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剧本名:读书朗毛泽东
【原创剧本网】作者:赵云常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年会剧本
 
    电影剧本:

    读书郎毛泽东



    人物表:

    1、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小名三伢子。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冲度过了他的童年以及少年。在这期间,文正莹、邹春培、毛咏薰、周少稀、毛宇居、毛简居、李漱清、毛麓钟八位私塾先生共同为他启蒙。信佛的母亲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严厉的父亲,培养了他的坚强性格。

    毛泽东酷爱读书,读遍了韶山冲几乎所有能借到的书籍,包括佛经,还读了从外祖父家里借的大量书籍。韶山读书,既使毛泽东打下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也使毛泽东接触了维新变革的思想,使毛泽东成长为走出乡关,读更多更好的书,为强中华而奋发读书的有志少年。

    毛泽东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奋发读书,无疑是后世读书郎们的楷模!

    2、毛父:毛泽东之父,名毛贻昌,字顺生,他是一个决心奋发家,热衷于农商的农民。他集农民的勤劳、商人的精明、封建家长的专制于一身。他对毛泽东的管教十分严厉,毛泽东从小每每与其斗争,养成了坚强和反叛的性格。

    3、毛母:毛泽东之母,又名素勤,虔诚信佛,并行持菩萨戒。一生善良,爱施舍,接济穷人。她在毛泽东心田里最早播下了善良的品德。

    4、文正莹:毛泽东八舅(毛母二哥),在家乡曾开过一个小私塾。他特别喜欢聪慧的毛泽东,让毛泽东在自己的小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赠送毛泽东一部《康熙字典》对毛泽东读书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

    5、邹春培:毛泽东第一个私塾先生,50来岁,他的教学风格是要求学生特别严厉,发现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毛泽东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怕耽误毛泽东读书,让毛父把毛泽东送到更有才学的教师那里去读书。

    6、毛咏薰: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毛泽东在毛咏薰的私塾里,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7、周少稀: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思想守旧,教学严厉,因发现毛泽东看《薛刚反唐》认为读的是反叛书籍,把毛泽东辞退。

    9、毛宇居: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对毛泽东因材施教。针对毛泽东基础好、领悟力高,他就布置高深一些的教材让他学;鉴于毛泽东求知欲强,他就将自己的一些藏书借给他看,扩大他的视野。

    10、李漱清:虽然不是毛泽东的私塾先生,但与毛泽东建立了很好的师生关系。在他那里,毛泽东接触了维新思想,诞生了忧国忧民,为强中华而读书的思想。他是促成毛泽东走出乡关,到外面读书的重要先生之一。

    11、毛简臣: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他对毛泽东的教育也起到了正面作用。

    12、毛麓钟:毛泽东在韶山冲最后一位私塾,他对毛泽东的教育是积极的,他极力主张毛泽东到外面求学,学习新知识,为将来担当大任打好基础,并帮助毛泽东劝说毛父让毛泽东到外面读书,接爱新式教育。

    13、外公:毛泽东外公,虽是种地农民,但重视读书,营造了一个耕读之家。他思想开明,教育毛泽东要好好读书。

    14、毛运昌:毛泽东表兄,经常为毛泽东介绍并提供新书看,对毛泽东能够继续读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4、其他人物:毛泽东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妹妹毛泽健,叔父毛尉生,县太爷、姓赵的玩童、邹六大娘等。

    主题歌

    痴心一片翰海游,

    杜食却寐更埋头。

    学得文武艺,

    献为百姓筹。

    劝君休笑痴,

    千古谁风流。

    一

    1、韶山冲上屋场毛家院落   日  外

    时间大约是早饭过后,远远地,毛家院落安静在一脉翠绿山峦的臂弯里。

    响起一声粗糙的水牛的长叫,几个幼童骑着水牛出现在毛家院前。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三伢子!

    毛泽东:(画外音)哎。

    一小伙伴:走喽。

    毛泽东:(画外音)等等。

    毛家院内,毛母正从身边的竹篮里取出一串鲜艳的红辣椒,往屋檐下的绳子上挂。绳子上,一串串红辣椒已挂了一半。毛父在院子里拿着斧子修理一种二十世初在韶山很流行的农用手推车。在他的旁边,放着锯子、凿子、墨斗等木工用具。

    毛泽东(约五六岁的样子)推开门家门,从门边墙上的钉子上取下挂着的牛鞭,急速地跑出院子。院子里正在觅食的鸡、鸭、鹅,惊叫着从毛泽东踏来的脚边四下里逃去。

    毛父瞪大眼睛,生气地骂:疯什么,你小子不会慢点儿?

    毛泽东仿佛没有听见父亲的责骂声,依旧向外跑去。他跑到屋后的牛棚,解开牛栏杆上的缰绳,牵着牛出来。

    有几个小伙伴牵着牛,在他家门口不远的道路上等他。

    毛泽东牵着牛走到伙伴们的前头,跳上牛背,回头召呼着伙伴:走喽。

    “走喽。”伙伴们应着,打着牛,欢乐地向野外走去。

    2、韶山冲某处翠绿的山谷   日   外

    山谷里有一片绿草丰茂的荒草滩,一群牛在埋头吃草。紧挨草滩是一面长满绿树的山坡。毛泽东正和几个同伴一起沿着绿树丛中的小路上山。

    一个身子瘦小的同伴回身指着山下的草滩:三伢子,你看,他们没有跟过来。

    毛泽东顺着这个伙伴手指的方向看去。

    草滩那边,果有三个伙伴没有跟来,其中两个肩挎着背绳,手提着镰刀,羡慕地在向这边望着,而另一个却弯着腰在用镰刀割草了。

    毛泽东:哎——你们,怎么不上山来玩啊?

    草滩上三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挥着手中的镰刀回答:三伢哥,今天我们不玩了,我们要打草,要不然,我们爹要打我们。

    毛泽东身边的一个稍胖一点儿的伙伴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一下额头:呀,糟糕,我爹也让我拔草呢,拔不够草,今天就不给饭吃。

    另一个稍矮了一点儿的伙伴,也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我爹也让我割草呢。三伢子,我也不玩了,我得割草去。

    毛泽东身边的小伙伴有一半走向下面的草滩去。

    毛泽东望着他们的背景,紧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忽然他和眉眼舒展开来,他站起来,跑过去。

    草滩上,一群孩子把毛泽东围了起来。

    毛泽东:我有一个既不误打草,又能玩的方法了。

    一个同伴:什么方法?

    毛泽东:我们分成甲乙二个小组,第一天甲组打草,乙组玩;第二天乙组打草,甲组玩。打草组要努力打草,不但要打够自己的草,还要打够玩耍小组的草。回家时,我们均分。

    另一个伙伴:对呀,这样,我们就打草、玩耍两不误了。

    草滩上那边,围在一起的一堆孩子们出了一串愉快的笑声。

    3、(闪回)毛家院落   日  外

    毛家院里,毛母抱着一个竹筛子,正在往外面捡混在稻谷里的草屑和小石子等杂物。毛父依旧修理着手推车。

    毛母:三伢子到了上学年龄了,咱该让三伢上学了。

    毛父:再让他帮咱干几年农活吧,地里忙,缺人手。

    毛母:我二哥的运昌,有三伢子这么大的时候,早读好几年书了。

    毛父:咱毛家哪比你们文家,毛家的人是土里刨食的命,成不了大文化人,咱趁早别做那个春秋大梦。要读,也得等三伢子大几年再说,到时候咱让他读上几年私塾,跟我一样,能识得几个字,帮家里记记账就行了。

    二

    1、通向韶山冲外的山路上   日  外

    韶山冲的一条山路,两旁是葱郁的树林。

    毛泽东(画外音):娘,外婆家的人为什么爱叫我石三伢子?

    毛母(画外音):因为你是妈生的第三个孩子,妈生的前两个孩子都夭折在襁褓里啦,妈怕你也‘根基不稳’便祈求神佛保佑……

    毛母拖着毛泽东从树林中的道路上走出来。毛母继续讲着故事。

    毛母:在你外婆家唐家坨的后山上有一个龙潭坨,坨内有一股清泉,四时不竭。坨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人称‘石观音’。妈生下你后不久,你外婆领着妈,抱着你,让你认了‘石观音’为干娘,妈也许愿吃‘观音斋’,求‘石观音’保佑你。你既认了‘石观音’为干娘,又是妈生的第三个孩子,当然就叫‘石三伢子’了。

    2、野外的稻田  日  外

    插满秧苗的水田,在阳光的照射下,银波闪闪。母亲拖着毛泽东行走在稻田边的道路上。他们的身后是翠绿的韶峰。

    毛母:这次到了外婆家,你外公和你八舅要教你读书识字。

    毛泽东:真的吗?太好了。

    毛母:你要听外公和八舅的话,跟他们多识些字。

    毛泽东:嗯。

    2、唐家坨外婆家野外的一处池塘  日  外

    微风吹拂着一片翠竹林,翠竹快乐地摇曳着,数只飞雀在竹梢间欢快地鸣叫、飞舞。原来这片翠竹林长在一处池塘的岸边。池塘一边是开得鲜艳的荷花、一边是碧蓝碧蓝的池水。

    毛泽东和他的几个表兄表弟,一群小猴似地跑来了。

    跑在前边的毛泽东边跑边脱身上的衣服,跑至池塘边时,快活地叫唤了一声,纵身一跃,一头扎进水里,水面出现了一个个波圈,一时不见了毛泽东的影子,不一会儿,毛泽东的脑袋在很远的水面出现了。

    这时后边的表兄表弟们赶了来,他们也学毛泽东的样子,边跑边脱光了衣服,一个个赤条条跳进了池塘,嘻嘻哈哈,嬉戏着追赶远去的毛泽东。

    池塘里是一片孩子们打水仗时推起的水线和他们的欢声笑语声。

    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约十几岁)站在岸边,双手作喇叭状,冲着池塘喊:石三伢子!石三伢子!

    毛泽东的外公肩扛大锄,从后面走来,站在文运昌的身边。外公的黑色山羊胡子在下巴上快乐地抖动着,精明的眼睛幸福地瞧着池塘里嬉戏的孩子们。

    池塘里,毛泽东踩着水,使身子在水里站直,用手摸了一下挂在脸上的水珠:什么事?运昌哥。

    文运昌:这边的地爷爷锄完了,他要到龙潭坨那边的地里锄田去。你不是想看看你的石干娘吗?走吧。

    毛泽东高兴地喊:好啊,要看石干娘了!

    3、龙谭坨  日  外

    龙谭坨在一弯青翠的沟谷,坨内有一股清泉涌出,坨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高二丈八,宽二丈,石上建有一座小庙,称为“石观音庙”毛泽东和表兄弟一群孩子说说笑笑簇拥着外公来到龙谭坨边。

    文运昌:三伢子,瞧,那就是你的石干娘。

    一群孩子:噢,这就是石三伢子的石干娘!

    毛泽东望着坨口矗立的石头,隐隐约约觉得眼前的石头幻化出观音菩萨的影子,他摇了摇头,菩萨的影子消失了。

    一个小一点儿的孩子问外公说:爷爷,这块石头为啥叫‘石观音’呢?

    外公捋着黑山羊胡须,笑着回答着小孙子的问话: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龙谭坨里住着一群妖魔,常常出来祸害四方百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闻声赶来,消灭妖魔,为民除害。妖魔打不过观音菩萨,纷纷逃到龙谭坨里,观音菩萨纵身一跳,一屁股坐到坨口,化做一块大石,将妖魔堵在洞里,永世不得出来害人。

    毛泽东:啊,原来观音菩萨是一个舍已为人的人!

    毛泽东跪下,极虔诚地俯身向“石观音” 跪拜。

    外公及表兄弟们大笑起来:哈哈哈……

    4、回唐家坨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时间已近黄昏,西面天边的云彩被快要落山的太阳染成绚丽的彩霞,彩霞下面是翠绿的峰峦,紧挨峰峦是长势茂盛的正在吐穗的稻田,稻田里,蛙鸣声一片。外公扛着大锄,带着他的外孙毛泽东及他的几个亲孙儿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显然,外公的情绪极佳,脸上是幸福的微笑。

    外公:孩子们,你们说说看,眼前的情境跟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词里说的一样?

    毛泽东: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外公:对,三伢子说得对。好,你就把辛弃疾描写蛙鸣的诗给大家背诵一遍吧。

    毛泽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外公:哈哈哈,好好好。

    5、唐家坨外公家的院子   日  外

    毛泽东的外婆端着一瓢清水,从家门里出来,倒在放在木架上的洗脸用的木盆里。

    毛泽东外公把一把大锄立在门边,挽起袖头,洗起脸来。

    毛泽东走过来,站在一边,看着外公洗脸。

    正在洗脸的外公一扭头,看到毛泽东站在一边,摸了一把脸上的水:一会儿你也洗一下,

    毛泽东在外公刚用过的脸盆里洗脸,外公在一旁边用毛巾擦脸边对外婆夸他:三伢子的脑子真好,他已经背会好几首唐诗了。

    6、外公家的屋里    日  内

    外公家的地上靠墙摆着一副老式的柜子,柜子上面紧挨着放着几摞线装古书。古书上面的墙上挂的是孔子的画像,两边的对联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横批是“耕读之家”。

    外公坐在柜前的椅子上,正在读书。

    毛泽东走过去,弯下腰扭头看着外公正在读的书的名子:外公,你看得什么书啊?

    外公:三国演义,这本书写得是刘备、张飞、关云常桃园三结义,南北争战,建立蜀国,与魏、吴两国鼎足争雄的故事。

    毛泽东:我也要读三国演义。

    外公:你读不懂。

    毛泽东:为什么?

    外公:因为你识字太少,书中有许多拦路虎。不信,你瞧瞧看。

    毛泽东接过三国演义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皱起了眉,歪起了脑袋,伸手挠着头发。

    外公:哈哈哈,我说得是吧。

    毛泽东:是。

    外公:你八舅毛正莹办了个私书馆,明天你到他的书馆跟他识字读书去吧。

    7、八舅毛正莹私书馆   日 内

    八舅毛正莹私书馆内,坐着七八名读书的幼儿,毛泽东坐在最后一排。八舅毛正莹手拿一本书问:你们谁背诵会了这首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

    毛泽东:我会背: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八舅毛正莹:好。

    8、八舅毛正莹私书馆   日 内

    又一日, 八舅毛正莹私书馆内毛泽东坐在了孩子们中间。

    八舅毛正莹:你们谁背会了百家姓?

    毛泽东站了起来:

    赵钱孙李,周误郑王……

    八舅毛正莹:好,毛泽东不仅背会了三字经,还背会了百家姓。他学习专心,你们要向他学习啊。

    孩子们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他。

    9、野外的稻田  日 外

    稻田间的一条小路上,毛泽东和三几个小伙位边走边玩。一个高出他们一头,穿着漂亮衣服的富家子弟向他们走过去。

    一个伙伴:三伢哥,你看那个赵富人的孩子过来了。

    另一个伙伴:他常打我们。

    毛泽东:你们都别怕他。

    几个孩子簇拥着毛泽东,继续向前走去。

    姓赵的富家子弟拦住毛泽东的去路:我知道你是文家外甥,听说你很会读书,今天我要考考你,答得上来让你们过去,答不上来嘛……你们休想过去。

    毛泽东:大丈夫逢恶不怕,蓬善不欺负。请讲!

    姓赵的富家子弟: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的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

    毛泽东身边的同伴们哈哈笑了起来,姓赵的富家子弟理屈辞穷的样子,恼怒又尴尬,只得站在一边让路。

    毛泽东倒背着双手,以胜利者的姿态,引着伙伴们走了过去。

    三

    1、湘潭县衙的大门   日   外

    毛父迈着胆怯的脚步走到了衙门前,他仰望了一下县衙那高的大门,双腿有点儿颤抖。他站下了,心里自语:我这是要进去吗?这县衙能是咱进去的地方嘛?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要不,咱不进了……不进怎么行呢?那么大一片山林呢,就这么凭白无故地让他宋家抢走?唉——进!

    2、县衙的大堂    日    外

    毛父和宋员外并排站在大堂地上,他们前面的审堂大桌空着。

    宋员外狠狠地看了一眼毛父。毛父以眼还眼,狠狠地看了宋员外一眼。

    县太爷来到了审堂桌前。毛父和宋员外看到,县太爷是一个穿着官服的瘦小老头子,山羊胡子已经雪白,看去有些气喘,一只干瘦无力的手抓起惊堂木,啪的一下拍了一下桌面:呔,下面站的都是谁?

    宋员外:青天大老爷,小人韶山冲宋秉义是也,小人有官事在身,恳请大老爷明断。

    县太爷:你何官司之有?请讲。

    宋员外:青天大老爷,韶山冲乃小人之故地也,自曾祖父始,已历四代矣。想我宋家一族,四代以来,以仁处世,以义立身,以孝传家,上不欺天,下不辱地,左右友爱邻居,从没干过伤天害里之事。小人有祖传山林一处,长满高乔茂灌,林相优美,仙禽常顾,众鸟常栖,颇似仙境,谁知毛顺生垂涎日久,竟将小人山林霸占了去。盖闻青天大老爷,一向秉公断案,彰显正义,故举诉状一份,献于老爷,望青天大老爷明断,为小人作主。

    毛父被宋员外的一嘴言词惊呆,两眼呆呆地望着宋员外。

    县太爷:呔,毛顺生,你可有诉状投递吗?

    毛父:有,有,有。

    毛父边说边从上衣大襟后的大布口袋里掏出一张揉皱的诉状,递了过去

    县太爷边看诉状,边抬起苍老的眼皮瞧着下面的毛父和宋员外。

    毛父赵太爷相互看了看,抬头把目光投向了县太爷苍老的脸上。

    看诉状的县太爷又抬头看了看堂下立着的公人。

    毛父和宋员外又相互看了看,抬头把目光又投向了审堂桌上的县太爷。

    县太爷读完,一拍惊堂木:呔,小民毛顺生听判。

    毛父:(内心独白)啊,这么快就判了,怎么连堂也不审?(马上跪下)哎,小人听判。

    县太爷:本堂按大清法律,判你败诉。

    毛父连忙站起:啊?

    宋员外则喜不自胜,连忙下跪:谢谢青天大老爷公断。

    毛父:小人冤枉!那片山林确实是小人的,不是他宋员外的,他想把小人的山林霸去……

    县太爷:大胆刁民,休要狡辩,本官一向秉公断案,从没有过枉判。你这种刁民本官见的多了,大字不识一个,缺少教养,秉性刁滑,投机取巧。而宋老先生识文断字,饱读经书,满腹经纶,有品有德,知书达理,乃乡间贤士也,怎么会霸占你的山林呢?

    3、南岸私塾前面的人行路   日   外

    输了官司的毛父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

    传来南岸私塾里的读书声。毛父侧耳听着,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

    南岸私塾的屋子,里面书声琅琅。

    先生(画外音):玉不琢,不成器。

    众童(画外音):玉不琢,不成器。

    先生(画外音):人不学,不知义。

    众童(画外音):人不学,不知义。

    4、毛家的后屋  日  内

    毛母端个盆子,站在猪栏跟前,在给一头大猪喂食。毛父从后面走了过来。他的一只手痛苦地摸着右边的脸,显然他在牙痛。

    毛父:妈的,那个宋员外的心真黑,那个县太爷的头真昏。他宋员外不就是“之乎者也”识得几个字吗?不就是知道个“子曰什么什么的”吗?这有什么?咱也让三伢子读书,将来咱家打官司也能引经据曲,再不吃那没文化的亏了。

    毛母:咱早该让三伢子读书了。

    毛父:明天你就去娘家,把三伢子引回来,让他上学。

    4、外公家内    日   内

    外公坐在竹椅子上在看一本蓝皮的线装古书。

    毛母推门进来。听到门响,外公抬起头来。

    毛母站在地上,胳膊上拎着一个包裹。正在屋里玩耍的毛泽东看见母亲来了,跑过去,揽住了母亲的腰,依偎着。

    外公:素勤回来了?

    毛母:嗯。

    外婆从里屋出来,拉起毛母的手:素勤,让妈看看,有点瘦了。这回就在妈家多住几天吧。

    毛母:住不长,我是引三伢子回去读书的。

    外公:噢,顺生怎么想起让孩子读书了。

    毛母:我们有一片山林,韶山冲的宋员外想霸占过去,顺生跟他打官司,结果输了。顺生说,不是我家无理,是他自已不识字,状子写不圆,而人家宋员外,识文断字,状子写得之乎者也,把方的说成了圆的,把长得说成了短的……

    外公捋着胡子:哈哈,好,好,你们输了官司,却赢回了一个人才。值,值,值啊!

    5、外公家旁边的清水塘   日   外

    一片青青的水面。毛泽东游泳出现在水面上。他的身后跟随着游来了几个与他年龄不相上下的儿童。

    外公(画外音):三伢子,别游了,快点儿上来。

    毛泽东停住游泳,回头观看。

    外公站在岸边,笑着向毛泽东招手。

    6、外公院门口    日  外

    毛母挎着一个蓝布包袱,拖着挎着书包的毛泽东从外公的院里走出来。外公和外婆紧跟在他们后面。

    外公:三伢子,外公给你的书,一定要好好地读。

    毛泽东摸了摸挎在身上的书包:外公放心,我一定要好好读书。

    外公:君子一言。

    毛泽东:驷马难追。

    这时候,响起了八舅毛正莹的声音:三伢子,等一等。

    众人停住脚步,扭头寻声望去。

    只见八舅毛正莹手里拿了一本厚厚的书,匆匆忙忙地走来。

    八舅毛正莹:三伢子,八舅送你一本《康熙字典》你读书时,有不认识的字,就查一查它。这可是一位随叫随到的老师啊。

    毛泽东高兴地接过《康熙字典》弯下腰向八舅毛正莹行着礼:八舅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

    四

    1、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给毛泽东把书包挎在肩上,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在一旁看着。

    毛母:到了私塾,你要听邹先生的话,用心读书。

    毛泽东:嗯。

    弟弟毛泽覃走过来,拉着毛母的衣襟:娘,我也要去读书。

    毛母:泽潭好孩子。娘都让你们念书。可是得长幼有序,先让大哥念,再让二哥念,然后泽潭念。

    毛泽覃不高兴起来,扁着嘴欲哭的样子。毛泽东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小弟莫哭,你想读书的话,哥回来教你。

    毛父在外面喊(画外音):你们准备好没有。

    毛母:好了,这就出去。

    2、  南岸私塾外  日  外

    毛父引着挎着书包的毛泽东向南岸私塾走来。

    私塾先生邹春培出门迎接:顺生,你把三伢子送来了?

    毛父:这小子性野,先生要好好调教他。三伢子,快给邹先生施礼。

    毛泽东弯腰给先生邹春培施礼:邹先生好。

    先生邹春培:这孩子聪明,聪明,是块读书的料。

    3、  南岸私塾内  日  内

    先生邹春培把毛泽东引到孔夫子的神位前。毛父慢下脚步,跟在他们后面。

    先生邹春培:这是孔圣人的神位,从今天起,你每天早晨进来,都要对孔夫子作揖行礼。这样,你将来就会文思发达,连中三元。

    毛泽东看了一眼先生,马上向孔子像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这使邹先生很高兴。

    先生邹春培:好好,令郎有早一日,定会名登高科,光宗耀祖。

    毛父:种田人家的孩子,不奢求公明利禄,将来能识文断字,为家里记记帐,打打官司什么的,就行了。

    4、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内,数十个小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先生邹春培引着毛泽东走了进来。几个小学生看到毛泽东进来,冲着毛泽东笑,扮鬼脸,作小动作。

    先生邹春培:安静,不许做小动作。端身正意,肃整衣冠!

    几个小学生立马挺身坐直。

    在倒数第二排有一个空位子。先生邹春培指了指那个空位子:你个子高,坐在那里吧。

    毛泽东坐在了先生为他指定的位子上,从肩上取下书包,把书、本子、毛笔、砚台等一一取出,十分有序地放在桌子上。

    先生邹春培:三伢子,你有官名吗?

    毛泽东:有,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从今天起,你就不是个孩子了,正式成为一个读书人了。以后你就用毛泽东这个名子,你的小名就不用了。

    毛泽东:嗯!

    小学生们扭头看他。

    先生邹春培用教鞭打了几下教桌:端身正意,肃整衣冠!

    听到先生教鞭打击教桌声音的小学生们立马挺身坐直。

    先生邹春培:你们听好了,以后不能再“三伢子三伢子,三伢子三伢子”地叫毛泽东的小名了,要叫他的官名,毛泽东!

    众小学生:毛泽东!

    5、晴空下的南岸私塾   日  外

    晴空下,浴在阳光中的南岸私塾。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众小学童(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王冯陈禇,卫蒋沈韩……

    众小学童(画外音): 王冯陈禇,卫蒋沈韩……

    毛父推着独轮车从私塾前经过,听到读书声,停住。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你们谁背会了百家姓?好,毛泽东,你背一背。

    毛泽东(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禇卫,蒋沈韩扬……

    听到儿子的读书声,毛父满意地笑了。

    6、晴空下的南岸私塾   日  外

    晴空下,浴在阳光中的南岸私塾。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人之初,性本善。

    众小学童(画外音): 人之初,性本善。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 性相近,习相远。

    众小学童(画外音): 性相近,习相远。

    毛父扛着犁,赶着一头水牛,赤脚从私塾前经过。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你们谁背会了三字经?好,毛泽东,你背一背。

    毛泽东(画外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听到儿子的读书声,毛父又一次满意地笑了。

    7、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在教孩子们念《论语》。他从后排边领读边向前排走着,走到最前一排时,转过身来问:你们有会背诵的没有?

    毛泽东举起了手。

    先生邹春培:好,毛泽东,你背诵一下。

    毛泽东站起来背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生邹春培吃惊地看着毛泽东(心里独白):这孩子的记忆力怎这么强啊,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

    毛泽东背完坐下。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你的记性好,我再给你加点码行吗?

    毛泽东:行。

    先生邹春培:那好,这是一本诗经,我再教你一首诗歌怎样?

    毛泽东:好啊。

    众学童把目光都投向了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教的是《十亩之间》刚教了两遍后,毛泽东就说:先生,我记住了。

    先生邹春培:那你背一背。

    毛泽东: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先生邹春培又惊奇又欣喜,把一本诗经交给毛泽东:听说你会查《康熙字典》了。你拿回去自己读吧,有认不得字,自己看看。

    8、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床头上放着几本摞起来的书。毛泽东半爬在床上,伴着油灯,在翻看《康熙字典》,他打开的书是《诗经》。

    毛泽东(内心独白):八舅说的对,《康熙字典》果然是一位随叫随到的先生呀。有它,我今后读书就不求人了。

    9、毛家院外  夜   外

    毛父推门走出屋子,看到毛泽东的窗户仍然射着光亮,便用不瞒的口气喊他。

    毛父:三伢子,怎么还没睡呢?

    毛泽东(画外音):读书呢。

    毛父:这么晚了,还费油看书?

    毛泽东:先生让看呢?

    毛父:白天你干啥呢?

    毛泽东:先生给我多留了作业。

    毛父:这个皱先生,放学了还留什么作业?真是的,费我的油。

    10、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毛泽东站着在背书: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孩子,天资怎这么聪明啊!

    11、南岸私塾外  日  外

    雨中的南岸私塾。私塾前被雨淋着的松树,晶莹的雨水珠子顺着松叶往下掉落。

    12、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不在,学童们闹翻了天。

    毛泽东身边,一个瘦小的衣衫破烂的学童冻得发抖。

    毛泽东:下了四五天阴雨了,你很冷吧?

    瘦小学童:嗯。

    毛泽东:你怎么穿这么破烂的衣服?

    瘦小学童:我家穷。

    毛泽东脱掉自己的外上衣,自己只剩下一件赤裸着两臂的白内衣。

    毛泽东:给,穿上吧。

    瘦小学童:不,三伢哥,我不要。

    毛泽东:天气冷,看冻出病来。

    瘦小学童穿上了毛泽东送给他的衣服。

    13、毛家院外   日  外

    毛母在屋前拿着箩头,往外捡着粮食里面的小沙子、草屑和小柴棍儿。

    毛泽东:(画外音)娘!

    毛母抬起头。她看到毛泽东挎着书包,穿着赤裸着两臂的白内衣兴高采烈地从外面走了回来。

    毛母:三伢子,你的上衣呢?

    毛泽东:送人了。

    毛母:送人……

    毛泽东:我有一个小同学,家里穷,天冷,冻得打颤,我把我的衣服送给他了。

    毛母:快进屋。

    14、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上衣,递给了毛泽东。

    毛母:快穿上。

    毛泽东穿着衣服。

    毛母:那件衣服就送人了,咱们不要了。

    毛泽东:嗯。

    毛母:送衣服的事,别让你爹知道。

    毛泽东:嗯。

    15、南岸私塾院内   日   外

    一群小学童在院子里开心地玩闹。穿着毛泽东送他衣服的那个瘦小学童也在其中。先生邹春培进了过来。

    先生邹春培:上课了。

    小学童们停止了玩闹,纷纷往学堂里跑。

    17、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跑进学堂的学童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坐下。

    先生邹春培走进学堂,看着他的已经坐好的学童。

    坐在毛泽东身边的瘦小学童感觉先生的目光在看着自己,不自地耸了耸肩。

    先生邹春培走到瘦小学童跟前:你身上的衣服不是你的吧?

    瘦小学童站了起来:报告先生,是毛泽东送我的。

    先生邹春培看看毛泽东,不由在心里赞叹着:毛顺生的这个孩子不简单哪,不仅天资聪明,心底也很慈善。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是块干大事业的料。

    18、南岸私塾屋前   日   外

    南岸私塾里响着读书声。毛父亲从南岸私塾屋前路过,正好碰见先生邹春培路过。

    毛父:邹先生好。

    先生邹春培:顺生好!

    毛父:我家孩子用心读书吗?

    先生邹春培:用心。

    毛父:我家孩子野着呢,还烦先生严加管教。

    先生邹春培:你家泽东天资少有的聪明,识字快,字也写得好,很省心,大家都叫他“省先生”呢。

    19、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们朗读课文吧。

    先生走后,孩子们朗读起课文来,有朗读百家姓的,有朗读三字经的,有朗读《论语》的。可是大家念得很不上心,没念上几句,就你打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玩闹起来。

    小学童甲:你们说,这叫什么鬼天气,前几天还在下雨呢,不见太阳,冷得人直打颤,现在天睛了,天上老是挂个毒日头,热死人了。

    众学童:就是,太热了。

    毛泽东:要不我们到池塘里游泳吧。

    小学童甲:太好了。

    小学童乙:我不会游泳。

    小学童丙:有三伢哥呢,让他教你。

    众学童:走,游泳去。

    孩子们纷纷离座,向学堂门边走去。

    20、某处池塘   日   外

    群童在池塘内游泳,激起一池塘欢笑声。

    21、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从外面推门进来,发现学堂内空空的,一个学生也没有,脸上很吃惊。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啊,学堂空空的。孩子们哪去了?

    22、某处池塘   日   外

    众学童在池塘里游泳。先生邹春培气乎乎地来到了岸边。

    先生邹春培:咳,谁让你们洗澡的,快上来!

    看到先生来了,众学童赶快上岸,寻自己的衣服,穿了起来。

    23、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众学童从门外走了进来,快速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先生邹春培气冲冲地走了过来。

    先生邹春培:我不在,你们不好好读书,还跑到池塘里游泳。是谁带的头?

    学童们默默地不回答。

    先生邹春培走到小学童年甲跟前:是你吗?

    小学童年甲:不,是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生气地看着毛泽东:你为什么要带着大家游泳呢?

    毛泽东:孔圣人还让人游泳呢?

    先生邹春培:你胡说,孔圣人何时提倡游泳呢?

    毛泽东翻开《论语》,指着其中的一段念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请问先生,这个“浴”是不是游泳的意思。“吾与点也 ”是不是说我赞同曾点的观点。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啊,毛泽东还找到证据了。但是师道尊严,不能在孩子们面前丢了脸面。

    先生邹春培拿竹板要打毛泽东,毛泽东见事不妙,离开桌子就跑,师生二人一个跑,一个追,先生邹春培边追边喊:反了你!

    师生在学堂里追逐着转了一圈后, 毛泽东推门跑了出去。

    24、南岸私塾外    日     外

    毛泽东从私塾门跑出来,先生邹春培手拿竹板追来。毛泽东忽尔向东,忽尔向西,先生邹春培有些气喘吁吁了。他不再追赶毛泽东,把竹板丢在地上,改道向毛泽东的家走去。

    24、毛家的舂米房   日    内

    毛父正在舂米。先生邹春培气乎乎地闯了进来。

    先生邹春培:你家毛泽东不得了啦,我教不了啦!

    毛父:怎么啦,邹先生?

    先生邹春培:今天我有事出去了一会儿,走时吩咐孩子们读书,谁知毛泽东却领上孩子们游泳去了,我批评他几句,他还强词夺理。

    毛父:这小子,我去教训他。

    毛父拿起一根楠竹丫子,气呼呼地冲出了舂米房。

    25、野外   日  外

    毛父在追赶跳跑的毛泽东。

    毛父:畜生,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这个没王法的东西!

    毛泽东跑到了对面山上,在半山坡上的小道站住,对山下的父亲喊话。

    毛泽东:爹,你老是打我,今天我要跑得远远的,再也不回家了!

    毛泽东说完,转身钻入到山林。

    毛父:好,有本事你跑得远远的,再也不回这个家!

    26、一处山林   日  外

    毛泽东坐在一棵树下的石头上,边休息边想着自己该到哪儿去。

    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该去哪儿呢,外婆家?不行,他们一定能找到我……对,去县城,听说那里的洋学堂不读四书五经,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

    27、另一处山林  日  外

    毛父、毛母、先生邹春培及他的几个同学结伴而行,在四处找他。

    毛父:三伢子,你在哪里?回来吧,老子不打你了。

    毛母:三伢子,快回来,娘想你!

    先生邹春培:回来吧,毛泽东,先生再不打你板子了。

    跟来的几个同学把小手卷成喇叭状,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三伢子,你在哪儿?

    毛母:都三天了不见三伢子的面了。这么大的山,迷路了吗?伢子三天没有吃饭了啊。顺生,听说这山里还有虎狼啊。

    毛父:三伢子!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

    跟来的几个同学再一次把小手卷成喇叭状,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三伢子,你在哪哩?

    28、又一处山林  日  外

    山林间的小路旁,毛泽东因饥饿昏倒在地。

    一位挎着包袱的老大爷路过走到了这里,看到躺在地上的毛泽东,停住了步,弯腰观看着毛泽东。

    老大爷:孩子,你是哪里儿人,怎么躺在这里?

    29、老大爷家   日   内

    毛泽东低头吃着饭,老奶奶给他碗里添着米饭。

    老奶奶:你这么小,一个人出来到县城,哪能找得到呢?

    毛泽东:老奶奶,我一定要找到县城,到那里上学去。那里的老师不打板子。

    老大爷:孩子,你走了三天三夜才走了十来里,这里离县城远着呢,少说也有百来里地,你的小腿是走不到那里的。回吧,孩子,你的父母一定急死了。

    端着饭碗的毛泽东一听,吃惊地抬起头来。

    毛泽东:啊,我才走了十里?

    老大爷:是啊,我们这里离你们韶山冲只有十里路啊。

    毛泽东:天地原来很大啊!

    30、韶山冲某处树林   夜   内

    毛泽东靠着一根大树杆,读着一本名为《孝经》的书。

    毛泽东:子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毛泽东沉思的脸。

    毛泽东:(内心独白)爹的脾气不好,自从那天我出走后,他的态度变得温和的多了。“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孔子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

    32、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小学生们在读书。毛泽东也在其中。先生邹春培一只手拿着竹板,倒背着双手,在学堂的地上监督似地来回走动。从毛泽东身边走过后,回头看了看正在读书的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孩子好像读了不少书少。他到底读了多少书呢?我得考考他。

    先生邹春培走到他的讲桌后面,用竹板敲了几下桌子。学生的读书声立停。

    先生邹春培:现在放学,毛泽东留下。

    学生们边走边回头看着毛泽东,有调皮的学生扮着鬼脸。

    学生走光了,学堂里只剩下了先生邹春培和毛泽东两个人了。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听说你读了许多书,现在我来考考你。《大学》你读过吗?

    毛泽东:读过。

    先生邹春培:那你背一段,让我听听。

    毛泽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先生邹春培:嗯,不错,《孟子》你也学过了?

    毛泽东: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先生邹春培:《中庸》你也会吗?

    毛泽东: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是个奇才呀!

    33、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在院里修理着一具耕地的犁仗,先生邹春培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毛父仰头看到先生邹春培,赶忙站起,丢下手中的活,手指家门,请先生进屋。

    毛父:啊,邹先生来了。快请先生进屋。

    34、毛家堂屋  日   内

    毛父指着正墙佛龛下面的高桌:先生请坐。

    先生邹春培在高桌一边的椅子上坐下,毛父在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下。

    毛父:邹先生来了,为先生沏茶。

    毛母:(画外音)哎。

    毛父:先生整天忙的,今天怎么有孔到我家里来了。

    先生邹春培:毛顺生,我今天特来告诉你,你另请明师吧,你家毛泽东我教不了啦。

    毛父一惊:怎啦,我家小子又惹先生生气啦?

    说着,毛父站起,冲着里屋喊道:三伢子,你给老子出来。

    毛泽东应着声,手里拿着一本母亲的佛书《金刚经》走了出来。

    毛父:你又惹先生生气了?

    毛泽东:没有呀。

    毛父:你嘴硬。

    毛父说着,瞪着眼睛,举起拳头就要打嘴硬的毛泽东。毛泽东连忙举起双手,护着脑袋,后退了一步。先生邹春培立即站了起来,拉住了毛父的胳膊。

    先生邹春培:顺生不要生气,毛泽东无过,你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跟你说。

    这时毛母端着茶具,走了出来。

    毛母:他爹休要生气,坐下来好好听先生说话。

    毛父气呼呼地坐下来,毛母把茶具放在高桌上,给先生倒了一杯茶,然后保护性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先生邹春培看了一眼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的毛泽东。发现他手里拿着那本《金刚经》:(内心独白)这孩子佛经也看啊。

    先生邹春培:顺生误解了,最近毛泽东可规矩了,读书也认真,进步很快。我到你家来,是想告诉你,你的这个孩子天资特别聪明,心地善良,面相富贵,将来必是干大事的料。我嘛,才学太浅,肚里确实没有多少知识,恐误了孩子的前程,我思谋了多日,为了不耽误孩子,还是请你们另寻高明吧。

    毛父:先生说得哪里话。三伢子愚笨,那里来的聪明、富贵。说实话,我供三伢子念书,只希望他将来能记记帐,写写信什么的。

    先生邹春培:这个嘛……你家毛泽东现在就能干。

    毛父:不会吧,他才念几天书?

    先生邹春培:你不信我的话,可以试试嘛。

    35、毛家院前的野外   黄昏    外

    西落的太阳,放着黄红的光辉,照耀着毛家对面的山峰,山峰前的稻田,田边的路。

    毛父和毛母把先生邹春培送出院子。

    先生邹春培:我说的话,你们好好想想,毛泽东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毛父:让先生费心了,我们好好想想。

    先生邹春培远去的影。

    36、毛父毛母的卧室   夜   内

    毛父:三伢子,我让你记的帐,记完没有?

    毛泽东:(画外音)记完了。

    毛泽东拿着帐本从里屋进来,交给父亲,然后又回头进了里屋。

    毛父看着帐本,露出了笑容。

    毛父:帐记得不错,果真如邹先生讲的,三伢子真得能记帐了。

    毛母:三伢子读书上心,他把韶山冲能借到的书差不多读完完了,现在正在读佛经呢。

    毛父:要不,咱们听邹先生的话,给三伢子另寻一所学校,让他继续读书,将来学会写文章了,再让他写上一张诉状,把咱输掉的山林赢回来。

    毛母:那当然好了。

    毛父:咱们该给三伢子找个什么样的先生呢?

    毛母:我听说毛咏薰在关公桥办了一所私塾,咱把三伢送到他那里吧。

    毛父:毛咏薰远近闻名,写得一手好字,就让三伢子跟他读书吧。

    五

    1、毛家屋子   日  内

    毛泽东往书包里一本一本地装着书。二弟毛泽民和三弟毛泽覃在一边看。

    毛泽覃:哥,我也要跟着你去关公桥读书。

    毛泽东:太好啦,哥很想带着你念书啊。不过你还小,学校不收你,你就留在家里再长长个子吧。

    毛泽覃:我的个怎么就长不到你哪么高呢?

    毛泽东弯下腰喜爱地摸了摸毛泽覃的脸,捏了捏他的脸蛋:小弟快快长吧,只要努力长,就能长到我这么高。(扭头又对二弟毛泽民说)泽民,哥去关公桥后,爹也要让你去南岸读书了,你要好好跟邹先生读书啊。

    毛泽民:嗯。

    2、去关公桥私塾上学的路上    日   外

    稻子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原野。稻田间弯曲的小路上,一前一后,行走着两个黑点似的行人。

    原来走在前面的是毛泽东,走在后面的是毛父毛顺生。

    毛父:毛咏薰是个很有文化的先生,这次你要跟他好好读书,再不能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了。

    3、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毛咏薰正在给学生上课,毛父把毛泽东送来了。

    先生毛咏薰:今天来了个新同学,他的名子叫毛泽东。

    挎着书包的毛泽东弯腰向同学们鞠躬。

    先生毛咏薰:你坐到后面那个空位子上吧。

    毛泽东向那个位子走去。

    4、关公桥私塾学堂外    日  外

    毛父从学堂门走出,先生毛咏薰送他出来。

    毛父:这孩子性格野,还劳先生多加管教。

    先生毛咏薰:我听邹先生讲过了,这孩子已经读了不少书。

    5、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今天我们学《诗经》里的《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学生: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先生毛咏薰: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学生: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首诗我学过呀。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这诗。

    毛泽东: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今天我们学《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我也学过了。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今天的课文。

    毛泽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我也学过了。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曹刿论战》你也会吗?

    毛泽东: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先生毛咏薰:看来邹先生说得不错,毛泽东确实已经读了好多书啊。

    8、毛家屋子   夜  内

    毛泽东的床上放着厚厚的一本一本摞起来的古装书,毛泽东半爬在床上伴灯读书。他打开的是一本《观音菩萨普门品》在他的旁边是一本康熙字典。

    毛母手拿扫帚,推门进来。她看到毛泽东在看《观音菩萨普门品》十分惊喜。

    毛母:三伢子,你能看佛经了?里面的字你认识吗?

    毛泽东:有认不得字,问一下不会说话的先生就行了。

    毛母:不会说话的先生?

    毛泽东指了指身边的康熙字典。

    毛母点了点头,会心地笑了。

    毛母:观音菩萨是位好神佛,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毛泽东:娘,你说观音菩萨他是怎么救人的呢?

    毛母:人们有灾有难的时候,口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就来救你了。

    毛泽东:娘,人们说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慈善的白衣娘娘。佛经上说,观音菩萨是化身救人的,他实际上有无数化身。

    毛母:噢?

    毛泽东:你看,书上说,国土众生,应以佛、辟支佛……毗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等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即现佛、辟支佛……毗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等身为其说法。观音菩萨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这不是说观音菩萨有许多化身吗?

    毛母:(想了想)对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理解呀?

    毛泽东:娘,你说,我如果去救人,是不是也是观音菩萨呀?

    毛母:(想了想)三伢子,也能这么说。学佛,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你如果肯去解救苦难中的人们,就是向菩萨学习了。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书:娘,我想去外公家一趟。

    毛母:你去做什么?

    毛泽东:我想跟外公借几本书。韶山冲的书我差不多借完了,家里的佛经也读完了。

    毛母:去吧。

    9、去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野外一片茂盛的稻田。稻田的尽头是一户依山而居的人家。

    毛泽东行走在离那家人不远的土路上,在他的前面,有一位背柴的老奶奶,拄着拐仗,吃力地行走着。

    毛泽东跑过去:老奶奶,让我帮你背吧。

    老奶奶:你小,背不动的,还是我背吧。

    毛泽东拍拍胸脯:背得动,老奶奶,你看我,我有劲儿啊。

    毛泽东要过老奶奶的山柴,背着向前走去。

    10、  依然是去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一位老头吃力地挑着一担水,在毛泽东的前边,吃力地行走着。

    毛泽东紧赶两步,走过去要过老头的担子,挑在自己的肩上,摇晃着进了路边老人的屋子。

    毛泽东从老人的屋子里出来,老人送他。

    老人:你是唐家托文家的外孙吧?

    毛泽东:是的,我叫毛泽东。

    老人:你外公一家仁义之士,生个外孙也是好人。

    11、唐家托毛泽东外公家   日   内

    外公打开自己的书柜,里面满满地全是书。

    外公:这里的书,你看准哪本拿那本。

    毛泽东走过去为自己挑着书。他抽出一本《三国演义》,又抽出一本《西游记》,第三本是《水浒传》。

    在一旁看着毛泽东挑书的外公,露出一脸满意的笑容。

    外公:你大表兄文运昌也有一些藏书,挑完,你再到他家里借一些吧。

    12、表兄文运昌家   日  内

    和外公一样,大表兄文运昌也十分慷慨地打开自己的书柜,让毛泽东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文运昌:我这里的书,你随便挑。

    毛泽东从书柜里挑选着他心爱的书。《岳飞传》《三侠五义》《大八义》《小八义》《薛刚反唐》一本一本地摞了起来。当一本《盛世危言》被毛泽东挑出来以后,文运昌叫了起来。

    文运昌:停,这本书我刚买回来来,还没有读呢。

    毛泽东:这本书你看完让我看。

    文运昌:行。

    13、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咏薰:请你们打开《诗经》找出《烈文》这首诗。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首诗我早就读过了。

    先生毛咏薰领着学生朗读《烈文》。

    毛泽东拿出一本《水浒全传》放在《诗经》的下面。

    先生毛咏薰手棒《诗经》,边领读边从毛泽东身旁走过。他看到毛泽东正看着一本《水浒全传》,十分投入,连先生站在他的身后,竟然没觉。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莫非他连《列文》也读了吗?

    先生毛咏薰走到了课桌前,用竹板敲了一下案头: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今天的课文。

    毛泽东: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他真得背会了。毛泽东只要不骄傲,就前途无量。

    14、关公桥私塾前的菜地    日   外

    先生毛咏薰和几个学生在收割园子里的菜,毛泽东就在其中。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今天我来考考你。

    毛泽东:先生要考我什么?

    先生毛咏薰:你把这苗牛皮菜带回家去,但是,明天早上上学时必须还我一苗“对得上号”的菜。

    毛泽东:(内心独白)先生这是暗喻我,虽然我比别的同学多读过几本书,但要虚心,不要吹牛皮。

    毛泽东扭头在菜地里扫了几眼,然后向一边走了几步,拔了一根马齿苋,交给先生。

    毛泽东:先生,用不着明日,现在我就还先生一苗“对号菜。”

    先生毛咏薰接过马齿苋,边欣赏边夸赞着毛泽东:哈哈,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妙啊!

    15、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学生们在吃饭,毛泽东把自己碗里的饭在往一个名叫李小雷的瘦小的同学碗里拔。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你干嘛把自己的饭给了别人?你自己不饿吗?

    毛泽东:他家里穷,中午饭带得不多,吃不饱,我身体比他壮,能抗的过去。

    16、毛家厨房  日   外

    毛母在给毛泽东准备上学时的午饭,毛泽东站在旁边观看。

    毛泽东:娘,你能不能多给我带一些饭?

    毛母:三伢子,你不够吃吗?

    毛泽东:不是。

    毛母:(吃惊地)那是什么?

    毛泽东:我有一个同学,名叫毛小雷,家里很穷,他家里给他带得饭少,他常常挨饿。

    毛母:是吗?那娘多给你带一份,中午你给那位同学吃。

    毛泽东:(特别高兴)嗯!

    17、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开饭了,学生们从锅里各自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饭,毛泽东拿了两份。一旁边的先生毛咏薰看到后,感到很奇怪。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你怎么多带了一份饭?

    毛泽东:毛小雷吃带的饭少,他吃不饱,我娘让我给他带了一份。

    毛泽东拿上饭,来到毛小雷同学跟前,把饭放到他的桌前。

    毛泽东:给,你吃不饱,我多带了一份,这份给你吃吧。

    毛小雷:谢谢你,毛泽东。

    先生毛咏薰看着毛泽东和自己的同学一起香甜地吃着饭,陷入了深思。

    18、稻田边的路旁   日  外

    路的一边是茂盛的稻谷,另一边是一处清水池塘。池塘边是一株微风吹拂的垂柳。垂柳下,毛咏薰和邹春培两位先生谈着话。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那孩子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我怕误了他的前程,不敢教下去了。听说现在到了你那里,你可得好好教他啊。

    19、关公桥私塾学堂(闪回)   日  内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邹先生说得对,我们毛家这个孩子才高、品高,只要好好培养,定有大好前程。现在看来我的私塾也满足不了他的求学要求了,我应当效仿邹先生,让他另择高枝,到更好一点儿的私塾求学。

    20、湘潭县城某处集贸市场   日  外

    那是一道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是一些商铺,商铺前摆着各种商业小摊儿:家具、日用百货、地方小吃等。

    在一个小吃摊的方桌上,毛父正和先生毛咏薰一起吃着某种地方小吃。他们边吃边谈着什么。

    毛父:怎么,三伢子是不是又淘气了?

    先生毛咏薰:老哥休要生气,没有,泽东并没有淘气,我让老哥给他另寻学校,从师更有学问的先生,确实是因为我这池里的水浅,养不住大鱼……

    毛父:他——大鱼……

    先生毛咏薰:老哥有所不知。我私塾里教的课文他不仅大多已经学过,许多还倒背如流。让他在我这里上学,实际上是白浪费时光。泽东是咱毛家特别有才的孩子,只要好好培养,定能出息个人物,我怕耽误他的大好前程,所以请你把他送到更好一点儿的学校。

    21、回韶山冲的路上  日    外

    毛父:(内心独白)邹先生说三伢子有才,将来定有大出息,毛先生说三伢子有才,将来定有大出息,难道俺毛家真有这样的福气?可是,可是把他送给哪个先生呢?要不,让他到钟家湾周少稀先生的学堂去念书?

    六

    1、钟家湾私塾学堂   日  内

    还没有上课,学堂内坐满了吵吵闹闹的学生。

    毛泽东来到最后一张空桌前把书包放下,边从包里往出取书,边跟同桌叫张志全同学说话。

    毛泽东:咱们学堂平时讲什么课?

    张志全:四书五经。

    毛泽东:(内心独白)噢,这些书我已经读过了,不过,再跟周先生复习一遍也不错。

    先生周少稀倒背着手,一手拿着一个作业本子,一手拿着一根竹篾皮,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他气冲冲地走到了毛泽东坐的课桌前。同学们睁大眼睛,把目光集中过来。

    先生周少稀:张志全!

    同桌的张志全赶紧站了起来,先生周少稀把作业本生气地摔到张志全前面的桌子上。

    先生周少稀:你看看,你看看,你竟然把“經”字写错了。“經”字十三画,今天我就打你十三下。把手伸出来!

    张志全乖乖地把手伸出来。

    先生周少稀高高扬起一根竹篾皮,在张志全手上狠狠地打了起来,边打边数着数。张志全一开始忍着,随着眼里的泪水奔涌,痛得叫了起来。

    一班学生都在看先生周少稀体罚学生。毛泽东的神态尤为吃惊。

    毛泽东:(内心独白)先生打得太狠,将来我要是当了先生,决不体罚学生。一定要说服,决不压服。

    2、  毛家屋内   日   外

    全家人在吃饭,从外面传来一声乞丐要饭的声音。

    乞丐:(画外音)大伯,大娘给点儿饭。

    二弟毛泽民:娘,外面有要饭的。

    全家的竖起耳朵听。

    乞丐:(画外音)大伯,大娘给点儿饭。

    三弟毛泽覃:娘,外面真来了要饭的。

    毛母:快给要饭的送些饭去。

    毛泽东手端着一只饭碗,母亲用勺子往碗里盛饭。

    毛父:你们少给一些,给光了你们自己不吃了。

    毛母:要饭的可怜。

    毛父:可怜,可怜,光顾了可怜别人,谁来可怜你了。

    毛母往碗里盛满了白米饭,把手中的勺子放下,毛泽东又拿起勺子,挖了一勺,放在了已经盛满的碗里。毛父望着尖尖的一碗米饭,很生气地骂了一句。

    毛父:吃里扒外!

    毛母不由地笑了。全家人,除了毛父,都哈哈哈地笑起来。

    这时候,从院子里又传来一个人的喊声:(画外音)顺生哥在家吗?

    全家人停住了笑。

    毛母:谁?

    毛泽东:我听像毛菊生叔叔。

    毛母:是毛菊生弟吗?有什么事?请进屋。

    毛菊生进来,卑下地向毛父毛母点头哈腰。

    毛母:他菊生叔,你有什么事?

    毛菊生:今年天旱,闹灾荒,这不,家里揭不开锅了,我想买掉东滩那七亩土地,换些粮食。韶山冲我转了个遍,竟然没有人愿意买我的。我寻思着顺生哥手里可能有些钱,就看看你们愿不愿意买下我的土地。

    毛父:你那七亩地我见过,不错,既然你愿意卖,那我就买下了。

    毛菊生:好好好。

    毛母和毛泽东听说毛父要买毛菊生的土地,有些吃惊地看着毛父。

    毛父:改天你找个中间人,咱们立个字据。

    毛菊生:好好,那我就走了,你们吃饭,吃饭。

    毛母:兄弟别走,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毛菊生:不了,不了,你们吃,你们吃。

    毛菊生说着退出了门。

    毛父:慢些走,哥就不送了。

    毛菊生走后,毛母对毛父要买毛菊生的土地表示不满。

    毛母:咱不能买菊生的土地,他家困难,菊生是你的堂弟,咱应该帮他一把。

    毛泽东:我娘说的,咱不能乘人之危、不念亲情。

    毛父:他愿意卖,咱愿意买,这叫天经地义,咱一没枪,二没偷,怎么叫乘人之危、不念亲情呢?

    毛泽东:农民以土地为生,我们买下了菊生叔的地,以后他们一家人怎么生活呢?

    毛泽民:我哥说的对。

    毛父:对个屁?他还有一身力气嘛,扛长工打短工不照样可以养家糊口嘛。再说了,我不买他的地,别人也会买的,他走到了这一步,不卖地又能怎样?

    毛父说完,生气地转过身子,走出门去。

    毛泽东:我爹这人,怎么能这样呢?

    毛母:唉——你爹要是能信佛就好了。

    毛泽覃:娘,咱们怎么让爹也信佛呢?

    毛泽东:我爹这个人,平时我们顺他顺惯了,这回我们要跟他斗斗,他要不信佛,我们就不给他劳动,强迫他信佛。

    母亲:你爹信不信佛是他个人心上的事,我们不能强迫他,只能说服他。你爹他也不是什么大恶人,他在韶山冲,一不偷人,二不欺人,他只是别人的东西我不眼红,我的东西也不愿意舍出去。他很爱家,很爱自己的孩子,他每天都在拼命地劳动,为的养活他的孩子。他只是脾气暴躁一些。再说了,严父慈母嘛,他不严,不是把你们惯坏了吗?

    这时,从院里传来毛父向毛泽东的喊话声。

    毛父:(画外音)三伢子,今天上学时拿上钱,放学后顺便去你邹六大娘家,把她的猪给咱赶回来。她那猪咱们买下,已经给她定金了,现在市面上猪肉长价了,咱得把猪早点儿赶回来,迟了,怕这老婆子反悔。

    3、邹六大娘的院子   日   外

    邹六大娘端着做好的猪食,从家里出来,把猪食倒在猪食槽子里。肥胖的黑猪兴奋地吞食起来。

    毛泽东:(画外音)大娘!

    正在瞧着猪吃食的邹六大娘抬起头来,看到毛泽东走进院来。

    邹六大娘:是三伢子啊,你来做什么?

    毛泽东:我爹让我来赶猪的。

    邹六大娘:三伢子,你来看看大娘这只猪喂的怎样?

    黑肥猪仍在兴奋地吃着槽子里的食。

    毛泽东:大娘,你这头猪别卖给我们了。

    邹六大娘:为什么?

    毛泽东:你没听说吗?现在市面上的猪肉长价了。我家原来给你的价钱太低,我把猪赶走,你就吃亏了。

    邹六大娘:你们都交定金了,我现在要是不卖了,你父亲肯吗?

    毛泽东:你又养了六七天,费了工和料,按原价买不合理,你把定金还给我,我回去跟我父亲讲理去。

    邹六大娘:这样行吗?

    毛泽东:买卖公平嘛。我爹原来给的价不合理。

    4、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在院子里做着木工活。他正用推刨自如地推着一根木头,随着他两臂的推拉,刨花从刨子里好看地飞出来。

    毛泽东从外面走来。

    毛泽东:爹。

    毛父停住手里的活,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毛泽东。

    毛父:猪呢?

    毛泽东:没有赶回来。

    毛父:是那个老太婆反悔了?

    毛泽东:不是,是我劝人家把定金退回来了。

    毛父:什么,什么,为什么?

    毛泽东:现在猪长价了,按原价卖不合理,所以我把定金退回去了。

    毛父:你……你你你,逆子,蠢货,吃里扒外!

    毛父气的吹胡子,瞪眼睛,摆出了要打毛泽东的样子。

    毛母:(画外音)三伢子,帮妈舂米来。

    毛泽东:哎。

    毛泽东答应着母亲,走向了屋子。

    毛父:(内心独白)三伢子硬是让他娘惯坏了。

    5、毛家舂米房  日   外

    毛泽东帮助母亲舂米。

    毛母:你爹要是还生气,你千万不要顶嘴,要忍着点儿。

    毛泽东:嗯。

    毛母:这几天你要多干活,这样你爹才会软下来。

    毛泽东:嗯。

    6、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走进自己的屋里。他的床头上放着一摞一摞的图书。他顺手拿起一本,半躺在床上翻着读了起来。

    7、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的几个商业朋友走进了院子。走在前面的一个胖商贩在院当中停住,一个姓刘的掌柜高声喊着屋里并不知道有客人来的毛父:毛大哥,在家吗?

    毛父在屋里听到喊声,马上回答:(画外音)在,在哪。

    毛父说着从门里走了出来。

    毛父:啊,是你们哪。刘掌柜哪,快快进屋,大家快快进屋。

    8、毛家堂屋  日  外

    毛家堂屋内,主客按礼规坐下来,说着闲话。毛母给客人倒茶。毛父一边跟客人讲话,一连扭头喊隔壁的毛泽东。

    毛父:三伢子,来客人了,打几斤酒去。

    9、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依旧埋头看书。外面传来了父亲的喊声。

    毛父:(画外音)三伢子,家里来客人了,打几斤酒去。听见没有?

    毛泽东依旧十分专注地读,没听见似的。

    10、毛家堂屋  日  外

    毛泽东没有答应毛父,毛父不好意思地向朋友作着解释。

    毛父:我这个儿子是个书虫,读起书来什么也不听不见了,打雷也听不见。

    毛父说着又扭过头去,大声地喊了起来。

    毛父:三伢子,你聋了吗?

    隔壁的毛泽东答应了一声,手里拿着一本还没有合起来的书走了进来。

    毛泽东:爹喊我?

    毛父:家里来客人了,我喊你打酒去,你却装着没听见,你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

    毛泽东:我不是偷懒!我在看书,并没有听见你喊我。

    毛母手提茶壶在给客人添茶。

    毛母:三伢子,稍等一下,娘给客人倒完茶,再给你拿钱,你到外面打酒去。

    刘掌柜:啊,毛大哥的孩子长得好英俊啊。

    毛父:俊什么俊,他纯粹是个逆子,傻子,吃里扒外……

    王掌柜:毛大哥这是说得什么话?

    毛父:唉——你们有所不知,好好一件衣服,他脱下来就送了同学。我要给家里买地,他反对。 我买了一头猪,预付了定金,让他把猪赶回来,他要回了定金,把猪给退了……

    毛泽东:我把衣服送给同学,是因为同学家里穷,穿得衣服破,身子冷。我反对买地,是因为堂叔因灾卖地,咱们不该不念亲情,趁人之危买他的地。我退猪……

    毛父:混蛋,敢跟老子顶嘴,你这个不孝之子!

    毛泽东:孔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要我做孝子,首先你得做慈父。

    毛父觉得毛泽东顶撞自己挑战了自己做父亲的尊严,操起一根棍子,就要打他。

    父亲:顶撞起老子来了,老子要揍你!

    毛泽东见势头不妙,拔腿就跑。

    11、毛家院落  日   外

    毛泽东跑家出门后,扭头看到父亲抄着棍子追来,便急中生智,向不远的水塘跑去。

    12、池塘边   日  外

    跑到池塘边上的毛泽东用力跺了一下脚,坚定地立在水塘边,指着水塘向父亲发出警告。

    毛泽东:你要是再追,我就跳下去!

    毛父一愣,不敢再追了,可他仍在晃着手中的棍子。

    毛父:你想吓虎老子。

    毛泽东: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你再追,我就跳下去。

    毛父妥协地丢掉了手中的棍子。

    毛父:老子可以不打你……不过,顶撞父亲是不孝行为,你得向我下跪赔不是。

    毛泽东:你如果不打我,我可以单跪。因为我顶撞你不对,你舞着棍子追打我也不对,咱们各错了一半,所以我只屈一膝。

    这时,客人及全家人都跑了过来。

    毛父:……行。

    毛泽东当着众人,单膝向父亲下跪。

    13、钟家湾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里坐满了等候先生上课的学生。先生周少稀从外面进来,走到了课桌前。

    先生周少稀:今天学习中庸,学习前,你们先抄写一遍,把认不得字记下来。

    先生周少稀布置完作业就出去了,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玩了起来了。

    学堂内乱作一团。

    同学张志全:毛泽东,我们一起玩吧。

    毛泽东:不,我要写课文。

    毛泽东认真地写了起来。张志全不再理他,与其他同学一起玩了起来。

    一会儿,张志全跑过来,看到毛泽东埋头写作业,摇了摇头,走开。

    毛泽东抄完了课文,自己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薛刚反唐》,压在经书底下,悄悄地看书。

    先生周少稀走进了学堂,玩耍的学生立马坐在了原位上。

    先生周少稀没有走上讲台,而是绕着学生转,他发现一个学生没有写作业,很生气,揪着那个学生的一只耳朵,把那个学生揪了起来。

    先生周少稀:今天你抄十遍作业,完不成不许吃饭。

    先生周少稀放过那个学生后,来到了毛泽东背后。读书专注的毛泽东一点也没有发觉。

    毛泽东读的书厚厚的,页面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的。

    先生周少稀:(内心独白)他读什么书呢?

    先生周少稀伸手把毛泽东读的书拿到手里,翻过封面一看,原来是一本《薛刚反唐》,脸色大变,不由发起火来。

    先生周少稀:啊,禁书,你居然看禁书!

    毛泽东站了起来,看着大为生气的先生,很平静。

    毛泽东:对不起,学生不知道这是禁书。

    先生周少稀:造反之书难道不是禁书吗?

    毛泽东:皇帝昏庸,为何不反?

    先生周少稀:你,你,你这是反叛!你走吧,我不敢教你这样的反叛学生了,快收拾你的东西,回家去。

    毛泽东:那好吧,先生既然这样认为,学生就不连累先生。请先生受学生一个告别之礼。

    毛泽东说完,向周先生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毛泽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后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毛泽东帮助,请告知学生。不过先生拿去的书得还给学生,因为这书是学生向舅舅借来的。

    先生周少稀:好吧,把书还给你。

    14、野外  日   外

    野外一片空旷 毛泽东行走在稻田埂上。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事情要是让父亲知道了,一定会大发脾气的。看来家是暂时不能回了,到哪儿呢?要不先到东茅塘伯父家,躲几天再说。

    15、东茅塘伯父毛尉生的院门前   日  外

    毛泽东向伯父毛尉生的街门走去。身子瘦小的菊妹子提着破筐出来倒灰。

    菊妹子:三伢哥。

    毛泽东:哎。

    菊妹子:爹,娘,我三伢哥来啦。

    16、东茅塘毛尉生家   日   内

    毛尉生的家里显得很凌乱,光线也显得有点暗。毛尉生在地上编着竹篓,妻子衣衫破旧,坐在床头,正在奶一个娃娃,另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一男一女,在地上玩。

    菊妹子引着毛泽东推门进来。

    菊妹子:三伢哥来啦。

    全家人都高兴起来。伯父站起来,把脚前的竹条往一边踢了踢,踢出一片空地。

    伯父毛尉生:三伢子,快进里边。

    毛泽东:大伯,我能跟弟妹们多玩几天吗?

    伯父毛尉生:能能,大伯家就是你的家。

    17、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三伢子已经七天没回家了,你到周先生那里看看去,

    毛父:三伢子这孩子陶气,不知又做出什么事来了。

    18、钟家湾私塾    日  内

    先生周少稀正给学生讲课,毛父推门进来。

    毛父:周先生,我家三伢子七天没回家了,我来看看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又惹先生生气了?

    先生周少稀:(吃惊地)毛泽东我早就把他辞退了

    毛父:三伢子怎么啦?

    先生周少稀:你家毛泽东看禁书,几天前就被我辞退了。怎么他没有回家?

    毛父:三伢子一直没有回家。

    19、毛家屋内   日   内

    毛父:三伢子因看禁书,被周先生辞退了。

    毛母:三伢子呢?

    毛父:不知去哪了?

    毛母:(十分着急)孩子七天没回家了,还不赶快去找。

    20、毛家院外的田野  日  外

    毛母从院子里出来,焦急地行走在道路上。

    毛母:三伢子,你在那儿,回——来!

    毛父也紧紧跟上。

    毛父:三伢子,回——来!

    毛母:都怪你,平时老是打骂孩子。

    毛父:你别急,我找些人,让他们帮助咱们找。

    21、水塘边     日   外

    一群人从水塘的道路上走来。

    走在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说:三伢子喜欢游泳,莫非是……

    人们在水塘边站了一下,弯腰看着水塘。其中一人脱掉上衣,跳下了水塘。许多人纷纷效仿,也跳下了水塘。

    下了水塘的人又四下里散开,在水里搜寻了起来。

    22山坡上的林间小路

    小路上走来了另一群人,他们有大有小。走在前面的一个男孩说:三伢哥喜欢躲到山里看书,不知是不是在这山林里。

    一个上了些岁数的男人:咱们就到山林里找找。

    人们四散分开,进入了树林里,并喊了起来。有人喊三伢子,有人喊三伢子,有人喊毛泽东。

    23、东茅塘伯父毛尉生家的院子    日   外

    院子里,堂妹堂弟围着毛泽东听他讲故事。

    毛泽东: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在集市上卖矛又卖盾。好长时间了,没有人买他的矛和盾。他就拿起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 随便你拿什么样的矛,都戳不穿它。” 说完,他又举起他的矛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你是什么盾,我这矛都能戳穿它。”这时,旁边有一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一听,脸一红,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

    弟妹们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伯父毛尉生走了过来。

    伯父毛尉生:你们做什么呢?

    菊妹子:我们听三伢哥讲故事呢。

    伯父毛尉生:三伢子,跟伯父讲实话,是不是惹你爹生气了?

    毛泽东:没有。

    伯父毛尉生:那是惹先生生气了?

    毛泽东:伯父,我让先生辞退了。

    伯父毛尉生:啊?快快回家吧,你在伯父家已经七天了,你爹娘见你这么长时间了不回去,一定急坏了。

    24、毛家院前不远的池塘   日

    毛泽东走到了自家院前的池塘边,望了望自家的院子,把脚步停了下来。

    毛泽东:(内心独白)爹是不是又会打我?不能回,不能自个送上门去。要不先看看动静?

    毛泽东在原地转了一圈,在坐塘堤上看书。

    一个邻居大婶路过,看见了他。

    邻居大婶:是三伢子呀,这几天你跑哪里去了,害得全家人都在找你。快回去吧,你妈都急病了。

    这时毛父也从院子里走来。毛泽东看到走过来的父亲,一只脚跨出了一步,做出了随时逃跑的姿势。

    邻居大婶:顺生哥,你别打孩子了。

    毛泽东:你要打我,我就跑!

    毛父:你回来,我就不打你。

    25、毛家屋里    日    内

    毛泽东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果然病在床上,立即上前,下跪向母亲道歉:娘,儿子不孝,让娘担忧了。

    毛母见到儿子非常高兴:没事儿,没事儿,三伢子没事比啥都好。

    毛父:周先生也真是的,我问过别人了《薛刚反唐》不算什么坏书。钟家湾那个学校,要不咱就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咱到别处的学校读书去。

    毛泽东十分惊喜地看着父亲。

    毛父:咱到井湾里你毛宇居私塾读书如何?

    毛泽东:行啊!

    七

    1、毛家院落   日   外

    毛母在喂鸡。

    毛父肩上挎个梢马子从屋里走出来。

    毛父:我要湘谭刘老板的米店要帐去。让三伢子自己到井湾里找他毛宇居大哥读书去吧。

    毛母:哎。

    2、树木苍翠中的井湾里私塾   日  外

    毛泽东背着书包向井湾里私塾走去。从私塾里传来先生毛宇居领读《曹刿论战》的声音。毛泽东驻足听了起来。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十年春,齐师伐我。

    学生:(画外音)十年春,齐师伐我。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公将战。曹刿请见。

    学生:(画外音)公将战。曹刿请见。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学生:(画外音)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学生:(画外音)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毛泽东听着,露出了欣喜的面容:(内心独白)这位毛宇居大哥很有文化,我得跟他好好读书。

    3、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你们读会没有?

    学生:读会了。

    先生毛宇居:你们自己再朗读几遍,然后再抄一遍。

    先生毛宇居说完,离开教桌,开门出去。

    4、  井湾里私塾的院子   日   外

    先生毛宇居从学堂出来,看到毛泽东站在院子里,高兴地上前跟毛泽东打着招呼。

    先生毛宇居:是毛泽东啊?

    毛泽东走上前去,学大人样,双手抱拳,说道:小弟前来哥处读书。

    先生毛宇居:欢迎,欢迎!

    毛泽东:小弟性顽,以后有个言差语错,望哥多多包函。

    先生毛宇居:这个嘛,哥听别人说过了。不过,师道尊严,不能费了规矩。纪律你还得遵守呢。

    毛泽东:这个当然。

    5、  毛父要帐回来的山路上  日   外

    那是一座长满大树的翠绿山峰。山林间有一长窄窄的小道。毛父走在小道上。

    毛父:(内心独白)这次讨帐挺好走运,想不到刘老板顺顺利利地就还了帐。这不是很好嘛,勤借勤还,再借不难嘛。

    接下来,毛父倒背着双手,边走边低声小唱着一种不知什么小曲子。走着走着,忽然站住了,口中的小调也嘎然而止。

    前面的路上,有一只大虎迎面走来。

    毛父吓坏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声来。

    老虎抬起头望着毛父。

    毛父的双腿吓得发抖。

    老虎停住了脚步,立在了当路上。

    毛父:(内心独白)啊呀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救救我吧。

    老虎亮亮的眼睛看了毛父一眼,然后转身向旁边的道口走去。

    毛父的双腿终于支撑不住身子,跌坐在地上。

    毛父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6、毛家堂屋    日   内

    毛父跪在佛龛下面,笨拙地拜着佛。

    毛父:谢谢佛菩萨,谢谢佛菩萨。

    毛泽东从门外进来,看到父亲在拜佛,停了一下脚步,又惊讶地看着父亲拐向了里间的门。

    7、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内

    毛母跨在床沿上,正在缝着一件衣服。毛泽东进来后依然是惊讶的表情,他边回头看,边走到母亲跟前。

    毛泽东:娘,今天太阳怎么从西面上来了?

    毛母:你爹在要帐回来的路上碰到老虎了,老虎没有伤他,拐道给他让了路。他认为老虎没有伤他是神佛救了他,因此一进家就拜佛菩萨。今天都拜好几遍了。

    毛泽东:谢天谢地,但愿这次爹爹能信佛。

    毛母:看样子你爹不再嘴硬了,他的态度变软和了。他还对我说,三伢子在他大伯家住了好几天,一定吃了人家许多粮,咱们得带上粮食看看尉生哥去。

    毛泽东:爹确实进步了不少。

    8、东茅塘毛尉生院外   日   外

    毛父推着一辆木头做的独轮车,车上放着一口袋粮食,毛母手提一个包袱,跟随在丈夫后面向毛尉生院子走来。

    菊妹子提着一桶泔水,倒在一旁的小水沟里,抬起头看到了毛父毛母,立马跑回了自家院里。

    毛尉生从院子里出来,看到毛父毛母很高兴。

    毛尉生:顺生、弟媳来了。

    毛父:三伢子这孩子在你家一住就是七天,也不管你家孩子多,粮食少。

    毛尉生:哪里,一家人嘛,应该的,应该的。

    毛父:我们给你带来了一袋大米,给孩子们带了一些衣裳。

    毛尉生:哎哟,兄弟,见外了,见外了。

    9、毛尉生屋内    日   内

    屋内凌乱。菊妹子拿来两张小竹椅子,让毛父毛母坐下来。

    毛尉生妻子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她的两边怯生生地依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明显地,毛尉生妻子有眼疾。

    毛母:嫂子的眼病好些了吧?

    毛尉生妻子:好啥哩?现在看人,只能看见个影子了。

    毛母:唉——看看你们的日子,贫寒的。

    毛母边说,边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红花衣衫来。

    毛母:菊妹子,过来,看婶给你带来件花衣服。

    菊妹子高兴地穿上了衣服。

    毛母:看俺菊妹子,多漂亮,成仙女了。

    菊妹子羞得低下了头。

    毛父:尉生哥的日子难呐。

    毛尉生:难啊,地少人多,你嫂子又有眼病。这日子,不敢往后想,一想就觉得过不下去了。

    毛父:我对你照顾不够。

    毛尉生:啥日子都得自己过,靠别人是不行的。

    毛母:尉生哥,你这么多孩子,把菊妹子过继给我们吧,我们没有闺女,你也省去一个人的花销。

    毛尉生:那……那敢情好啊,菊妹子能给你们做闺女,那是她的福气。

    10、毛家厨房   日  内

    毛家人,毛父、毛母、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谭、菊妹子,围坐在一张大方桌子上吃饭。穿着红花衣服的菊妹子显得特别鲜艳。

    毛母:今天宣布个事儿,从今往后,菊妹子就是咱家的人了,她是我们的亲闺女,你们的亲妹子。

    毛泽东带头拍起手来:好!

    两个弟弟也跟着拍起手来:好!

    毛父:你们都要跟菊妹子好,不准欺负她。

    毛泽东:菊妹子,你放心,我们都是你的亲哥哥。今后,哥要教你读书。

    菊妹子:好啊。

    毛泽民:菊妹子,有谁要是打你,哥的拳头跟他说话。

    毛母:泽民,打人不好。

    毛泽谭:对,君子动口不动手。

    毛父:三伢子,咱们家就数你书读得多,你给你妹子取个名子吧。

    毛泽东:好,我要给菊妹子起个好名子(想了想)就叫毛泽建吧。

    毛父:建?

    毛母:三伢子,你怎不给你菊妹起个花呀,叶呀什么的?

    毛泽东:建者,立也,建立、建树、建造都是它的字义。菊妹子叫这个名子,一要站着做人,二要有所建树,做一个奇女子哟。

    菊妹子:三伢哥起得这个名子好,从今后我就叫这个名子了。

    毛父:(低声,且自言自语)泽建,泽建……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子有点儿像男孩子的名子?

    全家人:哈哈哈。

    11、井湾里私塾的院子  日   外

    毛泽东被先生毛宇居从井湾里私塾学堂拉到院子里。

    先生毛宇居:毛泽东,以后对着学生面不能再叫我大哥,什么大哥,不能一点儿师道尊严没有啊。

    毛泽东:你比我大六岁,咱俩又同辈,是当然的大哥嘛,你虽然是教我读书的,可先生比学生要高出一辈,咱俩只能兄弟相称,不能乱叫,乱了辈份呀。

    先生毛宇居:我现在是先生。

    毛泽东:那也不能乱。

    先生毛宇居: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12、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我要出去办件事,我走后,你们在教室里温习昨天的课文,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不准相互说话,更不准走出教室玩耍。

    毛泽东:(内心独白)昨天的课文我已经背得滚瓜乱熟了,现在再重复不是浪费精力和时间吗?不如利用这段空闲看一看新书。

    先生毛宇居走出学堂。

    毛泽东从书包里抽出一本书,走了出去。

    13、野外的山上   日   外

    毛泽东出现在山坡上,走到一棵大树下,停了下来。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个地方避静、空气也新鲜。

    毛泽东坐了下来,靠在这棵树下看书。书名《精忠传》

    14、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坐在课桌上批改作业。学生在抄写课文。

    毛泽东推门进来,走到自己的位子上,也抄写起课文来。

    先生毛宇居抬头看了一眼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让学生温习作业,不准出外,就你特殊。

    毛泽东写完作业交了上去。

    先生毛宇居看到毛泽东的作业写得又整齐又工正,露出满意的笑容。

    先生毛宇居:作业都做完没有?

    众学生:做完了。

    先生毛宇居:做完就休息一会儿吧。

    学堂里地里乱了起来。

    毛泽东从书包里拿出新鲜的栗子,一人一份,分给每个同学。

    一同学:你从哪里弄来的栗子?

    毛泽东:从山上摘的。

    毛泽东举了一举栗子走到先生毛宇居跟前。

    毛泽东:大哥,你也来几粒吧。

    先生毛宇居很生气的样子,白了他一眼:(内心独白)毛泽东,成何体统,我真想揍你。罢罢罢,这人吃软不吃硬,我得想个法子治治他。

    毛泽东看到先生生气了,伸了下舌头,扮了一下鬼脸,乖乖地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毛宇居先生:毛泽东跟我到外面一下。

    15、井湾里私塾的院子里   日  外

    毛宇居先生:你不听先生的话,擅自走出教室上山摘栗子,该不该罚。

    毛泽东:接受大哥处罚就是,不过,我不喜欢你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罚。

    先生毛宇居:你说用什么方法罚你?

    毛泽东:作诗。

    先生毛宇居先生:那好,请跟我走。

    他们来到一口天井边。

    毛宇居指了指天井:你有本事不服先生管教,就以这天井为题,做一首诗来,做不出,我就先打你二十板屁股,再告诉你爹。

    毛泽东:这有何难?

    毛泽东绕着天井转了几圈,又看了看天井中的井水。只见清澈透底的井水,有几条小鱼在游动,再看看天井四面高墙,张口念出一首诗来: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澈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先生毛宇居:好好好,妙妙妙。贤弟,免罚,免罚,以后我家里的书你随便看,随便看。

    毛泽东:谢谢大哥。

    16、先生毛宇居的书房  日  内

    先生毛宇居把毛泽东引入自己的书房,打开一个立柜。

    毛泽东:啊,毛大哥,你有这么多书啊。

    先生毛宇居:这算什么?长沙岳麓书院的藏书那才叫藏书哪。

    毛泽东:岳麓书院?

    先生毛宇居:岳麓书院是咱湖南省会长沙著名的书院,与河南的应天书院、嵩阳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御书楼,藏书14130卷。进了御书楼,是满屋满屋的藏书,令人觉得上了书山,进了书海。

    毛泽东:书山、书海……我将来也要到岳麓书院读书,攀书山,游书海。

    先生毛宇居:有志者事竟成。

    八

    1、  毛家厨房  日  内

    毛泽东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毛父:三伢子今天去一天学校,明天就别去了。

    毛泽东:为什么?

    毛父:咱家多了土地,稻谷生意也好了起来,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停学给我做做帮手。

    毛泽东:不,我要读书。

    毛父:不行,家里这么多嘴,都跟我一个人要饭吃,我养得过你们吗。你都这么大了,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再说,你是长子,你不休学,难道让你弟妹他们休学吗?

    毛泽东看着同桌吃饭的弟妹,又看了看脸色难看的爹。

    毛泽东:让我劳动可以,但是劳动完了我要读书。

    毛父:劳动完了随你便。

    毛泽东的眼里似有了泪,但他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2、毛家的一块农田   日  外

    一片长条的田地里,已经排满了一堆堆的粪肥。

    毛泽东担着一担农家粪肥,来到田头,把粪倒在了地里。

    毛泽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把挑粪的担子丢在粪堆旁,来到地边的一棵大树下,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书,靠在树杆上读起来。

    毛父走了来,看到毛泽东正在看书,大为恼火。

    毛父:你不好好干活,看什么破书?

    毛泽东:我利用休息时间看书,又没占劳动时间。这是咱们约定好的。

    毛父以生气的姿态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又停下脚步,眼睛盯着毛泽东。

    毛父:以后你每天必须往地里给我挑15担粪。

    毛泽东:挑够15担你得让我读书。

    毛父:行,挑够15担你就读书。

    毛泽东站了起来,走到地头,拿起了挑粪的担子,挑在肩上,走出了地头。

    看到毛泽东重又去挑粪,毛父也离开了地头。

    田地里,毛泽东一次次地把挑来的粪肥倒在了粪堆上。挑来最后一担后,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又一次靠在那棵大树下读起书来。

    有美丽的鸟飞到田里找虫子吃。

    鸟的鸣叫使这里显得很安静。

    毛父倒背着双手,又走到田头来。他看到毛泽东靠在田边的大树上读书,又生起气来。

    毛父:三伢子,你又读你那破书了?

    毛泽东:爹,我可挑完了15担粪啊。

    父亲半信半疑,走进田里数起粪堆来,

    毛父:(内心独白)三伢子果然挑了15担。老天,半天挑15担,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啊。为了读书,他那么卖力,那些书里到底写着啥,让他那么着魔?

    3、  毛家院落  夜  外

    毛泽东卧室的窗口亮着黄黄的灯光。

    毛父从家里出来,看到毛泽东卧室还亮着灯光,不由停住脚,望着窗户上的光亮。

    毛父:(内心独白)这么晚了,三伢子还在读书,这得费多少灯油啊。

    (生气地喊)三伢子,别读书了,半夜里还读书,得费多少油啊?

    毛泽东:(画外音)哎,睡了。

    毛泽东卧室窗口的灭了下来。

    4、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微弱的月光从窗口照了进来,照在毛泽东的床头上。毛泽东打开书,想就着微弱的月光读书。

    毛泽东:(内心独白)唉——光线太弱,看不清字。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读书呢?

    毛泽东双眉锁,在思谋办法的样子。

    毛泽东:噢——有了。

    毛泽东笑了起来,起身跳下床,用被子把窗户遮住,然后又点亮了油灯,读起书来。

    5、毛家院子  日   外

    清晨,一轮红色的太阳从林木茂盛的山后升了起来。

    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妹妹毛泽建一起打扫着院子。

    毛泽东:小妹。

    毛泽建:哎。

    毛泽东:我教你的《朱子格言》你还记得吗?

    毛泽建:记得。

    毛泽东:你背诵一下。

    毛泽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毛泽东:二弟呢,下面的话你记得吗?

    毛泽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毛泽东:三弟……

    毛泽覃: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毛父从家里出来,站在门口看到孩子们打扫院子,脸上现出满意的笑容。

    6、山野    日  外

    翠绿的山野,峰峦叠嶂。于苍茫中,传来毛泽东放声朗读的读书声。

    毛泽东:(画外音)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在毛泽东的读书声中,苍茫的群峰不断地变幻着各种角度,展示着空灵和峥嵘。

    毛泽东: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维新派教师李漱清出现在一处山林的小道上,毛泽东的读书声传来,他不由地驻足聆听。

    毛泽东: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山林中,毛泽东读书之处   日  外

    毛泽东站在树下,仍在朗读。

    毛泽东: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先生李漱清拍手而至,连连称赞。

    先生李漱清:好好好!

    毛泽东:啊,先生,您……

    先生李漱清:你是上屋场毛顺生的儿子毛泽东吧?

    毛泽东:正是学生。

    先生李漱清:我是李家屋场的李漱清,你听说过吗?

    毛泽东: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先生啊,学生这厢有礼了。

    先生李漱清:早听说上屋场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如今一见,果然不假。

    毛泽东:学生确实喜欢读书,可惜家父不让学生读书了,学生只得在劳动之余读书了。

    先生李漱清:你能边劳动边读书,实在是难能可贵。你家上屋场与我李家屋场相距不远,也就是五里来地,以后读书遇见什么难题,可以抽空找我解答。

    毛泽东一听,马上跪拜行礼:拜谢先生。

    先生李漱清:好了,好了,请起,请起,你这个学生我收了。

    毛泽东拜毕先生李漱清后,站了起来。

    毛泽东:(高兴地)能做先生的学生,是我毛泽东的福份啊。

    先生李漱清:不过,我可是咱韶山冲的“万人嫌”啊。

    毛泽东:不,先生是韶山冲的大文化人啊。我听说您毕业于湘潭师范学堂和湖南政法学堂,学了一肚子新知识。

    先生李漱清:大文化人不敢当,毕业于那两所学校到是真的。本想做个法官,天不成就,只做了个小学教员。因为主张维新,小学教员也没做下去,被学校辞退回家。

    毛泽东:我听乡亲们说,先生主张“弃庙兴学” 把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拿出来办学,用于农家子弟读书。

    先生李漱清:这个不假。中国落后于人,根子在文化。文化落后之病,在于遍天下的农民子弟上不起学,一代一代地做文盲。

    毛泽东:先生说的对。我爹虽然也让我上学,但是仅仅是为了记记账,写个诉状什么的。这个目标可怜啊。

    先生李漱清:是啊。农民不读书,一生就是个弱者。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弱,国家能强吗。

    毛泽东:先生说得对,令晚辈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听说,您主张不拜孔子,学习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生物。还把清溪寺的观音菩萨、十八罗汉打了个稀烂。这个是真是假?

    先生李漱清:这个也不假。就因为这个,咱韶山冲好多人也对我不满啊。

    毛泽东:他们不理解先生。

    先生李漱清:你理解我吗?

    毛泽东:不完全理解。我同意办学让农家子弟读书,但是为什么要把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拿出来拿出来办学呢?

    先生李漱清: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是哪里来的呢?是民众施舍的吧?本是民众财产,应为民众服务。如果把它用在教育上,能为国家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泽东啊,听说你读遍了韶山冲所有能找到的佛书,现在我给你出一个题目:把寺庙里的田产用作办学,符合不符合佛陀的本意?

    毛泽东:这个……

    先生李漱清:这个问题你先好好思考一下,等想好了你再回答我。

    毛泽东:是。

    8、毛家院前的池塘  日   外

    毛母在池塘边洗衣。离她不远,一位妇女也在洗衣服。

    妇女:嫂子,听说三伢子最近常到李漱清那里请教读书?

    毛母:嗯。

    妇女:嫂子,成天跟李漱清混在一起,要学坏的。

    毛母:啊,大妹子你说的是啥话?难道三伢子跟李先生做啥坏事了?

    妇女:坏事道是没做。李漱清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他反对佛,说什么要人们废庙宇、办洋人那种学校,他还反对女人缠足……知道吗?人们在指他的脊梁骨呢。嫂子,俗话说,跟上啥人学啥人,跟上孙猴敢欺神。我听说,三伢子也跟李漱清一个主张。

    毛母:啊?

    9、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在读书。毛母进来。

    毛母:三伢子,跟你说个事。

    毛泽东:什么事,娘说吧。

    毛母:听说你不信佛了?

    毛泽东:嗯。

    毛母的脸上出现了伤心、痛苦的神情。

    毛母:你怎么能不信佛呢?

    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让娘伤心了,我得跟她好好解释一下。(出声道)娘,其实也可以说,我更懂得佛了。

    毛母:你这话怎讲?

    毛泽东:娘,佛教导人们做什么?

    毛母:行好,向善,啥己为人。

    毛泽东:怎样为人呢?

    毛母:施舍。

    毛泽东:我记得娘给我们讲过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

    毛母:嗯。

    毛泽东:佛陀慈悲,身肉都舍,还计较人们为他修的那些庙宇,塑的泥身吗?

    毛母:佛像身上有佛的灵啊。

    毛泽东:《金刚经》上是怎么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毛母:佛是这么说的。

    毛泽东:您再想想,废庙办学,强国为民,符合不符合佛陀本性?是不是佛陀乐意办得事情?有些人学佛,不学佛陀舍已为人,只求佛陀保佑,还自以为信佛,这是信佛吗?

    毛母:三伢子,你要是这样想,娘就放心了。

    10、上屋场毛家院子   日   外

    毛泽东背着一个竹篓从家里走向院外。毛母手里提了几片腊肉,赶了出来。

    毛母:三伢子,等一下。

    毛泽东听到母亲喊他,站住等母亲。

    毛母:你把这几片腊肉给李先生带上。

    毛泽东向一侧稍弯了一下背篓,毛母把腊肉放进背篓里。

    毛母:到了李先生那儿,好好跟李先生读书。

    毛泽东:嗯。

    11、李家屋场李漱清的院子   日  外

    先生李漱清的院子也坐落在一座翠绿的山下。毛泽东背着背篓,沿着弯曲的小径,向翠峰下的院子走去。

    几间雅静的屋前长着一株山茶树,树下摆着一个造型质朴的石桌,石桌上摆着茶具,先生李漱清正饮茶吟诗。

    先生李漱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毛泽东走进院子里,看到先生李漱清饮茶吟诗的情形,不由地赞叹:先生好雅兴。

    先生李漱清看到毛泽东来了,高兴地站起:呵,泽东来了。快快把背篓放下,放下。

    毛泽东取下背篓,放在了石桌旁边:家母让我给先生带些吃的,乡间常物,不成敬意。

    先生李漱清:你母亲人好,礼重,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来,坐,坐,请座。

    师生二人在石桌上相向坐下,边说话,边喝茶。

    先生李漱清:泽东,刚才我吟何诗?

    毛泽东:莫不是南宋诗人徐玑的诗《新凉》?

    先生李漱清:泽东果然读了不少诗书啊。

    毛泽东:哪里,晚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孤陋寡闻。

    先生李漱清:好好,面对知识,就应该有一种常怀空虚的态度,万万不可自满啊。虚者,器也。天地虚空,承载万物。湖海虚空,容纳浩水。腹中空空,可装美食。心脑常空,才渴求知识哪。

    毛泽东:先生所言使学生茅塞顿开,所谓谦虚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呀。

    先生李漱清:泽东使我欣慰。当今之世,我国正处危局,欧美日列强,虎视中华,欲分而食之。我中华少年要加紧读书,多学本领,救我中华。

    毛泽东:啊……不瞒先生,先生所言,学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我国何言正处危局,何为欧美日列强虎视?

    先生李漱清:这也难怪,韶山冲偏远闭塞,鲜知天下之事。(此时,先生李漱清愁容在脸,站了起来)想我中华虽有五千年璀璨之文明,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国运每况愈下,而欧洲的英、法、俄、德、意等列强,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国运却强大起来。它们犹如恶狼凶虎, 一次次欺辱我中华,通过坚船利炮,侵我国土,威逼朝廷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我国处于被分而食之的危险之中。

    毛泽东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悠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天下原来发生了这么多大事, 我们韶山冲竟然浑然不觉!

    先生李漱清:泽东听说过戊戌变法吗?

    毛泽东:没有。

    先生李漱清:泽东生于何年?

    毛泽东:清光绪19年。

    先生李漱清:就是在你出生的次年春,我国的东北近邻——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李氏王朝要求我国出兵帮助镇压农民的起义。日本也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举兵入朝。通过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可悲的是,清朝廷无心抗战,一再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答应了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无理要求。

    毛泽东挺立如柱,提拳腰间,握拳如锤,目射怒光。

    先生李漱清: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的广东举人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不料,他们的上书受阻未达。但是经过维新派人物的努力,光绪帝宣布变法。决定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等。

    一直凝神聆听的毛泽东,脸上的怒容稍缓,微现欣喜。

    先生李漱清:然而变法触动了朝廷中一些达官显贵的利益。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变法只进行了103天便宣告失败。

    毛泽东的面容,随着先生李漱清的叙述,又变为吃惊,愤慨。

    毛泽东:啊,想不到我国光明窄现,转眼就黑云滚滚了,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哪。

    先生李漱清:泽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想我中华,驱散黑暗,实现光明,就靠你们后生晚辈了。

    毛泽东:先生说,而今我该怎么办?

    先生李漱清:好好读书,多学本领,将来报效祖国。不知泽东读过《盛世危言》没有?

    毛泽东:没有,我表兄文运昌有。日后我借来一读。

    先生李漱清:好,这本书会告诉你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中国也应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强我中华。

    12、去唐家坨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毛泽东背着背篓,里面放着他读完的书,行走在山路上。有一老乡肩挎一条背绳,手提一把砍斧子,立在路旁,看着毛泽东背着背篓从下面的弯道上走来,跟毛泽东打着招呼。

    老乡:三伢子,你这是到哪里去?

    毛泽东:给我外公送书去。

    毛泽东从老乡面前经过,那位老乡看到背篓里满满一篓书,心中不禁赞叹起来:(内心独白)爷爷呀,那么多书。里面有多少文化啊!

    13、外公家   日  内

    外公和外婆正在家中吃饭,表兄文运昌也在其中。毛泽东背着背篓推门进来。

    外公:啊,三伢子来了。

    外婆上前从毛泽东背上取背篓,文运昌也上前帮忙。

    外婆:走累了吧?

    毛泽东:不累。

    外婆:还能不累?肚子也饿了吧?快快坐来下吃饭。

    放下背篓之后,全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外公:借去的书全读了吧?我家的书可让你借光了,再无一本可借你了。

    毛泽东:表兄的书,有得还没有借我呢?

    外公:噢,他还有书没借给你啊?你怎么不把书借给你表弟读呢?

    文运昌:他要借我的《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新民丛刊》。

    外公:这些书怎么不借给三伢子读呢?

    文运昌:不是我不借他,是那时我正在读这些书,现在我读完了,可以全借给他读。

    毛泽东:好!

    14、回韶山冲的山路上   日  外

    毛泽东又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大石边,停下来,从背篓里取出《盛世危言》背靠大石,阅读起来。先是默念,念到兴浓时,竟读出声来:

    毛泽东:……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守旧,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亡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

    叠印《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的头像,同时毛泽东的声音改为郑观应的声音,好像郑观应浮悬在毛泽东面前,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郑观应:……应虽不敏,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凡司其事者,必素精其事:为文官者必出自仕学院,为武官者必出自武学堂;有升迁而无更调,各擅所长,名副其实。与我国取士之法不同。

    郑观应像隐退,仅留毛泽东之面容。郑观应的声音,变为毛泽东的朗读之声。

    毛泽东:……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毛泽东在林中读书的情景渐渐远去,代之以远远近近的苍翠的峰峦。从翠峰中传来毛泽东的读书声。

    毛泽东:(画外音)……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5、毛泽东卧室  夜  内

    毛泽东半仰在床,点灯夜读。他今天阅读的书是《校邠庐抗议》。

    叠印冯桂芬头像,好像冯桂芬悬浮在毛泽东面前,在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冯桂芬: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

    悬浮的冯桂芬头像退去,毛泽东专注读书的情景独现。

    毛泽东:(默读)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但就本国言,属部不与,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

    叠印冯桂芬头像,好像冯桂芬又悬浮在毛泽东面前,在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冯桂芬: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彼人非倛首重瞳之奇,我人非僬侥三尺之弱,人奚不如?且中华扶舆灵秀,磅礴而郁积,巢、燧、羲、轩数神圣,前民利用所创始,诸夷晚出,何尝不窃我绪余,人又奚不如?则非天赋人以不如也,人自不如耳!天赋人以不如,可耻也;可耻而无可为也,人自不如,尤可耻也。然可耻而有可为也,如耻之,莫如自强。

    毛泽东把书卷曲在手,离床站立,庄重凝思。

    毛泽东:(内心独白) 我要读书,我要读书。

    16、毛家屋后猪舍  日  内

    毛母把猪食倒在猪食槽里,转过身,看到毛泽东站在背后。

    毛泽东:娘,跟你商量个事,我不想劳动了,我要读书。

    毛母:娘知道你的心事。娘帮你劝劝你爹,让你读书。

    毛泽东:可是,我爹他……你怎么劝他呢?

    毛母:(想了想)跟他好好讲嘛,还能怎么说?

    毛泽东:娘,我爹不是老念叨那片被人霸去的山林吗?你就问他,想不想要回那片山林了?

    毛母:哦,兴许这是个法子。

    17、毛父卧室    夜   内

    毛母在铺床。

    坐在旁边桌子上的毛父在喝茶。

    毛母:三伢子跟我说了,他要读书去。

    毛父:啥?

    毛母:三伢说,人不能忘耻,他每从那片山林走过,就感觉到那是咱毛家的耻辱,他说咱得跟他要回来。

    毛父:那是当然。

    毛母:三伢子说,可是,你不让他读书,他怎么能把那片山林回来呢?

    毛父:(沉思了片刻)要不咱们让三伢子读书去?

    毛母:是啊,咱还是让孩子读书去吧,不读书,孩子们不跟我们一样,全是文盲吗?

    毛父:(边喝茶边说)将来三伢子会写文章了,兴许会帮助咱再打赢那场官司,把咱那一片山林要回来呢。

    毛母:可不是吗。

    毛父:让他到哪里去上学呢?先生咱们给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哪个也不中他和意。

    毛母:让他到乌龟劲毛简臣先生哪儿怎样?

    毛父:毛简臣嘛,他是秀才,又在湘军左宗棠手下当过钱粮师爷,见多识广,这回不知能不能适合不三伢子……管他呢,先试试再说吧。

    九

    1、毛简臣私塾   日  外

    毛简臣私塾掩映在一片丰茂的绿树林中。传来一片学生的背书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毛泽东背着书包向私塾走去。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东西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了。看来在这里求学,我也不会太长的。

    2、毛简臣在私塾里的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简臣一边喝茶,一边跟毛泽东谈着话。

    先生毛简臣:我的私塾有铁的纪律,不得有丝毫违反,每学一篇文章,必须背熟。这两点你能做到吗?

    毛泽东:能。

    先生毛简臣:我听说你读了许多的书,如果我教的书你已经学过了,可以另攀高枝。

    毛泽东:这个,这个……

    先生毛简臣:不要不好意思。你是毛家的才子,我收你读书,只是觉得你不应该在家里劳动,浪费了大好时光,耽误了大好前程。我这里对你可能是一座小庙,你若有了更好的地方,可以随时搬出去。我不能耽误了你。

    毛泽东:(内心独白)毛先生品高,品高啊!

    3、野外树林边的小路   日   外

    毛泽东放学从毛简臣私塾里出来,拐到了一片树林边的小路上。

    先生李漱清悠闲地迎面走来。在一棵大树下,他们师生相遇。

    毛泽东:啊,是李先生。您这是去哪里?

    先生李漱清:无事,出来闲转悠转悠。泽东,听说你到毛简臣那里读书了,恭喜你。毛先生为人耿直,重节尚义,教学严谨,你要跟他好好读书。

    毛泽东:我喜欢毛先生的教书风格,但是他教的内容有些陈旧,我想学习一些新学。

    先生李漱清:嗯,这确实是一种缺憾。(李漱清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毛泽东)这本书叫《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书,你拿回去看看。

    毛泽东:嗯。

    4、毛泽东卧室  日  外

    毛泽东打开《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一书。

    毛泽东:(轻声)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毛泽东一下子停住了读书,显然他被惊呆了。这时,一声雷声传来。

    5、野外   日  外

    天空,浓厚的乌云滚滚而来。

    大雨前的狂风猛力地吹着树林,树冠很厉害地向一边倾斜。

    狂风夹杂着男男女女焦急的喊声:

    女:(画外音)要下雨了。

    男:(画个音)快到场上去吧,快把晒在场上的稻谷收起来,不然会让大雨把谷粒冲走的。

    6、毛家院落   日   外

    毛家人在毛父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地从屋子里跑出来,跑出院子之后,向自家的打谷场跑去。

    7、半路上  日   外

    奔跑的毛家人跑到一外拐弯时,夹在中间的毛泽东看到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别人的打谷场,于是他拐道向那个打谷场跑去。

    毛泽东忙着和打谷场上的人住口袋里装着稻谷。

    打谷场的男主人:是三伢子啊,谢谢你!

    毛泽东:不用谢,快收稻谷。

    8、毛家打谷场     日   外

    跑到打谷场上的毛家人忙着收拾晒在场上的稻谷。

    毛父:快,先把稻谷堆起来。

    毛家人拿着木锨、簸箕等农具,把稻谷堆成了山。

    毛父:快,用稻秸把谷堆围起来。

    毛家人抱来稻秸,一捆一捆地放到稻谷堆边,把稻谷堆围了起来。

    毛父:三伢子,三伢子!

    没有人答应毛父的喊声。

    毛父:泽民,你哥呢?

    毛泽民:我看见他帮别人收稻谷去了。

    毛父:混蛋!

    9、毛家院子    日   外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雨中,毛家人跑进了自家的院子,跑进了家。

    毛泽东最后一个跑了回来。

    10、毛家屋内   日   外

    刚跑回来的毛家人在议论着外面的大雨。

    毛泽覃:哎呀,今天的雨好大。

    毛泽民:是啊,如果我们动作慢一些,稻谷就被雨水冲走了。

    毛泽建:三伢哥怎么还没有回来?

    这时,毛泽东推门进来。

    毛父:(生气地)你,跑到哪去啦?

    毛泽东:我帮助别人家收稻谷去了。

    毛父:好,你不管自家的稻谷,却帮助别人去了。你别在家里吃饭了,到别人家去吃吧。

    毛泽东:人家的日子苦,打了粮食还要交租子,咱家富,冲走一些没关系吗?

    毛父:你!你!你!你家富?吃里扒外!

    毛母:别吵了,大家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快,换衣服吧。

    毛父:(内心独白)怎么回事?三伢子读书好像读傻了。

    11、毛简臣私塾院子   日  外

    学生们在院子里玩闹。在院子一边的翠竹旁边,七八个孩子围着毛泽东,听他讲故事。

    毛泽东: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他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噗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先生毛简臣从旁边走过,看了一眼围着毛泽东讲故事的学生,拐弯向私塾学堂走去。

    12、毛简臣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内空无一人。先生毛简臣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毛泽东坐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厚厚的书包,走过去,弯腰翻了起来。一本《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露了出来。先生毛简臣立马抽出来翻看。

    毛简臣:啊,原来毛泽东看这样的书呢。

    13、野外的田间小路  日  外

    一片秋天收割后的稻田。稻田里几只悠闲的白色鹚鹭在觅食。

    毛简臣疾步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传来东茅塘毛麓钟私塾学生的读书声。毛简臣抬头,看到了掩映在一片树林里的东茅塘毛麓钟私塾。

    14、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麓林:稀客,稀客,简臣弟今日怎么有雅兴到我这里来呀。

    先生毛简臣:我来是向你推荐英才的。

    先生毛麓林:噢,英才?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毛泽东。上屋场毛顺生的儿子,毛泽东。这孩子你知道吗?

    先生毛麓林:知道。

    先生毛简臣:了不得,了不得。这孩子不仅记忆力超群,酷爱读书,而且志向远大。你看看,他读的什么书。

    先生毛简臣说着把《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这本书递给毛麓林。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学生,今天我把他介绍给你,是效仿邹先生,怕自己才学疏浅,误了泽东前程。

    先生毛麓林:我只知道泽东记忆力好,热爱读书,也知道他与李漱清交往密切……

    先生毛简臣:闲话少说,这个学生你要吗?

    先生毛麓林:既然是咱毛氏家族的娇娇者,当然要啊。

    15、毛简臣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里,学生们正在背诵课文。

    先生毛简臣走了进来。

    看到先生进来,学生们停住背诵,学堂里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到我迎客屋来一下,其余学生继续背诵课文。

    16、毛简臣私塾迎客屋   日   内

    先生毛简臣:泽东,你来我这里时,我告诉过你,我的私塾对你来说可能是一座小庙,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明,我这里开的课程不适合你。怕误了你的前程, 我给你联系了一处新的私塾。

    毛泽东:啊?

    先生毛简臣:东茅塘的毛麓钟是你堂伯吧?

    毛泽东:是。我小的时候,他老人家在外面做县丞,每次回咱韶山,父亲都要引上我看望他老人家。

    先生毛简臣:你这个堂伯不简单啊,他是咱毛氏家庭的骄傲。他从小他就胸怀大志,奋发读书,考取了长沙府学的秀才。学成之后,为了干一番事,又视国为家,四处漂流。初应江南提督沈茂胜之聘,以其文才襄办军务。继走武陵,为参军何梅岭之书记。甲午战争后,因不满朝庭丧权辱国,腐败无能,愤然辞职回乡,从此不问政事,闭门隐居,自称“韶山小隐人”。

    毛泽东:他老人家确实不是一般的人,其实他早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了。我小时候就想将来要像他那样做一个有知识,受人敬重的人。

    先生毛简臣:这人确实不简单。现如今,他在东茅塘办了一所中西合璧式的私塾,招收韶山冲毛姓族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入学。现在共有十多个学生,大都是韶山农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你毛泽东天资聪明,爱好读书,在韶山冲那可是出了名的。我刚才向他推荐了你,他满口答应收你这个学生。

    毛泽东:是吗?

    先生毛简臣:从明天开始,你就别来我这里了,到毛麓钟那里读书去吧。

    十

    1、上屋场毛家院落   日  外

    几只喜鹊飞临毛家屋后几株大树之上,叽叽喳喳地欢叫着。

    毛家的屋墙上挂着一排农具。毛父从上面取下一把钜子。听到喜鹊叫,仰头向屋后的树上望去。

    毛父:今天喜鹊叫得这么欢,难道有什么喜事?

    毛母:(一边凉晒着刚洗过的衣服,一边说)咱们的三伢子今天到他毛麓钟大伯那里读书去了。

    毛父:什么……这小子,又换先生了?韶山冲真得放不下他了……也好,麓钟大哥也许能降服这匹野马。

    2、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麓钟:泽东啊,虽然你的记性好,悟性强,但我要告诫你,读书人不能靠才气吃饭,要靠勤奋吃饭。在我这里,我要求你读书要比别人更加用功,要比别人读更多的书。

    毛泽东:(高兴地)行啊。

    先生毛麓钟:就你现在的才学,我开得那些课程,对你来说,那是小菜一碟,所以我要给你多加一些菜。

    毛泽东:那更好啊。

    先生毛麓钟:《纲鉴类纂》《汉书》《史记》这些书你读过没有?毛泽东:没有。

    先生毛麓钟:这些都是史书。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咱们就先选读这些史书吧。

    毛泽东:好的。

    先生毛麓钟:我这里还有一些治乱兴衰之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贞观政要》等,如果你顾得过的话,也可以拿去读一读。

    毛泽东:好的。

    先生毛麓钟:跟你父母说说,你就寄宿在这里吧。

    4、毛麓钟私塾学生宿舍  黎明   内

    毛泽东和同学睡在宿舍内木板搭起来的大床上。传来外面公鸡的打鸣声。

    毛泽东立即穿衣起床。

    5、毛麓钟私塾外的山林  日  外

    毛泽东沿着一条山路上了私塾外青翠的山林。

    林中的一棵大树下,横躺着一棵不知何时倒下枯树。毛泽东坐在枯树杆上,专心致志地读书。

    他读的书是《纲鉴类纂》。

    6、毛麓钟私塾学生宿舍  早晨   内

    毛泽东依然和同学睡在宿舍内木板搭起来的大床上。外面又传来公鸡的打鸣声。

    毛泽东立即穿衣起床。

    7、山林中毛泽东读书之处  早晨   外

    大树下,毛泽东仍坐在枯树杆上,专心致志地读书。

    今天,他读得书是《资治通鉴》。

    毛泽东:(内心独白)奇怪,为什么我看到的书里讲的全是武士、官吏、学者,却没有耕田的乡下人呢?他们是劳动者,粮食可是他们种的,猪羊可是他们养的,没有他们,那些武士、官吏、学者们吃什么?不公,不公,大大的不公啊。

    8、依然是毛泽东在山林读书之处  早晨   外

    大树下,毛泽东站在枯树杆旁边,大声地诵读着《史记》里面的文章。

    毛泽东:(深情地朗读)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毛泽东朗读正在兴头时,传来同学喊他的声音。

    同学甲:(画外音)毛泽东!

    毛泽东停住朗读,扭头一看,三个同学来到了这里。

    同学乙:毛泽东,我们猜你就在这里,果然。

    毛泽东:(笑着)你们找我有何贵干?

    同学丙:我们在讨论一件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难以统一,我们找你,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毛泽东:噢,什么事啊?

    同学甲:这些天,有许多从长沙回来的米商,从我们私塾旁边的道路上经过,我们问他们为何要离开长沙?他们说长沙城中发生了大乱子。我们问发生了何乱子?他们说,(变为画外音,画里显现相关镜头)长沙发生了大饥荒,好多万人没有东西吃。饥民推举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救济,可巡抚却说:“你们为什么没有粮食?城里多得很,我向来就没有缺少过。”巡抚的回答激怒了民众,他们举行了示威活动,攻进满清衙门,砍倒旗杆,把巡抚赶走。后来来了个骑马的布政使,告诉老百姓,朝廷准备救济他们。可皇帝不高兴了,责备他与“暴徒”发生了密切关系,将他撤职。一位新巡抚来了,马上下令捉拿为首乱党。许多人被砍头颅,并挂在柱子上示众。 (闪回)毛泽东,我们大家议论的就是这件事。对这件事,你如何看呢?我们想听听你的看法。

    毛泽东: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同学甲:长沙的饥民应当同情。他们真可怜,遇了饥荒,又被砍头。

    同学乙:饥民固然值得同情,但行为有些过火,他们到官府请求救济,也说得过去,但他们赶走巡抚,有些过火,所以就招来杀身之祸。

    同学丙:我认为被赶走的巡抚是个恶官,皇帝不该不分清红皂白,杀了饥民。

    同学乙:皇帝有皇帝的苦衷,做大清的子民,不可妄议朝廷。

    同学甲:毛泽东,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我们来找你,就是想看看,你怎么看待此事。

    毛泽东:你们觉得这件事与你们有关吗?

    同学乙:没有呀,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毛泽东:我觉得那些饥民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平时向官府缴粮纳税,遭受了灾荒,官府就该开仓救济他们。老子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官府若行天道,就应救民,而不是镇压他们,更不可杀害他们。官府不行天道,天下危矣。

    9、  毛麓钟私塾学堂   日   内

    还没上课,学生们围在一起,在议论一件事。

    学生甲:毛泽东,我听说你家米船在往城里运粮时,被村里人打劫了。真的假的?

    毛泽东:真的。

    学生乙:听说可把你爹气坏了。

    毛泽东:我不同情他。

    同学丙:什么,你不同情你爹?难道你同意人们吃你家的大户?

    毛泽东:现如今,韶山冲新谷未熟,冬谷已经吃完,正闹着饥荒,我爹本应开仓济贫,可他却把多余的米运往城里挣钱。如今被人抢了,也是活该的事。

    同学甲:你真得这样认为。

    毛泽东:富人也应行天道,损自己补不足。

    学生乙:毛泽东,真君子也。

    毛泽东:不过,我觉得乡亲的做法也有些不妥。

    同学丙:为何?

    毛泽东:发生了粮荒,大家本可到我家借一些粮食,实在无力偿还的,我们也可以白送,不可采取抢劫的法子啊。

    学生乙:你爹那人,小气的,他肯借给别人吗?

    毛泽东:我爹的为人是小气,但他不是小气得连粮食也不肯借给人的。我娘在接济别人时,他虽然不大乐意,可常常也是默许的。

    10、毛家厨房   日  内

    毛母在做饭。毛泽东走了进来。

    毛母:三伢子回来了?学堂放假了吗?

    毛泽东:没有,我回来看看。

    毛母:咱家挺好的,你在学堂好好念书吧。

    毛泽东:咱家的米被抢了,我爹气坏了吧?

    毛母:现在他好多了。

    毛泽东:娘,你不气吧?

    毛母:娘不气。佛经上说: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得福甚多。 我们只献出了一船稻谷呀。

    此时父也走了进来了。

    毛父:三伢子,我给你在城里朋友办的米店找了个学徒的活干。你在那里跟他学几年做买卖,将来好帮我发展家业。

    毛泽东:(内心独白)到城里学徒,能开阔眼界,也许是件有趣的事吧?(转为道白)行,什么时候去呀?

    毛父:你先在学堂里念几天书,我再跟朋友联系一下。

    11、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毛泽东:先生,我爹让我到城里一家米店学徒。

    先生毛麓钟:噢,你答应了?

    毛泽东:我想走出这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城里去,或许能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

    先生毛麓钟:错,你应该到城里读书,找一个新式学堂,学习新知识,将来为富国强兵服务。

    毛泽东:啊……先生,看来我是错了。谢谢先生指点。我有个表兄,他告诉我,湘乡县城有一个东山新学堂,那个学堂不太注重经书学习,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较多,而且他还说,学校的教育方法又很“激进”的。

    先生毛麓钟:对啊,你何不去哪所学校呢?

    12、毛家厨房    日   内

    一家人在吃饭。

    毛父:不行,说好了要到米店学徒的,怎么又要念书呢?

    毛泽东:读书对儿子的前途更有利嘛。

    毛父:有利,有利,恐怕是不想干活,想偷懒吧。

    毛泽东:谁说我想偷懒了,我是想多学本领……这也是为咱家里着想嘛。

    毛父:为家,为家,现在家里缺人手,需要你学徒做买卖。不行,从明天开始,你就别上学去了。

    毛泽东:我去学徒家里也没有多个人手啊。

    毛父:你去学徒就能省一笔钱,家里就能雇一个帮手。

    毛泽东:爹,你真会算计啊。

    毛父: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站着说话不腰痛,我不算计,怎么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毛泽东:你那是小精明的算计。

    毛父:怎么,你挖苦老子?

    毛母:你们父子俩别吵了,有事不能慢慢说吗?

    毛父:慢慢说,慢慢说,我慢慢说,他能听我吗?

    毛泽东:你讲道理,我能不听你吗?

    毛父:好,刚才我说了,现在咱们家里的道理是缺人手,你每年交我一个长工的工钱,我就让你上学去。想到哪里上,就到那里上。别说是城里,地上放不下你,上天都行。

    毛母:三伢子别说了,让你爹消消气再说。

    毛父:消什么气?我说不能上学,就是不能上学,我毛顺生拿定的主意,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改变。

    14、毛家院前的路边   夜   外

    月光下的农田,田间的道路,路边上站着的毛泽东,毛泽东身后是毛家院落和院落后面的青山。响着青蛙的鸣声。

    毛泽东:(内心独白)怎么说服爹呢?

    夜晚,天空的明月,满天的繁星。

    毛泽东:爹平时最敬重毛麓钟先生,要不去找找他?

    15、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夜   内

    先生毛麓钟正为学生批改作业,毛泽东推门进来。

    先生毛麓钟:噢,是泽东呀。你怎么下午刚走,晚上又回来了。

    毛泽东:我跟我爹吵了一架。

    先生毛麓钟:什么,为什么事?

    毛泽东:读书的事。我爹不让我去湘乡读书,非要让我去米店学徒。

    先生毛麓钟:你爹那脾气,倔着呢。明天我去帮你劝劝他。

    16、毛家院前的池塘边   日   外

    毛父肩上挎着捎马子从院子里出来,要出远门的样子,沿着田间的道路向池塘这边走来。先生毛麓钟刚好也来到了池塘边上。

    先生毛麓钟:顺生这是到哪去?

    毛父:是先生啊,我去城里谈一笔生意。先生有事吗?

    先生毛麓钟:也没有啥大事,就是想跟你谈谈泽东读书的事。

    毛父:他晚上去了先生家吧?

    先生毛麓钟:是的。他跟说了你不让他上学的事。顺生啊,泽东是咱韶山冲里天资最聪明的孩子,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超过一般人的领悟力,读书必成栋梁之才,你不让他读书,可惜了一位人才呀。

    毛父:你们都夸他,可是知子莫如父。我知道他,他一事无成,别得不说,就说这读书的事,这些年,光先生我就给他换了多少个?

    可一个也没合适他胃口的。

    先生毛麓钟:(微笑着)好了,顺生,你先办你的事去,泽东读书的事,回来咱们再议。

    毛父:好的,先生咱们回见。

    先生毛麓钟看着毛父远去的背影,微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向毛家院子走去。

    17、毛家堂屋  日  内

    先生毛麓钟坐在会客的高桌边上,毛母为其倒茶。毛泽东在一边站着。

    毛母:顺生的脾气,倔的,一旦定的事情就是十几头牛拉他,也拉不动。三伢子的脾气,也够硬的,要是拿定主意,就是给他头上打雷他的眼睛也是一眨不眨。愁死了,这两个人要是顶起牛来,我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先生毛麓钟:顺生平时比较敬佩谁?肯听谁的话。

    毛母:顺生自己不识字,凡是读过书的先生,一般的话都能听进去。只是不盲听,还要自己琢磨琢磨。

    先生毛麓钟:咱们毛家,他平时尽佩服谁?

    毛母:最佩服的是您和他的房兄毛宇居,毛尉生哥的话也能听进一些。

    毛泽东:(内心独白)看来先生要使用“十面围攻”之计啊。这个计谋好,我再到湘乡去,把八舅他们请来。

    18、韶山冲一处稻田间荒草地   日  外

    毛尉生在稻田间的一片荒草滩里割草,旁边有一头水牛在低头吃草。他的心事似乎不太在割草上,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望着远方。

    远处是稻田向山谷的纵深。深远处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黑点,黑点移动着,渐渐地变大,原来走来的是肩挎捎马子的毛父。

    毛尉生:顺生。

    毛父:是尉生哥啊,割草哪。

    毛父停了下来,跟毛尉生说话。

    毛尉生放下手中的镰刀,离开草滩,站在离毛父不远的地方。

    毛尉生:兄弟,听说你要让三伢子到城里学徒去?

    毛父:你怎么知道?

    毛尉生:是三伢子告诉我的。兄弟啊,咱毛家世代缺少读书人,我们多少代了,因为文盲被人看不起。三伢子天资聪明,让孩子读书去罢。书读成了,咱毛家人也在韶山冲抬抬头,咱们脸上也有有光。

    毛父:学徒能发家,也能给祖宗争光啊。

    毛尉生:不一样。有钱没文化,照样吃大亏。远的咱不说,咱祖上给你留下的那片山林,不是因为没文化丢了吗?

    毛父:(低下头。内心独白)唉,这可是我内心的一块痛处呀。

    毛尉生:兄弟呀,咱毛家,光宗耀祖可得靠你呀。我是靠不上了,家景穷,家里的那几个孩子也没有你的孩子聪明。

    毛父:哥哪,你放心割草吧,三伢子的事,我会好好考虑的。

    19、井湾里毛宇居私塾旁  日  外

    阳光下,井湾里毛宇居私塾里传出来的书声朗朗。

    先生毛宇居坐在私塾门边读书。

    毛父从旁边的道路上路过。

    先生毛宇居:顺生叔,请留步。

    毛父扭头看了一眼毛宇居,停了下来。

    先生毛宇居:叔请到屋里坐坐。

    毛父看了看毛宇居书声朗朗的私塾,显得不好意思起来。

    毛父:不进去了,别打扰了孩子读书。

    先生毛宇居:叔啊,听说你又不让泽东读书了?

    毛父:我想让三伢子到米店学徒,将来学个商人。

    先生毛宇居:凭三伢子的才学,让他做个商人,屈才啊。

    毛父:我还怕他当不了商人呢,屈什么才啊。

    先生毛宇居:泽东是我的学生,他的天资和志向我最清楚。当年你就不该让泽东停学。泽东就是读书的料,将来必挑大梁。

    毛父:(内心独白)你们都说三伢子聪明,有大前途。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似的。

    20、南岸私塾前的路旁   日  外

    毛父从南岸私塾经过,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由地向私塾门口张望。

    先生邹春培从门口走了出来。显然,他看到了毛父,打起了招呼。

    先生邹春培:顺生回来了?我有事正要找你呢。

    毛父停了下来,等着邹先生过来。

    先生邹春培:听说你要让毛泽东到城里的米店当学徒?

    毛父:嗯。(内心独白)他怎么知道了。

    先生邹春培: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毛父:怎么使不得?

    先生邹春培:我早就跟你说过,毛泽东是栋梁之才,你让他到米店学徒,那可是在毁坏人才哪。

    毛父:你们都说他是栋梁之才,我看他不是,他要是能学个商人,就是他的造化了。

    先生邹春培:非也,非也,毛泽东是我的学生,我最知道他的天资。不瞒你说,我还给他看过面相呢,只是没有告诉过你们。

    毛父:噢,莫非他有大人物之相?

    先生邹春培:还真让你说对了。毛泽东龙颜凤眼,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端严有威。而且他的额骨神气,双目有如秋天明月、明亮清辉,极其像他的母亲,这些都应了男人女相的贵格。有这种相貌的男人,十有八九,都是大人物啊。

    毛父:嘿嘿,先生说笑话了,毛家那有那风水?

    毛父说着要走,先生邹春培急了:顺生莫走,毛泽东确实大才,你切莫让他学徒,毁了孩子的前程。

    毛父:先生放心,我会好好考虑您的话的。

    告别了先生邹春培后,毛父向自家走去。

    毛父:(内心独白)看来三伢子这是请人说服我啊,我到要看看他还会请谁?

    21、毛家院子  日  外

    毛父快走到自家院子时,看到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在跟他的几个孩子一起玩。

    文运昌:姑夫回来了?

    毛父:是运昌啊,你多会来的?

    文运昌:刚到不久。

    毛父:你跟谁一起来的?

    文运昌:我爹。

    毛父:噢?

    毛父说着,向屋里走去。

    20、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坐在堂屋的茶桌上喝茶。毛母边给倒茶,边跟这位二哥说着什么话。这时,毛父推门进来了。紧随他的身后,文运昌也跟了进来。

    八舅毛正莹:妹夫回来了?

    毛父:是二哥啊,那阵风把你吹来了?

    八舅毛正莹:(站起来说)是你刮的风啊。

    毛父:我?

    八舅毛正莹:哈哈,你不让三伢子到城里读书,要让他学徒嘛。

    毛父:噢……噢,噢,原来你也是为这事来的。为这事我正在犯愁呢,正好你来了,咱俩商量商量这事。

    21、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毛泽东推门从自己的卧室来到父母的卧室,他要经过父母的卧室,到堂屋去,听到八舅正跟父亲讲话,在父母卧室通堂屋的门前站下,听着外面父亲和八舅的谈话。

    22、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妹夫说个实话,你是不是无钱供三伢子读书?

    毛父:那到不是,日子嘛,总得算计着过嘛。学徒还是读书,得看那个划算。

    23、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门边听着父亲和八舅谈话的毛泽东脸上掠过一丝喜色。

    毛泽东:(内心独白)看来爹咬得不是那么死,有门儿。

    24、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妹夫认为哪个合算呢?

    毛父:我认为学徒划算,你们都说读书划算,现在,你们弄得我也有些糊涂了。

    25、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门边听着父亲和八舅谈话的毛泽东神情有些紧张,他把头住前伸了伸,急切地听着个面的讲话。

    26、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我想问妹夫一件事。如果你有一匹马,你愿意它成为俊马,还是劣马?

    毛父:当然是俊马。

    八舅毛正莹:三伢子天资聪明,是块读书的料,你不让他读书,却让他学徒,就是培养劣马啊。

    毛父:要说读书吧,你们也知道,这些年,我为三伢子几乎找遍了韶山冲所有的先生。韶山冲的书,包括你们文家的书,几乎让他一篓一篓地背来,全部读光了。这书嘛,他就算读完了……

    文运昌:那都是旧书,三伢子还需要上新学堂,读新书。

    八舅毛正莹:读书嘛, 其实是一件无止境的事,人需要不断地读书,才能进步,否则就落伍了。天下的书太多了,不只是韶山冲这点儿书。三伢子需要读更多的书。读完了旧书,需要读新书,上完了旧堂,需要上新学堂……

    文运昌:姑夫,我跟你说吧,我现在就上新学堂,读新书呢。

    毛父:噢,你上得什么学校,在哪里上学?

    文运昌:东山高等小学堂,在我们湘乡县城。

    八舅毛正莹:(微笑着)知道我为什么送孩子上这所学校吗?

    毛父:为什么?

    八舅毛正莹:这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是自然科学和西方的新学科。这些学科都是办工厂、炼钢铁、造火车、修铁路的基础。上这样的学校,才能大大的长本事哪。

    毛父:上这样的学校得花多少钱?

    八舅毛正莹:人家那是县立学校,国家办的,用不了多少钱。依你现在的家底完全能供三伢子上这样的学校。

    毛父:要不……让三伢子上这所学校吧?

    八舅毛正莹:那是当然。要去,还得赶快去,莫耽误了考学时间。

    这时,毛泽东推门进来,高兴地上前给父亲下跪。

    毛泽东:谢谢爹,孩儿学成之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毛父:(眼圈有些发红)快快起来。到了洋学堂,一定努力读书,不要让老子的钱白花了。

    27、毛家院外  日   外

    八舅毛正莹、文运昌、毛泽东,毛父、毛母等人,挑担的挑担,背行李的背行李,提包的提包,从毛家院落走出来。

    他们一行走到南岸私塾跟前时,碰到了先生邹春培。

    先生邹春培:你们这是到哪去?

    毛父:我们送三伢子读书去。

    先生邹春培:你们让毛泽东到哪里?

    毛泽东上前向先生邹春培行礼:先生,我要到湘乡高等小学堂读书去了。

    先生邹春培:好啊,听说那里是一所洋学堂,到了那里,你要好好学习。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毛泽东:先生,我想学得文武艺卖与百姓家。

    先生邹春培:好好。

    28、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屋子里黑呼呼的,有推门的响声,但看不清人的面容。

    有人划着了火柴,屋子亮了起来。原来进来的是毛父。毛父点着了毛泽东以前读书用的油灯。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会计帐簿。毛父伸手摩擦着帐簿的封面,迟迟不把它打开。

    毛父:(内心独白)以后,这些帐,就得由我记了。

    毛父拿起上面的一本帐,打开,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纸,展开一看,是毛泽东的字迹: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父无声地掉下一滴眼泪,他抬起右手掌,把眼泪擦掉。

    毛父:(内心独白)做男儿,不容易啊!

    ——完----

    作者单位:赵云常  山西省灵丘县税务局           赵若靖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文学系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自传》作者:埃德加·斯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毛泽东年谱》作者:中共中央文件研究。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3、 《爷爷毛泽东》作者:毛新宇。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4、 《毛泽东传》作者:作者  罗斯·特里尔。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书中有关人物的百度百科介绍。
说明:本剧本只上传一小部份,后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剧本长度大概十来分钟,是一个超级搞笑加感人并起到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剧本,适合各种活动演出。此剧本是收费的,如您有需要请联系,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企业微信号:13979226936 微信公众号:剧本原创, 另外可根据您的要求专业为您量身定写各种剧本,如: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话剧、二人转、双簧、戏曲剧本等。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电视剧本创作室 | 招聘求职 |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社区医院健康立档题材感人小
爱国主义宣传演讲稿《老兵李
家族家风教育心理剧本《我的
勤劳致富宣传相关搞笑小品《
护士医生无私奉献相关感人小
512护士节娱乐演出搞笑小品《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国家电网双人相声剧本《使命和
疾病防控科学就医温馨幽默感人
国家公园古城景区旅游小品《共
医院医生快板《医生这点事》
职业学校三句半台词《职校把名
适合元宵节表演爆笑古装小品(穿
保护妇女权益小品剧本(职工权益
情人节爱情故事小品剧本(最美的
幽默搞笑喜庆过年小品剧本《欢
警察节搞笑正能量小品剧本《警
节日期间保障物价稳定社会小品
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小品剧本《将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剧本 > 儿童电影剧本 > 读书朗毛泽东
 
授权级别:普通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电影剧本-儿童电影剧本   会员:平型关人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9/4/3 20:45:48     最新修改:2019/4/4 9:11:33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www.juben108.com 
电视剧本名:《读书朗毛泽东》
【原创剧本网】作者:赵云常
中国原创剧本网电视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视剧本、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QQ:719251535
代写小品
    电影剧本:

    读书郎毛泽东



    人物表:

    1、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小名三伢子。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冲度过了他的童年以及少年。在这期间,文正莹、邹春培、毛咏薰、周少稀、毛宇居、毛简居、李漱清、毛麓钟八位私塾先生共同为他启蒙。信佛的母亲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严厉的父亲,培养了他的坚强性格。

    毛泽东酷爱读书,读遍了韶山冲几乎所有能借到的书籍,包括佛经,还读了从外祖父家里借的大量书籍。韶山读书,既使毛泽东打下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也使毛泽东接触了维新变革的思想,使毛泽东成长为走出乡关,读更多更好的书,为强中华而奋发读书的有志少年。

    毛泽东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奋发读书,无疑是后世读书郎们的楷模!

    2、毛父:毛泽东之父,名毛贻昌,字顺生,他是一个决心奋发家,热衷于农商的农民。他集农民的勤劳、商人的精明、封建家长的专制于一身。他对毛泽东的管教十分严厉,毛泽东从小每每与其斗争,养成了坚强和反叛的性格。

    3、毛母:毛泽东之母,又名素勤,虔诚信佛,并行持菩萨戒。一生善良,爱施舍,接济穷人。她在毛泽东心田里最早播下了善良的品德。

    4、文正莹:毛泽东八舅(毛母二哥),在家乡曾开过一个小私塾。他特别喜欢聪慧的毛泽东,让毛泽东在自己的小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赠送毛泽东一部《康熙字典》对毛泽东读书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

    5、邹春培:毛泽东第一个私塾先生,50来岁,他的教学风格是要求学生特别严厉,发现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毛泽东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怕耽误毛泽东读书,让毛父把毛泽东送到更有才学的教师那里去读书。

    6、毛咏薰: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毛泽东在毛咏薰的私塾里,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7、周少稀: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思想守旧,教学严厉,因发现毛泽东看《薛刚反唐》认为读的是反叛书籍,把毛泽东辞退。

    9、毛宇居: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对毛泽东因材施教。针对毛泽东基础好、领悟力高,他就布置高深一些的教材让他学;鉴于毛泽东求知欲强,他就将自己的一些藏书借给他看,扩大他的视野。

    10、李漱清:虽然不是毛泽东的私塾先生,但与毛泽东建立了很好的师生关系。在他那里,毛泽东接触了维新思想,诞生了忧国忧民,为强中华而读书的思想。他是促成毛泽东走出乡关,到外面读书的重要先生之一。

    11、毛简臣:毛泽东私塾先生之一,他对毛泽东的教育也起到了正面作用。

    12、毛麓钟:毛泽东在韶山冲最后一位私塾,他对毛泽东的教育是积极的,他极力主张毛泽东到外面求学,学习新知识,为将来担当大任打好基础,并帮助毛泽东劝说毛父让毛泽东到外面读书,接爱新式教育。

    13、外公:毛泽东外公,虽是种地农民,但重视读书,营造了一个耕读之家。他思想开明,教育毛泽东要好好读书。

    14、毛运昌:毛泽东表兄,经常为毛泽东介绍并提供新书看,对毛泽东能够继续读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4、其他人物:毛泽东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妹妹毛泽健,叔父毛尉生,县太爷、姓赵的玩童、邹六大娘等。

    主题歌

    痴心一片翰海游,

    杜食却寐更埋头。

    学得文武艺,

    献为百姓筹。

    劝君休笑痴,

    千古谁风流。

    一

    1、韶山冲上屋场毛家院落   日  外

    时间大约是早饭过后,远远地,毛家院落安静在一脉翠绿山峦的臂弯里。

    响起一声粗糙的水牛的长叫,几个幼童骑着水牛出现在毛家院前。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三伢子!

    毛泽东:(画外音)哎。

    一小伙伴:走喽。

    毛泽东:(画外音)等等。

    毛家院内,毛母正从身边的竹篮里取出一串鲜艳的红辣椒,往屋檐下的绳子上挂。绳子上,一串串红辣椒已挂了一半。毛父在院子里拿着斧子修理一种二十世初在韶山很流行的农用手推车。在他的旁边,放着锯子、凿子、墨斗等木工用具。

    毛泽东(约五六岁的样子)推开门家门,从门边墙上的钉子上取下挂着的牛鞭,急速地跑出院子。院子里正在觅食的鸡、鸭、鹅,惊叫着从毛泽东踏来的脚边四下里逃去。

    毛父瞪大眼睛,生气地骂:疯什么,你小子不会慢点儿?

    毛泽东仿佛没有听见父亲的责骂声,依旧向外跑去。他跑到屋后的牛棚,解开牛栏杆上的缰绳,牵着牛出来。

    有几个小伙伴牵着牛,在他家门口不远的道路上等他。

    毛泽东牵着牛走到伙伴们的前头,跳上牛背,回头召呼着伙伴:走喽。

    “走喽。”伙伴们应着,打着牛,欢乐地向野外走去。

    2、韶山冲某处翠绿的山谷   日   外

    山谷里有一片绿草丰茂的荒草滩,一群牛在埋头吃草。紧挨草滩是一面长满绿树的山坡。毛泽东正和几个同伴一起沿着绿树丛中的小路上山。

    一个身子瘦小的同伴回身指着山下的草滩:三伢子,你看,他们没有跟过来。

    毛泽东顺着这个伙伴手指的方向看去。

    草滩那边,果有三个伙伴没有跟来,其中两个肩挎着背绳,手提着镰刀,羡慕地在向这边望着,而另一个却弯着腰在用镰刀割草了。

    毛泽东:哎——你们,怎么不上山来玩啊?

    草滩上三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挥着手中的镰刀回答:三伢哥,今天我们不玩了,我们要打草,要不然,我们爹要打我们。

    毛泽东身边的一个稍胖一点儿的伙伴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一下额头:呀,糟糕,我爹也让我拔草呢,拔不够草,今天就不给饭吃。

    另一个稍矮了一点儿的伙伴,也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我爹也让我割草呢。三伢子,我也不玩了,我得割草去。

    毛泽东身边的小伙伴有一半走向下面的草滩去。

    毛泽东望着他们的背景,紧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忽然他和眉眼舒展开来,他站起来,跑过去。

    草滩上,一群孩子把毛泽东围了起来。

    毛泽东:我有一个既不误打草,又能玩的方法了。

    一个同伴:什么方法?

    毛泽东:我们分成甲乙二个小组,第一天甲组打草,乙组玩;第二天乙组打草,甲组玩。打草组要努力打草,不但要打够自己的草,还要打够玩耍小组的草。回家时,我们均分。

    另一个伙伴:对呀,这样,我们就打草、玩耍两不误了。

    草滩上那边,围在一起的一堆孩子们出了一串愉快的笑声。

    3、(闪回)毛家院落   日  外

    毛家院里,毛母抱着一个竹筛子,正在往外面捡混在稻谷里的草屑和小石子等杂物。毛父依旧修理着手推车。

    毛母:三伢子到了上学年龄了,咱该让三伢上学了。

    毛父:再让他帮咱干几年农活吧,地里忙,缺人手。

    毛母:我二哥的运昌,有三伢子这么大的时候,早读好几年书了。

    毛父:咱毛家哪比你们文家,毛家的人是土里刨食的命,成不了大文化人,咱趁早别做那个春秋大梦。要读,也得等三伢子大几年再说,到时候咱让他读上几年私塾,跟我一样,能识得几个字,帮家里记记账就行了。

    二

    1、通向韶山冲外的山路上   日  外

    韶山冲的一条山路,两旁是葱郁的树林。

    毛泽东(画外音):娘,外婆家的人为什么爱叫我石三伢子?

    毛母(画外音):因为你是妈生的第三个孩子,妈生的前两个孩子都夭折在襁褓里啦,妈怕你也‘根基不稳’便祈求神佛保佑……

    毛母拖着毛泽东从树林中的道路上走出来。毛母继续讲着故事。

    毛母:在你外婆家唐家坨的后山上有一个龙潭坨,坨内有一股清泉,四时不竭。坨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人称‘石观音’。妈生下你后不久,你外婆领着妈,抱着你,让你认了‘石观音’为干娘,妈也许愿吃‘观音斋’,求‘石观音’保佑你。你既认了‘石观音’为干娘,又是妈生的第三个孩子,当然就叫‘石三伢子’了。

    2、野外的稻田  日  外

    插满秧苗的水田,在阳光的照射下,银波闪闪。母亲拖着毛泽东行走在稻田边的道路上。他们的身后是翠绿的韶峰。

    毛母:这次到了外婆家,你外公和你八舅要教你读书识字。

    毛泽东:真的吗?太好了。

    毛母:你要听外公和八舅的话,跟他们多识些字。

    毛泽东:嗯。

    2、唐家坨外婆家野外的一处池塘  日  外

    微风吹拂着一片翠竹林,翠竹快乐地摇曳着,数只飞雀在竹梢间欢快地鸣叫、飞舞。原来这片翠竹林长在一处池塘的岸边。池塘一边是开得鲜艳的荷花、一边是碧蓝碧蓝的池水。

    毛泽东和他的几个表兄表弟,一群小猴似地跑来了。

    跑在前边的毛泽东边跑边脱身上的衣服,跑至池塘边时,快活地叫唤了一声,纵身一跃,一头扎进水里,水面出现了一个个波圈,一时不见了毛泽东的影子,不一会儿,毛泽东的脑袋在很远的水面出现了。

    这时后边的表兄表弟们赶了来,他们也学毛泽东的样子,边跑边脱光了衣服,一个个赤条条跳进了池塘,嘻嘻哈哈,嬉戏着追赶远去的毛泽东。

    池塘里是一片孩子们打水仗时推起的水线和他们的欢声笑语声。

    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约十几岁)站在岸边,双手作喇叭状,冲着池塘喊:石三伢子!石三伢子!

    毛泽东的外公肩扛大锄,从后面走来,站在文运昌的身边。外公的黑色山羊胡子在下巴上快乐地抖动着,精明的眼睛幸福地瞧着池塘里嬉戏的孩子们。

    池塘里,毛泽东踩着水,使身子在水里站直,用手摸了一下挂在脸上的水珠:什么事?运昌哥。

    文运昌:这边的地爷爷锄完了,他要到龙潭坨那边的地里锄田去。你不是想看看你的石干娘吗?走吧。

    毛泽东高兴地喊:好啊,要看石干娘了!

    3、龙谭坨  日  外

    龙谭坨在一弯青翠的沟谷,坨内有一股清泉涌出,坨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高二丈八,宽二丈,石上建有一座小庙,称为“石观音庙”毛泽东和表兄弟一群孩子说说笑笑簇拥着外公来到龙谭坨边。

    文运昌:三伢子,瞧,那就是你的石干娘。

    一群孩子:噢,这就是石三伢子的石干娘!

    毛泽东望着坨口矗立的石头,隐隐约约觉得眼前的石头幻化出观音菩萨的影子,他摇了摇头,菩萨的影子消失了。

    一个小一点儿的孩子问外公说:爷爷,这块石头为啥叫‘石观音’呢?

    外公捋着黑山羊胡须,笑着回答着小孙子的问话: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龙谭坨里住着一群妖魔,常常出来祸害四方百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闻声赶来,消灭妖魔,为民除害。妖魔打不过观音菩萨,纷纷逃到龙谭坨里,观音菩萨纵身一跳,一屁股坐到坨口,化做一块大石,将妖魔堵在洞里,永世不得出来害人。

    毛泽东:啊,原来观音菩萨是一个舍已为人的人!

    毛泽东跪下,极虔诚地俯身向“石观音” 跪拜。

    外公及表兄弟们大笑起来:哈哈哈……

    4、回唐家坨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时间已近黄昏,西面天边的云彩被快要落山的太阳染成绚丽的彩霞,彩霞下面是翠绿的峰峦,紧挨峰峦是长势茂盛的正在吐穗的稻田,稻田里,蛙鸣声一片。外公扛着大锄,带着他的外孙毛泽东及他的几个亲孙儿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显然,外公的情绪极佳,脸上是幸福的微笑。

    外公:孩子们,你们说说看,眼前的情境跟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词里说的一样?

    毛泽东: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外公:对,三伢子说得对。好,你就把辛弃疾描写蛙鸣的诗给大家背诵一遍吧。

    毛泽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外公:哈哈哈,好好好。

    5、唐家坨外公家的院子   日  外

    毛泽东的外婆端着一瓢清水,从家门里出来,倒在放在木架上的洗脸用的木盆里。

    毛泽东外公把一把大锄立在门边,挽起袖头,洗起脸来。

    毛泽东走过来,站在一边,看着外公洗脸。

    正在洗脸的外公一扭头,看到毛泽东站在一边,摸了一把脸上的水:一会儿你也洗一下,

    毛泽东在外公刚用过的脸盆里洗脸,外公在一旁边用毛巾擦脸边对外婆夸他:三伢子的脑子真好,他已经背会好几首唐诗了。

    6、外公家的屋里    日  内

    外公家的地上靠墙摆着一副老式的柜子,柜子上面紧挨着放着几摞线装古书。古书上面的墙上挂的是孔子的画像,两边的对联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横批是“耕读之家”。

    外公坐在柜前的椅子上,正在读书。

    毛泽东走过去,弯下腰扭头看着外公正在读的书的名子:外公,你看得什么书啊?

    外公:三国演义,这本书写得是刘备、张飞、关云常桃园三结义,南北争战,建立蜀国,与魏、吴两国鼎足争雄的故事。

    毛泽东:我也要读三国演义。

    外公:你读不懂。

    毛泽东:为什么?

    外公:因为你识字太少,书中有许多拦路虎。不信,你瞧瞧看。

    毛泽东接过三国演义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皱起了眉,歪起了脑袋,伸手挠着头发。

    外公:哈哈哈,我说得是吧。

    毛泽东:是。

    外公:你八舅毛正莹办了个私书馆,明天你到他的书馆跟他识字读书去吧。

    7、八舅毛正莹私书馆   日 内

    八舅毛正莹私书馆内,坐着七八名读书的幼儿,毛泽东坐在最后一排。八舅毛正莹手拿一本书问:你们谁背诵会了这首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

    毛泽东:我会背: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八舅毛正莹:好。

    8、八舅毛正莹私书馆   日 内

    又一日, 八舅毛正莹私书馆内毛泽东坐在了孩子们中间。

    八舅毛正莹:你们谁背会了百家姓?

    毛泽东站了起来:

    赵钱孙李,周误郑王……

    八舅毛正莹:好,毛泽东不仅背会了三字经,还背会了百家姓。他学习专心,你们要向他学习啊。

    孩子们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他。

    9、野外的稻田  日 外

    稻田间的一条小路上,毛泽东和三几个小伙位边走边玩。一个高出他们一头,穿着漂亮衣服的富家子弟向他们走过去。

    一个伙伴:三伢哥,你看那个赵富人的孩子过来了。

    另一个伙伴:他常打我们。

    毛泽东:你们都别怕他。

    几个孩子簇拥着毛泽东,继续向前走去。

    姓赵的富家子弟拦住毛泽东的去路:我知道你是文家外甥,听说你很会读书,今天我要考考你,答得上来让你们过去,答不上来嘛……你们休想过去。

    毛泽东:大丈夫逢恶不怕,蓬善不欺负。请讲!

    姓赵的富家子弟: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的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

    毛泽东身边的同伴们哈哈笑了起来,姓赵的富家子弟理屈辞穷的样子,恼怒又尴尬,只得站在一边让路。

    毛泽东倒背着双手,以胜利者的姿态,引着伙伴们走了过去。

    三

    1、湘潭县衙的大门   日   外

    毛父迈着胆怯的脚步走到了衙门前,他仰望了一下县衙那高的大门,双腿有点儿颤抖。他站下了,心里自语:我这是要进去吗?这县衙能是咱进去的地方嘛?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要不,咱不进了……不进怎么行呢?那么大一片山林呢,就这么凭白无故地让他宋家抢走?唉——进!

    2、县衙的大堂    日    外

    毛父和宋员外并排站在大堂地上,他们前面的审堂大桌空着。

    宋员外狠狠地看了一眼毛父。毛父以眼还眼,狠狠地看了宋员外一眼。

    县太爷来到了审堂桌前。毛父和宋员外看到,县太爷是一个穿着官服的瘦小老头子,山羊胡子已经雪白,看去有些气喘,一只干瘦无力的手抓起惊堂木,啪的一下拍了一下桌面:呔,下面站的都是谁?

    宋员外:青天大老爷,小人韶山冲宋秉义是也,小人有官事在身,恳请大老爷明断。

    县太爷:你何官司之有?请讲。

    宋员外:青天大老爷,韶山冲乃小人之故地也,自曾祖父始,已历四代矣。想我宋家一族,四代以来,以仁处世,以义立身,以孝传家,上不欺天,下不辱地,左右友爱邻居,从没干过伤天害里之事。小人有祖传山林一处,长满高乔茂灌,林相优美,仙禽常顾,众鸟常栖,颇似仙境,谁知毛顺生垂涎日久,竟将小人山林霸占了去。盖闻青天大老爷,一向秉公断案,彰显正义,故举诉状一份,献于老爷,望青天大老爷明断,为小人作主。

    毛父被宋员外的一嘴言词惊呆,两眼呆呆地望着宋员外。

    县太爷:呔,毛顺生,你可有诉状投递吗?

    毛父:有,有,有。

    毛父边说边从上衣大襟后的大布口袋里掏出一张揉皱的诉状,递了过去

    县太爷边看诉状,边抬起苍老的眼皮瞧着下面的毛父和宋员外。

    毛父赵太爷相互看了看,抬头把目光投向了县太爷苍老的脸上。

    看诉状的县太爷又抬头看了看堂下立着的公人。

    毛父和宋员外又相互看了看,抬头把目光又投向了审堂桌上的县太爷。

    县太爷读完,一拍惊堂木:呔,小民毛顺生听判。

    毛父:(内心独白)啊,这么快就判了,怎么连堂也不审?(马上跪下)哎,小人听判。

    县太爷:本堂按大清法律,判你败诉。

    毛父连忙站起:啊?

    宋员外则喜不自胜,连忙下跪:谢谢青天大老爷公断。

    毛父:小人冤枉!那片山林确实是小人的,不是他宋员外的,他想把小人的山林霸去……

    县太爷:大胆刁民,休要狡辩,本官一向秉公断案,从没有过枉判。你这种刁民本官见的多了,大字不识一个,缺少教养,秉性刁滑,投机取巧。而宋老先生识文断字,饱读经书,满腹经纶,有品有德,知书达理,乃乡间贤士也,怎么会霸占你的山林呢?

    3、南岸私塾前面的人行路   日   外

    输了官司的毛父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

    传来南岸私塾里的读书声。毛父侧耳听着,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

    南岸私塾的屋子,里面书声琅琅。

    先生(画外音):玉不琢,不成器。

    众童(画外音):玉不琢,不成器。

    先生(画外音):人不学,不知义。

    众童(画外音):人不学,不知义。

    4、毛家的后屋  日  内

    毛母端个盆子,站在猪栏跟前,在给一头大猪喂食。毛父从后面走了过来。他的一只手痛苦地摸着右边的脸,显然他在牙痛。

    毛父:妈的,那个宋员外的心真黑,那个县太爷的头真昏。他宋员外不就是“之乎者也”识得几个字吗?不就是知道个“子曰什么什么的”吗?这有什么?咱也让三伢子读书,将来咱家打官司也能引经据曲,再不吃那没文化的亏了。

    毛母:咱早该让三伢子读书了。

    毛父:明天你就去娘家,把三伢子引回来,让他上学。

    4、外公家内    日   内

    外公坐在竹椅子上在看一本蓝皮的线装古书。

    毛母推门进来。听到门响,外公抬起头来。

    毛母站在地上,胳膊上拎着一个包裹。正在屋里玩耍的毛泽东看见母亲来了,跑过去,揽住了母亲的腰,依偎着。

    外公:素勤回来了?

    毛母:嗯。

    外婆从里屋出来,拉起毛母的手:素勤,让妈看看,有点瘦了。这回就在妈家多住几天吧。

    毛母:住不长,我是引三伢子回去读书的。

    外公:噢,顺生怎么想起让孩子读书了。

    毛母:我们有一片山林,韶山冲的宋员外想霸占过去,顺生跟他打官司,结果输了。顺生说,不是我家无理,是他自已不识字,状子写不圆,而人家宋员外,识文断字,状子写得之乎者也,把方的说成了圆的,把长得说成了短的……

    外公捋着胡子:哈哈,好,好,你们输了官司,却赢回了一个人才。值,值,值啊!

    5、外公家旁边的清水塘   日   外

    一片青青的水面。毛泽东游泳出现在水面上。他的身后跟随着游来了几个与他年龄不相上下的儿童。

    外公(画外音):三伢子,别游了,快点儿上来。

    毛泽东停住游泳,回头观看。

    外公站在岸边,笑着向毛泽东招手。

    6、外公院门口    日  外

    毛母挎着一个蓝布包袱,拖着挎着书包的毛泽东从外公的院里走出来。外公和外婆紧跟在他们后面。

    外公:三伢子,外公给你的书,一定要好好地读。

    毛泽东摸了摸挎在身上的书包:外公放心,我一定要好好读书。

    外公:君子一言。

    毛泽东:驷马难追。

    这时候,响起了八舅毛正莹的声音:三伢子,等一等。

    众人停住脚步,扭头寻声望去。

    只见八舅毛正莹手里拿了一本厚厚的书,匆匆忙忙地走来。

    八舅毛正莹:三伢子,八舅送你一本《康熙字典》你读书时,有不认识的字,就查一查它。这可是一位随叫随到的老师啊。

    毛泽东高兴地接过《康熙字典》弯下腰向八舅毛正莹行着礼:八舅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

    四

    1、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给毛泽东把书包挎在肩上,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在一旁看着。

    毛母:到了私塾,你要听邹先生的话,用心读书。

    毛泽东:嗯。

    弟弟毛泽覃走过来,拉着毛母的衣襟:娘,我也要去读书。

    毛母:泽潭好孩子。娘都让你们念书。可是得长幼有序,先让大哥念,再让二哥念,然后泽潭念。

    毛泽覃不高兴起来,扁着嘴欲哭的样子。毛泽东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小弟莫哭,你想读书的话,哥回来教你。

    毛父在外面喊(画外音):你们准备好没有。

    毛母:好了,这就出去。

    2、  南岸私塾外  日  外

    毛父引着挎着书包的毛泽东向南岸私塾走来。

    私塾先生邹春培出门迎接:顺生,你把三伢子送来了?

    毛父:这小子性野,先生要好好调教他。三伢子,快给邹先生施礼。

    毛泽东弯腰给先生邹春培施礼:邹先生好。

    先生邹春培:这孩子聪明,聪明,是块读书的料。

    3、  南岸私塾内  日  内

    先生邹春培把毛泽东引到孔夫子的神位前。毛父慢下脚步,跟在他们后面。

    先生邹春培:这是孔圣人的神位,从今天起,你每天早晨进来,都要对孔夫子作揖行礼。这样,你将来就会文思发达,连中三元。

    毛泽东看了一眼先生,马上向孔子像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这使邹先生很高兴。

    先生邹春培:好好,令郎有早一日,定会名登高科,光宗耀祖。

    毛父:种田人家的孩子,不奢求公明利禄,将来能识文断字,为家里记记帐,打打官司什么的,就行了。

    4、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内,数十个小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先生邹春培引着毛泽东走了进来。几个小学生看到毛泽东进来,冲着毛泽东笑,扮鬼脸,作小动作。

    先生邹春培:安静,不许做小动作。端身正意,肃整衣冠!

    几个小学生立马挺身坐直。

    在倒数第二排有一个空位子。先生邹春培指了指那个空位子:你个子高,坐在那里吧。

    毛泽东坐在了先生为他指定的位子上,从肩上取下书包,把书、本子、毛笔、砚台等一一取出,十分有序地放在桌子上。

    先生邹春培:三伢子,你有官名吗?

    毛泽东:有,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从今天起,你就不是个孩子了,正式成为一个读书人了。以后你就用毛泽东这个名子,你的小名就不用了。

    毛泽东:嗯!

    小学生们扭头看他。

    先生邹春培用教鞭打了几下教桌:端身正意,肃整衣冠!

    听到先生教鞭打击教桌声音的小学生们立马挺身坐直。

    先生邹春培:你们听好了,以后不能再“三伢子三伢子,三伢子三伢子”地叫毛泽东的小名了,要叫他的官名,毛泽东!

    众小学生:毛泽东!

    5、晴空下的南岸私塾   日  外

    晴空下,浴在阳光中的南岸私塾。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众小学童(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王冯陈禇,卫蒋沈韩……

    众小学童(画外音): 王冯陈禇,卫蒋沈韩……

    毛父推着独轮车从私塾前经过,听到读书声,停住。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你们谁背会了百家姓?好,毛泽东,你背一背。

    毛泽东(画外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禇卫,蒋沈韩扬……

    听到儿子的读书声,毛父满意地笑了。

    6、晴空下的南岸私塾   日  外

    晴空下,浴在阳光中的南岸私塾。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人之初,性本善。

    众小学童(画外音): 人之初,性本善。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 性相近,习相远。

    众小学童(画外音): 性相近,习相远。

    毛父扛着犁,赶着一头水牛,赤脚从私塾前经过。

    先生邹春培(画外音):你们谁背会了三字经?好,毛泽东,你背一背。

    毛泽东(画外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听到儿子的读书声,毛父又一次满意地笑了。

    7、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在教孩子们念《论语》。他从后排边领读边向前排走着,走到最前一排时,转过身来问:你们有会背诵的没有?

    毛泽东举起了手。

    先生邹春培:好,毛泽东,你背诵一下。

    毛泽东站起来背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生邹春培吃惊地看着毛泽东(心里独白):这孩子的记忆力怎这么强啊,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

    毛泽东背完坐下。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你的记性好,我再给你加点码行吗?

    毛泽东:行。

    先生邹春培:那好,这是一本诗经,我再教你一首诗歌怎样?

    毛泽东:好啊。

    众学童把目光都投向了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教的是《十亩之间》刚教了两遍后,毛泽东就说:先生,我记住了。

    先生邹春培:那你背一背。

    毛泽东: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先生邹春培又惊奇又欣喜,把一本诗经交给毛泽东:听说你会查《康熙字典》了。你拿回去自己读吧,有认不得字,自己看看。

    8、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床头上放着几本摞起来的书。毛泽东半爬在床上,伴着油灯,在翻看《康熙字典》,他打开的书是《诗经》。

    毛泽东(内心独白):八舅说的对,《康熙字典》果然是一位随叫随到的先生呀。有它,我今后读书就不求人了。

    9、毛家院外  夜   外

    毛父推门走出屋子,看到毛泽东的窗户仍然射着光亮,便用不瞒的口气喊他。

    毛父:三伢子,怎么还没睡呢?

    毛泽东(画外音):读书呢。

    毛父:这么晚了,还费油看书?

    毛泽东:先生让看呢?

    毛父:白天你干啥呢?

    毛泽东:先生给我多留了作业。

    毛父:这个皱先生,放学了还留什么作业?真是的,费我的油。

    10、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毛泽东站着在背书: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孩子,天资怎这么聪明啊!

    11、南岸私塾外  日  外

    雨中的南岸私塾。私塾前被雨淋着的松树,晶莹的雨水珠子顺着松叶往下掉落。

    12、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不在,学童们闹翻了天。

    毛泽东身边,一个瘦小的衣衫破烂的学童冻得发抖。

    毛泽东:下了四五天阴雨了,你很冷吧?

    瘦小学童:嗯。

    毛泽东:你怎么穿这么破烂的衣服?

    瘦小学童:我家穷。

    毛泽东脱掉自己的外上衣,自己只剩下一件赤裸着两臂的白内衣。

    毛泽东:给,穿上吧。

    瘦小学童:不,三伢哥,我不要。

    毛泽东:天气冷,看冻出病来。

    瘦小学童穿上了毛泽东送给他的衣服。

    13、毛家院外   日  外

    毛母在屋前拿着箩头,往外捡着粮食里面的小沙子、草屑和小柴棍儿。

    毛泽东:(画外音)娘!

    毛母抬起头。她看到毛泽东挎着书包,穿着赤裸着两臂的白内衣兴高采烈地从外面走了回来。

    毛母:三伢子,你的上衣呢?

    毛泽东:送人了。

    毛母:送人……

    毛泽东:我有一个小同学,家里穷,天冷,冻得打颤,我把我的衣服送给他了。

    毛母:快进屋。

    14、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上衣,递给了毛泽东。

    毛母:快穿上。

    毛泽东穿着衣服。

    毛母:那件衣服就送人了,咱们不要了。

    毛泽东:嗯。

    毛母:送衣服的事,别让你爹知道。

    毛泽东:嗯。

    15、南岸私塾院内   日   外

    一群小学童在院子里开心地玩闹。穿着毛泽东送他衣服的那个瘦小学童也在其中。先生邹春培进了过来。

    先生邹春培:上课了。

    小学童们停止了玩闹,纷纷往学堂里跑。

    17、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跑进学堂的学童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坐下。

    先生邹春培走进学堂,看着他的已经坐好的学童。

    坐在毛泽东身边的瘦小学童感觉先生的目光在看着自己,不自地耸了耸肩。

    先生邹春培走到瘦小学童跟前:你身上的衣服不是你的吧?

    瘦小学童站了起来:报告先生,是毛泽东送我的。

    先生邹春培看看毛泽东,不由在心里赞叹着:毛顺生的这个孩子不简单哪,不仅天资聪明,心底也很慈善。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是块干大事业的料。

    18、南岸私塾屋前   日   外

    南岸私塾里响着读书声。毛父亲从南岸私塾屋前路过,正好碰见先生邹春培路过。

    毛父:邹先生好。

    先生邹春培:顺生好!

    毛父:我家孩子用心读书吗?

    先生邹春培:用心。

    毛父:我家孩子野着呢,还烦先生严加管教。

    先生邹春培:你家泽东天资少有的聪明,识字快,字也写得好,很省心,大家都叫他“省先生”呢。

    19、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们朗读课文吧。

    先生走后,孩子们朗读起课文来,有朗读百家姓的,有朗读三字经的,有朗读《论语》的。可是大家念得很不上心,没念上几句,就你打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玩闹起来。

    小学童甲:你们说,这叫什么鬼天气,前几天还在下雨呢,不见太阳,冷得人直打颤,现在天睛了,天上老是挂个毒日头,热死人了。

    众学童:就是,太热了。

    毛泽东:要不我们到池塘里游泳吧。

    小学童甲:太好了。

    小学童乙:我不会游泳。

    小学童丙:有三伢哥呢,让他教你。

    众学童:走,游泳去。

    孩子们纷纷离座,向学堂门边走去。

    20、某处池塘   日   外

    群童在池塘内游泳,激起一池塘欢笑声。

    21、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邹春培从外面推门进来,发现学堂内空空的,一个学生也没有,脸上很吃惊。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啊,学堂空空的。孩子们哪去了?

    22、某处池塘   日   外

    众学童在池塘里游泳。先生邹春培气乎乎地来到了岸边。

    先生邹春培:咳,谁让你们洗澡的,快上来!

    看到先生来了,众学童赶快上岸,寻自己的衣服,穿了起来。

    23、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众学童从门外走了进来,快速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先生邹春培气冲冲地走了过来。

    先生邹春培:我不在,你们不好好读书,还跑到池塘里游泳。是谁带的头?

    学童们默默地不回答。

    先生邹春培走到小学童年甲跟前:是你吗?

    小学童年甲:不,是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生气地看着毛泽东:你为什么要带着大家游泳呢?

    毛泽东:孔圣人还让人游泳呢?

    先生邹春培:你胡说,孔圣人何时提倡游泳呢?

    毛泽东翻开《论语》,指着其中的一段念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请问先生,这个“浴”是不是游泳的意思。“吾与点也 ”是不是说我赞同曾点的观点。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啊,毛泽东还找到证据了。但是师道尊严,不能在孩子们面前丢了脸面。

    先生邹春培拿竹板要打毛泽东,毛泽东见事不妙,离开桌子就跑,师生二人一个跑,一个追,先生邹春培边追边喊:反了你!

    师生在学堂里追逐着转了一圈后, 毛泽东推门跑了出去。

    24、南岸私塾外    日     外

    毛泽东从私塾门跑出来,先生邹春培手拿竹板追来。毛泽东忽尔向东,忽尔向西,先生邹春培有些气喘吁吁了。他不再追赶毛泽东,把竹板丢在地上,改道向毛泽东的家走去。

    24、毛家的舂米房   日    内

    毛父正在舂米。先生邹春培气乎乎地闯了进来。

    先生邹春培:你家毛泽东不得了啦,我教不了啦!

    毛父:怎么啦,邹先生?

    先生邹春培:今天我有事出去了一会儿,走时吩咐孩子们读书,谁知毛泽东却领上孩子们游泳去了,我批评他几句,他还强词夺理。

    毛父:这小子,我去教训他。

    毛父拿起一根楠竹丫子,气呼呼地冲出了舂米房。

    25、野外   日  外

    毛父在追赶跳跑的毛泽东。

    毛父:畜生,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这个没王法的东西!

    毛泽东跑到了对面山上,在半山坡上的小道站住,对山下的父亲喊话。

    毛泽东:爹,你老是打我,今天我要跑得远远的,再也不回家了!

    毛泽东说完,转身钻入到山林。

    毛父:好,有本事你跑得远远的,再也不回这个家!

    26、一处山林   日  外

    毛泽东坐在一棵树下的石头上,边休息边想着自己该到哪儿去。

    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该去哪儿呢,外婆家?不行,他们一定能找到我……对,去县城,听说那里的洋学堂不读四书五经,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

    27、另一处山林  日  外

    毛父、毛母、先生邹春培及他的几个同学结伴而行,在四处找他。

    毛父:三伢子,你在哪里?回来吧,老子不打你了。

    毛母:三伢子,快回来,娘想你!

    先生邹春培:回来吧,毛泽东,先生再不打你板子了。

    跟来的几个同学把小手卷成喇叭状,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三伢子,你在哪儿?

    毛母:都三天了不见三伢子的面了。这么大的山,迷路了吗?伢子三天没有吃饭了啊。顺生,听说这山里还有虎狼啊。

    毛父:三伢子!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

    跟来的几个同学再一次把小手卷成喇叭状,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三伢子,你在哪哩?

    28、又一处山林  日  外

    山林间的小路旁,毛泽东因饥饿昏倒在地。

    一位挎着包袱的老大爷路过走到了这里,看到躺在地上的毛泽东,停住了步,弯腰观看着毛泽东。

    老大爷:孩子,你是哪里儿人,怎么躺在这里?

    29、老大爷家   日   内

    毛泽东低头吃着饭,老奶奶给他碗里添着米饭。

    老奶奶:你这么小,一个人出来到县城,哪能找得到呢?

    毛泽东:老奶奶,我一定要找到县城,到那里上学去。那里的老师不打板子。

    老大爷:孩子,你走了三天三夜才走了十来里,这里离县城远着呢,少说也有百来里地,你的小腿是走不到那里的。回吧,孩子,你的父母一定急死了。

    端着饭碗的毛泽东一听,吃惊地抬起头来。

    毛泽东:啊,我才走了十里?

    老大爷:是啊,我们这里离你们韶山冲只有十里路啊。

    毛泽东:天地原来很大啊!

    30、韶山冲某处树林   夜   内

    毛泽东靠着一根大树杆,读着一本名为《孝经》的书。

    毛泽东:子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毛泽东沉思的脸。

    毛泽东:(内心独白)爹的脾气不好,自从那天我出走后,他的态度变得温和的多了。“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孔子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

    32、南岸私塾学堂  日   内

    小学生们在读书。毛泽东也在其中。先生邹春培一只手拿着竹板,倒背着双手,在学堂的地上监督似地来回走动。从毛泽东身边走过后,回头看了看正在读书的毛泽东。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孩子好像读了不少书少。他到底读了多少书呢?我得考考他。

    先生邹春培走到他的讲桌后面,用竹板敲了几下桌子。学生的读书声立停。

    先生邹春培:现在放学,毛泽东留下。

    学生们边走边回头看着毛泽东,有调皮的学生扮着鬼脸。

    学生走光了,学堂里只剩下了先生邹春培和毛泽东两个人了。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听说你读了许多书,现在我来考考你。《大学》你读过吗?

    毛泽东:读过。

    先生邹春培:那你背一段,让我听听。

    毛泽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先生邹春培:嗯,不错,《孟子》你也学过了?

    毛泽东: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先生邹春培:《中庸》你也会吗?

    毛泽东: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先生邹春培:(内心独白)这是个奇才呀!

    33、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在院里修理着一具耕地的犁仗,先生邹春培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毛父仰头看到先生邹春培,赶忙站起,丢下手中的活,手指家门,请先生进屋。

    毛父:啊,邹先生来了。快请先生进屋。

    34、毛家堂屋  日   内

    毛父指着正墙佛龛下面的高桌:先生请坐。

    先生邹春培在高桌一边的椅子上坐下,毛父在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下。

    毛父:邹先生来了,为先生沏茶。

    毛母:(画外音)哎。

    毛父:先生整天忙的,今天怎么有孔到我家里来了。

    先生邹春培:毛顺生,我今天特来告诉你,你另请明师吧,你家毛泽东我教不了啦。

    毛父一惊:怎啦,我家小子又惹先生生气啦?

    说着,毛父站起,冲着里屋喊道:三伢子,你给老子出来。

    毛泽东应着声,手里拿着一本母亲的佛书《金刚经》走了出来。

    毛父:你又惹先生生气了?

    毛泽东:没有呀。

    毛父:你嘴硬。

    毛父说着,瞪着眼睛,举起拳头就要打嘴硬的毛泽东。毛泽东连忙举起双手,护着脑袋,后退了一步。先生邹春培立即站了起来,拉住了毛父的胳膊。

    先生邹春培:顺生不要生气,毛泽东无过,你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跟你说。

    这时毛母端着茶具,走了出来。

    毛母:他爹休要生气,坐下来好好听先生说话。

    毛父气呼呼地坐下来,毛母把茶具放在高桌上,给先生倒了一杯茶,然后保护性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先生邹春培看了一眼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的毛泽东。发现他手里拿着那本《金刚经》:(内心独白)这孩子佛经也看啊。

    先生邹春培:顺生误解了,最近毛泽东可规矩了,读书也认真,进步很快。我到你家来,是想告诉你,你的这个孩子天资特别聪明,心地善良,面相富贵,将来必是干大事的料。我嘛,才学太浅,肚里确实没有多少知识,恐误了孩子的前程,我思谋了多日,为了不耽误孩子,还是请你们另寻高明吧。

    毛父:先生说得哪里话。三伢子愚笨,那里来的聪明、富贵。说实话,我供三伢子念书,只希望他将来能记记帐,写写信什么的。

    先生邹春培:这个嘛……你家毛泽东现在就能干。

    毛父:不会吧,他才念几天书?

    先生邹春培:你不信我的话,可以试试嘛。

    35、毛家院前的野外   黄昏    外

    西落的太阳,放着黄红的光辉,照耀着毛家对面的山峰,山峰前的稻田,田边的路。

    毛父和毛母把先生邹春培送出院子。

    先生邹春培:我说的话,你们好好想想,毛泽东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毛父:让先生费心了,我们好好想想。

    先生邹春培远去的影。

    36、毛父毛母的卧室   夜   内

    毛父:三伢子,我让你记的帐,记完没有?

    毛泽东:(画外音)记完了。

    毛泽东拿着帐本从里屋进来,交给父亲,然后又回头进了里屋。

    毛父看着帐本,露出了笑容。

    毛父:帐记得不错,果真如邹先生讲的,三伢子真得能记帐了。

    毛母:三伢子读书上心,他把韶山冲能借到的书差不多读完完了,现在正在读佛经呢。

    毛父:要不,咱们听邹先生的话,给三伢子另寻一所学校,让他继续读书,将来学会写文章了,再让他写上一张诉状,把咱输掉的山林赢回来。

    毛母:那当然好了。

    毛父:咱们该给三伢子找个什么样的先生呢?

    毛母:我听说毛咏薰在关公桥办了一所私塾,咱把三伢送到他那里吧。

    毛父:毛咏薰远近闻名,写得一手好字,就让三伢子跟他读书吧。

    五

    1、毛家屋子   日  内

    毛泽东往书包里一本一本地装着书。二弟毛泽民和三弟毛泽覃在一边看。

    毛泽覃:哥,我也要跟着你去关公桥读书。

    毛泽东:太好啦,哥很想带着你念书啊。不过你还小,学校不收你,你就留在家里再长长个子吧。

    毛泽覃:我的个怎么就长不到你哪么高呢?

    毛泽东弯下腰喜爱地摸了摸毛泽覃的脸,捏了捏他的脸蛋:小弟快快长吧,只要努力长,就能长到我这么高。(扭头又对二弟毛泽民说)泽民,哥去关公桥后,爹也要让你去南岸读书了,你要好好跟邹先生读书啊。

    毛泽民:嗯。

    2、去关公桥私塾上学的路上    日   外

    稻子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原野。稻田间弯曲的小路上,一前一后,行走着两个黑点似的行人。

    原来走在前面的是毛泽东,走在后面的是毛父毛顺生。

    毛父:毛咏薰是个很有文化的先生,这次你要跟他好好读书,再不能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了。

    3、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毛咏薰正在给学生上课,毛父把毛泽东送来了。

    先生毛咏薰:今天来了个新同学,他的名子叫毛泽东。

    挎着书包的毛泽东弯腰向同学们鞠躬。

    先生毛咏薰:你坐到后面那个空位子上吧。

    毛泽东向那个位子走去。

    4、关公桥私塾学堂外    日  外

    毛父从学堂门走出,先生毛咏薰送他出来。

    毛父:这孩子性格野,还劳先生多加管教。

    先生毛咏薰:我听邹先生讲过了,这孩子已经读了不少书。

    5、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今天我们学《诗经》里的《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学生: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先生毛咏薰: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学生: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首诗我学过呀。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这诗。

    毛泽东: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今天我们学《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我也学过了。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今天的课文。

    毛泽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外

    先生毛咏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我也学过了。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曹刿论战》你也会吗?

    毛泽东: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先生毛咏薰:看来邹先生说得不错,毛泽东确实已经读了好多书啊。

    8、毛家屋子   夜  内

    毛泽东的床上放着厚厚的一本一本摞起来的古装书,毛泽东半爬在床上伴灯读书。他打开的是一本《观音菩萨普门品》在他的旁边是一本康熙字典。

    毛母手拿扫帚,推门进来。她看到毛泽东在看《观音菩萨普门品》十分惊喜。

    毛母:三伢子,你能看佛经了?里面的字你认识吗?

    毛泽东:有认不得字,问一下不会说话的先生就行了。

    毛母:不会说话的先生?

    毛泽东指了指身边的康熙字典。

    毛母点了点头,会心地笑了。

    毛母:观音菩萨是位好神佛,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毛泽东:娘,你说观音菩萨他是怎么救人的呢?

    毛母:人们有灾有难的时候,口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就来救你了。

    毛泽东:娘,人们说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慈善的白衣娘娘。佛经上说,观音菩萨是化身救人的,他实际上有无数化身。

    毛母:噢?

    毛泽东:你看,书上说,国土众生,应以佛、辟支佛……毗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等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即现佛、辟支佛……毗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等身为其说法。观音菩萨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这不是说观音菩萨有许多化身吗?

    毛母:(想了想)对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理解呀?

    毛泽东:娘,你说,我如果去救人,是不是也是观音菩萨呀?

    毛母:(想了想)三伢子,也能这么说。学佛,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你如果肯去解救苦难中的人们,就是向菩萨学习了。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书:娘,我想去外公家一趟。

    毛母:你去做什么?

    毛泽东:我想跟外公借几本书。韶山冲的书我差不多借完了,家里的佛经也读完了。

    毛母:去吧。

    9、去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野外一片茂盛的稻田。稻田的尽头是一户依山而居的人家。

    毛泽东行走在离那家人不远的土路上,在他的前面,有一位背柴的老奶奶,拄着拐仗,吃力地行走着。

    毛泽东跑过去:老奶奶,让我帮你背吧。

    老奶奶:你小,背不动的,还是我背吧。

    毛泽东拍拍胸脯:背得动,老奶奶,你看我,我有劲儿啊。

    毛泽东要过老奶奶的山柴,背着向前走去。

    10、  依然是去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一位老头吃力地挑着一担水,在毛泽东的前边,吃力地行走着。

    毛泽东紧赶两步,走过去要过老头的担子,挑在自己的肩上,摇晃着进了路边老人的屋子。

    毛泽东从老人的屋子里出来,老人送他。

    老人:你是唐家托文家的外孙吧?

    毛泽东:是的,我叫毛泽东。

    老人:你外公一家仁义之士,生个外孙也是好人。

    11、唐家托毛泽东外公家   日   内

    外公打开自己的书柜,里面满满地全是书。

    外公:这里的书,你看准哪本拿那本。

    毛泽东走过去为自己挑着书。他抽出一本《三国演义》,又抽出一本《西游记》,第三本是《水浒传》。

    在一旁看着毛泽东挑书的外公,露出一脸满意的笑容。

    外公:你大表兄文运昌也有一些藏书,挑完,你再到他家里借一些吧。

    12、表兄文运昌家   日  内

    和外公一样,大表兄文运昌也十分慷慨地打开自己的书柜,让毛泽东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文运昌:我这里的书,你随便挑。

    毛泽东从书柜里挑选着他心爱的书。《岳飞传》《三侠五义》《大八义》《小八义》《薛刚反唐》一本一本地摞了起来。当一本《盛世危言》被毛泽东挑出来以后,文运昌叫了起来。

    文运昌:停,这本书我刚买回来来,还没有读呢。

    毛泽东:这本书你看完让我看。

    文运昌:行。

    13、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咏薰:请你们打开《诗经》找出《烈文》这首诗。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首诗我早就读过了。

    先生毛咏薰领着学生朗读《烈文》。

    毛泽东拿出一本《水浒全传》放在《诗经》的下面。

    先生毛咏薰手棒《诗经》,边领读边从毛泽东身旁走过。他看到毛泽东正看着一本《水浒全传》,十分投入,连先生站在他的身后,竟然没觉。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莫非他连《列文》也读了吗?

    先生毛咏薰走到了课桌前,用竹板敲了一下案头:毛泽东,请你背诵一下今天的课文。

    毛泽东: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他真得背会了。毛泽东只要不骄傲,就前途无量。

    14、关公桥私塾前的菜地    日   外

    先生毛咏薰和几个学生在收割园子里的菜,毛泽东就在其中。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今天我来考考你。

    毛泽东:先生要考我什么?

    先生毛咏薰:你把这苗牛皮菜带回家去,但是,明天早上上学时必须还我一苗“对得上号”的菜。

    毛泽东:(内心独白)先生这是暗喻我,虽然我比别的同学多读过几本书,但要虚心,不要吹牛皮。

    毛泽东扭头在菜地里扫了几眼,然后向一边走了几步,拔了一根马齿苋,交给先生。

    毛泽东:先生,用不着明日,现在我就还先生一苗“对号菜。”

    先生毛咏薰接过马齿苋,边欣赏边夸赞着毛泽东:哈哈,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妙啊!

    15、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学生们在吃饭,毛泽东把自己碗里的饭在往一个名叫李小雷的瘦小的同学碗里拔。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你干嘛把自己的饭给了别人?你自己不饿吗?

    毛泽东:他家里穷,中午饭带得不多,吃不饱,我身体比他壮,能抗的过去。

    16、毛家厨房  日   外

    毛母在给毛泽东准备上学时的午饭,毛泽东站在旁边观看。

    毛泽东:娘,你能不能多给我带一些饭?

    毛母:三伢子,你不够吃吗?

    毛泽东:不是。

    毛母:(吃惊地)那是什么?

    毛泽东:我有一个同学,名叫毛小雷,家里很穷,他家里给他带得饭少,他常常挨饿。

    毛母:是吗?那娘多给你带一份,中午你给那位同学吃。

    毛泽东:(特别高兴)嗯!

    17、关公桥私塾学堂   日  内

    开饭了,学生们从锅里各自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饭,毛泽东拿了两份。一旁边的先生毛咏薰看到后,感到很奇怪。

    先生毛咏薰:毛泽东,你怎么多带了一份饭?

    毛泽东:毛小雷吃带的饭少,他吃不饱,我娘让我给他带了一份。

    毛泽东拿上饭,来到毛小雷同学跟前,把饭放到他的桌前。

    毛泽东:给,你吃不饱,我多带了一份,这份给你吃吧。

    毛小雷:谢谢你,毛泽东。

    先生毛咏薰看着毛泽东和自己的同学一起香甜地吃着饭,陷入了深思。

    18、稻田边的路旁   日  外

    路的一边是茂盛的稻谷,另一边是一处清水池塘。池塘边是一株微风吹拂的垂柳。垂柳下,毛咏薰和邹春培两位先生谈着话。

    先生邹春培:毛泽东那孩子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我怕误了他的前程,不敢教下去了。听说现在到了你那里,你可得好好教他啊。

    19、关公桥私塾学堂(闪回)   日  内

    先生毛咏薰:(内心独白)邹先生说得对,我们毛家这个孩子才高、品高,只要好好培养,定有大好前程。现在看来我的私塾也满足不了他的求学要求了,我应当效仿邹先生,让他另择高枝,到更好一点儿的私塾求学。

    20、湘潭县城某处集贸市场   日  外

    那是一道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旁是一些商铺,商铺前摆着各种商业小摊儿:家具、日用百货、地方小吃等。

    在一个小吃摊的方桌上,毛父正和先生毛咏薰一起吃着某种地方小吃。他们边吃边谈着什么。

    毛父:怎么,三伢子是不是又淘气了?

    先生毛咏薰:老哥休要生气,没有,泽东并没有淘气,我让老哥给他另寻学校,从师更有学问的先生,确实是因为我这池里的水浅,养不住大鱼……

    毛父:他——大鱼……

    先生毛咏薰:老哥有所不知。我私塾里教的课文他不仅大多已经学过,许多还倒背如流。让他在我这里上学,实际上是白浪费时光。泽东是咱毛家特别有才的孩子,只要好好培养,定能出息个人物,我怕耽误他的大好前程,所以请你把他送到更好一点儿的学校。

    21、回韶山冲的路上  日    外

    毛父:(内心独白)邹先生说三伢子有才,将来定有大出息,毛先生说三伢子有才,将来定有大出息,难道俺毛家真有这样的福气?可是,可是把他送给哪个先生呢?要不,让他到钟家湾周少稀先生的学堂去念书?

    六

    1、钟家湾私塾学堂   日  内

    还没有上课,学堂内坐满了吵吵闹闹的学生。

    毛泽东来到最后一张空桌前把书包放下,边从包里往出取书,边跟同桌叫张志全同学说话。

    毛泽东:咱们学堂平时讲什么课?

    张志全:四书五经。

    毛泽东:(内心独白)噢,这些书我已经读过了,不过,再跟周先生复习一遍也不错。

    先生周少稀倒背着手,一手拿着一个作业本子,一手拿着一根竹篾皮,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他气冲冲地走到了毛泽东坐的课桌前。同学们睁大眼睛,把目光集中过来。

    先生周少稀:张志全!

    同桌的张志全赶紧站了起来,先生周少稀把作业本生气地摔到张志全前面的桌子上。

    先生周少稀:你看看,你看看,你竟然把“經”字写错了。“經”字十三画,今天我就打你十三下。把手伸出来!

    张志全乖乖地把手伸出来。

    先生周少稀高高扬起一根竹篾皮,在张志全手上狠狠地打了起来,边打边数着数。张志全一开始忍着,随着眼里的泪水奔涌,痛得叫了起来。

    一班学生都在看先生周少稀体罚学生。毛泽东的神态尤为吃惊。

    毛泽东:(内心独白)先生打得太狠,将来我要是当了先生,决不体罚学生。一定要说服,决不压服。

    2、  毛家屋内   日   外

    全家人在吃饭,从外面传来一声乞丐要饭的声音。

    乞丐:(画外音)大伯,大娘给点儿饭。

    二弟毛泽民:娘,外面有要饭的。

    全家的竖起耳朵听。

    乞丐:(画外音)大伯,大娘给点儿饭。

    三弟毛泽覃:娘,外面真来了要饭的。

    毛母:快给要饭的送些饭去。

    毛泽东手端着一只饭碗,母亲用勺子往碗里盛饭。

    毛父:你们少给一些,给光了你们自己不吃了。

    毛母:要饭的可怜。

    毛父:可怜,可怜,光顾了可怜别人,谁来可怜你了。

    毛母往碗里盛满了白米饭,把手中的勺子放下,毛泽东又拿起勺子,挖了一勺,放在了已经盛满的碗里。毛父望着尖尖的一碗米饭,很生气地骂了一句。

    毛父:吃里扒外!

    毛母不由地笑了。全家人,除了毛父,都哈哈哈地笑起来。

    这时候,从院子里又传来一个人的喊声:(画外音)顺生哥在家吗?

    全家人停住了笑。

    毛母:谁?

    毛泽东:我听像毛菊生叔叔。

    毛母:是毛菊生弟吗?有什么事?请进屋。

    毛菊生进来,卑下地向毛父毛母点头哈腰。

    毛母:他菊生叔,你有什么事?

    毛菊生:今年天旱,闹灾荒,这不,家里揭不开锅了,我想买掉东滩那七亩土地,换些粮食。韶山冲我转了个遍,竟然没有人愿意买我的。我寻思着顺生哥手里可能有些钱,就看看你们愿不愿意买下我的土地。

    毛父:你那七亩地我见过,不错,既然你愿意卖,那我就买下了。

    毛菊生:好好好。

    毛母和毛泽东听说毛父要买毛菊生的土地,有些吃惊地看着毛父。

    毛父:改天你找个中间人,咱们立个字据。

    毛菊生:好好,那我就走了,你们吃饭,吃饭。

    毛母:兄弟别走,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毛菊生:不了,不了,你们吃,你们吃。

    毛菊生说着退出了门。

    毛父:慢些走,哥就不送了。

    毛菊生走后,毛母对毛父要买毛菊生的土地表示不满。

    毛母:咱不能买菊生的土地,他家困难,菊生是你的堂弟,咱应该帮他一把。

    毛泽东:我娘说的,咱不能乘人之危、不念亲情。

    毛父:他愿意卖,咱愿意买,这叫天经地义,咱一没枪,二没偷,怎么叫乘人之危、不念亲情呢?

    毛泽东:农民以土地为生,我们买下了菊生叔的地,以后他们一家人怎么生活呢?

    毛泽民:我哥说的对。

    毛父:对个屁?他还有一身力气嘛,扛长工打短工不照样可以养家糊口嘛。再说了,我不买他的地,别人也会买的,他走到了这一步,不卖地又能怎样?

    毛父说完,生气地转过身子,走出门去。

    毛泽东:我爹这人,怎么能这样呢?

    毛母:唉——你爹要是能信佛就好了。

    毛泽覃:娘,咱们怎么让爹也信佛呢?

    毛泽东:我爹这个人,平时我们顺他顺惯了,这回我们要跟他斗斗,他要不信佛,我们就不给他劳动,强迫他信佛。

    母亲:你爹信不信佛是他个人心上的事,我们不能强迫他,只能说服他。你爹他也不是什么大恶人,他在韶山冲,一不偷人,二不欺人,他只是别人的东西我不眼红,我的东西也不愿意舍出去。他很爱家,很爱自己的孩子,他每天都在拼命地劳动,为的养活他的孩子。他只是脾气暴躁一些。再说了,严父慈母嘛,他不严,不是把你们惯坏了吗?

    这时,从院里传来毛父向毛泽东的喊话声。

    毛父:(画外音)三伢子,今天上学时拿上钱,放学后顺便去你邹六大娘家,把她的猪给咱赶回来。她那猪咱们买下,已经给她定金了,现在市面上猪肉长价了,咱得把猪早点儿赶回来,迟了,怕这老婆子反悔。

    3、邹六大娘的院子   日   外

    邹六大娘端着做好的猪食,从家里出来,把猪食倒在猪食槽子里。肥胖的黑猪兴奋地吞食起来。

    毛泽东:(画外音)大娘!

    正在瞧着猪吃食的邹六大娘抬起头来,看到毛泽东走进院来。

    邹六大娘:是三伢子啊,你来做什么?

    毛泽东:我爹让我来赶猪的。

    邹六大娘:三伢子,你来看看大娘这只猪喂的怎样?

    黑肥猪仍在兴奋地吃着槽子里的食。

    毛泽东:大娘,你这头猪别卖给我们了。

    邹六大娘:为什么?

    毛泽东:你没听说吗?现在市面上的猪肉长价了。我家原来给你的价钱太低,我把猪赶走,你就吃亏了。

    邹六大娘:你们都交定金了,我现在要是不卖了,你父亲肯吗?

    毛泽东:你又养了六七天,费了工和料,按原价买不合理,你把定金还给我,我回去跟我父亲讲理去。

    邹六大娘:这样行吗?

    毛泽东:买卖公平嘛。我爹原来给的价不合理。

    4、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在院子里做着木工活。他正用推刨自如地推着一根木头,随着他两臂的推拉,刨花从刨子里好看地飞出来。

    毛泽东从外面走来。

    毛泽东:爹。

    毛父停住手里的活,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毛泽东。

    毛父:猪呢?

    毛泽东:没有赶回来。

    毛父:是那个老太婆反悔了?

    毛泽东:不是,是我劝人家把定金退回来了。

    毛父:什么,什么,为什么?

    毛泽东:现在猪长价了,按原价卖不合理,所以我把定金退回去了。

    毛父:你……你你你,逆子,蠢货,吃里扒外!

    毛父气的吹胡子,瞪眼睛,摆出了要打毛泽东的样子。

    毛母:(画外音)三伢子,帮妈舂米来。

    毛泽东:哎。

    毛泽东答应着母亲,走向了屋子。

    毛父:(内心独白)三伢子硬是让他娘惯坏了。

    5、毛家舂米房  日   外

    毛泽东帮助母亲舂米。

    毛母:你爹要是还生气,你千万不要顶嘴,要忍着点儿。

    毛泽东:嗯。

    毛母:这几天你要多干活,这样你爹才会软下来。

    毛泽东:嗯。

    6、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走进自己的屋里。他的床头上放着一摞一摞的图书。他顺手拿起一本,半躺在床上翻着读了起来。

    7、毛家院落   日   外

    毛父的几个商业朋友走进了院子。走在前面的一个胖商贩在院当中停住,一个姓刘的掌柜高声喊着屋里并不知道有客人来的毛父:毛大哥,在家吗?

    毛父在屋里听到喊声,马上回答:(画外音)在,在哪。

    毛父说着从门里走了出来。

    毛父:啊,是你们哪。刘掌柜哪,快快进屋,大家快快进屋。

    8、毛家堂屋  日  外

    毛家堂屋内,主客按礼规坐下来,说着闲话。毛母给客人倒茶。毛父一边跟客人讲话,一连扭头喊隔壁的毛泽东。

    毛父:三伢子,来客人了,打几斤酒去。

    9、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依旧埋头看书。外面传来了父亲的喊声。

    毛父:(画外音)三伢子,家里来客人了,打几斤酒去。听见没有?

    毛泽东依旧十分专注地读,没听见似的。

    10、毛家堂屋  日  外

    毛泽东没有答应毛父,毛父不好意思地向朋友作着解释。

    毛父:我这个儿子是个书虫,读起书来什么也不听不见了,打雷也听不见。

    毛父说着又扭过头去,大声地喊了起来。

    毛父:三伢子,你聋了吗?

    隔壁的毛泽东答应了一声,手里拿着一本还没有合起来的书走了进来。

    毛泽东:爹喊我?

    毛父:家里来客人了,我喊你打酒去,你却装着没听见,你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

    毛泽东:我不是偷懒!我在看书,并没有听见你喊我。

    毛母手提茶壶在给客人添茶。

    毛母:三伢子,稍等一下,娘给客人倒完茶,再给你拿钱,你到外面打酒去。

    刘掌柜:啊,毛大哥的孩子长得好英俊啊。

    毛父:俊什么俊,他纯粹是个逆子,傻子,吃里扒外……

    王掌柜:毛大哥这是说得什么话?

    毛父:唉——你们有所不知,好好一件衣服,他脱下来就送了同学。我要给家里买地,他反对。 我买了一头猪,预付了定金,让他把猪赶回来,他要回了定金,把猪给退了……

    毛泽东:我把衣服送给同学,是因为同学家里穷,穿得衣服破,身子冷。我反对买地,是因为堂叔因灾卖地,咱们不该不念亲情,趁人之危买他的地。我退猪……

    毛父:混蛋,敢跟老子顶嘴,你这个不孝之子!

    毛泽东:孔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要我做孝子,首先你得做慈父。

    毛父觉得毛泽东顶撞自己挑战了自己做父亲的尊严,操起一根棍子,就要打他。

    父亲:顶撞起老子来了,老子要揍你!

    毛泽东见势头不妙,拔腿就跑。

    11、毛家院落  日   外

    毛泽东跑家出门后,扭头看到父亲抄着棍子追来,便急中生智,向不远的水塘跑去。

    12、池塘边   日  外

    跑到池塘边上的毛泽东用力跺了一下脚,坚定地立在水塘边,指着水塘向父亲发出警告。

    毛泽东:你要是再追,我就跳下去!

    毛父一愣,不敢再追了,可他仍在晃着手中的棍子。

    毛父:你想吓虎老子。

    毛泽东: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你再追,我就跳下去。

    毛父妥协地丢掉了手中的棍子。

    毛父:老子可以不打你……不过,顶撞父亲是不孝行为,你得向我下跪赔不是。

    毛泽东:你如果不打我,我可以单跪。因为我顶撞你不对,你舞着棍子追打我也不对,咱们各错了一半,所以我只屈一膝。

    这时,客人及全家人都跑了过来。

    毛父:……行。

    毛泽东当着众人,单膝向父亲下跪。

    13、钟家湾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里坐满了等候先生上课的学生。先生周少稀从外面进来,走到了课桌前。

    先生周少稀:今天学习中庸,学习前,你们先抄写一遍,把认不得字记下来。

    先生周少稀布置完作业就出去了,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玩了起来了。

    学堂内乱作一团。

    同学张志全:毛泽东,我们一起玩吧。

    毛泽东:不,我要写课文。

    毛泽东认真地写了起来。张志全不再理他,与其他同学一起玩了起来。

    一会儿,张志全跑过来,看到毛泽东埋头写作业,摇了摇头,走开。

    毛泽东抄完了课文,自己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薛刚反唐》,压在经书底下,悄悄地看书。

    先生周少稀走进了学堂,玩耍的学生立马坐在了原位上。

    先生周少稀没有走上讲台,而是绕着学生转,他发现一个学生没有写作业,很生气,揪着那个学生的一只耳朵,把那个学生揪了起来。

    先生周少稀:今天你抄十遍作业,完不成不许吃饭。

    先生周少稀放过那个学生后,来到了毛泽东背后。读书专注的毛泽东一点也没有发觉。

    毛泽东读的书厚厚的,页面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的。

    先生周少稀:(内心独白)他读什么书呢?

    先生周少稀伸手把毛泽东读的书拿到手里,翻过封面一看,原来是一本《薛刚反唐》,脸色大变,不由发起火来。

    先生周少稀:啊,禁书,你居然看禁书!

    毛泽东站了起来,看着大为生气的先生,很平静。

    毛泽东:对不起,学生不知道这是禁书。

    先生周少稀:造反之书难道不是禁书吗?

    毛泽东:皇帝昏庸,为何不反?

    先生周少稀:你,你,你这是反叛!你走吧,我不敢教你这样的反叛学生了,快收拾你的东西,回家去。

    毛泽东:那好吧,先生既然这样认为,学生就不连累先生。请先生受学生一个告别之礼。

    毛泽东说完,向周先生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毛泽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后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毛泽东帮助,请告知学生。不过先生拿去的书得还给学生,因为这书是学生向舅舅借来的。

    先生周少稀:好吧,把书还给你。

    14、野外  日   外

    野外一片空旷 毛泽东行走在稻田埂上。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事情要是让父亲知道了,一定会大发脾气的。看来家是暂时不能回了,到哪儿呢?要不先到东茅塘伯父家,躲几天再说。

    15、东茅塘伯父毛尉生的院门前   日  外

    毛泽东向伯父毛尉生的街门走去。身子瘦小的菊妹子提着破筐出来倒灰。

    菊妹子:三伢哥。

    毛泽东:哎。

    菊妹子:爹,娘,我三伢哥来啦。

    16、东茅塘毛尉生家   日   内

    毛尉生的家里显得很凌乱,光线也显得有点暗。毛尉生在地上编着竹篓,妻子衣衫破旧,坐在床头,正在奶一个娃娃,另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一男一女,在地上玩。

    菊妹子引着毛泽东推门进来。

    菊妹子:三伢哥来啦。

    全家人都高兴起来。伯父站起来,把脚前的竹条往一边踢了踢,踢出一片空地。

    伯父毛尉生:三伢子,快进里边。

    毛泽东:大伯,我能跟弟妹们多玩几天吗?

    伯父毛尉生:能能,大伯家就是你的家。

    17、毛家屋内   日   内

    毛母:三伢子已经七天没回家了,你到周先生那里看看去,

    毛父:三伢子这孩子陶气,不知又做出什么事来了。

    18、钟家湾私塾    日  内

    先生周少稀正给学生讲课,毛父推门进来。

    毛父:周先生,我家三伢子七天没回家了,我来看看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又惹先生生气了?

    先生周少稀:(吃惊地)毛泽东我早就把他辞退了

    毛父:三伢子怎么啦?

    先生周少稀:你家毛泽东看禁书,几天前就被我辞退了。怎么他没有回家?

    毛父:三伢子一直没有回家。

    19、毛家屋内   日   内

    毛父:三伢子因看禁书,被周先生辞退了。

    毛母:三伢子呢?

    毛父:不知去哪了?

    毛母:(十分着急)孩子七天没回家了,还不赶快去找。

    20、毛家院外的田野  日  外

    毛母从院子里出来,焦急地行走在道路上。

    毛母:三伢子,你在那儿,回——来!

    毛父也紧紧跟上。

    毛父:三伢子,回——来!

    毛母:都怪你,平时老是打骂孩子。

    毛父:你别急,我找些人,让他们帮助咱们找。

    21、水塘边     日   外

    一群人从水塘的道路上走来。

    走在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说:三伢子喜欢游泳,莫非是……

    人们在水塘边站了一下,弯腰看着水塘。其中一人脱掉上衣,跳下了水塘。许多人纷纷效仿,也跳下了水塘。

    下了水塘的人又四下里散开,在水里搜寻了起来。

    22山坡上的林间小路

    小路上走来了另一群人,他们有大有小。走在前面的一个男孩说:三伢哥喜欢躲到山里看书,不知是不是在这山林里。

    一个上了些岁数的男人:咱们就到山林里找找。

    人们四散分开,进入了树林里,并喊了起来。有人喊三伢子,有人喊三伢子,有人喊毛泽东。

    23、东茅塘伯父毛尉生家的院子    日   外

    院子里,堂妹堂弟围着毛泽东听他讲故事。

    毛泽东: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在集市上卖矛又卖盾。好长时间了,没有人买他的矛和盾。他就拿起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 随便你拿什么样的矛,都戳不穿它。” 说完,他又举起他的矛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你是什么盾,我这矛都能戳穿它。”这时,旁边有一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一听,脸一红,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

    弟妹们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伯父毛尉生走了过来。

    伯父毛尉生:你们做什么呢?

    菊妹子:我们听三伢哥讲故事呢。

    伯父毛尉生:三伢子,跟伯父讲实话,是不是惹你爹生气了?

    毛泽东:没有。

    伯父毛尉生:那是惹先生生气了?

    毛泽东:伯父,我让先生辞退了。

    伯父毛尉生:啊?快快回家吧,你在伯父家已经七天了,你爹娘见你这么长时间了不回去,一定急坏了。

    24、毛家院前不远的池塘   日

    毛泽东走到了自家院前的池塘边,望了望自家的院子,把脚步停了下来。

    毛泽东:(内心独白)爹是不是又会打我?不能回,不能自个送上门去。要不先看看动静?

    毛泽东在原地转了一圈,在坐塘堤上看书。

    一个邻居大婶路过,看见了他。

    邻居大婶:是三伢子呀,这几天你跑哪里去了,害得全家人都在找你。快回去吧,你妈都急病了。

    这时毛父也从院子里走来。毛泽东看到走过来的父亲,一只脚跨出了一步,做出了随时逃跑的姿势。

    邻居大婶:顺生哥,你别打孩子了。

    毛泽东:你要打我,我就跑!

    毛父:你回来,我就不打你。

    25、毛家屋里    日    内

    毛泽东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果然病在床上,立即上前,下跪向母亲道歉:娘,儿子不孝,让娘担忧了。

    毛母见到儿子非常高兴:没事儿,没事儿,三伢子没事比啥都好。

    毛父:周先生也真是的,我问过别人了《薛刚反唐》不算什么坏书。钟家湾那个学校,要不咱就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咱到别处的学校读书去。

    毛泽东十分惊喜地看着父亲。

    毛父:咱到井湾里你毛宇居私塾读书如何?

    毛泽东:行啊!

    七

    1、毛家院落   日   外

    毛母在喂鸡。

    毛父肩上挎个梢马子从屋里走出来。

    毛父:我要湘谭刘老板的米店要帐去。让三伢子自己到井湾里找他毛宇居大哥读书去吧。

    毛母:哎。

    2、树木苍翠中的井湾里私塾   日  外

    毛泽东背着书包向井湾里私塾走去。从私塾里传来先生毛宇居领读《曹刿论战》的声音。毛泽东驻足听了起来。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十年春,齐师伐我。

    学生:(画外音)十年春,齐师伐我。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公将战。曹刿请见。

    学生:(画外音)公将战。曹刿请见。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学生:(画外音)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先生毛宇居:(画外音)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学生:(画外音)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毛泽东听着,露出了欣喜的面容:(内心独白)这位毛宇居大哥很有文化,我得跟他好好读书。

    3、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你们读会没有?

    学生:读会了。

    先生毛宇居:你们自己再朗读几遍,然后再抄一遍。

    先生毛宇居说完,离开教桌,开门出去。

    4、  井湾里私塾的院子   日   外

    先生毛宇居从学堂出来,看到毛泽东站在院子里,高兴地上前跟毛泽东打着招呼。

    先生毛宇居:是毛泽东啊?

    毛泽东走上前去,学大人样,双手抱拳,说道:小弟前来哥处读书。

    先生毛宇居:欢迎,欢迎!

    毛泽东:小弟性顽,以后有个言差语错,望哥多多包函。

    先生毛宇居:这个嘛,哥听别人说过了。不过,师道尊严,不能费了规矩。纪律你还得遵守呢。

    毛泽东:这个当然。

    5、  毛父要帐回来的山路上  日   外

    那是一座长满大树的翠绿山峰。山林间有一长窄窄的小道。毛父走在小道上。

    毛父:(内心独白)这次讨帐挺好走运,想不到刘老板顺顺利利地就还了帐。这不是很好嘛,勤借勤还,再借不难嘛。

    接下来,毛父倒背着双手,边走边低声小唱着一种不知什么小曲子。走着走着,忽然站住了,口中的小调也嘎然而止。

    前面的路上,有一只大虎迎面走来。

    毛父吓坏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却发不出声来。

    老虎抬起头望着毛父。

    毛父的双腿吓得发抖。

    老虎停住了脚步,立在了当路上。

    毛父:(内心独白)啊呀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救救我吧。

    老虎亮亮的眼睛看了毛父一眼,然后转身向旁边的道口走去。

    毛父的双腿终于支撑不住身子,跌坐在地上。

    毛父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6、毛家堂屋    日   内

    毛父跪在佛龛下面,笨拙地拜着佛。

    毛父:谢谢佛菩萨,谢谢佛菩萨。

    毛泽东从门外进来,看到父亲在拜佛,停了一下脚步,又惊讶地看着父亲拐向了里间的门。

    7、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内

    毛母跨在床沿上,正在缝着一件衣服。毛泽东进来后依然是惊讶的表情,他边回头看,边走到母亲跟前。

    毛泽东:娘,今天太阳怎么从西面上来了?

    毛母:你爹在要帐回来的路上碰到老虎了,老虎没有伤他,拐道给他让了路。他认为老虎没有伤他是神佛救了他,因此一进家就拜佛菩萨。今天都拜好几遍了。

    毛泽东:谢天谢地,但愿这次爹爹能信佛。

    毛母:看样子你爹不再嘴硬了,他的态度变软和了。他还对我说,三伢子在他大伯家住了好几天,一定吃了人家许多粮,咱们得带上粮食看看尉生哥去。

    毛泽东:爹确实进步了不少。

    8、东茅塘毛尉生院外   日   外

    毛父推着一辆木头做的独轮车,车上放着一口袋粮食,毛母手提一个包袱,跟随在丈夫后面向毛尉生院子走来。

    菊妹子提着一桶泔水,倒在一旁的小水沟里,抬起头看到了毛父毛母,立马跑回了自家院里。

    毛尉生从院子里出来,看到毛父毛母很高兴。

    毛尉生:顺生、弟媳来了。

    毛父:三伢子这孩子在你家一住就是七天,也不管你家孩子多,粮食少。

    毛尉生:哪里,一家人嘛,应该的,应该的。

    毛父:我们给你带来了一袋大米,给孩子们带了一些衣裳。

    毛尉生:哎哟,兄弟,见外了,见外了。

    9、毛尉生屋内    日   内

    屋内凌乱。菊妹子拿来两张小竹椅子,让毛父毛母坐下来。

    毛尉生妻子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她的两边怯生生地依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明显地,毛尉生妻子有眼疾。

    毛母:嫂子的眼病好些了吧?

    毛尉生妻子:好啥哩?现在看人,只能看见个影子了。

    毛母:唉——看看你们的日子,贫寒的。

    毛母边说,边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红花衣衫来。

    毛母:菊妹子,过来,看婶给你带来件花衣服。

    菊妹子高兴地穿上了衣服。

    毛母:看俺菊妹子,多漂亮,成仙女了。

    菊妹子羞得低下了头。

    毛父:尉生哥的日子难呐。

    毛尉生:难啊,地少人多,你嫂子又有眼病。这日子,不敢往后想,一想就觉得过不下去了。

    毛父:我对你照顾不够。

    毛尉生:啥日子都得自己过,靠别人是不行的。

    毛母:尉生哥,你这么多孩子,把菊妹子过继给我们吧,我们没有闺女,你也省去一个人的花销。

    毛尉生:那……那敢情好啊,菊妹子能给你们做闺女,那是她的福气。

    10、毛家厨房   日  内

    毛家人,毛父、毛母、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谭、菊妹子,围坐在一张大方桌子上吃饭。穿着红花衣服的菊妹子显得特别鲜艳。

    毛母:今天宣布个事儿,从今往后,菊妹子就是咱家的人了,她是我们的亲闺女,你们的亲妹子。

    毛泽东带头拍起手来:好!

    两个弟弟也跟着拍起手来:好!

    毛父:你们都要跟菊妹子好,不准欺负她。

    毛泽东:菊妹子,你放心,我们都是你的亲哥哥。今后,哥要教你读书。

    菊妹子:好啊。

    毛泽民:菊妹子,有谁要是打你,哥的拳头跟他说话。

    毛母:泽民,打人不好。

    毛泽谭:对,君子动口不动手。

    毛父:三伢子,咱们家就数你书读得多,你给你妹子取个名子吧。

    毛泽东:好,我要给菊妹子起个好名子(想了想)就叫毛泽建吧。

    毛父:建?

    毛母:三伢子,你怎不给你菊妹起个花呀,叶呀什么的?

    毛泽东:建者,立也,建立、建树、建造都是它的字义。菊妹子叫这个名子,一要站着做人,二要有所建树,做一个奇女子哟。

    菊妹子:三伢哥起得这个名子好,从今后我就叫这个名子了。

    毛父:(低声,且自言自语)泽建,泽建……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子有点儿像男孩子的名子?

    全家人:哈哈哈。

    11、井湾里私塾的院子  日   外

    毛泽东被先生毛宇居从井湾里私塾学堂拉到院子里。

    先生毛宇居:毛泽东,以后对着学生面不能再叫我大哥,什么大哥,不能一点儿师道尊严没有啊。

    毛泽东:你比我大六岁,咱俩又同辈,是当然的大哥嘛,你虽然是教我读书的,可先生比学生要高出一辈,咱俩只能兄弟相称,不能乱叫,乱了辈份呀。

    先生毛宇居:我现在是先生。

    毛泽东:那也不能乱。

    先生毛宇居: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12、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我要出去办件事,我走后,你们在教室里温习昨天的课文,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不准相互说话,更不准走出教室玩耍。

    毛泽东:(内心独白)昨天的课文我已经背得滚瓜乱熟了,现在再重复不是浪费精力和时间吗?不如利用这段空闲看一看新书。

    先生毛宇居走出学堂。

    毛泽东从书包里抽出一本书,走了出去。

    13、野外的山上   日   外

    毛泽东出现在山坡上,走到一棵大树下,停了下来。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个地方避静、空气也新鲜。

    毛泽东坐了下来,靠在这棵树下看书。书名《精忠传》

    14、井湾里私塾学堂  日  内

    先生毛宇居坐在课桌上批改作业。学生在抄写课文。

    毛泽东推门进来,走到自己的位子上,也抄写起课文来。

    先生毛宇居抬头看了一眼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让学生温习作业,不准出外,就你特殊。

    毛泽东写完作业交了上去。

    先生毛宇居看到毛泽东的作业写得又整齐又工正,露出满意的笑容。

    先生毛宇居:作业都做完没有?

    众学生:做完了。

    先生毛宇居:做完就休息一会儿吧。

    学堂里地里乱了起来。

    毛泽东从书包里拿出新鲜的栗子,一人一份,分给每个同学。

    一同学:你从哪里弄来的栗子?

    毛泽东:从山上摘的。

    毛泽东举了一举栗子走到先生毛宇居跟前。

    毛泽东:大哥,你也来几粒吧。

    先生毛宇居很生气的样子,白了他一眼:(内心独白)毛泽东,成何体统,我真想揍你。罢罢罢,这人吃软不吃硬,我得想个法子治治他。

    毛泽东看到先生生气了,伸了下舌头,扮了一下鬼脸,乖乖地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毛宇居先生:毛泽东跟我到外面一下。

    15、井湾里私塾的院子里   日  外

    毛宇居先生:你不听先生的话,擅自走出教室上山摘栗子,该不该罚。

    毛泽东:接受大哥处罚就是,不过,我不喜欢你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罚。

    先生毛宇居:你说用什么方法罚你?

    毛泽东:作诗。

    先生毛宇居先生:那好,请跟我走。

    他们来到一口天井边。

    毛宇居指了指天井:你有本事不服先生管教,就以这天井为题,做一首诗来,做不出,我就先打你二十板屁股,再告诉你爹。

    毛泽东:这有何难?

    毛泽东绕着天井转了几圈,又看了看天井中的井水。只见清澈透底的井水,有几条小鱼在游动,再看看天井四面高墙,张口念出一首诗来: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澈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先生毛宇居:好好好,妙妙妙。贤弟,免罚,免罚,以后我家里的书你随便看,随便看。

    毛泽东:谢谢大哥。

    16、先生毛宇居的书房  日  内

    先生毛宇居把毛泽东引入自己的书房,打开一个立柜。

    毛泽东:啊,毛大哥,你有这么多书啊。

    先生毛宇居:这算什么?长沙岳麓书院的藏书那才叫藏书哪。

    毛泽东:岳麓书院?

    先生毛宇居:岳麓书院是咱湖南省会长沙著名的书院,与河南的应天书院、嵩阳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御书楼,藏书14130卷。进了御书楼,是满屋满屋的藏书,令人觉得上了书山,进了书海。

    毛泽东:书山、书海……我将来也要到岳麓书院读书,攀书山,游书海。

    先生毛宇居:有志者事竟成。

    八

    1、  毛家厨房  日  内

    毛泽东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毛父:三伢子今天去一天学校,明天就别去了。

    毛泽东:为什么?

    毛父:咱家多了土地,稻谷生意也好了起来,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停学给我做做帮手。

    毛泽东:不,我要读书。

    毛父:不行,家里这么多嘴,都跟我一个人要饭吃,我养得过你们吗。你都这么大了,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再说,你是长子,你不休学,难道让你弟妹他们休学吗?

    毛泽东看着同桌吃饭的弟妹,又看了看脸色难看的爹。

    毛泽东:让我劳动可以,但是劳动完了我要读书。

    毛父:劳动完了随你便。

    毛泽东的眼里似有了泪,但他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2、毛家的一块农田   日  外

    一片长条的田地里,已经排满了一堆堆的粪肥。

    毛泽东担着一担农家粪肥,来到田头,把粪倒在了地里。

    毛泽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把挑粪的担子丢在粪堆旁,来到地边的一棵大树下,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书,靠在树杆上读起来。

    毛父走了来,看到毛泽东正在看书,大为恼火。

    毛父:你不好好干活,看什么破书?

    毛泽东:我利用休息时间看书,又没占劳动时间。这是咱们约定好的。

    毛父以生气的姿态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又停下脚步,眼睛盯着毛泽东。

    毛父:以后你每天必须往地里给我挑15担粪。

    毛泽东:挑够15担你得让我读书。

    毛父:行,挑够15担你就读书。

    毛泽东站了起来,走到地头,拿起了挑粪的担子,挑在肩上,走出了地头。

    看到毛泽东重又去挑粪,毛父也离开了地头。

    田地里,毛泽东一次次地把挑来的粪肥倒在了粪堆上。挑来最后一担后,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又一次靠在那棵大树下读起书来。

    有美丽的鸟飞到田里找虫子吃。

    鸟的鸣叫使这里显得很安静。

    毛父倒背着双手,又走到田头来。他看到毛泽东靠在田边的大树上读书,又生起气来。

    毛父:三伢子,你又读你那破书了?

    毛泽东:爹,我可挑完了15担粪啊。

    父亲半信半疑,走进田里数起粪堆来,

    毛父:(内心独白)三伢子果然挑了15担。老天,半天挑15担,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啊。为了读书,他那么卖力,那些书里到底写着啥,让他那么着魔?

    3、  毛家院落  夜  外

    毛泽东卧室的窗口亮着黄黄的灯光。

    毛父从家里出来,看到毛泽东卧室还亮着灯光,不由停住脚,望着窗户上的光亮。

    毛父:(内心独白)这么晚了,三伢子还在读书,这得费多少灯油啊。

    (生气地喊)三伢子,别读书了,半夜里还读书,得费多少油啊?

    毛泽东:(画外音)哎,睡了。

    毛泽东卧室窗口的灭了下来。

    4、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微弱的月光从窗口照了进来,照在毛泽东的床头上。毛泽东打开书,想就着微弱的月光读书。

    毛泽东:(内心独白)唉——光线太弱,看不清字。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读书呢?

    毛泽东双眉锁,在思谋办法的样子。

    毛泽东:噢——有了。

    毛泽东笑了起来,起身跳下床,用被子把窗户遮住,然后又点亮了油灯,读起书来。

    5、毛家院子  日   外

    清晨,一轮红色的太阳从林木茂盛的山后升了起来。

    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妹妹毛泽建一起打扫着院子。

    毛泽东:小妹。

    毛泽建:哎。

    毛泽东:我教你的《朱子格言》你还记得吗?

    毛泽建:记得。

    毛泽东:你背诵一下。

    毛泽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毛泽东:二弟呢,下面的话你记得吗?

    毛泽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毛泽东:三弟……

    毛泽覃: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毛父从家里出来,站在门口看到孩子们打扫院子,脸上现出满意的笑容。

    6、山野    日  外

    翠绿的山野,峰峦叠嶂。于苍茫中,传来毛泽东放声朗读的读书声。

    毛泽东:(画外音)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在毛泽东的读书声中,苍茫的群峰不断地变幻着各种角度,展示着空灵和峥嵘。

    毛泽东: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维新派教师李漱清出现在一处山林的小道上,毛泽东的读书声传来,他不由地驻足聆听。

    毛泽东: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山林中,毛泽东读书之处   日  外

    毛泽东站在树下,仍在朗读。

    毛泽东: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先生李漱清拍手而至,连连称赞。

    先生李漱清:好好好!

    毛泽东:啊,先生,您……

    先生李漱清:你是上屋场毛顺生的儿子毛泽东吧?

    毛泽东:正是学生。

    先生李漱清:我是李家屋场的李漱清,你听说过吗?

    毛泽东: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先生啊,学生这厢有礼了。

    先生李漱清:早听说上屋场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如今一见,果然不假。

    毛泽东:学生确实喜欢读书,可惜家父不让学生读书了,学生只得在劳动之余读书了。

    先生李漱清:你能边劳动边读书,实在是难能可贵。你家上屋场与我李家屋场相距不远,也就是五里来地,以后读书遇见什么难题,可以抽空找我解答。

    毛泽东一听,马上跪拜行礼:拜谢先生。

    先生李漱清:好了,好了,请起,请起,你这个学生我收了。

    毛泽东拜毕先生李漱清后,站了起来。

    毛泽东:(高兴地)能做先生的学生,是我毛泽东的福份啊。

    先生李漱清:不过,我可是咱韶山冲的“万人嫌”啊。

    毛泽东:不,先生是韶山冲的大文化人啊。我听说您毕业于湘潭师范学堂和湖南政法学堂,学了一肚子新知识。

    先生李漱清:大文化人不敢当,毕业于那两所学校到是真的。本想做个法官,天不成就,只做了个小学教员。因为主张维新,小学教员也没做下去,被学校辞退回家。

    毛泽东:我听乡亲们说,先生主张“弃庙兴学” 把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拿出来办学,用于农家子弟读书。

    先生李漱清:这个不假。中国落后于人,根子在文化。文化落后之病,在于遍天下的农民子弟上不起学,一代一代地做文盲。

    毛泽东:先生说的对。我爹虽然也让我上学,但是仅仅是为了记记账,写个诉状什么的。这个目标可怜啊。

    先生李漱清:是啊。农民不读书,一生就是个弱者。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弱,国家能强吗。

    毛泽东:先生说得对,令晚辈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听说,您主张不拜孔子,学习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生物。还把清溪寺的观音菩萨、十八罗汉打了个稀烂。这个是真是假?

    先生李漱清:这个也不假。就因为这个,咱韶山冲好多人也对我不满啊。

    毛泽东:他们不理解先生。

    先生李漱清:你理解我吗?

    毛泽东:不完全理解。我同意办学让农家子弟读书,但是为什么要把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拿出来拿出来办学呢?

    先生李漱清:祖宗祠堂和寺庙里的田产是哪里来的呢?是民众施舍的吧?本是民众财产,应为民众服务。如果把它用在教育上,能为国家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泽东啊,听说你读遍了韶山冲所有能找到的佛书,现在我给你出一个题目:把寺庙里的田产用作办学,符合不符合佛陀的本意?

    毛泽东:这个……

    先生李漱清:这个问题你先好好思考一下,等想好了你再回答我。

    毛泽东:是。

    8、毛家院前的池塘  日   外

    毛母在池塘边洗衣。离她不远,一位妇女也在洗衣服。

    妇女:嫂子,听说三伢子最近常到李漱清那里请教读书?

    毛母:嗯。

    妇女:嫂子,成天跟李漱清混在一起,要学坏的。

    毛母:啊,大妹子你说的是啥话?难道三伢子跟李先生做啥坏事了?

    妇女:坏事道是没做。李漱清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他反对佛,说什么要人们废庙宇、办洋人那种学校,他还反对女人缠足……知道吗?人们在指他的脊梁骨呢。嫂子,俗话说,跟上啥人学啥人,跟上孙猴敢欺神。我听说,三伢子也跟李漱清一个主张。

    毛母:啊?

    9、毛泽东卧室  日   内

    毛泽东在读书。毛母进来。

    毛母:三伢子,跟你说个事。

    毛泽东:什么事,娘说吧。

    毛母:听说你不信佛了?

    毛泽东:嗯。

    毛母的脸上出现了伤心、痛苦的神情。

    毛母:你怎么能不信佛呢?

    毛泽东:(内心独白)我让娘伤心了,我得跟她好好解释一下。(出声道)娘,其实也可以说,我更懂得佛了。

    毛母:你这话怎讲?

    毛泽东:娘,佛教导人们做什么?

    毛母:行好,向善,啥己为人。

    毛泽东:怎样为人呢?

    毛母:施舍。

    毛泽东:我记得娘给我们讲过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

    毛母:嗯。

    毛泽东:佛陀慈悲,身肉都舍,还计较人们为他修的那些庙宇,塑的泥身吗?

    毛母:佛像身上有佛的灵啊。

    毛泽东:《金刚经》上是怎么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毛母:佛是这么说的。

    毛泽东:您再想想,废庙办学,强国为民,符合不符合佛陀本性?是不是佛陀乐意办得事情?有些人学佛,不学佛陀舍已为人,只求佛陀保佑,还自以为信佛,这是信佛吗?

    毛母:三伢子,你要是这样想,娘就放心了。

    10、上屋场毛家院子   日   外

    毛泽东背着一个竹篓从家里走向院外。毛母手里提了几片腊肉,赶了出来。

    毛母:三伢子,等一下。

    毛泽东听到母亲喊他,站住等母亲。

    毛母:你把这几片腊肉给李先生带上。

    毛泽东向一侧稍弯了一下背篓,毛母把腊肉放进背篓里。

    毛母:到了李先生那儿,好好跟李先生读书。

    毛泽东:嗯。

    11、李家屋场李漱清的院子   日  外

    先生李漱清的院子也坐落在一座翠绿的山下。毛泽东背着背篓,沿着弯曲的小径,向翠峰下的院子走去。

    几间雅静的屋前长着一株山茶树,树下摆着一个造型质朴的石桌,石桌上摆着茶具,先生李漱清正饮茶吟诗。

    先生李漱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毛泽东走进院子里,看到先生李漱清饮茶吟诗的情形,不由地赞叹:先生好雅兴。

    先生李漱清看到毛泽东来了,高兴地站起:呵,泽东来了。快快把背篓放下,放下。

    毛泽东取下背篓,放在了石桌旁边:家母让我给先生带些吃的,乡间常物,不成敬意。

    先生李漱清:你母亲人好,礼重,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来,坐,坐,请座。

    师生二人在石桌上相向坐下,边说话,边喝茶。

    先生李漱清:泽东,刚才我吟何诗?

    毛泽东:莫不是南宋诗人徐玑的诗《新凉》?

    先生李漱清:泽东果然读了不少诗书啊。

    毛泽东:哪里,晚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孤陋寡闻。

    先生李漱清:好好,面对知识,就应该有一种常怀空虚的态度,万万不可自满啊。虚者,器也。天地虚空,承载万物。湖海虚空,容纳浩水。腹中空空,可装美食。心脑常空,才渴求知识哪。

    毛泽东:先生所言使学生茅塞顿开,所谓谦虚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呀。

    先生李漱清:泽东使我欣慰。当今之世,我国正处危局,欧美日列强,虎视中华,欲分而食之。我中华少年要加紧读书,多学本领,救我中华。

    毛泽东:啊……不瞒先生,先生所言,学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我国何言正处危局,何为欧美日列强虎视?

    先生李漱清:这也难怪,韶山冲偏远闭塞,鲜知天下之事。(此时,先生李漱清愁容在脸,站了起来)想我中华虽有五千年璀璨之文明,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国运每况愈下,而欧洲的英、法、俄、德、意等列强,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国运却强大起来。它们犹如恶狼凶虎, 一次次欺辱我中华,通过坚船利炮,侵我国土,威逼朝廷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我国处于被分而食之的危险之中。

    毛泽东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悠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天下原来发生了这么多大事, 我们韶山冲竟然浑然不觉!

    先生李漱清:泽东听说过戊戌变法吗?

    毛泽东:没有。

    先生李漱清:泽东生于何年?

    毛泽东:清光绪19年。

    先生李漱清:就是在你出生的次年春,我国的东北近邻——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李氏王朝要求我国出兵帮助镇压农民的起义。日本也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举兵入朝。通过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可悲的是,清朝廷无心抗战,一再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答应了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无理要求。

    毛泽东挺立如柱,提拳腰间,握拳如锤,目射怒光。

    先生李漱清: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的广东举人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不料,他们的上书受阻未达。但是经过维新派人物的努力,光绪帝宣布变法。决定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等。

    一直凝神聆听的毛泽东,脸上的怒容稍缓,微现欣喜。

    先生李漱清:然而变法触动了朝廷中一些达官显贵的利益。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变法只进行了103天便宣告失败。

    毛泽东的面容,随着先生李漱清的叙述,又变为吃惊,愤慨。

    毛泽东:啊,想不到我国光明窄现,转眼就黑云滚滚了,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哪。

    先生李漱清:泽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想我中华,驱散黑暗,实现光明,就靠你们后生晚辈了。

    毛泽东:先生说,而今我该怎么办?

    先生李漱清:好好读书,多学本领,将来报效祖国。不知泽东读过《盛世危言》没有?

    毛泽东:没有,我表兄文运昌有。日后我借来一读。

    先生李漱清:好,这本书会告诉你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中国也应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强我中华。

    12、去唐家坨外公家的路上  日  外

    毛泽东背着背篓,里面放着他读完的书,行走在山路上。有一老乡肩挎一条背绳,手提一把砍斧子,立在路旁,看着毛泽东背着背篓从下面的弯道上走来,跟毛泽东打着招呼。

    老乡:三伢子,你这是到哪里去?

    毛泽东:给我外公送书去。

    毛泽东从老乡面前经过,那位老乡看到背篓里满满一篓书,心中不禁赞叹起来:(内心独白)爷爷呀,那么多书。里面有多少文化啊!

    13、外公家   日  内

    外公和外婆正在家中吃饭,表兄文运昌也在其中。毛泽东背着背篓推门进来。

    外公:啊,三伢子来了。

    外婆上前从毛泽东背上取背篓,文运昌也上前帮忙。

    外婆:走累了吧?

    毛泽东:不累。

    外婆:还能不累?肚子也饿了吧?快快坐来下吃饭。

    放下背篓之后,全家人坐下来开始吃饭。

    外公:借去的书全读了吧?我家的书可让你借光了,再无一本可借你了。

    毛泽东:表兄的书,有得还没有借我呢?

    外公:噢,他还有书没借给你啊?你怎么不把书借给你表弟读呢?

    文运昌:他要借我的《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新民丛刊》。

    外公:这些书怎么不借给三伢子读呢?

    文运昌:不是我不借他,是那时我正在读这些书,现在我读完了,可以全借给他读。

    毛泽东:好!

    14、回韶山冲的山路上   日  外

    毛泽东又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大石边,停下来,从背篓里取出《盛世危言》背靠大石,阅读起来。先是默念,念到兴浓时,竟读出声来:

    毛泽东:……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守旧,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亡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

    叠印《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的头像,同时毛泽东的声音改为郑观应的声音,好像郑观应浮悬在毛泽东面前,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郑观应:……应虽不敏,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凡司其事者,必素精其事:为文官者必出自仕学院,为武官者必出自武学堂;有升迁而无更调,各擅所长,名副其实。与我国取士之法不同。

    郑观应像隐退,仅留毛泽东之面容。郑观应的声音,变为毛泽东的朗读之声。

    毛泽东:……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毛泽东在林中读书的情景渐渐远去,代之以远远近近的苍翠的峰峦。从翠峰中传来毛泽东的读书声。

    毛泽东:(画外音)……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5、毛泽东卧室  夜  内

    毛泽东半仰在床,点灯夜读。他今天阅读的书是《校邠庐抗议》。

    叠印冯桂芬头像,好像冯桂芬悬浮在毛泽东面前,在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冯桂芬: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

    悬浮的冯桂芬头像退去,毛泽东专注读书的情景独现。

    毛泽东:(默读)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但就本国言,属部不与,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

    叠印冯桂芬头像,好像冯桂芬又悬浮在毛泽东面前,在向毛泽东倾述自己的观点。

    冯桂芬: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彼人非倛首重瞳之奇,我人非僬侥三尺之弱,人奚不如?且中华扶舆灵秀,磅礴而郁积,巢、燧、羲、轩数神圣,前民利用所创始,诸夷晚出,何尝不窃我绪余,人又奚不如?则非天赋人以不如也,人自不如耳!天赋人以不如,可耻也;可耻而无可为也,人自不如,尤可耻也。然可耻而有可为也,如耻之,莫如自强。

    毛泽东把书卷曲在手,离床站立,庄重凝思。

    毛泽东:(内心独白) 我要读书,我要读书。

    16、毛家屋后猪舍  日  内

    毛母把猪食倒在猪食槽里,转过身,看到毛泽东站在背后。

    毛泽东:娘,跟你商量个事,我不想劳动了,我要读书。

    毛母:娘知道你的心事。娘帮你劝劝你爹,让你读书。

    毛泽东:可是,我爹他……你怎么劝他呢?

    毛母:(想了想)跟他好好讲嘛,还能怎么说?

    毛泽东:娘,我爹不是老念叨那片被人霸去的山林吗?你就问他,想不想要回那片山林了?

    毛母:哦,兴许这是个法子。

    17、毛父卧室    夜   内

    毛母在铺床。

    坐在旁边桌子上的毛父在喝茶。

    毛母:三伢子跟我说了,他要读书去。

    毛父:啥?

    毛母:三伢说,人不能忘耻,他每从那片山林走过,就感觉到那是咱毛家的耻辱,他说咱得跟他要回来。

    毛父:那是当然。

    毛母:三伢子说,可是,你不让他读书,他怎么能把那片山林回来呢?

    毛父:(沉思了片刻)要不咱们让三伢子读书去?

    毛母:是啊,咱还是让孩子读书去吧,不读书,孩子们不跟我们一样,全是文盲吗?

    毛父:(边喝茶边说)将来三伢子会写文章了,兴许会帮助咱再打赢那场官司,把咱那一片山林要回来呢。

    毛母:可不是吗。

    毛父:让他到哪里去上学呢?先生咱们给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哪个也不中他和意。

    毛母:让他到乌龟劲毛简臣先生哪儿怎样?

    毛父:毛简臣嘛,他是秀才,又在湘军左宗棠手下当过钱粮师爷,见多识广,这回不知能不能适合不三伢子……管他呢,先试试再说吧。

    九

    1、毛简臣私塾   日  外

    毛简臣私塾掩映在一片丰茂的绿树林中。传来一片学生的背书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毛泽东背着书包向私塾走去。

    毛泽东:(内心独白)这些东西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了。看来在这里求学,我也不会太长的。

    2、毛简臣在私塾里的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简臣一边喝茶,一边跟毛泽东谈着话。

    先生毛简臣:我的私塾有铁的纪律,不得有丝毫违反,每学一篇文章,必须背熟。这两点你能做到吗?

    毛泽东:能。

    先生毛简臣:我听说你读了许多的书,如果我教的书你已经学过了,可以另攀高枝。

    毛泽东:这个,这个……

    先生毛简臣:不要不好意思。你是毛家的才子,我收你读书,只是觉得你不应该在家里劳动,浪费了大好时光,耽误了大好前程。我这里对你可能是一座小庙,你若有了更好的地方,可以随时搬出去。我不能耽误了你。

    毛泽东:(内心独白)毛先生品高,品高啊!

    3、野外树林边的小路   日   外

    毛泽东放学从毛简臣私塾里出来,拐到了一片树林边的小路上。

    先生李漱清悠闲地迎面走来。在一棵大树下,他们师生相遇。

    毛泽东:啊,是李先生。您这是去哪里?

    先生李漱清:无事,出来闲转悠转悠。泽东,听说你到毛简臣那里读书了,恭喜你。毛先生为人耿直,重节尚义,教学严谨,你要跟他好好读书。

    毛泽东:我喜欢毛先生的教书风格,但是他教的内容有些陈旧,我想学习一些新学。

    先生李漱清:嗯,这确实是一种缺憾。(李漱清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毛泽东)这本书叫《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书,你拿回去看看。

    毛泽东:嗯。

    4、毛泽东卧室  日  外

    毛泽东打开《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一书。

    毛泽东:(轻声)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毛泽东一下子停住了读书,显然他被惊呆了。这时,一声雷声传来。

    5、野外   日  外

    天空,浓厚的乌云滚滚而来。

    大雨前的狂风猛力地吹着树林,树冠很厉害地向一边倾斜。

    狂风夹杂着男男女女焦急的喊声:

    女:(画外音)要下雨了。

    男:(画个音)快到场上去吧,快把晒在场上的稻谷收起来,不然会让大雨把谷粒冲走的。

    6、毛家院落   日   外

    毛家人在毛父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地从屋子里跑出来,跑出院子之后,向自家的打谷场跑去。

    7、半路上  日   外

    奔跑的毛家人跑到一外拐弯时,夹在中间的毛泽东看到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别人的打谷场,于是他拐道向那个打谷场跑去。

    毛泽东忙着和打谷场上的人住口袋里装着稻谷。

    打谷场的男主人:是三伢子啊,谢谢你!

    毛泽东:不用谢,快收稻谷。

    8、毛家打谷场     日   外

    跑到打谷场上的毛家人忙着收拾晒在场上的稻谷。

    毛父:快,先把稻谷堆起来。

    毛家人拿着木锨、簸箕等农具,把稻谷堆成了山。

    毛父:快,用稻秸把谷堆围起来。

    毛家人抱来稻秸,一捆一捆地放到稻谷堆边,把稻谷堆围了起来。

    毛父:三伢子,三伢子!

    没有人答应毛父的喊声。

    毛父:泽民,你哥呢?

    毛泽民:我看见他帮别人收稻谷去了。

    毛父:混蛋!

    9、毛家院子    日   外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雨中,毛家人跑进了自家的院子,跑进了家。

    毛泽东最后一个跑了回来。

    10、毛家屋内   日   外

    刚跑回来的毛家人在议论着外面的大雨。

    毛泽覃:哎呀,今天的雨好大。

    毛泽民:是啊,如果我们动作慢一些,稻谷就被雨水冲走了。

    毛泽建:三伢哥怎么还没有回来?

    这时,毛泽东推门进来。

    毛父:(生气地)你,跑到哪去啦?

    毛泽东:我帮助别人家收稻谷去了。

    毛父:好,你不管自家的稻谷,却帮助别人去了。你别在家里吃饭了,到别人家去吃吧。

    毛泽东:人家的日子苦,打了粮食还要交租子,咱家富,冲走一些没关系吗?

    毛父:你!你!你!你家富?吃里扒外!

    毛母:别吵了,大家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快,换衣服吧。

    毛父:(内心独白)怎么回事?三伢子读书好像读傻了。

    11、毛简臣私塾院子   日  外

    学生们在院子里玩闹。在院子一边的翠竹旁边,七八个孩子围着毛泽东,听他讲故事。

    毛泽东: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他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噗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先生毛简臣从旁边走过,看了一眼围着毛泽东讲故事的学生,拐弯向私塾学堂走去。

    12、毛简臣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内空无一人。先生毛简臣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毛泽东坐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厚厚的书包,走过去,弯腰翻了起来。一本《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露了出来。先生毛简臣立马抽出来翻看。

    毛简臣:啊,原来毛泽东看这样的书呢。

    13、野外的田间小路  日  外

    一片秋天收割后的稻田。稻田里几只悠闲的白色鹚鹭在觅食。

    毛简臣疾步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传来东茅塘毛麓钟私塾学生的读书声。毛简臣抬头,看到了掩映在一片树林里的东茅塘毛麓钟私塾。

    14、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麓林:稀客,稀客,简臣弟今日怎么有雅兴到我这里来呀。

    先生毛简臣:我来是向你推荐英才的。

    先生毛麓林:噢,英才?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毛泽东。上屋场毛顺生的儿子,毛泽东。这孩子你知道吗?

    先生毛麓林:知道。

    先生毛简臣:了不得,了不得。这孩子不仅记忆力超群,酷爱读书,而且志向远大。你看看,他读的什么书。

    先生毛简臣说着把《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这本书递给毛麓林。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学生,今天我把他介绍给你,是效仿邹先生,怕自己才学疏浅,误了泽东前程。

    先生毛麓林:我只知道泽东记忆力好,热爱读书,也知道他与李漱清交往密切……

    先生毛简臣:闲话少说,这个学生你要吗?

    先生毛麓林:既然是咱毛氏家族的娇娇者,当然要啊。

    15、毛简臣私塾学堂   日   内

    学堂里,学生们正在背诵课文。

    先生毛简臣走了进来。

    看到先生进来,学生们停住背诵,学堂里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毛简臣:毛泽东到我迎客屋来一下,其余学生继续背诵课文。

    16、毛简臣私塾迎客屋   日   内

    先生毛简臣:泽东,你来我这里时,我告诉过你,我的私塾对你来说可能是一座小庙,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明,我这里开的课程不适合你。怕误了你的前程, 我给你联系了一处新的私塾。

    毛泽东:啊?

    先生毛简臣:东茅塘的毛麓钟是你堂伯吧?

    毛泽东:是。我小的时候,他老人家在外面做县丞,每次回咱韶山,父亲都要引上我看望他老人家。

    先生毛简臣:你这个堂伯不简单啊,他是咱毛氏家庭的骄傲。他从小他就胸怀大志,奋发读书,考取了长沙府学的秀才。学成之后,为了干一番事,又视国为家,四处漂流。初应江南提督沈茂胜之聘,以其文才襄办军务。继走武陵,为参军何梅岭之书记。甲午战争后,因不满朝庭丧权辱国,腐败无能,愤然辞职回乡,从此不问政事,闭门隐居,自称“韶山小隐人”。

    毛泽东:他老人家确实不是一般的人,其实他早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了。我小时候就想将来要像他那样做一个有知识,受人敬重的人。

    先生毛简臣:这人确实不简单。现如今,他在东茅塘办了一所中西合璧式的私塾,招收韶山冲毛姓族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入学。现在共有十多个学生,大都是韶山农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你毛泽东天资聪明,爱好读书,在韶山冲那可是出了名的。我刚才向他推荐了你,他满口答应收你这个学生。

    毛泽东:是吗?

    先生毛简臣:从明天开始,你就别来我这里了,到毛麓钟那里读书去吧。

    十

    1、上屋场毛家院落   日  外

    几只喜鹊飞临毛家屋后几株大树之上,叽叽喳喳地欢叫着。

    毛家的屋墙上挂着一排农具。毛父从上面取下一把钜子。听到喜鹊叫,仰头向屋后的树上望去。

    毛父:今天喜鹊叫得这么欢,难道有什么喜事?

    毛母:(一边凉晒着刚洗过的衣服,一边说)咱们的三伢子今天到他毛麓钟大伯那里读书去了。

    毛父:什么……这小子,又换先生了?韶山冲真得放不下他了……也好,麓钟大哥也许能降服这匹野马。

    2、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先生毛麓钟:泽东啊,虽然你的记性好,悟性强,但我要告诫你,读书人不能靠才气吃饭,要靠勤奋吃饭。在我这里,我要求你读书要比别人更加用功,要比别人读更多的书。

    毛泽东:(高兴地)行啊。

    先生毛麓钟:就你现在的才学,我开得那些课程,对你来说,那是小菜一碟,所以我要给你多加一些菜。

    毛泽东:那更好啊。

    先生毛麓钟:《纲鉴类纂》《汉书》《史记》这些书你读过没有?毛泽东:没有。

    先生毛麓钟:这些都是史书。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咱们就先选读这些史书吧。

    毛泽东:好的。

    先生毛麓钟:我这里还有一些治乱兴衰之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贞观政要》等,如果你顾得过的话,也可以拿去读一读。

    毛泽东:好的。

    先生毛麓钟:跟你父母说说,你就寄宿在这里吧。

    4、毛麓钟私塾学生宿舍  黎明   内

    毛泽东和同学睡在宿舍内木板搭起来的大床上。传来外面公鸡的打鸣声。

    毛泽东立即穿衣起床。

    5、毛麓钟私塾外的山林  日  外

    毛泽东沿着一条山路上了私塾外青翠的山林。

    林中的一棵大树下,横躺着一棵不知何时倒下枯树。毛泽东坐在枯树杆上,专心致志地读书。

    他读的书是《纲鉴类纂》。

    6、毛麓钟私塾学生宿舍  早晨   内

    毛泽东依然和同学睡在宿舍内木板搭起来的大床上。外面又传来公鸡的打鸣声。

    毛泽东立即穿衣起床。

    7、山林中毛泽东读书之处  早晨   外

    大树下,毛泽东仍坐在枯树杆上,专心致志地读书。

    今天,他读得书是《资治通鉴》。

    毛泽东:(内心独白)奇怪,为什么我看到的书里讲的全是武士、官吏、学者,却没有耕田的乡下人呢?他们是劳动者,粮食可是他们种的,猪羊可是他们养的,没有他们,那些武士、官吏、学者们吃什么?不公,不公,大大的不公啊。

    8、依然是毛泽东在山林读书之处  早晨   外

    大树下,毛泽东站在枯树杆旁边,大声地诵读着《史记》里面的文章。

    毛泽东:(深情地朗读)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毛泽东朗读正在兴头时,传来同学喊他的声音。

    同学甲:(画外音)毛泽东!

    毛泽东停住朗读,扭头一看,三个同学来到了这里。

    同学乙:毛泽东,我们猜你就在这里,果然。

    毛泽东:(笑着)你们找我有何贵干?

    同学丙:我们在讨论一件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难以统一,我们找你,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毛泽东:噢,什么事啊?

    同学甲:这些天,有许多从长沙回来的米商,从我们私塾旁边的道路上经过,我们问他们为何要离开长沙?他们说长沙城中发生了大乱子。我们问发生了何乱子?他们说,(变为画外音,画里显现相关镜头)长沙发生了大饥荒,好多万人没有东西吃。饥民推举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救济,可巡抚却说:“你们为什么没有粮食?城里多得很,我向来就没有缺少过。”巡抚的回答激怒了民众,他们举行了示威活动,攻进满清衙门,砍倒旗杆,把巡抚赶走。后来来了个骑马的布政使,告诉老百姓,朝廷准备救济他们。可皇帝不高兴了,责备他与“暴徒”发生了密切关系,将他撤职。一位新巡抚来了,马上下令捉拿为首乱党。许多人被砍头颅,并挂在柱子上示众。 (闪回)毛泽东,我们大家议论的就是这件事。对这件事,你如何看呢?我们想听听你的看法。

    毛泽东: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同学甲:长沙的饥民应当同情。他们真可怜,遇了饥荒,又被砍头。

    同学乙:饥民固然值得同情,但行为有些过火,他们到官府请求救济,也说得过去,但他们赶走巡抚,有些过火,所以就招来杀身之祸。

    同学丙:我认为被赶走的巡抚是个恶官,皇帝不该不分清红皂白,杀了饥民。

    同学乙:皇帝有皇帝的苦衷,做大清的子民,不可妄议朝廷。

    同学甲:毛泽东,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我们来找你,就是想看看,你怎么看待此事。

    毛泽东:你们觉得这件事与你们有关吗?

    同学乙:没有呀,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毛泽东:我觉得那些饥民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平时向官府缴粮纳税,遭受了灾荒,官府就该开仓救济他们。老子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官府若行天道,就应救民,而不是镇压他们,更不可杀害他们。官府不行天道,天下危矣。

    9、  毛麓钟私塾学堂   日   内

    还没上课,学生们围在一起,在议论一件事。

    学生甲:毛泽东,我听说你家米船在往城里运粮时,被村里人打劫了。真的假的?

    毛泽东:真的。

    学生乙:听说可把你爹气坏了。

    毛泽东:我不同情他。

    同学丙:什么,你不同情你爹?难道你同意人们吃你家的大户?

    毛泽东:现如今,韶山冲新谷未熟,冬谷已经吃完,正闹着饥荒,我爹本应开仓济贫,可他却把多余的米运往城里挣钱。如今被人抢了,也是活该的事。

    同学甲:你真得这样认为。

    毛泽东:富人也应行天道,损自己补不足。

    学生乙:毛泽东,真君子也。

    毛泽东:不过,我觉得乡亲的做法也有些不妥。

    同学丙:为何?

    毛泽东:发生了粮荒,大家本可到我家借一些粮食,实在无力偿还的,我们也可以白送,不可采取抢劫的法子啊。

    学生乙:你爹那人,小气的,他肯借给别人吗?

    毛泽东:我爹的为人是小气,但他不是小气得连粮食也不肯借给人的。我娘在接济别人时,他虽然不大乐意,可常常也是默许的。

    10、毛家厨房   日  内

    毛母在做饭。毛泽东走了进来。

    毛母:三伢子回来了?学堂放假了吗?

    毛泽东:没有,我回来看看。

    毛母:咱家挺好的,你在学堂好好念书吧。

    毛泽东:咱家的米被抢了,我爹气坏了吧?

    毛母:现在他好多了。

    毛泽东:娘,你不气吧?

    毛母:娘不气。佛经上说: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得福甚多。 我们只献出了一船稻谷呀。

    此时父也走了进来了。

    毛父:三伢子,我给你在城里朋友办的米店找了个学徒的活干。你在那里跟他学几年做买卖,将来好帮我发展家业。

    毛泽东:(内心独白)到城里学徒,能开阔眼界,也许是件有趣的事吧?(转为道白)行,什么时候去呀?

    毛父:你先在学堂里念几天书,我再跟朋友联系一下。

    11、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日   内

    毛泽东:先生,我爹让我到城里一家米店学徒。

    先生毛麓钟:噢,你答应了?

    毛泽东:我想走出这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城里去,或许能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

    先生毛麓钟:错,你应该到城里读书,找一个新式学堂,学习新知识,将来为富国强兵服务。

    毛泽东:啊……先生,看来我是错了。谢谢先生指点。我有个表兄,他告诉我,湘乡县城有一个东山新学堂,那个学堂不太注重经书学习,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较多,而且他还说,学校的教育方法又很“激进”的。

    先生毛麓钟:对啊,你何不去哪所学校呢?

    12、毛家厨房    日   内

    一家人在吃饭。

    毛父:不行,说好了要到米店学徒的,怎么又要念书呢?

    毛泽东:读书对儿子的前途更有利嘛。

    毛父:有利,有利,恐怕是不想干活,想偷懒吧。

    毛泽东:谁说我想偷懒了,我是想多学本领……这也是为咱家里着想嘛。

    毛父:为家,为家,现在家里缺人手,需要你学徒做买卖。不行,从明天开始,你就别上学去了。

    毛泽东:我去学徒家里也没有多个人手啊。

    毛父:你去学徒就能省一笔钱,家里就能雇一个帮手。

    毛泽东:爹,你真会算计啊。

    毛父: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站着说话不腰痛,我不算计,怎么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毛泽东:你那是小精明的算计。

    毛父:怎么,你挖苦老子?

    毛母:你们父子俩别吵了,有事不能慢慢说吗?

    毛父:慢慢说,慢慢说,我慢慢说,他能听我吗?

    毛泽东:你讲道理,我能不听你吗?

    毛父:好,刚才我说了,现在咱们家里的道理是缺人手,你每年交我一个长工的工钱,我就让你上学去。想到哪里上,就到那里上。别说是城里,地上放不下你,上天都行。

    毛母:三伢子别说了,让你爹消消气再说。

    毛父:消什么气?我说不能上学,就是不能上学,我毛顺生拿定的主意,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改变。

    14、毛家院前的路边   夜   外

    月光下的农田,田间的道路,路边上站着的毛泽东,毛泽东身后是毛家院落和院落后面的青山。响着青蛙的鸣声。

    毛泽东:(内心独白)怎么说服爹呢?

    夜晚,天空的明月,满天的繁星。

    毛泽东:爹平时最敬重毛麓钟先生,要不去找找他?

    15、毛麓钟私塾待客屋   夜   内

    先生毛麓钟正为学生批改作业,毛泽东推门进来。

    先生毛麓钟:噢,是泽东呀。你怎么下午刚走,晚上又回来了。

    毛泽东:我跟我爹吵了一架。

    先生毛麓钟:什么,为什么事?

    毛泽东:读书的事。我爹不让我去湘乡读书,非要让我去米店学徒。

    先生毛麓钟:你爹那脾气,倔着呢。明天我去帮你劝劝他。

    16、毛家院前的池塘边   日   外

    毛父肩上挎着捎马子从院子里出来,要出远门的样子,沿着田间的道路向池塘这边走来。先生毛麓钟刚好也来到了池塘边上。

    先生毛麓钟:顺生这是到哪去?

    毛父:是先生啊,我去城里谈一笔生意。先生有事吗?

    先生毛麓钟:也没有啥大事,就是想跟你谈谈泽东读书的事。

    毛父:他晚上去了先生家吧?

    先生毛麓钟:是的。他跟说了你不让他上学的事。顺生啊,泽东是咱韶山冲里天资最聪明的孩子,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超过一般人的领悟力,读书必成栋梁之才,你不让他读书,可惜了一位人才呀。

    毛父:你们都夸他,可是知子莫如父。我知道他,他一事无成,别得不说,就说这读书的事,这些年,光先生我就给他换了多少个?

    可一个也没合适他胃口的。

    先生毛麓钟:(微笑着)好了,顺生,你先办你的事去,泽东读书的事,回来咱们再议。

    毛父:好的,先生咱们回见。

    先生毛麓钟看着毛父远去的背影,微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向毛家院子走去。

    17、毛家堂屋  日  内

    先生毛麓钟坐在会客的高桌边上,毛母为其倒茶。毛泽东在一边站着。

    毛母:顺生的脾气,倔的,一旦定的事情就是十几头牛拉他,也拉不动。三伢子的脾气,也够硬的,要是拿定主意,就是给他头上打雷他的眼睛也是一眨不眨。愁死了,这两个人要是顶起牛来,我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先生毛麓钟:顺生平时比较敬佩谁?肯听谁的话。

    毛母:顺生自己不识字,凡是读过书的先生,一般的话都能听进去。只是不盲听,还要自己琢磨琢磨。

    先生毛麓钟:咱们毛家,他平时尽佩服谁?

    毛母:最佩服的是您和他的房兄毛宇居,毛尉生哥的话也能听进一些。

    毛泽东:(内心独白)看来先生要使用“十面围攻”之计啊。这个计谋好,我再到湘乡去,把八舅他们请来。

    18、韶山冲一处稻田间荒草地   日  外

    毛尉生在稻田间的一片荒草滩里割草,旁边有一头水牛在低头吃草。他的心事似乎不太在割草上,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望着远方。

    远处是稻田向山谷的纵深。深远处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黑点,黑点移动着,渐渐地变大,原来走来的是肩挎捎马子的毛父。

    毛尉生:顺生。

    毛父:是尉生哥啊,割草哪。

    毛父停了下来,跟毛尉生说话。

    毛尉生放下手中的镰刀,离开草滩,站在离毛父不远的地方。

    毛尉生:兄弟,听说你要让三伢子到城里学徒去?

    毛父:你怎么知道?

    毛尉生:是三伢子告诉我的。兄弟啊,咱毛家世代缺少读书人,我们多少代了,因为文盲被人看不起。三伢子天资聪明,让孩子读书去罢。书读成了,咱毛家人也在韶山冲抬抬头,咱们脸上也有有光。

    毛父:学徒能发家,也能给祖宗争光啊。

    毛尉生:不一样。有钱没文化,照样吃大亏。远的咱不说,咱祖上给你留下的那片山林,不是因为没文化丢了吗?

    毛父:(低下头。内心独白)唉,这可是我内心的一块痛处呀。

    毛尉生:兄弟呀,咱毛家,光宗耀祖可得靠你呀。我是靠不上了,家景穷,家里的那几个孩子也没有你的孩子聪明。

    毛父:哥哪,你放心割草吧,三伢子的事,我会好好考虑的。

    19、井湾里毛宇居私塾旁  日  外

    阳光下,井湾里毛宇居私塾里传出来的书声朗朗。

    先生毛宇居坐在私塾门边读书。

    毛父从旁边的道路上路过。

    先生毛宇居:顺生叔,请留步。

    毛父扭头看了一眼毛宇居,停了下来。

    先生毛宇居:叔请到屋里坐坐。

    毛父看了看毛宇居书声朗朗的私塾,显得不好意思起来。

    毛父:不进去了,别打扰了孩子读书。

    先生毛宇居:叔啊,听说你又不让泽东读书了?

    毛父:我想让三伢子到米店学徒,将来学个商人。

    先生毛宇居:凭三伢子的才学,让他做个商人,屈才啊。

    毛父:我还怕他当不了商人呢,屈什么才啊。

    先生毛宇居:泽东是我的学生,他的天资和志向我最清楚。当年你就不该让泽东停学。泽东就是读书的料,将来必挑大梁。

    毛父:(内心独白)你们都说三伢子聪明,有大前途。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似的。

    20、南岸私塾前的路旁   日  外

    毛父从南岸私塾经过,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由地向私塾门口张望。

    先生邹春培从门口走了出来。显然,他看到了毛父,打起了招呼。

    先生邹春培:顺生回来了?我有事正要找你呢。

    毛父停了下来,等着邹先生过来。

    先生邹春培:听说你要让毛泽东到城里的米店当学徒?

    毛父:嗯。(内心独白)他怎么知道了。

    先生邹春培: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毛父:怎么使不得?

    先生邹春培:我早就跟你说过,毛泽东是栋梁之才,你让他到米店学徒,那可是在毁坏人才哪。

    毛父:你们都说他是栋梁之才,我看他不是,他要是能学个商人,就是他的造化了。

    先生邹春培:非也,非也,毛泽东是我的学生,我最知道他的天资。不瞒你说,我还给他看过面相呢,只是没有告诉过你们。

    毛父:噢,莫非他有大人物之相?

    先生邹春培:还真让你说对了。毛泽东龙颜凤眼,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端严有威。而且他的额骨神气,双目有如秋天明月、明亮清辉,极其像他的母亲,这些都应了男人女相的贵格。有这种相貌的男人,十有八九,都是大人物啊。

    毛父:嘿嘿,先生说笑话了,毛家那有那风水?

    毛父说着要走,先生邹春培急了:顺生莫走,毛泽东确实大才,你切莫让他学徒,毁了孩子的前程。

    毛父:先生放心,我会好好考虑您的话的。

    告别了先生邹春培后,毛父向自家走去。

    毛父:(内心独白)看来三伢子这是请人说服我啊,我到要看看他还会请谁?

    21、毛家院子  日  外

    毛父快走到自家院子时,看到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在跟他的几个孩子一起玩。

    文运昌:姑夫回来了?

    毛父:是运昌啊,你多会来的?

    文运昌:刚到不久。

    毛父:你跟谁一起来的?

    文运昌:我爹。

    毛父:噢?

    毛父说着,向屋里走去。

    20、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坐在堂屋的茶桌上喝茶。毛母边给倒茶,边跟这位二哥说着什么话。这时,毛父推门进来了。紧随他的身后,文运昌也跟了进来。

    八舅毛正莹:妹夫回来了?

    毛父:是二哥啊,那阵风把你吹来了?

    八舅毛正莹:(站起来说)是你刮的风啊。

    毛父:我?

    八舅毛正莹:哈哈,你不让三伢子到城里读书,要让他学徒嘛。

    毛父:噢……噢,噢,原来你也是为这事来的。为这事我正在犯愁呢,正好你来了,咱俩商量商量这事。

    21、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毛泽东推门从自己的卧室来到父母的卧室,他要经过父母的卧室,到堂屋去,听到八舅正跟父亲讲话,在父母卧室通堂屋的门前站下,听着外面父亲和八舅的谈话。

    22、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妹夫说个实话,你是不是无钱供三伢子读书?

    毛父:那到不是,日子嘛,总得算计着过嘛。学徒还是读书,得看那个划算。

    23、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门边听着父亲和八舅谈话的毛泽东脸上掠过一丝喜色。

    毛泽东:(内心独白)看来爹咬得不是那么死,有门儿。

    24、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妹夫认为哪个合算呢?

    毛父:我认为学徒划算,你们都说读书划算,现在,你们弄得我也有些糊涂了。

    25、毛父毛母的卧室   日   外

    门边听着父亲和八舅谈话的毛泽东神情有些紧张,他把头住前伸了伸,急切地听着个面的讲话。

    26、毛家堂屋   日  内

    八舅毛正莹:我想问妹夫一件事。如果你有一匹马,你愿意它成为俊马,还是劣马?

    毛父:当然是俊马。

    八舅毛正莹:三伢子天资聪明,是块读书的料,你不让他读书,却让他学徒,就是培养劣马啊。

    毛父:要说读书吧,你们也知道,这些年,我为三伢子几乎找遍了韶山冲所有的先生。韶山冲的书,包括你们文家的书,几乎让他一篓一篓地背来,全部读光了。这书嘛,他就算读完了……

    文运昌:那都是旧书,三伢子还需要上新学堂,读新书。

    八舅毛正莹:读书嘛, 其实是一件无止境的事,人需要不断地读书,才能进步,否则就落伍了。天下的书太多了,不只是韶山冲这点儿书。三伢子需要读更多的书。读完了旧书,需要读新书,上完了旧堂,需要上新学堂……

    文运昌:姑夫,我跟你说吧,我现在就上新学堂,读新书呢。

    毛父:噢,你上得什么学校,在哪里上学?

    文运昌:东山高等小学堂,在我们湘乡县城。

    八舅毛正莹:(微笑着)知道我为什么送孩子上这所学校吗?

    毛父:为什么?

    八舅毛正莹:这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是自然科学和西方的新学科。这些学科都是办工厂、炼钢铁、造火车、修铁路的基础。上这样的学校,才能大大的长本事哪。

    毛父:上这样的学校得花多少钱?

    八舅毛正莹:人家那是县立学校,国家办的,用不了多少钱。依你现在的家底完全能供三伢子上这样的学校。

    毛父:要不……让三伢子上这所学校吧?

    八舅毛正莹:那是当然。要去,还得赶快去,莫耽误了考学时间。

    这时,毛泽东推门进来,高兴地上前给父亲下跪。

    毛泽东:谢谢爹,孩儿学成之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毛父:(眼圈有些发红)快快起来。到了洋学堂,一定努力读书,不要让老子的钱白花了。

    27、毛家院外  日   外

    八舅毛正莹、文运昌、毛泽东,毛父、毛母等人,挑担的挑担,背行李的背行李,提包的提包,从毛家院落走出来。

    他们一行走到南岸私塾跟前时,碰到了先生邹春培。

    先生邹春培:你们这是到哪去?

    毛父:我们送三伢子读书去。

    先生邹春培:你们让毛泽东到哪里?

    毛泽东上前向先生邹春培行礼:先生,我要到湘乡高等小学堂读书去了。

    先生邹春培:好啊,听说那里是一所洋学堂,到了那里,你要好好学习。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毛泽东:先生,我想学得文武艺卖与百姓家。

    先生邹春培:好好。

    28、毛泽东卧室    夜  内

    屋子里黑呼呼的,有推门的响声,但看不清人的面容。

    有人划着了火柴,屋子亮了起来。原来进来的是毛父。毛父点着了毛泽东以前读书用的油灯。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会计帐簿。毛父伸手摩擦着帐簿的封面,迟迟不把它打开。

    毛父:(内心独白)以后,这些帐,就得由我记了。

    毛父拿起上面的一本帐,打开,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纸,展开一看,是毛泽东的字迹: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父无声地掉下一滴眼泪,他抬起右手掌,把眼泪擦掉。

    毛父:(内心独白)做男儿,不容易啊!

    ——完----

    作者单位:赵云常  山西省灵丘县税务局           赵若靖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文学系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自传》作者:埃德加·斯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毛泽东年谱》作者:中共中央文件研究。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3、 《爷爷毛泽东》作者:毛新宇。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4、 《毛泽东传》作者:作者  罗斯·特里尔。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书中有关人物的百度百科介绍。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