亲到宫里去商议国家大事,常常到很晚才回家。

    商鞅:是吧。

    殷蓝:父亲几乎每天都回来得很晚,我和母亲也习以为常了。有一天,一直到了子时,父亲还没有回来,我们开始着急了,我星夜跑到景监先生府上打听。景监先生却说,父亲和他一起出的宫门,早就应该到家了。我们着急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商鞅:殷师傅去哪里了?

    殷蓝:景监先生召集了很多人,从宫门到我家,沿路寻找。一直到了天色发亮的时候,才找到了我那可怜的父亲大人,

    却是老人家的一具尸首。父亲和我们已经是阴阳两隔了。(低声呜咽)

    商鞅:殷蓝,你要坚强些。

    殷蓝:是啊,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得坚强,如果我不坚强了,母亲活着还有什么希望?

    商鞅(黯然神伤):殷师傅到底是怎么去世的?

    殷蓝:献公得知后,派太子马上赶到了现场,太子召集了很多行家,勘验现场和尸身。我父亲身体几处有瘀伤,但都不是致命伤。但是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唉!我可敬可爱的父亲,一生都没有什么仇人啊!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伤心)

    商鞅:现场和遗体,都仔细勘验了吗?

    殷蓝:应该都仔细勘验了。

    商鞅:殷师傅平时有什么沉疴宿疾没有?

    殷蓝:他老人家一向身体很好的。那时正是六月天,棺椁不能久停;还有,怕我母亲睹棺思人,伤心过度,七日就入土为安了。出殡那天,献公派太子亲为路祭。献公因为我父亲去世,废朝三日。这些都可以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商鞅:原来,殷师傅之死,是一桩疑案啊!

    殷蓝:是啊,先生,我一直觉得我父亲死得冤枉,是被人害死的!可是,我父亲一辈子都没有什么仇人呐。

    商鞅:殷蓝姑娘,你别忘了,我们这些变法的人,既得利益者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是既得利益者的仇人。

    殷蓝:先生,你是说,是那些大奴隶主们害死了我父亲?

    商鞅:极有可能。勘验现场,或许还不够仔细。如果再用心一些,或许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殷蓝:是吗?先生?

    商鞅:是的,比如,遗体身上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是不是勘验了呢?比如毛发之处,比如脚底。总之,屦鞋冠戴这类地方,是很容易忽略的。

    第三幕  徙木立信

    时间:前356年

    地点:栎阳城南门

    左边是一带城墙,前方有城门一座,上面篆书写着“栎阳南门”四个大字。南门对面有一个市场,约3里之长,是为方便栎阳周边百姓的贸易之所。商贩摊铺分列于街市两侧,市场入口处有一条短石,石头上用阴文刻着“南门古市”四个红字。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栎阳城南门,此时,锣鼓喧天,走出来两列仪仗队,随后紧接着走出来两列武士,均披坚执锐,凛然不可侵犯。商鞅手持帛书,走在中央。商鞅来到南门外中央位置,站定,面向百姓。

    街市上百姓不知南门口因何故热闹,均络绎来到南门口。众人议论纷纷。

    老妪乙:突然出来这么些武士、卫士做什么呢?

    老妪甲:莫不是对犯人行刑吧?

    青年甲:老人家,恐怕不是行刑,南门这几天,没有张贴出行刑犯人的告示啊。

    青年乙:或许在别处张贴,我们没有看到。

    叟甲:我看今天的仪仗,不像是行刑犯人。

    叟乙:你怎么看得出来的?

    叟甲:如果是行刑的话,一般都是出来监斩官好几个,今天只出来了一个官员。要是行刑犯人的话,仪仗队、武士队伍之后,各有几名武士解押着几名犯人。这一阵功夫过去了,并没有看到解押的犯人呐。

    老妪甲:是啦是啦,我见过几次行刑犯人,那阵势,不是现在这样子。

    叟甲:哦。那位官员,莫不是几年前从魏国来到我们秦国的公孙鞅吧?

    叟乙:你认识他吗?

    叟甲:不认识,没有见过。

    老妪乙:老先生,那你怎么就觉得是鬼国来的人呢?

    青年甲:老人家,不是鬼国,是魏国。

    老妪乙:哦,是吗?我当是鬼国呢。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眼花耳聋,唉!

    叟甲:我老眼还没有昏花。听人说过,魏国来的公孙鞅先生,长得一表人才,高高的鼻梁,高高的颧骨,耳垂大大的,眼睛温和,炯炯有神。现在看了这人,就和人们传说的公孙鞅,一般无二。

    青年甲:这倒是不假,你们看,他的目光,像是安抚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又像是能够放射出威严的光来。

    叟乙:恩,这样看来,我也觉得这位官员,就是公孙鞅无疑啦。

    老妪乙:这么大老远的,从他的家乡,跑到我们国里来,是为了什么呢?

    老妪甲:你没听说过一句谚语吗?“千里做官,为的吃穿”。

    老妪乙:哦哦,只说是我们老百姓活得不容易,做官的也真是不容易啊。

    叟甲:嘿嘿,公孙鞅先生来到我们国家,就是为了吃穿啊?

    老妪甲:那是为了什么?

    老妪乙:莫不是当了我们国的女婿,来老丈这里做事来了,对家人好行方便呐。

    叟甲:唉!你们的想法,能不能不要那么肤浅。

    老妪乙:那是为的什么呢?

    叟甲:他不远千里,来到秦国,是为了响应我们的国君,做一番大事业。

    青年甲:老先生,他要做什么大事业?

    (叟甲正欲回答,此时,南门中央传来了商鞅嘹亮的嗓音)

    商鞅:诸位臣民!诸位百姓!我是公孙鞅。今天有一项重大的事情要通报给大家。诸位知道,百十年来,我们秦国经历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备受各国的欺凌侮辱,这是我们任何一个爱国的臣民所不能忍受的!献公即位后,立志收复河西之地,把国都从雍城迁到了栎阳城,进行了一系列维新,展开了对魏国的军事反击,初步改变了我们被动挨打的局面。大家应该听说了,我们君上自即位以来,就立下大志,要富国强兵,复兴国家。君上仰慕穆公伟业,想让我们秦国成为中华诸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我们君上一心效法穆公开创的振兴国家的伟业,继承献公创立的变法图强的复兴大业,要将秦国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不再受他国的侵凌。百姓们,君上殚精竭虑为国家,我们应该全力拥护吧?

    群众(齐声):全力拥护君上!

    商鞅:大家都是君上的好臣民!君上立志复兴秦国,我们做臣民的,是应该全力拥护君上。如果我们都能够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君上指引的方向努力,我们秦国的复兴大业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叟甲:公孙先生,你说的很好!

    商鞅:君上自从做太子的时候,就产生了革故立新的思想,即位伊始,就下达了求贤令,广求天下贤才。我公孙虽然无德无能,但是看到了君上的一片赤诚,感到热血沸腾,就想把这一腔热血献给这样奋发有为的国君。来到秦国,承蒙君上抬爱,做了左庶长。君上对我百分百信任,并把变法的大任交到我的手上。大家知道,从古到今,凡是变法,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很多国家曾经搞过变法,有成有败。我们秦国变法,当然要全力争取成功。我公孙诚惶诚恐,唯恐辜负了君上的信任,三年来,我几乎跑遍了每一片国土,做足了各方面的筹备,起草了变法法令。君上看后,非常赞赏。

    青年甲:左庶长,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新法令啊?

    叟乙:左庶长,大家可都盼望着早一些看到新法令呢。

    青年乙:希望我们秦国的变法不是虎头蛇尾,走走过场呀。

    叟甲:左庶长,如果能够让臣民相信,我们秦国变法是动真格的,臣民们才会衷心拥护。

    商鞅:诸位臣民,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公孙早就想到了。通过和君上商议,我们变法,首先要取信于民。百姓们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我们的变法才能够顺利推行。

    叟甲:您说的很对,左庶长。怎么才能够取信于民呢?我们大家都在盼望着国家有信誉,各级官吏有信誉呢。

    商鞅:好!为了答复臣民们的疑虑,我现在就颁布第一道法令,严格遵照执行。武士,运木来!

    (一名武士将一根虎口粗细的木头运到左庶长面前,此木约三丈长,并不很重,一人之力即可移动。)

    商鞅:诸位臣民,大家看好了,第一道法令就是,谁能够把这木头从南门运到北门,奖赏十金。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老妪乙: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奇怪的法令。

    老妪甲:是啊,很奇怪的法令,左庶长不是开玩笑吧?一根木头,从南门运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吗?我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了?

    青年甲:左庶长是这样说的,我听得很真切。

    青年乙:我也听得真真的,不会有假。

    叟乙:关键是,是否真的能够兑现诺言呢?运这么一根木头,就能够得到这么多奖赏?

    叟甲:不好说,等等看。

    (良久,无人运木。)

    商鞅(提高嗓音):能够运木者,奖赏五十金。

    老妪乙:哎吆!五十金?这也忒多啦!

    老妪甲:我的天呐!这不是真的吧?

    但愿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了。

    (众人仍在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男子,其貌不扬,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自告奋勇,走到前面)

    徙木男子:请问左庶长,我可以试一下吗?

    商鞅:当然可以,你请吧。

    (徙木男子运动木头,走向北门方向,两名武士跟随其后。约一个时辰后,两名武士和该徙木男子回到了南门)

    徙木男子:左庶长,请奖赏吧!

    商鞅(向其中一名武士):怎么样?

    武士:他把木头运到了北门。

    商鞅(非常高兴):好!非常好!赏金五十!

    (一名侍从走过来,将五十金给予徙木男子。)

    徙木男子(不敢接金,犹豫了一下):左庶长,您确定赏我五十金?

    商鞅:哈哈哈,确定无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徙木男子(接过五十金):多谢左庶长!

    众人哗然。

    老妪乙:啊呀呀,不得了了!这么容易就得了五十金?

    老妪甲:天下第一怪事!

    青年甲:哎呀,早知如此,我该第一个冲上去运木。

    青年乙:天啊!我也是后悔莫及。

    叟乙:看来,公孙先生是讲信用的。

    叟甲:是啊,公孙先生能够讲信用,说明君上是讲信用的,我们秦国变法是会讲信用的。

    商鞅:诸位臣民,我们现在把变法法令张布在南门城墙上,大家一会去看一下吧。

    众人(齐声):好的,左庶长!

    (武士将帛书法令张布在南门城墙上)

    叟甲(边看边读):秦国变法法令

    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保,十家相连),而相收司连坐(收司谓相纠发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叟乙:国家新法实行重农重战的政策,对我们老百姓有好处啊。

    叟甲:是的,老兄。奖励耕战,对我们很有利。你看,“耕织致粟帛多”,立下战功,告发奸人,奴隶们就可以升格做庶民。这些政策,给了奴隶们大希望,对奴隶们太好了!

    叟乙:老哥,您说的很对!还有呐,你们看,新法要取消贵族的一些特权。

    叟甲:老兄,你看的真切。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便是君上的本族,如果没有军功,也要取消宗室的资格,不能世袭爵禄了。这对于我们民众太公平了。

    青年甲:老先生,这重农重战对我们国家有什么益处呢?

    叟甲:重农是为了发展经济,重战是为了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总而言之,是为了秦国富国强兵。

    青年乙:君上万岁!

    众口:君上万岁!君上万岁!

    第四幕  太子犯法

    第一场

    时间 前355年

    地点:商鞅宅

    商鞅在伏案书写上呈秦孝公的竹简。殷蓝在一边研墨。弟子小甲在整理简牍,弟子小乙在扫洒庭除。

    殷蓝:先生,新法已经推行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商鞅:是啊。古人喜欢用“白驹过隙”来形容光阴倏忽,说的一点都不假。

    弟子小甲:师傅,你要看的简牍,我已经整理好了。

    商鞅:好的,你先放在案上吧,我写完了书简就看。

    (弟子小甲把简牍放在案上)

    商鞅:小甲,小乙,你们两人的考察简牍,写好了吗?

    小甲、小乙:写好了。师傅。

    商鞅:请拿来我看。

    (小甲、小乙将简牍呈上来,商鞅打开细看。)

    小甲:师傅,您吩咐我到长安、蓝、芷阳三地,考察新法实施情况,这三个地区新法,总体上推行得还算顺利,可是一些大奴隶主们想方设法,妄图阻止新法推行。

    商鞅:恩。小乙呢?

    弟子小乙:师傅,你叫我去高陵、泾阳、谷口等地考察新法,情况也和小甲的差不多,总体上还是可以的。这几个地方,也有一些贵族们充当着新法的绊脚石,常常勾结起来阻止新法。

    商鞅:哦。是这样。

    殷蓝(焦急):先生,你看,这可如何是好呢?

    商鞅:这两个月,我也在咸阳、栎阳两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咸阳的变法,还是可以的;栎阳的,就不是很理想。

    殷蓝:这是为什么?先生。

    商鞅:新法之所以在栎阳遇到了很大阻碍,是因为栎阳是国都,是奴隶主贵族的聚集地啊。

    弟子小甲、弟子小乙:师傅,您得想想办法,再推动一下新法才行啊。不然,我们的变法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了。

    商鞅:你们说的对!这几天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刚才写好了一个书简,就是要面呈君上的。

    第二场   太子府邸

    太子赢驷坐在正席,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分别坐于太子左右,正在太子跟前窃窃私语。

    太傅公子虔:从献公时代到如今,新兴起来的这一批地主,实在是可恨!

    太子:两位师傅,你们拥有很多井田和庄园,怎么就比不过那些新兴地主呢?

    太师公孙贾:殿下,您有所不知,那些新兴地主阴险无比,他们天天使用奸诈诡谲的手段经营私田,荒山野岭都让他们雇人开垦了,他们还大量买入土地,私田的规模越来越成气候了。

    太傅公子虔:是啊,殿下,那些下三滥的办法,我们怎么能用呢。但是长此以往,他们私田的实力就会超过我们的公田啊!

    太子:哦。他们私田壮大了,是不是对国家的强大也有好处呢?

    太师公孙贾:殿下,私田壮大了,一定会冲击我们的公田的,以后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难。

    太子府家臣:殿下,甘龙、杜挚两位大夫求见。

    太子:快快请进来。

    (甘龙、杜挚趋步走进,二者跪拜太子)

    甘龙、杜挚:恭请殿下大安!

    太子:二位老大夫请起。如此大礼,嬴驷怎么敢当?

    甘龙:臣下见殿下,是理当行君臣大礼的,这是做臣下的礼节。

    太子:赐二位大夫座。

    甘龙、杜挚:谢殿下!

    (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立即让开席位,立于一旁。甘龙、杜挚整理衣冠,分别坐在太子左右)

    太子:二位老大夫,今日前来,有何赐教?

    杜挚:刚才见殿下在和太师、太傅议事,是否有所叨扰?

    太子:哪里的话,二位老大夫能来府邸,嬴驷顿觉蓬荜生辉。刚才我正和太傅太师议论私田的事情。

    甘龙:哦,是这样啊,殿下。

    太傅公子虔:是的,甘老大夫。这些年来,新兴地主实在太可恶了。他们雇佣大量奴隶,邀买奴隶之心,说什么要解放奴隶,命令奴隶们为他们开荒耕种,到处开荒,囤积土地,私田越来越猖狂了。我看,用不了多久,私田就要超过我们的公田了!

    杜挚:殿下,诸位大夫,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太子:此话怎么说?

    杜挚:公孙鞅自从公布了第一批法令之后,他是越来越狂傲了,听说他正在酝酿第二批法令呢。

    太子

    太师公孙贾  第二批法令?!

    太傅公子虔

    甘龙、杜挚:是的,第二批法令。

    太傅公子虔:上苍有眼,他的第一批法令,就已经害我们不浅了。诸位大夫们,你们想,公孙鞅规定“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奴隶们居然可以赎身了,他们到处传播流言蜚语,互相传言新地主对他们好,很多奴隶跑到新地主那里去做活,我们的奴隶越来越少了,我们大量土地开始荒废了,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

    太师公孙贾:还有更可恨的,“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我们的子弟不能世袭我们的爵位,这让他们以后怎么过活?

    太子:竟然还有第二批法令?那么,公孙鞅第二批法令,又是在琢磨什么鬼主意?

    甘龙:殿下,听说公孙鞅在和弟子们研究“废井田,开阡陌”的事情,准备呈报给君上。

    太子:废井田,开阡陌?

    杜挚:是的,殿下。那个公孙鞅,我们早就恨之入骨。他还想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农人开荒,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太傅公子虔:真是岂有此理!公孙鞅这是明摆着要破坏我们大家的产业,用私田冲击我们的公田,这不是要断了我们的命脉嘛!

    太师公孙贾:大夫们,公孙鞅实在是欺人太甚!我们祖祖辈辈的公田和产业,难道忍心让公孙鞅败坏完吗?

    甘龙、杜挚:是啊,殿下,我们得想想办法才行啊。

    太子:能有什么办法呢?能有什么办法呢?君上现在对公孙鞅那是十二分的宠信,那宠信都胜过了对我这个太子的宠信了。哼!

    (甘龙以目示意杜挚,杜挚以目示意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会意)

    太傅公子虔:殿下,公孙鞅可是一个外人,他一个魏国人,在魏国不受待见,跑到了我们秦国,不知用了什么伎俩,蛊惑了君上,君上竟然对他言听计从。

    太师公孙贾:还有那个景监,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要不是他极力引荐,公孙鞅怎么能够进宫见到君上呢。

    甘龙:殿下,公孙鞅来祸害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杜挚:殿下,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公孙鞅是魏国派来的奸细,他来我们国家,纯粹是为了祸害秦国,让秦国败亡。让他的国家不费一兵一卒,毁掉秦国于无形之中。

    太子:诸位大夫们,你们看,我们怎么办好呢?我年纪轻,还请诸位大夫们赐教。

    太傅公子虔:殿下,我们要拯救秦国,得找一个突破口,以我看来,那些新地主就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追查逃跑的奴隶,他们百般包庇和私藏奴隶。我们得先杀杀那些仗势欺人的地主们的威风!

    太师公孙贾:对,您说的对,太傅大人。不然,我们以后恐怕就无立锥之地了。公孙鞅真是伤了我们这些秦国功臣们的心呐。

    太子:好!就依太傅、太师,那就抓来几个地主打一顿,杀一儆百。看他们以后还敢以私田冒犯我们国家公田吗?!

    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殿下,好,一切交给我们处置,您就放心吧。我们着人去拿几个最猖狂的地主,打烂他们的屁股,看他们谁还敢猖狂!

    甘龙:殿下,这还不是重点。

    太子:甘老大夫的意思是?

    甘龙: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公孙鞅,我们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如果能够除掉他,那就更好了,从此也清除了我们秦国的后患。

    杜挚:殿下,此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把柄,更不能让君上知道了。

    太子:是的,杜老大夫,但是要瞒得过君上,不好办呐。

    甘龙:交给我们办,殿下。您请放心就好啦。

    杜挚:殿下,您自己可要瞒着君上啊。

    太子:老大夫放心,你们分头行动吧!

    (甘龙、杜挚、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一起下)

    第三场  景监遇难

    地点:商鞅宅

    商鞅在和景监商议下一步变法事宜。殷蓝在一旁倾听,殷蓝面前案上摆放着商鞅起草的变法令第二令。

    (家臣疾步进来)

    家臣:报告左庶长,大事不好啦!

    商鞅:家臣,如此惊慌,所为何事?

    家臣:禀告左庶长,外面有人来报,太子府里在杖责人,打的是栎阳城几个有名的地主。

    商鞅

    景监(二人大惊):竟有此事?

    家臣:的确是真的。家丁来报,那几个地主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现在还在打呢,恐怕要出人命了。

    景监:岂有此理!是什么原因?知道吗?

    家臣:听说是太子要惩戒侵害国家公田的犯人。

    商鞅:胡闹!太子年幼,想必是受了别人的挑唆。事不宜迟,我得赶快赶到太子府,不能让太子闯祸。家臣,速去备马。

    景监:公孙兄,我看,还是我去太子府,我先去劝诫一下太子。你速去面见君上,请示君上示下。不然,我们是无法彻底阻止他们的。

    商鞅:景监,去太子府凶多吉少,让我去太子府吧。

    景监:公孙兄,你听我说,现在是变法的关键时候,他们这些反对派也加紧了活动,听说要致你于死地。你一定要保重,一定要时时处处谨慎,秦国可以没有我景监,但是不能没有公孙兄!还是让我去蹚这个雷吧!

    商鞅:景监!

    景监: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分头行动。

    商鞅(明知执拗不过,叹气):唉!景监,你也要格外谨慎呐。我们一起乘马去,等进了宫门,再分头行动。

    (家臣备好马,牵过来一匹黑马、一匹白马)

    商鞅:景监兄,你乘我这匹千里驹吧,这匹白马是君上所赐,日行千里,非常迅敏。你速速赶往太子府,不能让太子犯了大错。我另外乘那匹黑马吧。

    景监:也好,公孙兄,事情紧迫,赶快动身。

    (二人上马,飞奔宫门方向而去。千里驹速度快,飞奔在前,撇下商鞅一里多路。杀手甲、杀手乙埋伏在路边的草丛里。)

    杀手甲:大夫叫我们一早就埋伏在此处,他说,公孙鞅听闻太子杖责地主,一定会火速前来的。我们都等了半天了,也不见公孙鞅的影子。

    杀手乙:是啊,大夫怕是失算了吧,公孙鞅听说了那事,就一定能来吗?

    杀手甲:天才晓得。

    (有顷)

    杀手甲:快看,骑千里驹的那不是公孙鞅吗?快快准备好!

    杀手乙:你可确定吗?

    杀手甲:当然确定!谁不知道,那匹白色的千里驹,是君上赐给他的坐骑。

    杀手乙:那我们拉好绊马绳,等我们绊倒了他,再上前结果了他性命。

    杀手甲:好!

    (千里驹驮着景监,跑到此处,一声长嘶,马失前蹄,将景监重重地摔在地上。景监挣扎一番,之后一动不动)

    杀手乙:待我近前去,结果了他性命!

    杀手甲:等等!我素来听说公孙鞅功夫了得,怎么会轻易受伤,等我们看看虚实,再做道理,也免得搭进我们性命,可不是玩的。

    杀手乙:我说,老兄,你一向过于谨慎,公孙鞅难道长着三头六臂吗?(想起身,被杀手甲摁住)

    (正说话,少间,另一匹黑马奔来)

    杀手甲:不好!这黑马上坐的才是公孙鞅,我们失误了,来不及设下绊马绳了,快跑!他功夫了得!

    (两杀手在草丛中速速脱身离去)

    商鞅(大惊):景监兄!景监兄!你怎么啦?(一看到绊马绳,商鞅明白了一切,紧急下马,双臂扶起景监,殷殷呼唤。看景监头部受创,流出鲜血,不省人事,商鞅四下里寻看,不见埋伏者。)

    商鞅(痛心):景监!景监兄!

    第四场   秦孝公宫殿

    秦孝公:快把景监抬过来!放在寡人卧榻上。轻一点,轻一点,慢慢放下来。快去传太医来。左庶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商鞅:君上,刚才事情出得太突然了,让我痛心!景监兄是替我遭此一劫的啊!

    (几名太医匆匆进来)

    秦孝公:左庶长,你讲来我听。太医,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活景监!

    商鞅:君上,刚才我和景监在宅中商议我们变法的第二令。家臣报告,太子府邸在杖责人,我和景监乘马就赶往宫里来。我让景监乘着君上赐我的千里驹,千里驹快,跑到前面。路上一条绊马绳,绊倒了景监兄。

    秦孝公:太子杖责的是什么人?

    商鞅:听说是栎阳城几个有名的地主。

    秦孝公:是吗?嬴驷大胆!真是岂有此理,快传太子见我!

    (宫里内侍去传呼太子)

    商鞅:君上莫急!太子年幼,恐怕是受了别人的教唆。

    秦孝公:我看也是。杖责新地主,就是破坏我们的新法,嬴驷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商鞅:是的,君上。

    秦孝公:太医,景监怎么样?

    太医:禀君上,景监大夫头部伤势严重,目前,神志不清,呼吸微弱。

    秦孝公:你们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把我那些御用药材拿来给他用上。

    太医:我们一定尽力,请君上放心。

    (俄顷,太子到)

    太子:儿臣参见君父。

    秦孝公(怒):嬴驷!你知罪吗?

    太子(惶恐):儿臣不知。

    秦孝公:你胆大包天!你今天杖责的是什么人?

    太子(态度转为泰然):哦,君父问的是这件事,是栎阳城的几个地主。

    秦孝公(强压怒火):他们犯了何罪?

    太子:这个,君父,他们用他们的私田侵犯国家的公田。

    秦孝公:一派胡言!私田是他们的劳动所得,怎么就侵犯公田了?

    太子:这个嘛,地主们的私田越来越多,国家的公田比不过他们的私田了,地主们想造反。还有,还有……

    秦孝公:还有什么?

    太子:以后就没有大夫们的立锥之地了。

    秦孝公:放肆!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道理?

    太子:儿臣也觉得国家利益不容侵犯。

    秦孝公:你懂得什么?是非不明!你可知道,我们的新法,就是要奖励勤奋者,就是要奖励耕战!

    太子:儿臣知道。

    秦孝公:既然知道,你怎么还敢杖责勤劳的臣民?

    太子:儿臣错了。儿臣觉得,觉得不能让国家吃亏了。

    秦孝公:你伤害了那些辛勤致富的人们,这才是让国家吃亏了!杖责他们,是不是太傅太师教唆你的?

    太子:不是的。

    秦孝公:还不承认!你若承认事实,我会从轻发落你。

    太子:君父,杖责地主是儿臣自己的主意。

    秦孝公:还敢狡辩!来人,将太子捆起来!

    太子(万分惊恐):君父,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是太傅太师教儿臣做的。他们嘱咐儿臣,不要告诉君父。

    秦孝公:我料是如此,左庶长,你看这件事,应该怎样处置?交给你处置吧。

    商鞅:君上,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正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了它。

    秦孝公:正是这样,现在太子、太傅太师,一起触犯了新法,左庶长,你就按照新法处置吧。

    商鞅:君上,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何况,这里面还牵涉了太子。

    秦孝公:一定要按照新法处罚,刑不上大夫,那已经是陈年老黄历了,对臣民们是不公平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商鞅:君上真的打算按照新法处罚吗?

    秦孝公:我们的变法,岂能当成儿戏?我的左庶长。

    商鞅:君上。

    秦孝公:按律处置。

    商鞅:按照新法,太子也难辞其咎。但是,太子是君上的继承人,不能实施刑罚啊。

    太子(叩头):恳请君父恕罪。

    秦孝公:不行!在这个关键时候,嬴驷,你竟敢以身试法,禁足一年,面壁思过。

    商鞅:君上,按照新法,太傅公子虔处以刑罚,太师公孙贾处以黥刑。君上以为如何?

    秦孝公:就照此办理,左庶长。

    商鞅:君上,公子虔是您的兄长,是否考虑对他法外开恩呢?

    秦孝公:按律处罚,没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

    商鞅:君上圣明。

    秦孝公:左庶长,另外,还要继续严查凶手,不能让景监的血白流啊。走,我们去看看景监。

    (秦孝公及内侍、商鞅一起下)

    第五场  刑上大夫  民皆趋令

    地点 栎阳城南门

    叟甲:你们听说了吗?

    叟乙:什么事啊?老兄。

    叟甲: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教唆太子杖责了几个地主,君上大怒了。

    青年甲:然后怎么样了?老人家。

    叟甲:君上命令公孙鞅依照新法处置他们。

    叟乙:公孙鞅是怎么处置的?

    叟甲:你们真的没有听说啊?

    青年乙:没有呢,老人家说来听听。

    叟甲:公孙鞅令太子禁足一年;令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受到了处罚;尤其是太傅公子虔,受到了黥刑。

    老妪甲:我的老天爷!太子的师傅们,都不能免罚吗?

    叟甲:谁说不是呢。君上和公孙鞅一心推行新法,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法。

    叟乙:老兄,君上对他的兄长,也不能法外开恩吗?对太子也没有网开一面吗?

    青年乙:老人家,没有啊。君上对自己的亲属并没有法外开恩呐。

    叟甲:你们想想,这说明了什么呢?

    叟乙:老兄,这不就是说:无论是谁,触犯了新法,都要受到责罚嘛。

    叟甲:老弟,你这话一点不假。

    青年乙:老人家,古往今来,不管是哪个诸侯国,还是周王室,都是刑不上大夫啊。

    叟甲:这个规定啊,从现在开始,在我们秦国行不通了。

    老妪乙:那我们这些老百姓,可得当心呐。是不是啊?两位老哥哥。

    叟乙:谁说不是呢。

    叟甲:说来也怪,我们秦国从献公时代就开始变法,君上一即位,招贤纳士,变法维新,一年来,效果不大。可是,自从处罚了太子他们以后,你们猜怎么着?

    叟乙:怎么着?老兄。

    青年甲、青年乙:什么着了?老人家。

    叟甲:举国上下没有人敢去违反新法了。

    叟乙:看来,公孙鞅变法,真是有一套。

    叟甲:如果不是君上圣明,如果没有君上全力支持,单凭公孙鞅变法,那是万难成功的。

    青年甲:说的是啊,老人家。我们君上,真是百年不遇的好国君。

    青年乙:听说君上还把御医全部用上,全力救治景监大夫。

    老妪甲:对了,景监大人的伤势,好些了吗?

    老妪乙:是啊,我们这些老婆婆们也都在牵挂我们景大人的身体呐。

    叟甲:听说不太好啊,一直没有苏醒。

    老妪甲:可怜的景大夫,他是为了国家才被人害了。

    叟乙:景监大夫是我们君上和左庶长的好帮手,我们盼望景监大夫快点好起来,好帮助君上和左庶长推行新法。

    叟甲:我们老百姓得拥护新法啊。老弟,你看明白了没有?新法都是有利于我们老百姓的。

    叟乙:老兄,你说的没错。新法奖励耕织,对我们勤劳的种田人,那是天大的好事呀。

    (幕下)

    第五幕   变法成功

    第一场  封大良造  徙都咸阳

    二次变法  田开阡陌

    地点  秦新都咸阳 冀阙宫

    时间 前350年

    在秦国新都咸阳冀阙大殿上,秦孝公与商鞅以及几位变法中的重要辅臣在共议国事。

    秦孝公:大良造,我们迁都有半年了吧,这半年以来,大家的反响还好吧?

    商鞅:君上,这些天,我听到臣子和百姓们都在盛赞君上迁都的举措呢。

    辅臣甲:臣子们说,新都咸阳,进可攻,退可守,又是在富庶的关中腹地,对我们秦国的发展真是太好了。

    辅臣乙:百姓们都在载歌载舞,欢庆君上迁都。

    秦孝公:只要有利于百姓就好,只要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就好。

    辅臣甲:百姓们有幸,全赖君上英明决断。

    秦孝公:你们对我又是过誉了,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我们的大良造。数年以来,我们秦国各项变法所以能够顺利推行,都是由于我们大良造在呕心沥血。

    商鞅(非常谦恭):君上,说句心里话,没有您的全力支持,即便新法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辅臣乙:大良造此言不虚,变法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全依仗君上对大良造无条件的支持。

    辅臣甲:臣民们传言,我们君上和大良造,在秦国变法事业上,这些年来,时时刻刻都是同心的,如同一个人一般。

    商鞅:大臣们和百姓们哪里知道,君上在变法中,才是掌舵的人。秦国这艘大航船,如果没有君上来领航,那是不堪设想的。

    辅臣甲:现在,百姓们道不拾移、夜不闭户,山中无盗贼,平原无恶民。可谓是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了。

    辅臣乙:之前对新法有怨气的人们,现在都在由衷地称赞新法呢。

    辅臣丙:君上,现在民众为国家作战非常勇敢,不再去结仇私斗了。从上次大良造带领军队和魏国作战,就明显看出来了,将士们作战勇猛,以一当十,一举攻下了魏国固阳,雪了我们多少年的耻辱。

    辅臣甲:我们迁都的时候,很多民众都愿意跟着我们来咸阳呢。

    辅臣乙:可惜我们的咸阳现在还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秦孝公:大夫们说的好极了。说到迁都,你们知道吗?还有一样好处。

    众人:君上,是什么好处呢?

    秦孝公:你们想呐,那些脑袋腐朽了的老贵族们,是不愿意轻易再搬家的,他们习惯了栎阳,他们臃肿的身躯和腐败了的大脑告诉他们,他们愿意老死在栎阳。

    众人(大笑):哈哈哈哈哈。

    商鞅:君上,他们不跟着我们来咸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秦孝公:可不是吗,大良造,我们变法的阻力,大大减少了,这对我们第二次变法,也是再好不过了。对了,大良造,第二批变法令,准备好了吧?

    商鞅:都已经准备好了,正等待君上颁布。

    秦孝公:好!今天,我们就颁布第二批变法令。

    第二场  地点  咸阳国都城门

    告示一贴出,民众们纷纷聚拢了来,人们一直都在关心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变法法令。

    百姓甲:大家快来看啊,第二批变法令颁布了!

    百姓乙: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呀?

    百姓丙:我说老哥啊,我们人人可都是长着一双眼睛呢。

    百姓乙(怨气):老弟,你可真是过分了,你还不知道吗?你老哥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百姓丙:老哥,那我念来您听。

    百姓乙:多谢你,老弟。

    百姓丙:您老哥请听“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三、为田开阡陌封疆,赋税平;四、平斗桶权衡丈尺。”

    百姓乙:我说老弟,你念完了,我还是不明白。

    百姓甲:来,我讲给你听。这些新法的意思是:一,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在同一个居室里生活;二,把全国小乡小邑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县;三,废除井田制,开田界道路,开垦田地疆界作为耕地,平衡赋税;四,统一度量衡制度。

    百姓丙:一点都不错,正是这样。

    百姓乙:两位老兄,我听得真切。国家要废除井田制度,鼓励我们开垦荒地,是吧?

    百姓甲:你老弟聪慧,正是这样。

    百姓乙:那么说来,我山前那一片开荒的土地,就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啦!

    百姓丙:我河边那几亩开垦的沙子地,也是我的家产了,君上的新法令保护我们的产业呀。

    百姓甲:真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只要勤奋,就不怕穷苦日子重来了。

    百姓乙;老哥,我们再也不用怕那些仗势欺人的奴隶主们了。

    百姓丙: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百姓甲、百姓乙: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众口: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第三场  天子致伯 诸侯毕贺

    少官、商鞅会诸侯,朝见周王

    地点 咸阳国都东门外

    时间 前343年仲春的一天早晨

    秦孝公骑马从东门里出来,下马,走到仪仗队伍前面,商鞅、公子少官迎着秦孝公走过来。

    秦孝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商鞅、公子少官:君上,都准备妥当了,我们正要动身呢。没有想到,您在百忙之中还要赶过来。

    秦孝公: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当然要来为你们送行。(转身向辅臣们)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臣都照顾好了吗?

    辅臣甲:君上放心,来秦国祝贺的各国使臣们,我们都以诸侯之礼相待,安排在咸阳国宾馆下榻,他们在满怀喜悦地准备参加我们各项庆祝活动呢。

    秦孝公:我们的庆祝活动,准备得如何了?

    辅臣乙:君上,均已准备妥帖,正待君上前往参加。

    秦孝公:千万不要怠慢了各国使臣。

    辅臣甲、辅臣乙:一切准备工作,我们都会百分之百的严谨。

    秦孝公:大夫们,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

    辅臣丙:君上,我们虽说是累了一点,但是我们心里都比喝了蜂蜜还要香甜呢,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众人大笑。)

    秦孝公:这次,周王派来了最尊贵的使臣,赐给我们伯爵的殊荣,并来致祚。诸侯们都纷纷派使臣前来祝贺。这在我们秦国,真是盛况空前。对了,周王的使臣,也安排好了吗?

    辅臣们齐声:都安排好了。

    辅臣甲:周王使臣,安排在我们国宾馆最好的居室。

    秦孝公:好的。尊卑有别嘛。这两天,对于使臣们,我们安排了什么活动?他们老是在国宾馆里,不是也太闷了吗?

    辅臣乙:君上,今天,导引他们参观我们咸阳城的建设;明天打算让他们到栎阳城去瞻仰献公时期的重要事迹。

    秦孝公:这很好,就这样安排吧。今天,我把大夫们召集来,是为了给大良造和公子少官饯行,我要派遣他们到宋国的逢泽去。

    公子少官:君上,这样隆重的场合,还是您去最为适合啊。

    商鞅:是啊,君上。周王和诸侯们将会在逢泽相会,只有您去了才可以显示出我们秦国的威武。

    秦孝公:我派遣我们秦国最尊贵的使臣前往,不是更能够突出我们秦国的风范吗?

    (太子在一旁,听到此话,更加表现出恭谨来)

    太子:君父所言极是,你们就不要推脱了,君父还有更重要的国事呢。

    秦孝公:你们到了逢泽,要代表我们秦国,拿出我们秦国的风范来,和诸侯们相会,更要在适当的时候朝见周王。

    商鞅、公子少官(颔首称是):谨遵君上旨意。

    秦孝公(向太子):嬴驷,景监大夫最近怎么样了?苏醒了没有?

    太子(诚惶诚恐):禀告君父,我昨日又去探望了,景监大夫还是没有苏醒。我令太医日夜值守,一定要把景监大夫救过来。

    秦孝公:恩。这样才像我们的太子嘛。取觚来。

    (内侍取来三只觚来,置于案上,斟满酒)

    秦孝公:来,我们饮了这觚酒。(举觚一饮而尽)

    商鞅、公子少官(均取觚,饮酒尽):谢君上赐酒,我们一定不辜负君上重托!

    秦孝公:你们此去,要多多珍重。遇到大事,多多商议;遇到疑难,你们便宜从事。

    (商鞅、公子少官拜别秦孝公,然后上马,随从骑马跟在后面,取路到逢泽去。商鞅、公子少官下)

    第四场  击魏虏卬  梁王之悔

    酬答贤才  封号商君

    地点:咸阳宫宫廷

    时间:前340年

    商鞅:将公子卬带上来!

    (武士几名下去,顷刻,押解公子卬上殿)

    秦孝公:公子卬,你可知罪吗?

    公子卬:秦君,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多言!

    秦孝公:你们魏国近年来,屡次犯我边境,侵我国土,欺凌我秦国,你们是得寸进尺啊!

    公子卬:那是我君父的决断,不论是对是错,我都要执行,我是他的儿子。

    商鞅:公子卬,难道你们魏国就没有一点廉耻心吗?竟然三番五次地侵犯我们!

    公子卬:你是魏国的臣子,不配诘问我!

    商鞅:公子卬,我想你必是健忘了,我早已不是魏国的臣子。并非是我公孙鞅叛国,实在是魏王没有用人的度量。

    公子卬:我今天败在你公孙鞅手下,没有什么话说,你们行刑吧,我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秦孝公:倒是一条汉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你败在我们大良造手里,倒是真的应该心服口服。来人!拿下去,端门外就地正法!

    (正在此时,内侍疾步进来)

    内侍:启禀君上,魏国专使觐见。

    秦孝公:魏国专使?传进来!

    (顷刻,魏国专使进大殿,跪在殿上)

    秦孝公:魏国专使,你来我国,有何贵干?

    魏国专使:禀告尊贵的大秦国君上,我是魏王派来求和的。

    秦孝公:求和?怎么个求和法?

    魏国专使:我们魏王很是后悔,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出兵秦国。

    秦孝公:哼!我们以后绝不会再怕你们!不要对秦国再有非分之想,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秦国了!

    魏国专使:君上说的非常对。通过这一战,我们魏王心服口服认输了,他痛彻地认识到,秦国的确今非昔比了。

    秦孝公:那就好,你们还是识相的好。我们秦国现在国富兵强,上下一心,敌人胆敢冒犯,管保有来无回。

    魏国专使:君上,对于秦国的强大,我们实在是佩服得很。不过,君上,你得感谢我们魏国的人才啊。

    秦孝公:哈哈,你说的是我们的大良造吗?

    魏国专使:正是,君上。

    商鞅:魏国专使,抱歉,我早已不是魏国人,我的心早就属于我们伟大的秦国了。因为,我们君上对待我,对待每一位有事业心的人,是那么谦恭下士,是那么推心置腹。我愿意把我所有的辛劳,乃至我的生命,都心甘情愿奉献给我的国家——秦国,请你不要误会了。

    魏国专使:是的,尊敬的大良造阁下,您说的很对,您的才具非同等闲,您是秦国最重要的栋梁,我们魏国没有福气,魏国失去了您,是魏国最大的损失。

    商鞅:你也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魏国专使:魏王现在整天懊悔,我来之前,魏王还对我说,“我悔恨没有听从公叔的话”。

    秦孝公:哈,我应该多谢你们魏王,为我们送来了举世之才。我们的大良造,这些年出将入相,是我秦国第一功臣。前些天还代表了我,去成功地朝见了周王,周王给予了大良造至高的赏赐。专使,你说吧,你们魏王有什么诚意求和?

    魏国专使:魏王愿意奉献河西的土地给秦国。

    秦孝公(淡定,持重):是吗?

    魏国专使:还有,魏王打算放弃安邑,把都城迁到大梁去。

    秦孝公:哦?此话当真?

    魏国专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商鞅:君上,这两个条件,还是可以考虑的。

    秦孝公:大良造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给你们魏国一个面子。

    商鞅:不过,君上,我们要订立两国盟约,以防一方反悔。

    秦孝公:大良造所言极是。午后,请大良造和专使一同订立盟约吧。

    商鞅、魏国专使:遵命。

    魏国专使:君上,我们只有一个请求。

    秦孝公:你讲。

    魏国专使:我们魏王请求尊贵的秦国君主,释放了我们的公子卬。

    秦孝公:好说。这些事情,都请我们的商君落实吧。

    众人:商君?

    秦孝公: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是商君。我现在下令,将商於十五邑封给公孙先生。

    商鞅:君上,万万不可,臣下不敢承当。

    秦孝公:商君,你不要推辞了。你是我们秦国复兴大业中最大的功臣,商君之谓,当之无愧。

    商鞅:多谢君旨!

    (商鞅、公子卬、魏国专使等同下)

    第五场   景监辞世 太子揭发

    地点:景监宅

    景监躺在病榻上,身躯比往常瘦,头部伤痕仍在,眉宇却棱角分明,面部蜡黄,双眼紧闭,像是很安详得睡熟了,身躯上覆盖着雪白的麻布。商鞅伏在景监身上大哭,殷蓝一边哭泣,一边搀扶着哭泣着的景监夫人。几个大夫和家臣们在商议着景监的后事。

    商鞅:景监,你不能走啊,我们说好的,要相互辅助一辈子。秦国不能没有你啊,景监兄。

    殷蓝(哀切):先生节哀啊,景监大夫要是泉下有知,也不希望您如此悲痛,先生要保重身体。

    (景监夫人哭得昏天暗地,昏厥好几次了,殷蓝在身边伺候着)

    殷蓝:夫人,夫人,不要太悲痛了。夫人节哀啊。

    (此刻,秦孝公和太子嬴驷疾步走进来,秦孝公泪容满面)

    秦孝公(哭道):景监啊,你不该走啊,你和商君是我的左膀右臂,你要是走了,我就是失去了一条臂膀啊!

    (商鞅、殷蓝、太医们、家臣们向秦孝公跪请大安,秦孝公扶起来商鞅等)

    秦孝公(哀痛的声调):大家起来吧,大家都要节哀啊,我们已经尽力了,人死不能复生,大家节哀。景监,你慢点走,你这一走,就好像剜去了我的一块心头肉啊!(言毕,禁不住又失声大哭)

    (众人哭有顷,太子突然跪地)

    太子:景监大夫,是我嬴驷对不起你,我有罪啊,君父,我有罪。

    秦孝公(泪眼婆娑):嬴驷,你罪在哪里?

    太子:我犯了不可宽恕之罪,请君父治我之罪。

    秦孝公(吃惊):嬴驷,莫非是你害死了景监吗?你快快招来!

    太子:君父,景监大夫虽不是我害死的,但是也如同我害死的一样。我是罪人,君父。

    秦孝公:少来啰嗦!嬴驷,你速速讲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哭诉):景监大夫躺下了这么多年,我每一天都在自责,我每一天都在深深的罪愆里度过,我每一天都在祈祷着奇迹能够发生,盼望着景监大夫醒来。可是万没想到,景监大夫最终没有醒过来。君父,我是罪人啊!

    秦孝公(又气又急):嬴驷!你要气死我吗?你要气死我吗?快说!

    太子:他们让我答应他们,一定要瞒着君父。

    秦孝公(怒):他们是谁?!

    太子:是甘龙大夫、杜挚大夫。

    秦孝公(盛怒):是他们两个?!

    太子:是的,君父。他们当时就央告我不要告诉君父,我就答应了他们。这些年,我一直瞒着君父。

    秦孝公(更加盛怒):难怪他们两人不搬到咸阳来,原来是包藏祸心,躲着我啊!嬴驷,你倒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好君子啊!

    太子:君父,儿臣死罪,请君父责罚儿臣。

    秦孝公:我要定你的死罪!

    商鞅:君上,君上息怒。太子当时年幼,还是十岁多一点的顽童,还不能明辨是非。况且,太子是被他们愚弄了,是他们教唆太子这么做的,君上。

    秦孝公(听后,怒气稍稍减少):商君,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即便是嬴驷当时年幼,都过去这些年了,这个蠢材他就一直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吗?嬴驷,你的良心让狗吃了?

    商鞅:君上,不论如何,景监不是太子所害,况且,太子也有揭发的情节,请君上三思。

    秦孝公:嬴驷,你虽没有死罪,我要判你流放,流放一年,改过自新!让你的良心去谴责你吧!

    太子:谢君父不杀之恩。

    (两武士带太子下)

    秦孝公:来人!到栎阳城去,抓住那两个心狠手辣的恶棍,交给有司查处,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武士们:是!

    (武士们下。秦孝公仍旧余怒未消,情绪转为悲痛,伏尸大哭)

    (几天后,甘龙、杜挚被收监,二人对罪行供认不讳,等待有司判罪,唯求觐见秦孝公一面,秦孝公不允。)

    第六场 家臣自首  殷蓝悲痛

    地点:商鞅宅

    殷蓝:先生,真没想到,景监大夫是被那两个老臣害死的。他们两人老成持重,养尊处优,怎么能够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呢?

    商鞅:你别忘记了,我们变法触动他们的利益了。

    殷蓝:先生,原来是这样,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他们手中的特权。

    商鞅:是的,变法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把他们的特权和腐朽思想打烂了,我们的变法才会成功,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殷蓝:先生,我明白了。

    (突然,家臣来报)

    家臣:启禀商君,外面有甘龙和杜挚的两名家臣求见。

    商鞅:甘龙和杜挚的家臣?怎么会来见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家臣:他们不说,他们说,等见了商君再说。

    商鞅:让他们进来。

    (家臣引领甘龙、杜挚的两个家臣进来,跪下)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启禀商君大人,我们有罪。

    商鞅:你们有什么罪?难道你们是杀害景监的直接凶手吗?

    甘龙家臣:商君大人,那倒不是的。杀害景监大夫,是甘龙、杜挚大夫差使两名杀手干的。

    商鞅:那你们有什么罪?

    杜挚家臣:甘龙、杜挚两个大夫,有两个罪愆,我们知而不言,潜逃在外。

    商鞅:两个罪愆?不是一条吗?他们害死了景监大夫。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其实,商君大人,其实,还有一条罪愆。

    商鞅:还有一条罪愆?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是的,大人。

    商鞅:那你们快吧,你们说了,也有揭发之功,我会代表君上赏赐你们。

    甘龙家臣:我们不求大人赏赐,我们在外潜逃了几个月,终日东躲西藏,风餐露宿,居无定所。

    杜挚家臣:还有,每一天我们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想明白了,我们不能背叛我们的君上,不能背叛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要来揭发。

    商鞅:你们要揭发什么?

    甘龙家臣:我们要揭发的第一条罪愆,就是甘龙杜挚两位大夫,合谋设置了绊马绳,害了景监大夫。

    殷蓝:这个,我们都知道了。

    商鞅:你们揭发的第二条是什么?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两人互相看了一下,又都看了一眼殷蓝):这个……

    商鞅:殷蓝姑娘不是外人,她是君上派给我的助手,你们尽管说吧。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倒不是觉得殷姑娘是外人。

    商鞅:到底是什么?你们不要啰嗦,尽管讲来。

    甘龙家臣:我们说了,是怕殷姑娘承受不住。

    杜挚家臣:是的,大人,我们是怕殷姑娘太受打击了。

    商鞅(惊讶):到底是什么事情?

    殷蓝(惊讶,又似乎有所领悟):什么事情呢?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是殷仁铎先生。

    商鞅:殷先生怎么了?不是在很多年前故去了吗?

    甘龙家臣:是的,大人,是甘龙、杜挚两大夫合谋害死了殷先生。

    杜挚家臣:是的,我也可以作证,是甘龙、杜挚两人合谋害死了殷仁铎先生。

    商鞅

    殷蓝(二人又惊又怒) :什么?

    商鞅:到底是什么回事?

    甘龙家臣:那是献公24年的事情了,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们记得真切。

    杜挚家臣:献公24年,有一天晚上,殷先生前往太子府,就是现在君上的潜邸,那一天天色是漆黑的,在回来的路上,被人暗算了。

    商鞅:我查验了当时记载的简牍,殷先生身体上是有几处伤痕,但是都不是致命伤。他们是怎么害死殷先生的?

    甘龙家臣:他们和殷先生打斗,他们人多,殷先生寡不敌众,况且殷先生又是上了岁数的人了。

    杜挚家臣:他们将殷先生束缚住,然后将殷先生杀害了。

    商鞅:致命伤在哪里?

    (殷蓝此时已是悲痛欲绝,强忍眩晕倾听)

    甘龙家臣:他们把一颗钉子楔进了殷先生的鼻孔里面。

    杜挚家臣:是的。他们将一颗钉子楔进了殷先生的鼻孔里,这是千真万确的,这是甘龙、杜挚家里的刽子手喝醉了失口告诉我们的。

    商鞅:是钉子楔进了脑子里!这么恶毒的手段!

    (殷蓝啊呀一声,晕倒在地,人事不省)

    商鞅(摁殷蓝人中):殷蓝!殷蓝!醒一醒。

    殷蓝(半晌醒来,悲哀,声音纤弱):先生,我父亲死得好惨啊,先生。

    商鞅:殷蓝,你要坚强,你要坚强啊。我们要禀告给君上,血债还要血来偿还。

    殷蓝:先生,您要给我父亲雪冤啊!

    商鞅:殷蓝,有我呢,有我呢。

    第七场   秦孝公审甘龙杜挚

    地点:咸阳大监   一号牢房

    秦孝公(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来):甘龙、杜挚,你们两人知罪吗?

    甘龙、杜挚(白发蓬乱,惊喜,慌忙跪下):君上,您终于来看老臣了,君上啊,老臣无罪。

    秦孝公(发怒):你们无罪?到现在了,你们竟然还说无罪!两条人命在你们手中,如今人证物证具在,你们还敢抵赖?

    甘龙(故作沉稳):君上,人是我们杀的,但是我们无罪啊!

    杜挚(诚惶诚恐):君上,我们确实无罪啊!

    秦孝公(愤怒):你们说,我今天让你们说,你们为什么无罪?

    甘龙:君上啊,老臣斗胆讲一句,自古是刑不上大夫啊。

    杜挚:对,君上啊,您不能拿着两朝老臣开刀啊。

    秦孝公(强忍怒火):那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新法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甘龙:君上啊,老黄历不能改,改了会遭天谴的。

    杜挚:君上啊,我们是跟了献公和您的两朝老臣了,您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仙逝的献公份上,宽宥我们吧。

    秦孝公(愤怒):求宽恕?这是不可能的!我不会答应!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我答应了,举国臣民不会答应你们,献公的英灵不会答应你们,秦国的大法不会答应你们!

    甘龙、杜挚:君上,老臣今天不要颜面了,就这样一直跪下去求君上。

    秦孝公(强忍怒火):你们跪求也没有用!我且问问你们两个,你们为什么要对殷仁铎老先生下此毒手?

    甘龙:殷老先生,其实他是一位善良的老头,是一个心系国家的老头。

    秦孝公(大怒):那你们还要对他下手!你们真是残忍至极!

    杜挚:这个老头,多少年来,他一直在宣讲他的那一套变法维新的思想,我们恨透了他,这个老东西!

    秦孝公(盛怒):你们两个腐朽的蠢材!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

    甘龙:我们秦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变法呢?变什么法呢?君上啊。

    杜挚:祖宗之法,延续了这么多年了,不是一直都这么过来的吗?我们秦国不是好好的吗?没有被谁灭亡了啊,君上啊,何必非要变法呢?

    秦孝公:你们这两个冥顽不化的东西!你们非要等到人家灭亡了我们,你们才去懊悔吗?到了那个时候,懊悔还有什么用!

    甘龙:殷先生不能留啊,君上。

    杜挚:君上啊,殷先生那些都是异端邪说啊。

    秦孝公(冷笑):我本人就是殷先生的学生,殷先生的那些学说,我都学到了,你们怎么不来杀我呢?你们干脆一刀把我弑了好了!

    甘龙、杜挚(惊恐,长跪,汗泪齐下):老臣不敢,老臣不敢,君上啊!

    秦孝公(冷笑):还有你们不敢做的事情吗?那么,杀害景监,也是这样的动机了?

    甘龙:君上啊,就是这个景监,向您引荐了公孙鞅;就是这个景监,一直在协助公孙鞅变法;就是这个景监,自始至终,与我们作对。

    杜挚:其实,我们想杀的是公孙鞅这个国贼,偏巧景监倒霉,他骑了公孙鞅的千里驹,我们的杀手没有看清楚就动手了。

    秦孝公(更加盛怒):国贼?我看,你们两个才是秦国真正的国贼!我也一直在支持公孙先生变法,是我让他变法的,你们还是干干净净把我弑了,岂不直接痛快?你们两个腐朽的老贼!

    甘龙、杜挚:君上啊,井田不可废除啊,井田制是我们千百年的制度,不能废除啊。

    秦孝公:井田制早已是秦国强大的最大障碍了!即便是献公在世,也会赞同废除的。况且,很多国家都早就废除井田制了,我们秦国如果再不废除它,就更加落伍了!

    甘龙、杜挚:总之,君上啊,井田制就是国家的命脉啊!不能废除啊!

    秦孝公:你们两个腐朽恶毒的国贼,就是神仙来了,也不能让你们洗心革面了!你们这两个国贼!国家落伍了,就要挨打,你们知道吗?我们挨的打还少吗?

    (甘龙、杜挚拉住秦孝公袍角,跪求)

    甘龙、杜挚:君上啊,我们罪不该死啊。

    秦孝公(挣脱开,盛怒):你们两个,阻挠国家变法,连伤两命,至今尚不悔改,真是死有余辜!

    (秦孝公走出去,甘龙、杜挚在后面苦苦哀求。)

    (十天后,有司审清问明,定甘龙、杜挚死罪,按律处以极刑。秦孝公令商鞅监斩,将二人处死。)

    第八场  悼念景监 殷仁铎

    殷蓝遇难

    地点  悼念现场  秦国太庙

    案桌上并排供奉着三牲。中间香炉燃着香。正室上方,是殷仁铎先生和景监大夫的画像。桌案两侧,摆满了各种各样美好的鲜花。

    秦孝公立于大殿,正在与立在各级官爵、民爵和百姓代表们前面的商鞅以及几名重要辅臣交谈。

    大殿上,面向三牲祭坛站立的,右边是各级臣工,依次是大良造、少良造、右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正卿、客卿、五大夫。左边是具有民爵的人们和其他人们,依次是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以及士兵代表和百姓代表们。殷蓝在商鞅一侧,靠后站立。大家均恭敬严肃。

    秦孝公:各位臣子,秦国的百姓们,今天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纪念在秦国变法维新、复兴事业中不幸为国捐躯的两位英雄,他们是殷仁铎先生和景监先生。

    殷先生毕生致力于秦国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变法思想的传播事业,是秦国变法的伟大先驱者。他晚年更是不辞辛劳、奔走号呼,为了秦国的复兴大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他老人家没有能够看到我们变法成功的这一天,但是今天,我们这些后继者们,终于可以告慰他的英灵了,我们成功实现了变法,我们现在国富民强,已经屹立于华夏诸国之林,我们比任何时期都要接近秦国伟大复兴的目标。

    景监大夫是我们秦国臣子的楷模,几十年来,为了秦国的复兴事业,他默默耕耘,从不追逐名利。虽说景监是我身边的近臣,可是他从来没有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职位升迁,向我央求过,从来没有。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臣子,他一心想着秦国的复兴大业。曾记得,很多年前,他三番五次,非常诚恳地向我推荐公孙鞅先生,你们都说我是伯乐,其实景监才是我们秦国真正的伯乐。我们秦国上下,男女老幼,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景监大夫,他是我们秦国的栋梁。景监大夫将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殷先生将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当然,百年之后,我们的商君,也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不为别的,只为他们为了我们秦国的复兴事业,贡献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

    臣工之一:君上为了我们秦国做出的贡献,更是会彪炳史册的。

    众臣工、百姓:是的,君上的贡献,也是会彪炳史册的!

    秦孝公(诚恳):不,不,你们不要过誉,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突然,殷蓝冲出人群,大声疾呼)

    殷蓝:先生,当心!

    秦孝公、商鞅、各臣子、百姓们都很震惊。

    秦孝公:什么事情?

    殷蓝:暗箭!当心!

    (殷蓝一边呼喊,一边疾步跑到商鞅前面。一只暗箭嗖得射过来,原本是射向商鞅,但是此刻却穿入了殷蓝的胸膛,鲜血汩汩流出,殷蓝痛苦地慢慢倒下去。)

    商鞅:殷蓝,殷蓝!(商鞅一边迅速扶住正在倒下去的殷蓝,一边呼唤)

    秦孝公(惊恐,愤怒):武士,抓刺客!抓住刺客!

    殷蓝(痛苦,声音微弱):先生,当心暗箭,有刺客。

    商鞅:殷蓝,挺住,你要挺住啊。

    武士们立刻行动,动作敏捷,有武士早就发现了暗箭射来的方向,一个臣工立在人群后面,手中还拉着一张弓,脸上现出狞笑。武士们一起上前,擒住了刺客。

    秦孝公(盛怒):快把刺客抓过来!快把刺客抓过来!

    武士们将刺客缚住,抓到秦孝公、商鞅跟前。

    秦孝公(定睛一看):原来是你!?

    商鞅:是你!?

    秦孝公(愤怒,用手掌猛烈地掴了两下刺客的脸):你这个狠毒的畜生!你这个狠毒的畜生!

    商鞅(一手怒指着刺客,一手扶住殷蓝):你这个狂徒!殷蓝,殷蓝!你要坚强,没有事的,你要坚强,快传太医!

    秦孝公:快传太医来!

    商鞅(悲愤地指着刺客):你怎么能够伤害殷蓝姑娘?你怎么能够伤害殷蓝姑娘?你这狂徒!

    秦孝公:你这个恶毒的败类!我要把你碎尸万段!

    刺客(发出狂笑):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可惜没有刺杀了你公孙鞅!

    秦孝公:公孙贾,你这个畜生!你枉为太师,我怎么没有早点发现你是个畜生,你这秦国的败类!来人,来人!拿刑具来,拿刀来,我要亲手宰了这个败类!

    殷蓝(痛苦万状,气息奄奄):先生,我,我恐怕是,恐怕是不行了。

    商鞅:殷蓝,你不会的,不会,太医马上就来,你不会有事的。殷蓝,你要坚强。(用手捂住暗箭的创口,鲜血还是汩汩流出)

    太师公孙贾(歇斯底里地狂笑):没有用的,太医来了也没有用,那是一只毒箭。哈哈哈。公孙鞅,我虽然没有能杀死你,但是我杀死了你的红颜知己,我要让你痛苦一辈子!哈哈哈哈。

    商鞅(更加愤怒):公孙贾,你这个无耻的小人!你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无耻的事情?殷蓝,她是一个无辜的人,她不仅仅是我的知音,她还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公孙贾,你这个狂徒!你为什么要伤害这样一个好姑娘?!

    秦孝公(盛怒):败类,你为什么要下此毒手?快说!

    太师公孙贾(淡然,漠然):君上,原因是很清楚的,因为我痛恨公孙鞅,我恨之入骨!

    秦孝公:畜生,我并没有亏待过你,二十年前,就封你做太师,实指望你好好辅助太子,好好教导太子。你原来是一个潜藏在我们秦国的恶徒,你这败类!变法之初,你怂恿太子犯法,那是依法惩治你,你有什么怨言?

    太师公孙贾:君上,我不敢对君上有什么怨言,我恨公孙鞅!就是这个公孙鞅,害得我受了酷刑;就是这个公孙鞅,剥夺了我很多很多特权;就是这个公孙鞅,让我好好的生活败落了!

    秦孝公:你这个败类!你自己不思进取,反倒怨恨公孙先生,我看你不是怨恨公孙先生,你是在怨恨我们的新法!你如果好好立功,新法是不会亏待你的,我们的新法是赏功罚恶的,你这个不可救药的小人!卫士,是谁把这个恶毒的小人放进来的?是谁?他的弓箭是怎么带进来的?

    太师公孙贾:君上,你不要盛怒了吧,气大会伤身。君上,你不要责怪卫士了,是我把弓箭藏在了袍子里,让他们没有发觉。

    秦孝公:快把刀拿来,我要亲手宰了他!

    商鞅:君上,虽然他十分恶毒,但是我们还是要依法裁决的。

    秦孝公:好!交付有司,不要给他任何膳食,要尽快裁决!

    (武士们解押公孙贾下。)

    殷蓝(气息奄奄):先生,我,我不行了,不行了,你不要伤心呐,先生,先,先生,你要保重,请你不要伤心。

    商鞅(悲痛):殷蓝,你不会死的,我要让太医好好救治你。

    殷蓝:先生,我不怕死,我是为了保护先生而死的,我,我,很幸福,我是幸福的人。(言毕,闭上了眼睛,细细的睫毛,苍白的面容,依旧显得可爱动人)

    商鞅(痛哭):殷蓝!殷蓝!

    秦孝公(悲痛,俯身):殷蓝姑娘!殷蓝姑娘!

    商鞅(悲伤过度):君上,让她睡吧。这些年来,她跟着我太辛苦了,她太累了,她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让她睡吧,君上。

    尾声

    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咸阳城内外,在每一个城镇和乡村,凡是有井水处,都在传唱着两首歌曲。不知是谁写的词,也不知是谁谱的曲。人们这样唱道:

    孝公颂

    伟哉,国君!

    穆公的后人!

    您立志图强

    变法革新

    您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堪称世之楷模

    您任用商君

    变法图存

    废井田,开阡陌

    富国强兵

    励精图治

    人民永远盛赞

    国君之精神

    在秦国复兴之路上

    国君啊

    您是人民领袖

    您是我们掌舵的人

    您的复兴大业永载史册

    您功绩永存

    商君颂

    大哉,商君!

    您是大公无私的人!

    您毫无徇私  奉国尽心

    您有经世之才啊

    国君英明

    独具慧眼 发现了您

    信任您

    重用了您

    商君

    国君所倚重的人

    臣民所敬重的人

    您是一个大写的人

    您大刀阔斧

    徙木立信

    刑上大夫

    不怕开罪重臣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奴隶们立功

    可做平民

    您是奴隶们的解放者

    我们百姓的贴心人

    我们民众富足

    我们国富兵强

    我们摆脱了国内外的欺凌

    我们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您是我们的功臣

    您是彪炳史册的人

    我们将世世代代感念

    您的丰功伟绩

    我们敬爱的商君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栏目剧本创作室 | 编剧经纪 | 招聘求职|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感恩小品剧本《重见阳光》
小学生红色教育题材小品《小
医患关系相关感人小品《不一
医院节庆演出感人小品《妈妈
支援帮扶创业相关搞笑情景剧
企业公司节庆演出搞笑小品《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小学生红色教育题材小品《小小
感人故事小品剧《我爱你中国》
小学生表演红色历史题材小品《
乡村振兴小品剧本《村里那些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小品《老
电信诈骗和网贷小品《心急的陷
六一儿童节超感人小品《唯一的
512护士节正能量小品剧本(你健
五一劳动节晚会节目爆笑小品《
供电局员工感人小品剧本《照亮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国家电网双人相声剧本《使命和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 旅行旅游短视频段子 > 商鞅变法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短剧剧本-旅行旅游短视频段子   会员:xiaopinjuben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9/6/27 10:57:47     最新修改:2019/6/27 10:57:47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栏目短剧剧本名:《商鞅变法》
【原创剧本网】作者:滕永城
中国原创剧本网短剧创作室专业代写各种栏目情景剧、电视短剧剧本。 QQ:719251535
    商鞅变法

    人物

    商鞅——原系卫国国君姬妾所生之公子,姓公孙,名鞅,又名卫鞅、公孙鞅。第一幕出场时约34岁,因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商鞅由魏国入秦国。

    秦孝公——嬴渠梁,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前362年即位。第一幕出场时为22岁。

    景监——秦孝公重臣,商鞅挚友,第一幕年35岁左右。

    景监妻——年30岁左右。

    德生先生——景监老友,年30岁左右。

    甘龙大夫——秦国奴隶主贵族,年50岁左右。

    杜挚大夫——秦国奴隶主贵族,年60岁左右。

    秦国太子——秦孝公之子嬴驷,即后来的继任国君秦惠王。犯法时为前355年,年12岁以上。

    太傅公子虔——秦孝公之兄,赢虔,太子之傅,年40岁左右。

    太师公孙贾——太子之师,年40岁左右。

    魏国公子卬——年30岁左右。

    酒家母——年40岁左右。

    酒家女殷蓝——年18岁左右。

    叟甲、叟乙、老妪甲、老妪乙各一人,年纪均50岁以上。

    青年甲、青年乙各一人,年纪均20岁左右。

    徙木男子——年40岁左右。

    杀手甲、乙、丙、丁各一名。

    商鞅之男弟子小甲、小乙。

    魏国专使——年40岁左右。

    百官、百姓、武士、卫士各若干人。

    时间

    第一幕为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春,即周显王8年。

    地点

    前期,秦都栎阳城。迁都后地点,咸阳,冀阙宫。

    第一幕 孝公求贤

    第一场 栎阳酒肆

    地点

    栎阳城的一家酒肆。

    秦都栎阳系新建都城,为秦献公二年由雍城迁都至此。栎阳城地处石川河与清河汇夹之地,北依荆山,南眺渭水,依山傍水。城内主要大道十三条,南北路七条,东西路六条。石川河蜿蜒绕城,岸上有一酒肆,竹篱笆围墙,门口挑一面招牌,上书“邻川酒肆”四个大篆籀文大字。酒肆下面,便是石川河。在酒肆中俯视,石川河两岸垂柳依依,百花争奇斗艳,春光明媚,美景尽收眼底。景监和好友德生先生在酒肆中,席地而坐,饮酒闲话,似有所待。酒家母女各一人,酒家母正在为客人张罗酒菜,其女殷蓝正在擦拭客人离去后的酒桌。

    酒家母:景先生,您还需要酒吗?

    景监:您提醒得正是时候呀,我们还有一位朋友就要到了,酒嘛,再上一壶吧。

    酒家母(向女儿):蓝儿,给景先生再上一壶栎阳陈酿来。

    殷蓝:这就来啦。(轻轻移步至厨间取来酒,轻轻放置在景监面前的桌上)景先生,请慢用。

    酒家母:景先生,您是我们酒肆的常客,如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请您多多包涵呐!

    景监:您客气啦!您这些菜肴,堪称咱们栎阳城的佳品。您对我们的照顾更是非常尽心呐。

    德生先生:是啊,我们每次来这里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景监(惊喜万分,起身,招手):公孙兄!公孙兄!我在这里!

    德生先生(循景监呼唤方向眺望):公孙先生来了吗?

    景监(欣喜):是的是的,你看,那个乘舟的,穿着白衣的先生便是他。公孙兄,我在这里!令船家朝这里划来!

    商鞅(惊喜地喊道):景监兄,不料如此凑巧,看见你啦!好的,我就来,船家,快快泊岸。

    商鞅(兴奋。付了盘缠,提袍上岸,片刻工夫便至酒肆,拱手施礼):景监兄,非常想念你啊!真是太巧了,船只一到栎阳便遇到了你!

    景监(兴奋。拱手施礼):哈哈哈,刚才还和德生先生说道你,估计快要到了,果然这就到了。来来来,入座来,为你接风洗尘。

    德生先生(起身,拱手施礼):公孙先生,这可不是凑巧啊,景监兄在此等候阁下半天啦。

    景监(极其热忱地):对啦,这位是德生先生,我的老朋友;这位就是我们盼望了多日的公孙鞅先生。来来来,大家都入座。

    商鞅(面向德生先生,拱手还礼):德生先生,你好啊!对您大名,我早有耳闻了,今日幸会得见。

    德生先生(受宠若惊):岂敢岂敢。久闻鞅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商鞅(席地而坐。态度谦逊):先生错爱啦,虚名而已。

    景监(向酒家母):我们的贵客到了,请您给我们再取一份杯箸来。

    酒家母:好嘞,客人远道而来,一定要好好喝几杯呐。

    (酒家母取来一副杯箸,置于桌上。)

    酒家母(向女儿):姑娘,来为先生们斟酒啊。这个丫头,都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还是那么腼腆,而且越大越腼腆啦。

    殷蓝(显出腼腆、扭捏之态,却拿明眸偷偷地看了商鞅几眼,显得更加害羞):我不会斟酒呀。

    德生先生:店家夫人,我们自己斟酒好啦,不要为难殷蓝姑娘了。哈哈,人家是大姑娘家,怎么好抛头露面来为我们斟酒呢。

    景监:公孙兄,我之前书函,可曾收到啦?

    商鞅(从衣袖中掏出木简,笑道):这不是吗?兄台墨宝,岂敢随便乱置?一直在我袖中。内附贵国国君求贤令,岂敢亵渎?定当珍藏啊。

    景监(举觴):我代君上欢迎你,来,我们同饮此杯。

    商鞅(举觴):鞅不才,恐负君上厚望。

    德生先生(举觴):,听说公孙兄少年时代就发奋求学,对诸子百家均有涉猎,尤其爱好刑名之学。公孙兄真乃饱学之士,就不要谦虚啦。来,我们同饮此杯吧。

    (三人举觴将酒饮尽。)

    酒家母(近前斟酒):景先生,德生先生,我们这位远道而来的公孙先生敢情有一肚子好学问呀。

    商鞅(谦虚):哪里哪里,那是德生先生着意抬举我。

    (殷蓝在一旁静立倾听,两手搓着裙角。)

    酒家母:我冒昧地问一下,公孙先生,您好不好收个徒弟啊?

    商鞅(惊讶):酒家夫人,您是说让我收个徒弟?

    酒家母:是是,正是这话。

    商鞅:我肚子里墨水有限得很啊。

    景监:酒家夫人,你可不要信他,他可是满腹经纶。

    商鞅:景监兄也跟着吹捧我,即便如此,那我也不能冷落了有求知欲的年轻人。酒家夫人,您说的是哪一家的公子?

    酒家母(难为情):唉,不是哪一家的公子,公孙先生,让您意外了,是我们家的蓝儿。

    景监

    商鞅     (三人异口同声):殷蓝姑娘?

    德生先生

    殷蓝(非常害羞):母亲,您瞧您,哼!就喜欢把您的女儿拿来闹腾,没有正经主意。

    酒家母:这丫头!平日里一心想着寻觅一位先生求学,现如今,眼前现成有一位博学的先生,你却只顾害羞,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

    商鞅:原来是夫人家的女公子啊?这个,我在魏国的时候,的确收过几个徒弟。至于收女弟子嘛,从来没有想过啊。

    酒家母:公孙先生,你可不要推辞啊。景监先生、德生先生都了解我们家的境遇,我家殷先生是去年走的,他活着的时候是栎阳城有名的私塾先生,景监先生还跟着他求过学呢。是不是?景监先生。

    景监(十分谦卑地):是啊,您是我的师母,请您可不要称呼我先生。我刚跟从殷先生求学的时候,还是总角之年呢。那时候,是献公时代,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时光荏苒。

    德生先生:殷先生在一辈子的教书生涯中,不断革新,也将维新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的弟子们。

    景监:是的,德生先生,你说的没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殷先生最喜欢念叨这几句话。殷先生终其一生的思想就是革新,求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秦国很多有进步思想的人,都是殷先生的弟子。你们知道吗?我们君上做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找殷先生求教呢。

    酒家母:景监先生,您现在是我们秦国的栋梁,我还是要称呼您先生,谢谢您还记得我们家老先生。殷蓝这孩子,从小就受殷先生熏陶了,殷先生一有空就教蓝儿识文断字。这孩子虽然女工做得好,在酒肆中,也很尽力帮衬我做活。可她的兴趣,不在这些事情上,却在那些书里,一得空就读她父亲留下来的那些书。

    商鞅:哦?殷先生留下来很多书吗?我也是爱书之人啊,有机会,能否让我一睹为快呢?

    酒家母:当然可以啦!您现在是我们殷蓝的师傅啦!

    德生先生

    景监       :殷蓝姑娘,快来行拜师之礼吧,机不可失啊!

    殷蓝(很腼腆地走来,虔诚地,跪拜在商鞅跟前):公孙先生,请收我为徒吧!

    商鞅(将殷蓝扶起来):惭愧惭愧,你是老先生的女公子,一定很有学养,我只好勉为其难啦。

    商鞅:刚才听说,君上做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来老先生家求教?

    景监:是的,公孙兄,君上年轻时就虚心向学。

    商鞅:君上即位不久,就破旧立新,奋发图强,着实让人敬仰。

    德生先生:我们君上即位以来,求贤若渴,一心想着复兴国家。

    景监:此言极是,你看君上的求贤令,说的何等恳切。

    商鞅(展开《求贤令》,朗读)是啊,诸位请听。“昔我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德生先生:“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君上礼贤下士,思贤若渴啊!

    景监:是啊,君上仰慕穆公伟业,为了实现秦国的复兴,夙夜在公。

    商鞅(满怀信心):有这样的国君做楷模,为子民指引航向,秦国的复兴会指日可待的。

    (殷蓝偷眼看着商鞅,显示出敬慕的神情)

    景监:两位兄台,为了我们君上,为了我们秦国,我提议,我们共饮此杯,如何?

    商鞅、德生先生:好!

    (三人举觴将酒饮尽。)

    第二场  觐见孝公

    栎阳宫位于栎阳城的中央,大殿位于栎阳宫中部偏西。栎阳宫由宫门、毫社、穆庙、昭庙、祖庙、宗庙、寝宫、大殿、内廷、亭台等组成,整个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气象壮丽。

    秦宫内廷。

    正面四个圆柱并排,中间为明堂内室,左右各有房间,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内室后壁有古典壁画。内室门上有金兽含环,门和壁上均有彩画。明堂内室中央设有王位之席,左右两侧又各设一席。秦孝公坐在内廷中央王位之席,商鞅坐右席,景监坐左席,其余大夫们坐于内廷阶下坐席之上,分列两旁。

    秦孝公:诸位大夫,这几日,公孙先生对寡人赐教良多,寡人受益匪浅。

    商鞅:君上太谦虚,您有经天纬地之才,是臣子们不能比拟的。臣下愿意把这点小才能,献给君上。

    秦孝公:上天将公孙先生赐予寡人,这是寡人莫大的荣幸!

    商鞅(欠身,向秦孝公):君上,您言过其实啦,臣下担当不起啊。

    秦孝公:公孙先生,你完全担当得起!(向各位大夫)这几日,公孙先生先是用五帝之道,然后用三王之道劝说我,我很明白,公孙先生用心良苦。我渠梁何德何能啊?敢与三皇五帝相媲美,怎么能够成就几百年几千年的大业呢?

    景监:君上的德行,是我们的楷模。

    秦孝公(摆手):我不求扬名天下,只求能够实现我们秦国的复兴,就很满足啦。退而言之,功成不必在我,在我忝为国君的时候,如果能为我们秦国复兴的事业奠定一些基础,我也就满足啦。

    商鞅:君上,您有这样图强的决心,我们的目的一定会实现的。

    秦孝公(颔首,微笑):嗯。公孙先生又用五霸之道启发我,这大大引起了我的共鸣!只要我们秦国能够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至于我们称霸不称霸,那倒是其次的。

    德生先生:君上,您的求贤令,会让一大批才俊聚在您的麾下,我们的目标,就会不远啦。

    景监:是啊,君上是最识才的,君上堪称最好的伯乐。

    秦孝公:不能这么说,现在是战国之世,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人才。正所谓“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公孙先生能够来到我们秦国效力,这要归功于景监大夫的举贤啊。

    景监:为国举才,这是臣下应该做的。刚才君上说,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人才,其实也不尽然。

    秦孝公:哦?怎么讲?

    德生先生:比如说,魏国国君,就未必如此。

    秦孝公:魏国国君如何?难道他不知道,人才是强国之本这一道理吗?

    景监:未必如此。公孙先生在魏国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

    德生先生:我在魏国有几个朋友,他们在书函中,也提到了公孙先生在魏国的遭际,都在为公孙先生鸣不平。

    秦孝公:哦?景监,你说来听听。公孙先生在魏国,不被重用吗?

    景监:是的,君上。公孙兄先前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中庶子,以公孙兄之才,做了一个小小的中庶子,实属屈才。

    秦孝公:是啊,公孙先生之才,可堪大用。

    景监:公叔痤倒是知道公孙兄的贤能,但是一直没有机缘举荐他。恰逢公叔痤病倒了,魏王去探病。魏王问相国:相国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魏国该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道: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说不大,却有奇特的才干,希望大王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他。

    秦孝公:那么,魏王同意了没?

    景监:魏王竟然沉默不语!

    秦孝公:那么,后来呢?

    景监:魏王将要离开的时候,公叔痤屏退了其他人,又对魏王说: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死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秦孝公:魏国相国真是糊涂,怎么能够出此下策呢?

    景监:魏王答应了就离开了。公叔痤又召见公孙兄,抱歉地说:刚才大王询问我能够担任相国的人,我提到你,但是我察言观色,认为大王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就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应该杀了他。大王答应了我,你得赶快逃走了,不然的话,会被大王擒获。

    秦孝公(面向商鞅):公孙先生,魏王和魏国相国,对你实在不公平,连寡人都要为你鸣不平。

    商鞅:君上,其实我很能理解公叔相国的做法。

    秦孝公:对于如此荒谬的做法,你也能够理解吗?

    商鞅:是的,君上。公叔相国先公后私,以君为先,以臣为后,他是尽到了一个做相国的责任的。

    秦孝公:哦。公孙先生高风亮节,不计个人恩怨,可是,你岂能坐以待毙呢?

    商鞅:君上,我当时就觉得,我其实没有什么危险。

    秦孝公:魏王不是答应相国杀害公孙先生了吗?先生应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商鞅:君上,你想啊,魏王他不能用相国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用相国的话杀掉我呢?所以,那时候我并没有离开魏国。

    景监:是啊,魏王真是没有识才的慧眼,白白放掉了一个杰出的人才。

    德生先生:我听说,魏王后来对人说:公叔痤的病真是严重了,他先是让我把国事委托给公孙鞅,后来又劝我杀了公孙鞅,这岂不是荒谬吗?唉!其实,糊涂的不是公叔痤,而是魏王啊!

    商鞅:直到相国辞世后,直到看到了君上的求贤令,我被君上的求贤令深深感动了,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来。君上富国强兵的决心,不是其他国君所能具有的。

    秦孝公(微笑,并感慨地):感谢公孙先生!公孙先生能够来到我们秦国,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魏王啊。

    众人大笑。

    第二幕   变法之辩

    第一场

    地点

    栎阳宫殿

    秦孝公坐在大殿中央坐席。诸大夫们坐于大殿阶下坐席上,分列两旁,景监、商鞅坐于右侧。

    秦孝公(微笑,态度谦逊):自从寡人继承先君做了国君,多承诸位大夫鼎力辅助。做国君的,要不忘富国强兵;做臣子的,要努力辅佐国君复兴国家。你们几位大夫对国事一向殚精竭虑。我常常说,做国君的不能独断专行。今天,寡人召开朝会,要和几位大夫共议一下国家大计。

    甘龙:但听君上吩咐。

    杜挚:唯君上马首是瞻。

    秦孝公:嗯。现在我想要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是担心臣民们要批评我啊!

    商鞅:君上不必担心。我听说,行动迟疑不定,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高出常人的行动,往往要被世人反对;远见卓识的策略,常常会被人们嘲笑。等到我们的革新给臣民带来福祉了,臣民自然会一心一意拥护您。君上下决心吧,不要顾忌所谓的批评。

    秦孝公:先生继续说下去。

    商鞅:圣人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达到强国的目的,就不必效法过去的成规;只要有利于臣民,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

    秦孝公:说得好!

    甘龙:公孙先生所言荒谬。圣人不必改变臣民的旧礼俗来实行教化,智者不需变更旧法度来治理国家。因袭旧礼俗来实行教化,不用费什么事就能成功;依据旧法度来治理国家,官员和百姓都相安无事。如果现在改变法度,恐怕天下人要批评君上!请君上三思而行。

    秦孝公:此事我已经思虑良久了。

    甘龙(以目视杜挚):君上,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要您集思广益。

    商鞅:甘大夫说的话,都是世俗的言论。平庸的人总是安守旧的习惯,学究们总是拘泥在旧的见闻里。任用这种人当官守法倒是可以,但是不能和他们讨论法度之外的事情。智慧的人制定法制,愚蠢的人拘泥着它;贤明的人更改礼制,蠢笨的人死守着它。

    杜挚(冷笑):公孙大夫今日甚为不逊!甘大夫怎么会是庸俗之人呢?怎么会是蠢笨之人呢?

    商鞅(略表歉意):抱歉,杜大夫,我只是就事论事,打个比喻。杜大夫,甘大夫,你们想一下,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不同,却都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的法度不同,却都各自成就了霸业啊。

    杜挚:君上,老臣听说,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换器具;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变法。效法古人就不会犯错误,遵守旧礼就不会产生奸佞啊,君上。请君上深思熟虑。

    秦孝公:(表示难堪)这个……公孙卿,你还有什么高见?

    商鞅:两位大夫,古代的政教不同,请问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往古之时,伏羲、神农教导人民而不杀人,黄帝、尧舜,杀人却不叫妻子连坐。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针对当时的形势,建立法度;根据事实情况,制定礼制。法度、礼制,要随着时事的变迁而制定。所以我说,治理国家,没有固定的办法;为臣民谋利益,不必事事效法古人。商汤、周武王的兴起,正是由于他们不拘泥古法;殷纣王、夏桀的灭亡,正是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这就叫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甘龙、杜挚:君上,不可!……

    秦孝公(激愤):好啦!先不要争执啦!让我再考虑一下。诸位大夫,黄河、华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水和泗水之间有小国十多个,楚国、魏国和我国接壤。魏国建筑长城,从郑邑一直伸向洛水之滨,往北则有上郡;楚国从汉中之地开始,往南边则有巴、黔中之地。这些国家都把我们当做夷狄对待,排斥我们,不让我们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这是奇耻大辱啊!我的大夫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变法图强行吗?不富国强兵行吗?

    商鞅(做沉思状):我完全理解君上的思虑。变法图强,自古常有。远的不说,近年来,魏国启用李悝变法,吴国启用吴起变法,这些国君都是为了成就霸业,免受他人欺凌。我们的变法要做得比他们更彻底才行,这样才能后来者居上。

    甘龙(急切):君上,这个……总得需要从长计议吧,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啊!

    杜挚(故作老成持重之态):是啊!甘大夫所言极是。重大决策,不可武断。

    秦孝公:前些天,公孙先生觐见我时,提出了“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的新政策。先生一席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如同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里,忽然吃到了三九严寒的冰雪。我和公孙先生促膝长谈,焚膏继晷,谈了几天几夜,尚未尽兴。

    (秦孝公说到此处,甘龙和杜挚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

    商鞅:君上,您太谦虚啦!我提出的那些维新事宜,您之前都独自思考过,斟酌过。

    秦孝公:我以前确实也思考过,但是说心里话,我想的没有公孙先生那样系统,那样深刻。从公孙先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从前殷老师傅的影子了!旁边的侍从常常提醒我“君上,注意您的仪表”。我才发现,我的膝盖超过了坐席,而不自知。我和公孙先生聊到互相激赏之处,常常是得意忘形啦!

    景监:君上,公孙先生这匹千里马,离不开您的信任呐。

    (此时,甘龙、杜挚又一次交流以目,沉默不语。)

    秦孝公:诸位大夫,刚才我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喜好。希望你们回去好好考虑一下,都递一份竹简给寡人,寡人再通盘考虑。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拉开了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激励农业生产;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变法事宜。)

    第二场

    地点  商鞅宅

    商鞅席地而坐,伏在几案上,秉笔疾书。殷蓝在一旁整理简牍。商鞅写了一段落,感觉有些疲劳,伸展了一下臂膊。

    商鞅:殷蓝姑娘,你累了就歇一会吧,这些案牍没有那么着急。

    殷蓝:我不累,先生。我要早一些把这些案牍整理完,好供先生参考呀。

    商鞅:哦,是啊,我是得参考一下这些简牍的。这些简牍,是我们费尽心力从吴国和魏国搜集来的,这都是我们变法的珍贵参考。

    殷蓝:恩,是的。先生。先生渴了吧?我去给先生倒一杯水。(殷蓝倒来一杯水,放在商鞅案上)

    商鞅:我们变法,不光是要依照我们秦国的实际,还是要参照一下其他国家的做法。

    殷蓝:嗯。先生喝水休息一会吧。

    商鞅:也好。昨天,我让你记诵的文章,你可曾记熟了?

    殷蓝:全诵熟了,先生。《法经》那几篇都记熟了,您的《垦草令》、《开塞》、《耕战》三篇,我也记熟了。

    商鞅:你只把李悝先生的《法经》背熟就好了。我那几篇,不值得去读。

    殷蓝:先生此言差矣。您这几篇,比李悝先生的还要好,更适合我们秦国的情况。尤其是《垦草令》,您提出了重农政策的二十种具体办法,有地税制度,有徭役制度,有刑罚制度。您通过这些办法,督促子民积极耕垦土地。您还提出了取消贵族特权,防止官吏贪污的办法。先生这些变法事宜,对秦国的百姓都是非常有益的。取消贵族特权,会让百姓们额手相庆的。

    商鞅:看来,知我者,殷蓝姑娘也。

    殷蓝(略带害羞):那么,我就是先生的知音啦!?

    商鞅:是的,殷蓝姑娘,你是我商鞅的知音。

    殷蓝(非常高兴,朗声诵道):“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先生说的真好!

    商鞅:《垦草令》颁布好些时候了,效果并不是太好,我常常感到忧虑。

    殷蓝:先生,有志者事竟成。再说了,变法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那么快的。

    商鞅:说到变法,还有一位贵人,更是我的知音啊。

    殷蓝(表示出非常紧张,着急要知道):贵人?先生还有其他贵人知音啊?是哪一家的呢?是一位大家闺秀吧?

    商鞅:不是大家闺秀。

    殷蓝(略显失望):那一定是一位小家碧玉啦?

    商鞅:也不是。

    殷蓝:那是哪一位呢?

    商鞅:徒弟一向冰雪聪明,今天反倒糊涂了?是我们的君上啊!

    殷蓝(恍然大悟。害羞,窘迫,却欣喜):哦!原来是君上啊!

    商鞅:当然是君上,如果不是君上完全信任我,变法是无法推动的。

    殷蓝:是啊,先生。就连景监先生都羡慕地说,“君上太青睐、太信任公孙先生啦,君上几乎把公孙先生当成了自己一样信任,君臣二人如同一人。”

    商鞅:“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感谢君上的信任。如果没有君上的信任,我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殷蓝:我们君上热爱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先生,就像当年君上做太子时,热爱我父亲那样。

    商鞅:听说,君上对殷先生是非常敬爱的,每次谒见殷先生,都要行跪拜大礼。对了,说到殷先生,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

    殷蓝:是什么事啊?先生。

    商鞅:我之前就隐约听到过,殷先生死得不明不白,是这样的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殷蓝(显示出悲痛):是的,先生,父亲是被人害死的,是被人害死的。

    商鞅(亦显出悲痛):是吗?怎么会是这样呢?实在抱歉,殷蓝姑娘,让你又想起了悲痛的往事。凶手找到了吗?谁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害死一个对国家有功劳的人?

    殷蓝:先生,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商鞅:哦。六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殷蓝:六年前,那是献公24年,献公染病在床半年多了,他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了,把太子叫到病榻边,嘱咐后事。

    商鞅:哦。

    殷蓝:这些事情,是父亲告诉我的。献公即位后,就开始立志变法了,他励精图治,秦国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也增加不少,军队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国人对于恢复穆公时代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献公的一系列维新,新兴地主非常支持,像景监他们;但是奴隶主越来越有意见了,其中包括甘龙和杜挚。

    商鞅:是啊。新兴地主,是秦国发展的柱石。

    殷蓝:父亲说,献公的维新还不是很彻底,献公盼望太子即位后,将维新进行下去,使变法不要停滞。

    商鞅:献公真是具有远见卓识啊!

    殷蓝:献公问太子,你要推行改革,你身边可有得力的助手?太子回答道:殷师傅是我变法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的那些维新主张,都是非常好的。殷师傅可以做我们秦国的宰相。献公听了,非常满意。

    商鞅:没有亲耳聆听到殷师傅的教诲,是我莫大的遗憾。

    殷蓝:那时候,献公和太子经常召见我父亲到宫里去商议国家大事,常常到很晚才回家。

    商鞅:是吧。

    殷蓝:父亲几乎每天都回来得很晚,我和母亲也习以为常了。有一天,一直到了子时,父亲还没有回来,我们开始着急了,我星夜跑到景监先生府上打听。景监先生却说,父亲和他一起出的宫门,早就应该到家了。我们着急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商鞅:殷师傅去哪里了?

    殷蓝:景监先生召集了很多人,从宫门到我家,沿路寻找。一直到了天色发亮的时候,才找到了我那可怜的父亲大人,

    却是老人家的一具尸首。父亲和我们已经是阴阳两隔了。(低声呜咽)

    商鞅:殷蓝,你要坚强些。

    殷蓝:是啊,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得坚强,如果我不坚强了,母亲活着还有什么希望?

    商鞅(黯然神伤):殷师傅到底是怎么去世的?

    殷蓝:献公得知后,派太子马上赶到了现场,太子召集了很多行家,勘验现场和尸身。我父亲身体几处有瘀伤,但都不是致命伤。但是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唉!我可敬可爱的父亲,一生都没有什么仇人啊!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伤心)

    商鞅:现场和遗体,都仔细勘验了吗?

    殷蓝:应该都仔细勘验了。

    商鞅:殷师傅平时有什么沉疴宿疾没有?

    殷蓝:他老人家一向身体很好的。那时正是六月天,棺椁不能久停;还有,怕我母亲睹棺思人,伤心过度,七日就入土为安了。出殡那天,献公派太子亲为路祭。献公因为我父亲去世,废朝三日。这些都可以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商鞅:原来,殷师傅之死,是一桩疑案啊!

    殷蓝:是啊,先生,我一直觉得我父亲死得冤枉,是被人害死的!可是,我父亲一辈子都没有什么仇人呐。

    商鞅:殷蓝姑娘,你别忘了,我们这些变法的人,既得利益者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是既得利益者的仇人。

    殷蓝:先生,你是说,是那些大奴隶主们害死了我父亲?

    商鞅:极有可能。勘验现场,或许还不够仔细。如果再用心一些,或许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殷蓝:是吗?先生?

    商鞅:是的,比如,遗体身上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是不是勘验了呢?比如毛发之处,比如脚底。总之,屦鞋冠戴这类地方,是很容易忽略的。

    第三幕  徙木立信

    时间:前356年

    地点:栎阳城南门

    左边是一带城墙,前方有城门一座,上面篆书写着“栎阳南门”四个大字。南门对面有一个市场,约3里之长,是为方便栎阳周边百姓的贸易之所。商贩摊铺分列于街市两侧,市场入口处有一条短石,石头上用阴文刻着“南门古市”四个红字。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栎阳城南门,此时,锣鼓喧天,走出来两列仪仗队,随后紧接着走出来两列武士,均披坚执锐,凛然不可侵犯。商鞅手持帛书,走在中央。商鞅来到南门外中央位置,站定,面向百姓。

    街市上百姓不知南门口因何故热闹,均络绎来到南门口。众人议论纷纷。

    老妪乙:突然出来这么些武士、卫士做什么呢?

    老妪甲:莫不是对犯人行刑吧?

    青年甲:老人家,恐怕不是行刑,南门这几天,没有张贴出行刑犯人的告示啊。

    青年乙:或许在别处张贴,我们没有看到。

    叟甲:我看今天的仪仗,不像是行刑犯人。

    叟乙:你怎么看得出来的?

    叟甲:如果是行刑的话,一般都是出来监斩官好几个,今天只出来了一个官员。要是行刑犯人的话,仪仗队、武士队伍之后,各有几名武士解押着几名犯人。这一阵功夫过去了,并没有看到解押的犯人呐。

    老妪甲:是啦是啦,我见过几次行刑犯人,那阵势,不是现在这样子。

    叟甲:哦。那位官员,莫不是几年前从魏国来到我们秦国的公孙鞅吧?

    叟乙:你认识他吗?

    叟甲:不认识,没有见过。

    老妪乙:老先生,那你怎么就觉得是鬼国来的人呢?

    青年甲:老人家,不是鬼国,是魏国。

    老妪乙:哦,是吗?我当是鬼国呢。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眼花耳聋,唉!

    叟甲:我老眼还没有昏花。听人说过,魏国来的公孙鞅先生,长得一表人才,高高的鼻梁,高高的颧骨,耳垂大大的,眼睛温和,炯炯有神。现在看了这人,就和人们传说的公孙鞅,一般无二。

    青年甲:这倒是不假,你们看,他的目光,像是安抚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又像是能够放射出威严的光来。

    叟乙:恩,这样看来,我也觉得这位官员,就是公孙鞅无疑啦。

    老妪乙:这么大老远的,从他的家乡,跑到我们国里来,是为了什么呢?

    老妪甲:你没听说过一句谚语吗?“千里做官,为的吃穿”。

    老妪乙:哦哦,只说是我们老百姓活得不容易,做官的也真是不容易啊。

    叟甲:嘿嘿,公孙鞅先生来到我们国家,就是为了吃穿啊?

    老妪甲:那是为了什么?

    老妪乙:莫不是当了我们国的女婿,来老丈这里做事来了,对家人好行方便呐。

    叟甲:唉!你们的想法,能不能不要那么肤浅。

    老妪乙:那是为的什么呢?

    叟甲:他不远千里,来到秦国,是为了响应我们的国君,做一番大事业。

    青年甲:老先生,他要做什么大事业?

    (叟甲正欲回答,此时,南门中央传来了商鞅嘹亮的嗓音)

    商鞅:诸位臣民!诸位百姓!我是公孙鞅。今天有一项重大的事情要通报给大家。诸位知道,百十年来,我们秦国经历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备受各国的欺凌侮辱,这是我们任何一个爱国的臣民所不能忍受的!献公即位后,立志收复河西之地,把国都从雍城迁到了栎阳城,进行了一系列维新,展开了对魏国的军事反击,初步改变了我们被动挨打的局面。大家应该听说了,我们君上自即位以来,就立下大志,要富国强兵,复兴国家。君上仰慕穆公伟业,想让我们秦国成为中华诸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我们君上一心效法穆公开创的振兴国家的伟业,继承献公创立的变法图强的复兴大业,要将秦国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不再受他国的侵凌。百姓们,君上殚精竭虑为国家,我们应该全力拥护吧?

    群众(齐声):全力拥护君上!

    商鞅:大家都是君上的好臣民!君上立志复兴秦国,我们做臣民的,是应该全力拥护君上。如果我们都能够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君上指引的方向努力,我们秦国的复兴大业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叟甲:公孙先生,你说的很好!

    商鞅:君上自从做太子的时候,就产生了革故立新的思想,即位伊始,就下达了求贤令,广求天下贤才。我公孙虽然无德无能,但是看到了君上的一片赤诚,感到热血沸腾,就想把这一腔热血献给这样奋发有为的国君。来到秦国,承蒙君上抬爱,做了左庶长。君上对我百分百信任,并把变法的大任交到我的手上。大家知道,从古到今,凡是变法,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很多国家曾经搞过变法,有成有败。我们秦国变法,当然要全力争取成功。我公孙诚惶诚恐,唯恐辜负了君上的信任,三年来,我几乎跑遍了每一片国土,做足了各方面的筹备,起草了变法法令。君上看后,非常赞赏。

    青年甲:左庶长,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新法令啊?

    叟乙:左庶长,大家可都盼望着早一些看到新法令呢。

    青年乙:希望我们秦国的变法不是虎头蛇尾,走走过场呀。

    叟甲:左庶长,如果能够让臣民相信,我们秦国变法是动真格的,臣民们才会衷心拥护。

    商鞅:诸位臣民,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公孙早就想到了。通过和君上商议,我们变法,首先要取信于民。百姓们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我们的变法才能够顺利推行。

    叟甲:您说的很对,左庶长。怎么才能够取信于民呢?我们大家都在盼望着国家有信誉,各级官吏有信誉呢。

    商鞅:好!为了答复臣民们的疑虑,我现在就颁布第一道法令,严格遵照执行。武士,运木来!

    (一名武士将一根虎口粗细的木头运到左庶长面前,此木约三丈长,并不很重,一人之力即可移动。)

    商鞅:诸位臣民,大家看好了,第一道法令就是,谁能够把这木头从南门运到北门,奖赏十金。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老妪乙: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奇怪的法令。

    老妪甲:是啊,很奇怪的法令,左庶长不是开玩笑吧?一根木头,从南门运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吗?我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了?

    青年甲:左庶长是这样说的,我听得很真切。

    青年乙:我也听得真真的,不会有假。

    叟乙:关键是,是否真的能够兑现诺言呢?运这么一根木头,就能够得到这么多奖赏?

    叟甲:不好说,等等看。

    (良久,无人运木。)

    商鞅(提高嗓音):能够运木者,奖赏五十金。

    老妪乙:哎吆!五十金?这也忒多啦!

    老妪甲:我的天呐!这不是真的吧?

    但愿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了。

    (众人仍在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男子,其貌不扬,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自告奋勇,走到前面)

    徙木男子:请问左庶长,我可以试一下吗?

    商鞅:当然可以,你请吧。

    (徙木男子运动木头,走向北门方向,两名武士跟随其后。约一个时辰后,两名武士和该徙木男子回到了南门)

    徙木男子:左庶长,请奖赏吧!

    商鞅(向其中一名武士):怎么样?

    武士:他把木头运到了北门。

    商鞅(非常高兴):好!非常好!赏金五十!

    (一名侍从走过来,将五十金给予徙木男子。)

    徙木男子(不敢接金,犹豫了一下):左庶长,您确定赏我五十金?

    商鞅:哈哈哈,确定无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徙木男子(接过五十金):多谢左庶长!

    众人哗然。

    老妪乙:啊呀呀,不得了了!这么容易就得了五十金?

    老妪甲:天下第一怪事!

    青年甲:哎呀,早知如此,我该第一个冲上去运木。

    青年乙:天啊!我也是后悔莫及。

    叟乙:看来,公孙先生是讲信用的。

    叟甲:是啊,公孙先生能够讲信用,说明君上是讲信用的,我们秦国变法是会讲信用的。

    商鞅:诸位臣民,我们现在把变法法令张布在南门城墙上,大家一会去看一下吧。

    众人(齐声):好的,左庶长!

    (武士将帛书法令张布在南门城墙上)

    叟甲(边看边读):秦国变法法令

    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保,十家相连),而相收司连坐(收司谓相纠发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叟乙:国家新法实行重农重战的政策,对我们老百姓有好处啊。

    叟甲:是的,老兄。奖励耕战,对我们很有利。你看,“耕织致粟帛多”,立下战功,告发奸人,奴隶们就可以升格做庶民。这些政策,给了奴隶们大希望,对奴隶们太好了!

    叟乙:老哥,您说的很对!还有呐,你们看,新法要取消贵族的一些特权。

    叟甲:老兄,你看的真切。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便是君上的本族,如果没有军功,也要取消宗室的资格,不能世袭爵禄了。这对于我们民众太公平了。

    青年甲:老先生,这重农重战对我们国家有什么益处呢?

    叟甲:重农是为了发展经济,重战是为了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总而言之,是为了秦国富国强兵。

    青年乙:君上万岁!

    众口:君上万岁!君上万岁!

    第四幕  太子犯法

    第一场

    时间 前355年

    地点:商鞅宅

    商鞅在伏案书写上呈秦孝公的竹简。殷蓝在一边研墨。弟子小甲在整理简牍,弟子小乙在扫洒庭除。

    殷蓝:先生,新法已经推行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商鞅:是啊。古人喜欢用“白驹过隙”来形容光阴倏忽,说的一点都不假。

    弟子小甲:师傅,你要看的简牍,我已经整理好了。

    商鞅:好的,你先放在案上吧,我写完了书简就看。

    (弟子小甲把简牍放在案上)

    商鞅:小甲,小乙,你们两人的考察简牍,写好了吗?

    小甲、小乙:写好了。师傅。

    商鞅:请拿来我看。

    (小甲、小乙将简牍呈上来,商鞅打开细看。)

    小甲:师傅,您吩咐我到长安、蓝、芷阳三地,考察新法实施情况,这三个地区新法,总体上推行得还算顺利,可是一些大奴隶主们想方设法,妄图阻止新法推行。

    商鞅:恩。小乙呢?

    弟子小乙:师傅,你叫我去高陵、泾阳、谷口等地考察新法,情况也和小甲的差不多,总体上还是可以的。这几个地方,也有一些贵族们充当着新法的绊脚石,常常勾结起来阻止新法。

    商鞅:哦。是这样。

    殷蓝(焦急):先生,你看,这可如何是好呢?

    商鞅:这两个月,我也在咸阳、栎阳两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咸阳的变法,还是可以的;栎阳的,就不是很理想。

    殷蓝:这是为什么?先生。

    商鞅:新法之所以在栎阳遇到了很大阻碍,是因为栎阳是国都,是奴隶主贵族的聚集地啊。

    弟子小甲、弟子小乙:师傅,您得想想办法,再推动一下新法才行啊。不然,我们的变法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了。

    商鞅:你们说的对!这几天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刚才写好了一个书简,就是要面呈君上的。

    第二场   太子府邸

    太子赢驷坐在正席,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分别坐于太子左右,正在太子跟前窃窃私语。

    太傅公子虔:从献公时代到如今,新兴起来的这一批地主,实在是可恨!

    太子:两位师傅,你们拥有很多井田和庄园,怎么就比不过那些新兴地主呢?

    太师公孙贾:殿下,您有所不知,那些新兴地主阴险无比,他们天天使用奸诈诡谲的手段经营私田,荒山野岭都让他们雇人开垦了,他们还大量买入土地,私田的规模越来越成气候了。

    太傅公子虔:是啊,殿下,那些下三滥的办法,我们怎么能用呢。但是长此以往,他们私田的实力就会超过我们的公田啊!

    太子:哦。他们私田壮大了,是不是对国家的强大也有好处呢?

    太师公孙贾:殿下,私田壮大了,一定会冲击我们的公田的,以后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难。

    太子府家臣:殿下,甘龙、杜挚两位大夫求见。

    太子:快快请进来。

    (甘龙、杜挚趋步走进,二者跪拜太子)

    甘龙、杜挚:恭请殿下大安!

    太子:二位老大夫请起。如此大礼,嬴驷怎么敢当?

    甘龙:臣下见殿下,是理当行君臣大礼的,这是做臣下的礼节。

    太子:赐二位大夫座。

    甘龙、杜挚:谢殿下!

    (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立即让开席位,立于一旁。甘龙、杜挚整理衣冠,分别坐在太子左右)

    太子:二位老大夫,今日前来,有何赐教?

    杜挚:刚才见殿下在和太师、太傅议事,是否有所叨扰?

    太子:哪里的话,二位老大夫能来府邸,嬴驷顿觉蓬荜生辉。刚才我正和太傅太师议论私田的事情。

    甘龙:哦,是这样啊,殿下。

    太傅公子虔:是的,甘老大夫。这些年来,新兴地主实在太可恶了。他们雇佣大量奴隶,邀买奴隶之心,说什么要解放奴隶,命令奴隶们为他们开荒耕种,到处开荒,囤积土地,私田越来越猖狂了。我看,用不了多久,私田就要超过我们的公田了!

    杜挚:殿下,诸位大夫,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太子:此话怎么说?

    杜挚:公孙鞅自从公布了第一批法令之后,他是越来越狂傲了,听说他正在酝酿第二批法令呢。

    太子

    太师公孙贾  第二批法令?!

    太傅公子虔

    甘龙、杜挚:是的,第二批法令。

    太傅公子虔:上苍有眼,他的第一批法令,就已经害我们不浅了。诸位大夫们,你们想,公孙鞅规定“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奴隶们居然可以赎身了,他们到处传播流言蜚语,互相传言新地主对他们好,很多奴隶跑到新地主那里去做活,我们的奴隶越来越少了,我们大量土地开始荒废了,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

    太师公孙贾:还有更可恨的,“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我们的子弟不能世袭我们的爵位,这让他们以后怎么过活?

    太子:竟然还有第二批法令?那么,公孙鞅第二批法令,又是在琢磨什么鬼主意?

    甘龙:殿下,听说公孙鞅在和弟子们研究“废井田,开阡陌”的事情,准备呈报给君上。

    太子:废井田,开阡陌?

    杜挚:是的,殿下。那个公孙鞅,我们早就恨之入骨。他还想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农人开荒,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太傅公子虔:真是岂有此理!公孙鞅这是明摆着要破坏我们大家的产业,用私田冲击我们的公田,这不是要断了我们的命脉嘛!

    太师公孙贾:大夫们,公孙鞅实在是欺人太甚!我们祖祖辈辈的公田和产业,难道忍心让公孙鞅败坏完吗?

    甘龙、杜挚:是啊,殿下,我们得想想办法才行啊。

    太子:能有什么办法呢?能有什么办法呢?君上现在对公孙鞅那是十二分的宠信,那宠信都胜过了对我这个太子的宠信了。哼!

    (甘龙以目示意杜挚,杜挚以目示意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会意)

    太傅公子虔:殿下,公孙鞅可是一个外人,他一个魏国人,在魏国不受待见,跑到了我们秦国,不知用了什么伎俩,蛊惑了君上,君上竟然对他言听计从。

    太师公孙贾:还有那个景监,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要不是他极力引荐,公孙鞅怎么能够进宫见到君上呢。

    甘龙:殿下,公孙鞅来祸害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杜挚:殿下,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公孙鞅是魏国派来的奸细,他来我们国家,纯粹是为了祸害秦国,让秦国败亡。让他的国家不费一兵一卒,毁掉秦国于无形之中。

    太子:诸位大夫们,你们看,我们怎么办好呢?我年纪轻,还请诸位大夫们赐教。

    太傅公子虔:殿下,我们要拯救秦国,得找一个突破口,以我看来,那些新地主就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追查逃跑的奴隶,他们百般包庇和私藏奴隶。我们得先杀杀那些仗势欺人的地主们的威风!

    太师公孙贾:对,您说的对,太傅大人。不然,我们以后恐怕就无立锥之地了。公孙鞅真是伤了我们这些秦国功臣们的心呐。

    太子:好!就依太傅、太师,那就抓来几个地主打一顿,杀一儆百。看他们以后还敢以私田冒犯我们国家公田吗?!

    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殿下,好,一切交给我们处置,您就放心吧。我们着人去拿几个最猖狂的地主,打烂他们的屁股,看他们谁还敢猖狂!

    甘龙:殿下,这还不是重点。

    太子:甘老大夫的意思是?

    甘龙: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公孙鞅,我们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如果能够除掉他,那就更好了,从此也清除了我们秦国的后患。

    杜挚:殿下,此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把柄,更不能让君上知道了。

    太子:是的,杜老大夫,但是要瞒得过君上,不好办呐。

    甘龙:交给我们办,殿下。您请放心就好啦。

    杜挚:殿下,您自己可要瞒着君上啊。

    太子:老大夫放心,你们分头行动吧!

    (甘龙、杜挚、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一起下)

    第三场  景监遇难

    地点:商鞅宅

    商鞅在和景监商议下一步变法事宜。殷蓝在一旁倾听,殷蓝面前案上摆放着商鞅起草的变法令第二令。

    (家臣疾步进来)

    家臣:报告左庶长,大事不好啦!

    商鞅:家臣,如此惊慌,所为何事?

    家臣:禀告左庶长,外面有人来报,太子府里在杖责人,打的是栎阳城几个有名的地主。

    商鞅

    景监(二人大惊):竟有此事?

    家臣:的确是真的。家丁来报,那几个地主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现在还在打呢,恐怕要出人命了。

    景监:岂有此理!是什么原因?知道吗?

    家臣:听说是太子要惩戒侵害国家公田的犯人。

    商鞅:胡闹!太子年幼,想必是受了别人的挑唆。事不宜迟,我得赶快赶到太子府,不能让太子闯祸。家臣,速去备马。

    景监:公孙兄,我看,还是我去太子府,我先去劝诫一下太子。你速去面见君上,请示君上示下。不然,我们是无法彻底阻止他们的。

    商鞅:景监,去太子府凶多吉少,让我去太子府吧。

    景监:公孙兄,你听我说,现在是变法的关键时候,他们这些反对派也加紧了活动,听说要致你于死地。你一定要保重,一定要时时处处谨慎,秦国可以没有我景监,但是不能没有公孙兄!还是让我去蹚这个雷吧!

    商鞅:景监!

    景监: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分头行动。

    商鞅(明知执拗不过,叹气):唉!景监,你也要格外谨慎呐。我们一起乘马去,等进了宫门,再分头行动。

    (家臣备好马,牵过来一匹黑马、一匹白马)

    商鞅:景监兄,你乘我这匹千里驹吧,这匹白马是君上所赐,日行千里,非常迅敏。你速速赶往太子府,不能让太子犯了大错。我另外乘那匹黑马吧。

    景监:也好,公孙兄,事情紧迫,赶快动身。

    (二人上马,飞奔宫门方向而去。千里驹速度快,飞奔在前,撇下商鞅一里多路。杀手甲、杀手乙埋伏在路边的草丛里。)

    杀手甲:大夫叫我们一早就埋伏在此处,他说,公孙鞅听闻太子杖责地主,一定会火速前来的。我们都等了半天了,也不见公孙鞅的影子。

    杀手乙:是啊,大夫怕是失算了吧,公孙鞅听说了那事,就一定能来吗?

    杀手甲:天才晓得。

    (有顷)

    杀手甲:快看,骑千里驹的那不是公孙鞅吗?快快准备好!

    杀手乙:你可确定吗?

    杀手甲:当然确定!谁不知道,那匹白色的千里驹,是君上赐给他的坐骑。

    杀手乙:那我们拉好绊马绳,等我们绊倒了他,再上前结果了他性命。

    杀手甲:好!

    (千里驹驮着景监,跑到此处,一声长嘶,马失前蹄,将景监重重地摔在地上。景监挣扎一番,之后一动不动)

    杀手乙:待我近前去,结果了他性命!

    杀手甲:等等!我素来听说公孙鞅功夫了得,怎么会轻易受伤,等我们看看虚实,再做道理,也免得搭进我们性命,可不是玩的。

    杀手乙:我说,老兄,你一向过于谨慎,公孙鞅难道长着三头六臂吗?(想起身,被杀手甲摁住)

    (正说话,少间,另一匹黑马奔来)

    杀手甲:不好!这黑马上坐的才是公孙鞅,我们失误了,来不及设下绊马绳了,快跑!他功夫了得!

    (两杀手在草丛中速速脱身离去)

    商鞅(大惊):景监兄!景监兄!你怎么啦?(一看到绊马绳,商鞅明白了一切,紧急下马,双臂扶起景监,殷殷呼唤。看景监头部受创,流出鲜血,不省人事,商鞅四下里寻看,不见埋伏者。)

    商鞅(痛心):景监!景监兄!

    第四场   秦孝公宫殿

    秦孝公:快把景监抬过来!放在寡人卧榻上。轻一点,轻一点,慢慢放下来。快去传太医来。左庶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商鞅:君上,刚才事情出得太突然了,让我痛心!景监兄是替我遭此一劫的啊!

    (几名太医匆匆进来)

    秦孝公:左庶长,你讲来我听。太医,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活景监!

    商鞅:君上,刚才我和景监在宅中商议我们变法的第二令。家臣报告,太子府邸在杖责人,我和景监乘马就赶往宫里来。我让景监乘着君上赐我的千里驹,千里驹快,跑到前面。路上一条绊马绳,绊倒了景监兄。

    秦孝公:太子杖责的是什么人?

    商鞅:听说是栎阳城几个有名的地主。

    秦孝公:是吗?嬴驷大胆!真是岂有此理,快传太子见我!

    (宫里内侍去传呼太子)

    商鞅:君上莫急!太子年幼,恐怕是受了别人的教唆。

    秦孝公:我看也是。杖责新地主,就是破坏我们的新法,嬴驷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商鞅:是的,君上。

    秦孝公:太医,景监怎么样?

    太医:禀君上,景监大夫头部伤势严重,目前,神志不清,呼吸微弱。

    秦孝公:你们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把我那些御用药材拿来给他用上。

    太医:我们一定尽力,请君上放心。

    (俄顷,太子到)

    太子:儿臣参见君父。

    秦孝公(怒):嬴驷!你知罪吗?

    太子(惶恐):儿臣不知。

    秦孝公:你胆大包天!你今天杖责的是什么人?

    太子(态度转为泰然):哦,君父问的是这件事,是栎阳城的几个地主。

    秦孝公(强压怒火):他们犯了何罪?

    太子:这个,君父,他们用他们的私田侵犯国家的公田。

    秦孝公:一派胡言!私田是他们的劳动所得,怎么就侵犯公田了?

    太子:这个嘛,地主们的私田越来越多,国家的公田比不过他们的私田了,地主们想造反。还有,还有……

    秦孝公:还有什么?

    太子:以后就没有大夫们的立锥之地了。

    秦孝公:放肆!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道理?

    太子:儿臣也觉得国家利益不容侵犯。

    秦孝公:你懂得什么?是非不明!你可知道,我们的新法,就是要奖励勤奋者,就是要奖励耕战!

    太子:儿臣知道。

    秦孝公:既然知道,你怎么还敢杖责勤劳的臣民?

    太子:儿臣错了。儿臣觉得,觉得不能让国家吃亏了。

    秦孝公:你伤害了那些辛勤致富的人们,这才是让国家吃亏了!杖责他们,是不是太傅太师教唆你的?

    太子:不是的。

    秦孝公:还不承认!你若承认事实,我会从轻发落你。

    太子:君父,杖责地主是儿臣自己的主意。

    秦孝公:还敢狡辩!来人,将太子捆起来!

    太子(万分惊恐):君父,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是太傅太师教儿臣做的。他们嘱咐儿臣,不要告诉君父。

    秦孝公:我料是如此,左庶长,你看这件事,应该怎样处置?交给你处置吧。

    商鞅:君上,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正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了它。

    秦孝公:正是这样,现在太子、太傅太师,一起触犯了新法,左庶长,你就按照新法处置吧。

    商鞅:君上,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何况,这里面还牵涉了太子。

    秦孝公:一定要按照新法处罚,刑不上大夫,那已经是陈年老黄历了,对臣民们是不公平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商鞅:君上真的打算按照新法处罚吗?

    秦孝公:我们的变法,岂能当成儿戏?我的左庶长。

    商鞅:君上。

    秦孝公:按律处置。

    商鞅:按照新法,太子也难辞其咎。但是,太子是君上的继承人,不能实施刑罚啊。

    太子(叩头):恳请君父恕罪。

    秦孝公:不行!在这个关键时候,嬴驷,你竟敢以身试法,禁足一年,面壁思过。

    商鞅:君上,按照新法,太傅公子虔处以刑罚,太师公孙贾处以黥刑。君上以为如何?

    秦孝公:就照此办理,左庶长。

    商鞅:君上,公子虔是您的兄长,是否考虑对他法外开恩呢?

    秦孝公:按律处罚,没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

    商鞅:君上圣明。

    秦孝公:左庶长,另外,还要继续严查凶手,不能让景监的血白流啊。走,我们去看看景监。

    (秦孝公及内侍、商鞅一起下)

    第五场  刑上大夫  民皆趋令

    地点 栎阳城南门

    叟甲:你们听说了吗?

    叟乙:什么事啊?老兄。

    叟甲: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教唆太子杖责了几个地主,君上大怒了。

    青年甲:然后怎么样了?老人家。

    叟甲:君上命令公孙鞅依照新法处置他们。

    叟乙:公孙鞅是怎么处置的?

    叟甲:你们真的没有听说啊?

    青年乙:没有呢,老人家说来听听。

    叟甲:公孙鞅令太子禁足一年;令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受到了处罚;尤其是太傅公子虔,受到了黥刑。

    老妪甲:我的老天爷!太子的师傅们,都不能免罚吗?

    叟甲:谁说不是呢。君上和公孙鞅一心推行新法,太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法。

    叟乙:老兄,君上对他的兄长,也不能法外开恩吗?对太子也没有网开一面吗?

    青年乙:老人家,没有啊。君上对自己的亲属并没有法外开恩呐。

    叟甲:你们想想,这说明了什么呢?

    叟乙:老兄,这不就是说:无论是谁,触犯了新法,都要受到责罚嘛。

    叟甲:老弟,你这话一点不假。

    青年乙:老人家,古往今来,不管是哪个诸侯国,还是周王室,都是刑不上大夫啊。

    叟甲:这个规定啊,从现在开始,在我们秦国行不通了。

    老妪乙:那我们这些老百姓,可得当心呐。是不是啊?两位老哥哥。

    叟乙:谁说不是呢。

    叟甲:说来也怪,我们秦国从献公时代就开始变法,君上一即位,招贤纳士,变法维新,一年来,效果不大。可是,自从处罚了太子他们以后,你们猜怎么着?

    叟乙:怎么着?老兄。

    青年甲、青年乙:什么着了?老人家。

    叟甲:举国上下没有人敢去违反新法了。

    叟乙:看来,公孙鞅变法,真是有一套。

    叟甲:如果不是君上圣明,如果没有君上全力支持,单凭公孙鞅变法,那是万难成功的。

    青年甲:说的是啊,老人家。我们君上,真是百年不遇的好国君。

    青年乙:听说君上还把御医全部用上,全力救治景监大夫。

    老妪甲:对了,景监大人的伤势,好些了吗?

    老妪乙:是啊,我们这些老婆婆们也都在牵挂我们景大人的身体呐。

    叟甲:听说不太好啊,一直没有苏醒。

    老妪甲:可怜的景大夫,他是为了国家才被人害了。

    叟乙:景监大夫是我们君上和左庶长的好帮手,我们盼望景监大夫快点好起来,好帮助君上和左庶长推行新法。

    叟甲:我们老百姓得拥护新法啊。老弟,你看明白了没有?新法都是有利于我们老百姓的。

    叟乙:老兄,你说的没错。新法奖励耕织,对我们勤劳的种田人,那是天大的好事呀。

    (幕下)

    第五幕   变法成功

    第一场  封大良造  徙都咸阳

    二次变法  田开阡陌

    地点  秦新都咸阳 冀阙宫

    时间 前350年

    在秦国新都咸阳冀阙大殿上,秦孝公与商鞅以及几位变法中的重要辅臣在共议国事。

    秦孝公:大良造,我们迁都有半年了吧,这半年以来,大家的反响还好吧?

    商鞅:君上,这些天,我听到臣子和百姓们都在盛赞君上迁都的举措呢。

    辅臣甲:臣子们说,新都咸阳,进可攻,退可守,又是在富庶的关中腹地,对我们秦国的发展真是太好了。

    辅臣乙:百姓们都在载歌载舞,欢庆君上迁都。

    秦孝公:只要有利于百姓就好,只要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就好。

    辅臣甲:百姓们有幸,全赖君上英明决断。

    秦孝公:你们对我又是过誉了,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我们的大良造。数年以来,我们秦国各项变法所以能够顺利推行,都是由于我们大良造在呕心沥血。

    商鞅(非常谦恭):君上,说句心里话,没有您的全力支持,即便新法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辅臣乙:大良造此言不虚,变法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全依仗君上对大良造无条件的支持。

    辅臣甲:臣民们传言,我们君上和大良造,在秦国变法事业上,这些年来,时时刻刻都是同心的,如同一个人一般。

    商鞅:大臣们和百姓们哪里知道,君上在变法中,才是掌舵的人。秦国这艘大航船,如果没有君上来领航,那是不堪设想的。

    辅臣甲:现在,百姓们道不拾移、夜不闭户,山中无盗贼,平原无恶民。可谓是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了。

    辅臣乙:之前对新法有怨气的人们,现在都在由衷地称赞新法呢。

    辅臣丙:君上,现在民众为国家作战非常勇敢,不再去结仇私斗了。从上次大良造带领军队和魏国作战,就明显看出来了,将士们作战勇猛,以一当十,一举攻下了魏国固阳,雪了我们多少年的耻辱。

    辅臣甲:我们迁都的时候,很多民众都愿意跟着我们来咸阳呢。

    辅臣乙:可惜我们的咸阳现在还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秦孝公:大夫们说的好极了。说到迁都,你们知道吗?还有一样好处。

    众人:君上,是什么好处呢?

    秦孝公:你们想呐,那些脑袋腐朽了的老贵族们,是不愿意轻易再搬家的,他们习惯了栎阳,他们臃肿的身躯和腐败了的大脑告诉他们,他们愿意老死在栎阳。

    众人(大笑):哈哈哈哈哈。

    商鞅:君上,他们不跟着我们来咸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秦孝公:可不是吗,大良造,我们变法的阻力,大大减少了,这对我们第二次变法,也是再好不过了。对了,大良造,第二批变法令,准备好了吧?

    商鞅:都已经准备好了,正等待君上颁布。

    秦孝公:好!今天,我们就颁布第二批变法令。

    第二场  地点  咸阳国都城门

    告示一贴出,民众们纷纷聚拢了来,人们一直都在关心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变法法令。

    百姓甲:大家快来看啊,第二批变法令颁布了!

    百姓乙: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呀?

    百姓丙:我说老哥啊,我们人人可都是长着一双眼睛呢。

    百姓乙(怨气):老弟,你可真是过分了,你还不知道吗?你老哥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百姓丙:老哥,那我念来您听。

    百姓乙:多谢你,老弟。

    百姓丙:您老哥请听“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三、为田开阡陌封疆,赋税平;四、平斗桶权衡丈尺。”

    百姓乙:我说老弟,你念完了,我还是不明白。

    百姓甲:来,我讲给你听。这些新法的意思是:一,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在同一个居室里生活;二,把全国小乡小邑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县;三,废除井田制,开田界道路,开垦田地疆界作为耕地,平衡赋税;四,统一度量衡制度。

    百姓丙:一点都不错,正是这样。

    百姓乙:两位老兄,我听得真切。国家要废除井田制度,鼓励我们开垦荒地,是吧?

    百姓甲:你老弟聪慧,正是这样。

    百姓乙:那么说来,我山前那一片开荒的土地,就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啦!

    百姓丙:我河边那几亩开垦的沙子地,也是我的家产了,君上的新法令保护我们的产业呀。

    百姓甲:真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只要勤奋,就不怕穷苦日子重来了。

    百姓乙;老哥,我们再也不用怕那些仗势欺人的奴隶主们了。

    百姓丙: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百姓甲、百姓乙: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众口:新法万岁!君上万岁!

    第三场  天子致伯 诸侯毕贺

    少官、商鞅会诸侯,朝见周王

    地点 咸阳国都东门外

    时间 前343年仲春的一天早晨

    秦孝公骑马从东门里出来,下马,走到仪仗队伍前面,商鞅、公子少官迎着秦孝公走过来。

    秦孝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商鞅、公子少官:君上,都准备妥当了,我们正要动身呢。没有想到,您在百忙之中还要赶过来。

    秦孝公: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当然要来为你们送行。(转身向辅臣们)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臣都照顾好了吗?

    辅臣甲:君上放心,来秦国祝贺的各国使臣们,我们都以诸侯之礼相待,安排在咸阳国宾馆下榻,他们在满怀喜悦地准备参加我们各项庆祝活动呢。

    秦孝公:我们的庆祝活动,准备得如何了?

    辅臣乙:君上,均已准备妥帖,正待君上前往参加。

    秦孝公:千万不要怠慢了各国使臣。

    辅臣甲、辅臣乙:一切准备工作,我们都会百分之百的严谨。

    秦孝公:大夫们,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

    辅臣丙:君上,我们虽说是累了一点,但是我们心里都比喝了蜂蜜还要香甜呢,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众人大笑。)

    秦孝公:这次,周王派来了最尊贵的使臣,赐给我们伯爵的殊荣,并来致祚。诸侯们都纷纷派使臣前来祝贺。这在我们秦国,真是盛况空前。对了,周王的使臣,也安排好了吗?

    辅臣们齐声:都安排好了。

    辅臣甲:周王使臣,安排在我们国宾馆最好的居室。

    秦孝公:好的。尊卑有别嘛。这两天,对于使臣们,我们安排了什么活动?他们老是在国宾馆里,不是也太闷了吗?

    辅臣乙:君上,今天,导引他们参观我们咸阳城的建设;明天打算让他们到栎阳城去瞻仰献公时期的重要事迹。

    秦孝公:这很好,就这样安排吧。今天,我把大夫们召集来,是为了给大良造和公子少官饯行,我要派遣他们到宋国的逢泽去。

    公子少官:君上,这样隆重的场合,还是您去最为适合啊。

    商鞅:是啊,君上。周王和诸侯们将会在逢泽相会,只有您去了才可以显示出我们秦国的威武。

    秦孝公:我派遣我们秦国最尊贵的使臣前往,不是更能够突出我们秦国的风范吗?

    (太子在一旁,听到此话,更加表现出恭谨来)

    太子:君父所言极是,你们就不要推脱了,君父还有更重要的国事呢。

    秦孝公:你们到了逢泽,要代表我们秦国,拿出我们秦国的风范来,和诸侯们相会,更要在适当的时候朝见周王。

    商鞅、公子少官(颔首称是):谨遵君上旨意。

    秦孝公(向太子):嬴驷,景监大夫最近怎么样了?苏醒了没有?

    太子(诚惶诚恐):禀告君父,我昨日又去探望了,景监大夫还是没有苏醒。我令太医日夜值守,一定要把景监大夫救过来。

    秦孝公:恩。这样才像我们的太子嘛。取觚来。

    (内侍取来三只觚来,置于案上,斟满酒)

    秦孝公:来,我们饮了这觚酒。(举觚一饮而尽)

    商鞅、公子少官(均取觚,饮酒尽):谢君上赐酒,我们一定不辜负君上重托!

    秦孝公:你们此去,要多多珍重。遇到大事,多多商议;遇到疑难,你们便宜从事。

    (商鞅、公子少官拜别秦孝公,然后上马,随从骑马跟在后面,取路到逢泽去。商鞅、公子少官下)

    第四场  击魏虏卬  梁王之悔

    酬答贤才  封号商君

    地点:咸阳宫宫廷

    时间:前340年

    商鞅:将公子卬带上来!

    (武士几名下去,顷刻,押解公子卬上殿)

    秦孝公:公子卬,你可知罪吗?

    公子卬:秦君,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多言!

    秦孝公:你们魏国近年来,屡次犯我边境,侵我国土,欺凌我秦国,你们是得寸进尺啊!

    公子卬:那是我君父的决断,不论是对是错,我都要执行,我是他的儿子。

    商鞅:公子卬,难道你们魏国就没有一点廉耻心吗?竟然三番五次地侵犯我们!

    公子卬:你是魏国的臣子,不配诘问我!

    商鞅:公子卬,我想你必是健忘了,我早已不是魏国的臣子。并非是我公孙鞅叛国,实在是魏王没有用人的度量。

    公子卬:我今天败在你公孙鞅手下,没有什么话说,你们行刑吧,我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秦孝公:倒是一条汉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你败在我们大良造手里,倒是真的应该心服口服。来人!拿下去,端门外就地正法!

    (正在此时,内侍疾步进来)

    内侍:启禀君上,魏国专使觐见。

    秦孝公:魏国专使?传进来!

    (顷刻,魏国专使进大殿,跪在殿上)

    秦孝公:魏国专使,你来我国,有何贵干?

    魏国专使:禀告尊贵的大秦国君上,我是魏王派来求和的。

    秦孝公:求和?怎么个求和法?

    魏国专使:我们魏王很是后悔,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出兵秦国。

    秦孝公:哼!我们以后绝不会再怕你们!不要对秦国再有非分之想,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秦国了!

    魏国专使:君上说的非常对。通过这一战,我们魏王心服口服认输了,他痛彻地认识到,秦国的确今非昔比了。

    秦孝公:那就好,你们还是识相的好。我们秦国现在国富兵强,上下一心,敌人胆敢冒犯,管保有来无回。

    魏国专使:君上,对于秦国的强大,我们实在是佩服得很。不过,君上,你得感谢我们魏国的人才啊。

    秦孝公:哈哈,你说的是我们的大良造吗?

    魏国专使:正是,君上。

    商鞅:魏国专使,抱歉,我早已不是魏国人,我的心早就属于我们伟大的秦国了。因为,我们君上对待我,对待每一位有事业心的人,是那么谦恭下士,是那么推心置腹。我愿意把我所有的辛劳,乃至我的生命,都心甘情愿奉献给我的国家——秦国,请你不要误会了。

    魏国专使:是的,尊敬的大良造阁下,您说的很对,您的才具非同等闲,您是秦国最重要的栋梁,我们魏国没有福气,魏国失去了您,是魏国最大的损失。

    商鞅:你也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魏国专使:魏王现在整天懊悔,我来之前,魏王还对我说,“我悔恨没有听从公叔的话”。

    秦孝公:哈,我应该多谢你们魏王,为我们送来了举世之才。我们的大良造,这些年出将入相,是我秦国第一功臣。前些天还代表了我,去成功地朝见了周王,周王给予了大良造至高的赏赐。专使,你说吧,你们魏王有什么诚意求和?

    魏国专使:魏王愿意奉献河西的土地给秦国。

    秦孝公(淡定,持重):是吗?

    魏国专使:还有,魏王打算放弃安邑,把都城迁到大梁去。

    秦孝公:哦?此话当真?

    魏国专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商鞅:君上,这两个条件,还是可以考虑的。

    秦孝公:大良造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给你们魏国一个面子。

    商鞅:不过,君上,我们要订立两国盟约,以防一方反悔。

    秦孝公:大良造所言极是。午后,请大良造和专使一同订立盟约吧。

    商鞅、魏国专使:遵命。

    魏国专使:君上,我们只有一个请求。

    秦孝公:你讲。

    魏国专使:我们魏王请求尊贵的秦国君主,释放了我们的公子卬。

    秦孝公:好说。这些事情,都请我们的商君落实吧。

    众人:商君?

    秦孝公: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是商君。我现在下令,将商於十五邑封给公孙先生。

    商鞅:君上,万万不可,臣下不敢承当。

    秦孝公:商君,你不要推辞了。你是我们秦国复兴大业中最大的功臣,商君之谓,当之无愧。

    商鞅:多谢君旨!

    (商鞅、公子卬、魏国专使等同下)

    第五场   景监辞世 太子揭发

    地点:景监宅

    景监躺在病榻上,身躯比往常瘦,头部伤痕仍在,眉宇却棱角分明,面部蜡黄,双眼紧闭,像是很安详得睡熟了,身躯上覆盖着雪白的麻布。商鞅伏在景监身上大哭,殷蓝一边哭泣,一边搀扶着哭泣着的景监夫人。几个大夫和家臣们在商议着景监的后事。

    商鞅:景监,你不能走啊,我们说好的,要相互辅助一辈子。秦国不能没有你啊,景监兄。

    殷蓝(哀切):先生节哀啊,景监大夫要是泉下有知,也不希望您如此悲痛,先生要保重身体。

    (景监夫人哭得昏天暗地,昏厥好几次了,殷蓝在身边伺候着)

    殷蓝:夫人,夫人,不要太悲痛了。夫人节哀啊。

    (此刻,秦孝公和太子嬴驷疾步走进来,秦孝公泪容满面)

    秦孝公(哭道):景监啊,你不该走啊,你和商君是我的左膀右臂,你要是走了,我就是失去了一条臂膀啊!

    (商鞅、殷蓝、太医们、家臣们向秦孝公跪请大安,秦孝公扶起来商鞅等)

    秦孝公(哀痛的声调):大家起来吧,大家都要节哀啊,我们已经尽力了,人死不能复生,大家节哀。景监,你慢点走,你这一走,就好像剜去了我的一块心头肉啊!(言毕,禁不住又失声大哭)

    (众人哭有顷,太子突然跪地)

    太子:景监大夫,是我嬴驷对不起你,我有罪啊,君父,我有罪。

    秦孝公(泪眼婆娑):嬴驷,你罪在哪里?

    太子:我犯了不可宽恕之罪,请君父治我之罪。

    秦孝公(吃惊):嬴驷,莫非是你害死了景监吗?你快快招来!

    太子:君父,景监大夫虽不是我害死的,但是也如同我害死的一样。我是罪人,君父。

    秦孝公:少来啰嗦!嬴驷,你速速讲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哭诉):景监大夫躺下了这么多年,我每一天都在自责,我每一天都在深深的罪愆里度过,我每一天都在祈祷着奇迹能够发生,盼望着景监大夫醒来。可是万没想到,景监大夫最终没有醒过来。君父,我是罪人啊!

    秦孝公(又气又急):嬴驷!你要气死我吗?你要气死我吗?快说!

    太子:他们让我答应他们,一定要瞒着君父。

    秦孝公(怒):他们是谁?!

    太子:是甘龙大夫、杜挚大夫。

    秦孝公(盛怒):是他们两个?!

    太子:是的,君父。他们当时就央告我不要告诉君父,我就答应了他们。这些年,我一直瞒着君父。

    秦孝公(更加盛怒):难怪他们两人不搬到咸阳来,原来是包藏祸心,躲着我啊!嬴驷,你倒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好君子啊!

    太子:君父,儿臣死罪,请君父责罚儿臣。

    秦孝公:我要定你的死罪!

    商鞅:君上,君上息怒。太子当时年幼,还是十岁多一点的顽童,还不能明辨是非。况且,太子是被他们愚弄了,是他们教唆太子这么做的,君上。

    秦孝公(听后,怒气稍稍减少):商君,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即便是嬴驷当时年幼,都过去这些年了,这个蠢材他就一直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吗?嬴驷,你的良心让狗吃了?

    商鞅:君上,不论如何,景监不是太子所害,况且,太子也有揭发的情节,请君上三思。

    秦孝公:嬴驷,你虽没有死罪,我要判你流放,流放一年,改过自新!让你的良心去谴责你吧!

    太子:谢君父不杀之恩。

    (两武士带太子下)

    秦孝公:来人!到栎阳城去,抓住那两个心狠手辣的恶棍,交给有司查处,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武士们:是!

    (武士们下。秦孝公仍旧余怒未消,情绪转为悲痛,伏尸大哭)

    (几天后,甘龙、杜挚被收监,二人对罪行供认不讳,等待有司判罪,唯求觐见秦孝公一面,秦孝公不允。)

    第六场 家臣自首  殷蓝悲痛

    地点:商鞅宅

    殷蓝:先生,真没想到,景监大夫是被那两个老臣害死的。他们两人老成持重,养尊处优,怎么能够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呢?

    商鞅:你别忘记了,我们变法触动他们的利益了。

    殷蓝:先生,原来是这样,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他们手中的特权。

    商鞅:是的,变法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把他们的特权和腐朽思想打烂了,我们的变法才会成功,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殷蓝:先生,我明白了。

    (突然,家臣来报)

    家臣:启禀商君,外面有甘龙和杜挚的两名家臣求见。

    商鞅:甘龙和杜挚的家臣?怎么会来见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家臣:他们不说,他们说,等见了商君再说。

    商鞅:让他们进来。

    (家臣引领甘龙、杜挚的两个家臣进来,跪下)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启禀商君大人,我们有罪。

    商鞅:你们有什么罪?难道你们是杀害景监的直接凶手吗?

    甘龙家臣:商君大人,那倒不是的。杀害景监大夫,是甘龙、杜挚大夫差使两名杀手干的。

    商鞅:那你们有什么罪?

    杜挚家臣:甘龙、杜挚两个大夫,有两个罪愆,我们知而不言,潜逃在外。

    商鞅:两个罪愆?不是一条吗?他们害死了景监大夫。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其实,商君大人,其实,还有一条罪愆。

    商鞅:还有一条罪愆?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是的,大人。

    商鞅:那你们快吧,你们说了,也有揭发之功,我会代表君上赏赐你们。

    甘龙家臣:我们不求大人赏赐,我们在外潜逃了几个月,终日东躲西藏,风餐露宿,居无定所。

    杜挚家臣:还有,每一天我们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想明白了,我们不能背叛我们的君上,不能背叛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要来揭发。

    商鞅:你们要揭发什么?

    甘龙家臣:我们要揭发的第一条罪愆,就是甘龙杜挚两位大夫,合谋设置了绊马绳,害了景监大夫。

    殷蓝:这个,我们都知道了。

    商鞅:你们揭发的第二条是什么?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两人互相看了一下,又都看了一眼殷蓝):这个……

    商鞅:殷蓝姑娘不是外人,她是君上派给我的助手,你们尽管说吧。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倒不是觉得殷姑娘是外人。

    商鞅:到底是什么?你们不要啰嗦,尽管讲来。

    甘龙家臣:我们说了,是怕殷姑娘承受不住。

    杜挚家臣:是的,大人,我们是怕殷姑娘太受打击了。

    商鞅(惊讶):到底是什么事情?

    殷蓝(惊讶,又似乎有所领悟):什么事情呢?

    甘龙家臣、杜挚家臣:是殷仁铎先生。

    商鞅:殷先生怎么了?不是在很多年前故去了吗?

    甘龙家臣:是的,大人,是甘龙、杜挚两大夫合谋害死了殷先生。

    杜挚家臣:是的,我也可以作证,是甘龙、杜挚两人合谋害死了殷仁铎先生。

    商鞅

    殷蓝(二人又惊又怒) :什么?

    商鞅:到底是什么回事?

    甘龙家臣:那是献公24年的事情了,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们记得真切。

    杜挚家臣:献公24年,有一天晚上,殷先生前往太子府,就是现在君上的潜邸,那一天天色是漆黑的,在回来的路上,被人暗算了。

    商鞅:我查验了当时记载的简牍,殷先生身体上是有几处伤痕,但是都不是致命伤。他们是怎么害死殷先生的?

    甘龙家臣:他们和殷先生打斗,他们人多,殷先生寡不敌众,况且殷先生又是上了岁数的人了。

    杜挚家臣:他们将殷先生束缚住,然后将殷先生杀害了。

    商鞅:致命伤在哪里?

    (殷蓝此时已是悲痛欲绝,强忍眩晕倾听)

    甘龙家臣:他们把一颗钉子楔进了殷先生的鼻孔里面。

    杜挚家臣:是的。他们将一颗钉子楔进了殷先生的鼻孔里,这是千真万确的,这是甘龙、杜挚家里的刽子手喝醉了失口告诉我们的。

    商鞅:是钉子楔进了脑子里!这么恶毒的手段!

    (殷蓝啊呀一声,晕倒在地,人事不省)

    商鞅(摁殷蓝人中):殷蓝!殷蓝!醒一醒。

    殷蓝(半晌醒来,悲哀,声音纤弱):先生,我父亲死得好惨啊,先生。

    商鞅:殷蓝,你要坚强,你要坚强啊。我们要禀告给君上,血债还要血来偿还。

    殷蓝:先生,您要给我父亲雪冤啊!

    商鞅:殷蓝,有我呢,有我呢。

    第七场   秦孝公审甘龙杜挚

    地点:咸阳大监   一号牢房

    秦孝公(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来):甘龙、杜挚,你们两人知罪吗?

    甘龙、杜挚(白发蓬乱,惊喜,慌忙跪下):君上,您终于来看老臣了,君上啊,老臣无罪。

    秦孝公(发怒):你们无罪?到现在了,你们竟然还说无罪!两条人命在你们手中,如今人证物证具在,你们还敢抵赖?

    甘龙(故作沉稳):君上,人是我们杀的,但是我们无罪啊!

    杜挚(诚惶诚恐):君上,我们确实无罪啊!

    秦孝公(愤怒):你们说,我今天让你们说,你们为什么无罪?

    甘龙:君上啊,老臣斗胆讲一句,自古是刑不上大夫啊。

    杜挚:对,君上啊,您不能拿着两朝老臣开刀啊。

    秦孝公(强忍怒火):那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新法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甘龙:君上啊,老黄历不能改,改了会遭天谴的。

    杜挚:君上啊,我们是跟了献公和您的两朝老臣了,您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仙逝的献公份上,宽宥我们吧。

    秦孝公(愤怒):求宽恕?这是不可能的!我不会答应!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我答应了,举国臣民不会答应你们,献公的英灵不会答应你们,秦国的大法不会答应你们!

    甘龙、杜挚:君上,老臣今天不要颜面了,就这样一直跪下去求君上。

    秦孝公(强忍怒火):你们跪求也没有用!我且问问你们两个,你们为什么要对殷仁铎老先生下此毒手?

    甘龙:殷老先生,其实他是一位善良的老头,是一个心系国家的老头。

    秦孝公(大怒):那你们还要对他下手!你们真是残忍至极!

    杜挚:这个老头,多少年来,他一直在宣讲他的那一套变法维新的思想,我们恨透了他,这个老东西!

    秦孝公(盛怒):你们两个腐朽的蠢材!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

    甘龙:我们秦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变法呢?变什么法呢?君上啊。

    杜挚:祖宗之法,延续了这么多年了,不是一直都这么过来的吗?我们秦国不是好好的吗?没有被谁灭亡了啊,君上啊,何必非要变法呢?

    秦孝公:你们这两个冥顽不化的东西!你们非要等到人家灭亡了我们,你们才去懊悔吗?到了那个时候,懊悔还有什么用!

    甘龙:殷先生不能留啊,君上。

    杜挚:君上啊,殷先生那些都是异端邪说啊。

    秦孝公(冷笑):我本人就是殷先生的学生,殷先生的那些学说,我都学到了,你们怎么不来杀我呢?你们干脆一刀把我弑了好了!

    甘龙、杜挚(惊恐,长跪,汗泪齐下):老臣不敢,老臣不敢,君上啊!

    秦孝公(冷笑):还有你们不敢做的事情吗?那么,杀害景监,也是这样的动机了?

    甘龙:君上啊,就是这个景监,向您引荐了公孙鞅;就是这个景监,一直在协助公孙鞅变法;就是这个景监,自始至终,与我们作对。

    杜挚:其实,我们想杀的是公孙鞅这个国贼,偏巧景监倒霉,他骑了公孙鞅的千里驹,我们的杀手没有看清楚就动手了。

    秦孝公(更加盛怒):国贼?我看,你们两个才是秦国真正的国贼!我也一直在支持公孙先生变法,是我让他变法的,你们还是干干净净把我弑了,岂不直接痛快?你们两个腐朽的老贼!

    甘龙、杜挚:君上啊,井田不可废除啊,井田制是我们千百年的制度,不能废除啊。

    秦孝公:井田制早已是秦国强大的最大障碍了!即便是献公在世,也会赞同废除的。况且,很多国家都早就废除井田制了,我们秦国如果再不废除它,就更加落伍了!

    甘龙、杜挚:总之,君上啊,井田制就是国家的命脉啊!不能废除啊!

    秦孝公:你们两个腐朽恶毒的国贼,就是神仙来了,也不能让你们洗心革面了!你们这两个国贼!国家落伍了,就要挨打,你们知道吗?我们挨的打还少吗?

    (甘龙、杜挚拉住秦孝公袍角,跪求)

    甘龙、杜挚:君上啊,我们罪不该死啊。

    秦孝公(挣脱开,盛怒):你们两个,阻挠国家变法,连伤两命,至今尚不悔改,真是死有余辜!

    (秦孝公走出去,甘龙、杜挚在后面苦苦哀求。)

    (十天后,有司审清问明,定甘龙、杜挚死罪,按律处以极刑。秦孝公令商鞅监斩,将二人处死。)

    第八场  悼念景监 殷仁铎

    殷蓝遇难

    地点  悼念现场  秦国太庙

    案桌上并排供奉着三牲。中间香炉燃着香。正室上方,是殷仁铎先生和景监大夫的画像。桌案两侧,摆满了各种各样美好的鲜花。

    秦孝公立于大殿,正在与立在各级官爵、民爵和百姓代表们前面的商鞅以及几名重要辅臣交谈。

    大殿上,面向三牲祭坛站立的,右边是各级臣工,依次是大良造、少良造、右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正卿、客卿、五大夫。左边是具有民爵的人们和其他人们,依次是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以及士兵代表和百姓代表们。殷蓝在商鞅一侧,靠后站立。大家均恭敬严肃。

    秦孝公:各位臣子,秦国的百姓们,今天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纪念在秦国变法维新、复兴事业中不幸为国捐躯的两位英雄,他们是殷仁铎先生和景监先生。

    殷先生毕生致力于秦国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变法思想的传播事业,是秦国变法的伟大先驱者。他晚年更是不辞辛劳、奔走号呼,为了秦国的复兴大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他老人家没有能够看到我们变法成功的这一天,但是今天,我们这些后继者们,终于可以告慰他的英灵了,我们成功实现了变法,我们现在国富民强,已经屹立于华夏诸国之林,我们比任何时期都要接近秦国伟大复兴的目标。

    景监大夫是我们秦国臣子的楷模,几十年来,为了秦国的复兴事业,他默默耕耘,从不追逐名利。虽说景监是我身边的近臣,可是他从来没有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职位升迁,向我央求过,从来没有。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臣子,他一心想着秦国的复兴大业。曾记得,很多年前,他三番五次,非常诚恳地向我推荐公孙鞅先生,你们都说我是伯乐,其实景监才是我们秦国真正的伯乐。我们秦国上下,男女老幼,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景监大夫,他是我们秦国的栋梁。景监大夫将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殷先生将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当然,百年之后,我们的商君,也会永远载入我们秦国的史册。不为别的,只为他们为了我们秦国的复兴事业,贡献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

    臣工之一:君上为了我们秦国做出的贡献,更是会彪炳史册的。

    众臣工、百姓:是的,君上的贡献,也是会彪炳史册的!

    秦孝公(诚恳):不,不,你们不要过誉,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突然,殷蓝冲出人群,大声疾呼)

    殷蓝:先生,当心!

    秦孝公、商鞅、各臣子、百姓们都很震惊。

    秦孝公:什么事情?

    殷蓝:暗箭!当心!

    (殷蓝一边呼喊,一边疾步跑到商鞅前面。一只暗箭嗖得射过来,原本是射向商鞅,但是此刻却穿入了殷蓝的胸膛,鲜血汩汩流出,殷蓝痛苦地慢慢倒下去。)

    商鞅:殷蓝,殷蓝!(商鞅一边迅速扶住正在倒下去的殷蓝,一边呼唤)

    秦孝公(惊恐,愤怒):武士,抓刺客!抓住刺客!

    殷蓝(痛苦,声音微弱):先生,当心暗箭,有刺客。

    商鞅:殷蓝,挺住,你要挺住啊。

    武士们立刻行动,动作敏捷,有武士早就发现了暗箭射来的方向,一个臣工立在人群后面,手中还拉着一张弓,脸上现出狞笑。武士们一起上前,擒住了刺客。

    秦孝公(盛怒):快把刺客抓过来!快把刺客抓过来!

    武士们将刺客缚住,抓到秦孝公、商鞅跟前。

    秦孝公(定睛一看):原来是你!?

    商鞅:是你!?

    秦孝公(愤怒,用手掌猛烈地掴了两下刺客的脸):你这个狠毒的畜生!你这个狠毒的畜生!

    商鞅(一手怒指着刺客,一手扶住殷蓝):你这个狂徒!殷蓝,殷蓝!你要坚强,没有事的,你要坚强,快传太医!

    秦孝公:快传太医来!

    商鞅(悲愤地指着刺客):你怎么能够伤害殷蓝姑娘?你怎么能够伤害殷蓝姑娘?你这狂徒!

    秦孝公:你这个恶毒的败类!我要把你碎尸万段!

    刺客(发出狂笑):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可惜没有刺杀了你公孙鞅!

    秦孝公:公孙贾,你这个畜生!你枉为太师,我怎么没有早点发现你是个畜生,你这秦国的败类!来人,来人!拿刑具来,拿刀来,我要亲手宰了这个败类!

    殷蓝(痛苦万状,气息奄奄):先生,我,我恐怕是,恐怕是不行了。

    商鞅:殷蓝,你不会的,不会,太医马上就来,你不会有事的。殷蓝,你要坚强。(用手捂住暗箭的创口,鲜血还是汩汩流出)

    太师公孙贾(歇斯底里地狂笑):没有用的,太医来了也没有用,那是一只毒箭。哈哈哈。公孙鞅,我虽然没有能杀死你,但是我杀死了你的红颜知己,我要让你痛苦一辈子!哈哈哈哈。

    商鞅(更加愤怒):公孙贾,你这个无耻的小人!你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无耻的事情?殷蓝,她是一个无辜的人,她不仅仅是我的知音,她还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公孙贾,你这个狂徒!你为什么要伤害这样一个好姑娘?!

    秦孝公(盛怒):败类,你为什么要下此毒手?快说!

    太师公孙贾(淡然,漠然):君上,原因是很清楚的,因为我痛恨公孙鞅,我恨之入骨!

    秦孝公:畜生,我并没有亏待过你,二十年前,就封你做太师,实指望你好好辅助太子,好好教导太子。你原来是一个潜藏在我们秦国的恶徒,你这败类!变法之初,你怂恿太子犯法,那是依法惩治你,你有什么怨言?

    太师公孙贾:君上,我不敢对君上有什么怨言,我恨公孙鞅!就是这个公孙鞅,害得我受了酷刑;就是这个公孙鞅,剥夺了我很多很多特权;就是这个公孙鞅,让我好好的生活败落了!

    秦孝公:你这个败类!你自己不思进取,反倒怨恨公孙先生,我看你不是怨恨公孙先生,你是在怨恨我们的新法!你如果好好立功,新法是不会亏待你的,我们的新法是赏功罚恶的,你这个不可救药的小人!卫士,是谁把这个恶毒的小人放进来的?是谁?他的弓箭是怎么带进来的?

    太师公孙贾:君上,你不要盛怒了吧,气大会伤身。君上,你不要责怪卫士了,是我把弓箭藏在了袍子里,让他们没有发觉。

    秦孝公:快把刀拿来,我要亲手宰了他!

    商鞅:君上,虽然他十分恶毒,但是我们还是要依法裁决的。

    秦孝公:好!交付有司,不要给他任何膳食,要尽快裁决!

    (武士们解押公孙贾下。)

    殷蓝(气息奄奄):先生,我,我不行了,不行了,你不要伤心呐,先生,先,先生,你要保重,请你不要伤心。

    商鞅(悲痛):殷蓝,你不会死的,我要让太医好好救治你。

    殷蓝:先生,我不怕死,我是为了保护先生而死的,我,我,很幸福,我是幸福的人。(言毕,闭上了眼睛,细细的睫毛,苍白的面容,依旧显得可爱动人)

    商鞅(痛哭):殷蓝!殷蓝!

    秦孝公(悲痛,俯身):殷蓝姑娘!殷蓝姑娘!

    商鞅(悲伤过度):君上,让她睡吧。这些年来,她跟着我太辛苦了,她太累了,她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让她睡吧,君上。

    尾声

    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咸阳城内外,在每一个城镇和乡村,凡是有井水处,都在传唱着两首歌曲。不知是谁写的词,也不知是谁谱的曲。人们这样唱道:

    孝公颂

    伟哉,国君!

    穆公的后人!

    您立志图强

    变法革新

    您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堪称世之楷模

    您任用商君

    变法图存

    废井田,开阡陌

    富国强兵

    励精图治

    人民永远盛赞

    国君之精神

    在秦国复兴之路上

    国君啊

    您是人民领袖

    您是我们掌舵的人

    您的复兴大业永载史册

    您功绩永存

    商君颂

    大哉,商君!

    您是大公无私的人!

    您毫无徇私  奉国尽心

    您有经世之才啊

    国君英明

    独具慧眼 发现了您

    信任您

    重用了您

    商君

    国君所倚重的人

    臣民所敬重的人

    您是一个大写的人

    您大刀阔斧

    徙木立信

    刑上大夫

    不怕开罪重臣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奴隶们立功

    可做平民

    您是奴隶们的解放者

    我们百姓的贴心人

    我们民众富足

    我们国富兵强

    我们摆脱了国内外的欺凌

    我们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您是我们的功臣

    您是彪炳史册的人

    我们将世世代代感念

    您的丰功伟绩

    我们敬爱的商君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